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375)
- 2023(20141)
- 2022(17249)
- 2021(15999)
- 2020(13760)
- 2019(31450)
- 2018(31383)
- 2017(60654)
- 2016(33171)
- 2015(37607)
- 2014(37185)
- 2013(36796)
- 2012(33899)
- 2011(30375)
- 2010(30580)
- 2009(28708)
- 2008(28664)
- 2007(25805)
- 2006(22535)
- 2005(20122)
- 学科
- 济(139001)
- 经济(138847)
- 业(113114)
- 管理(106874)