- 年份
- 2024(6762)
- 2023(10113)
- 2022(9080)
- 2021(8708)
- 2020(7203)
- 2019(16711)
- 2018(16798)
- 2017(32188)
- 2016(17614)
- 2015(19898)
- 2014(19979)
- 2013(19635)
- 2012(17854)
- 2011(16123)
- 2010(15948)
- 2009(14370)
- 2008(13888)
- 2007(12038)
- 2006(10307)
- 2005(8973)
- 学科
- 济(65798)
- 经济(65726)
- 管理(50333)
- 业(46284)
- 企(39770)
- 企业(39770)
- 方法(33178)
- 数学(28336)
- 数学方法(27889)
- 中国(16795)
- 学(16698)
- 农(16250)
- 财(15904)
- 业经(14661)
- 理论(13663)
- 地方(12942)
- 和(11519)
- 农业(11009)
- 技术(10963)
- 贸(10915)
- 贸易(10909)
- 务(10782)
- 财务(10713)
- 财务管理(10695)
- 环境(10641)
- 制(10598)
- 易(10552)
- 教育(10520)
- 企业财务(10092)
- 划(9596)
- 机构
- 大学(247707)
- 学院(244968)
- 管理(99930)
- 济(89091)
- 理学(87420)
- 经济(86852)
- 理学院(86387)
- 管理学(84574)
- 管理学院(84152)
- 研究(79362)
- 中国(57339)
- 京(54230)
- 科学(52207)
- 所(39784)
- 财(39589)
- 业大(38010)
- 农(37626)
- 研究所(36628)
- 中心(35950)
- 北京(34633)
- 范(34212)
- 江(34105)
- 师范(33888)
- 财经(32466)
- 农业(29560)
- 经(29519)
- 院(29250)
- 州(28638)
- 技术(27603)
- 师范大学(27587)
- 基金
- 项目(172302)
- 科学(134306)
- 研究(125708)
- 基金(123399)
- 家(107430)
- 国家(106513)
- 科学基金(91556)
- 社会(75483)
- 社会科(71359)
- 社会科学(71341)
- 省(67609)
- 基金项目(66274)
- 自然(61731)
- 自然科(60264)
- 自然科学(60252)
- 自然科学基金(59124)
- 教育(58512)
- 划(57389)
- 编号(52412)
- 资助(51659)
- 成果(42331)
- 重点(38059)
- 部(37215)
- 课题(35857)
- 发(35600)
- 创(35408)
- 科研(33029)
- 创新(32895)
- 项目编号(32842)
- 大学(32270)
共检索到3464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丹 肖晗 沈晓 徐芳静 陈煦佩 徐胜
“无语言”孤独症儿童的沟通能力比一般孤独症儿童差,且大部分“无语言”孤独症儿童可能终生处于“少语言”或“无语言”状态。辅助沟通系统(AAC)就是一种对“无语言”孤独症儿童沟通技能进行干预的方法。本文对国外有关辅助沟通系统对“无语言”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沟通技能干预的实验设计、干预目标、干预方法等方面的现状和特征进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影响干预效果的因素,为进一步对我国辅助沟通系统干预“无语言”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沟通技能的研究与实践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墨 韦小满
非语言沟通能力是指在一定沟通环境中,沟通双方理解和表达非语言信息的能力,这些信息主要包括眼神、面部表情、体态、体触、副语言和不适当行为等。发展自闭症儿童非语言沟通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从自闭症儿童非语言沟通能力的发展与相关评估工具两个方面对该领域的研究加以综述与探讨。
关键词:
自闭症儿童 非语言沟通能力 综述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沙鹏 雷江华
为探究融合情境中应用同伴介入法干预孤独症儿童社交语言研究的进展与现状,本文从研究对象、研究目标、实验设计、数据收集与处理、干预执行同伴、干预策略、干预方法、干预活动、干预效果等方面入手,对21篇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与分析,以期为我国后续同类研究与实践的开展提供启示。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户秀美 胡晓毅 金宁
孤独症儿童的教学中普遍存在泛化困难的问题,实证研究表明,多重范例教学是一种有效提升孤独症儿童泛化能力的教学策略。本文对国外近十年来将多重范例教学应用于孤独症儿童干预的研究进行系统梳理,从干预对象、实验设计、干预情境、干预目标、干预手段、干预结果与泛化类型等方面进行分析,明晰多重范例教学的研究进展,为我国相关实践和研究的开展提供启示。
关键词:
多重范例教学 孤独症 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冯雅静 胡晓毅
近年来,扩大替代性沟通系统在自闭症儿童社交沟通障碍这一核心症状上的干预效果引起了国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旨在广泛搜集国外使用AAC对重度无语言自闭症儿童需求表达行为进行干预的单一被试实验研究并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其总体特点及趋势,为我国自闭症儿童沟通技能干预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
自闭症儿童 需求表达 扩大替代性沟通系统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欢 杜泽星
图片交换沟通系统是对无口语或低口语能力自闭症儿童常用的有效干预方式之一,对其社交、沟通、联合注意等方面的发展有积极意义。本研究采用单一被试研究的撤回设计(ABAB),对一名学前无口语自闭症儿童进行干预,验证图片交换沟通系统对其主动沟通行为的干预效果。研究发现图片交换沟通系统能够从数量上增加学前自闭症儿童主动沟通频次,从质量上提高学前自闭症儿童主动沟通品质。最后对图片交换沟通系统的教学使用等方面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徐枭杰 陈建军 刘佃振
分享是一种典型的亲社会技能,对孤独症儿童生活参与和社会融合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多探测跨被试实验设计,以分享式阅读为自变量,对3名7~8岁孤独症儿童进行分享能力干预,结果表明:分享式阅读对于提升孤独症儿童分享能力具有良好的立即、维持和泛化效果,家长和教师肯定分享式阅读对提升孤独症儿童分享能力有积极效果。最后,就干预成效的影响因素及未来相关研究提出建议。
关键词:
分享式阅读 孤独症 分享能力 亲社会行为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金宁 户秀美 马永强 胡晓毅
近年来,借鉴斯金纳提出的言语行为(Verbal Behavior)的理念和观点,强调语言在实际生活中的使用价值的言语行为教学在孤独症儿童教育干预中日益盛行。本研究根据普通儿童言语行为的发展规律将其划分为初级言语行为、中级言语行为和高级言语行为,并对国外不同言语行为的教学方法进行梳理总结,从而为我国孤独症儿童言语行为的教学和研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孤独症儿童 言语行为教学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岳孝龙 胡晓毅 刘艳虹
友谊是孤独症儿童社会交往干预与研究的重要领域,近年来涌现出丰富的研究成果。本文通过回顾与孤独症儿童友谊相关的实证研究成果,梳理总结关于孤独症儿童对友谊的理解与描述、友谊的特征、友谊的质量、友谊互惠、相关训练五个方面的内容,为我国研究者及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孤独症儿童 友谊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郭明 刘晓峰
孤独症儿童最突出的特点是社会认知方面的缺陷,其中情绪识别又是社会认知中最薄弱的环节。在梳理国内外孤独症儿童情绪识别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发现,对于孤独症儿童情绪识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孤独症儿童面部表情、言语信息以及其他情绪线索等方面,同时也发现该领域存在发展性研究相对不足、研究结果一致性不强及实证研究可实施性较困难等问题。因此,进一步完善情绪识别的发展研究,构建以情绪识别为主的标准化干预方案等是未来研究的趋向。
关键词:
孤独症儿童 情绪 情绪识别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胡晓毅 范文静
重度孤独症儿童在接收性语言方面存在困难,计算机辅助的配对任务近些年逐渐应用于其沟通训练中。本研究采用单一被试法的跨被试多基线实验设计,对三名重度学龄孤独症儿童的接收性语言进行干预,以考察计算机辅助的配对任务对重度孤独症儿童接收性语言的影响。结果发现计算机辅助的配对任务干预有效提升了重度孤独症儿童听指令完成配对的正确率和配对正确的词汇量,促进了重度孤独症儿童接收性语言的发展。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姜依彤 胡晓毅 孙蕴轩
随班就读背景下,孤独症儿童的集体融入问题亟待解决,提升孤独症儿童的社交技能需依靠有针对性的课程和教学。本研究提出孤独症儿童社交技能教材分析框架,并选取国外出版的五本权威教材,梳理其目标、内容、材料、教学策略、教学环境、教学评价等六个方面的具体信息,依据相关实证研究,从可靠性及效益性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力求为国内孤独症儿童社交技能课程的系统开发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孤独症儿童 社交技能 教材 课程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墨 韦小满
本研究通过自编《自闭症儿童非语言沟通能力评定量表》对6~18岁自闭症儿童和智力落后儿童的沟通能力加以评估。研究结果显示:(1)自编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2)自闭症儿童表达性和接受性非语言沟通能力在沟通功能和沟通方式两个维度上的表现并非完全对称;(3)与智力落后儿童相比,自闭症儿童接受性非语言沟通能力在沟通功能和沟通方式两个维度上均呈现出显著的障碍。
关键词:
自闭症儿童 非语言沟通能力 评估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孙蕴轩 胡晓毅
随着我国人口生育政策的调整,孤独症儿童家庭中健全同胞人数日益增多,成为实施家庭教育的重要成员。同胞介入孤独症儿童的干预对促进孤独症儿童各项能力发展,减轻家长养育负担,提升家庭成员幸福感有深远意义。本文对国内外应用同胞介入式干预促进孤独症儿童发展的实证研究进行系统梳理,从干预对象、干预环境、实验设计、干预目标、同胞介入干预的形式以及干预实施结果等方面进行分析,明晰同胞介入式干预的研究进展,为我国相关实践和研究提供启示。
关键词:
同胞介入式干预 孤独症 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程燕华 马博森
本研究选取30名6~7岁汉语孤独症儿童与30名普通儿童作为被试,探讨学龄前高功能孤独症儿童在口头叙事语篇中的会话修正行为。结果发现:在会话交际中,孤独症儿童产出的指称歧义显著多于普通儿童;针对各种会话阻碍,孤独症儿童较少启动自我修正,对他人的修正引导倾向于使用添加或转移话题策略,且协同多模态资源来实现交际目的的能力相对较弱。建议教师与家长在日常交际中加强孤独症儿童指称行为的训练,结合其抑制控制及认知灵活性的培养,进一步提升多模态会话修正能力。
关键词:
孤独症儿童 会话修正 多模态交际 认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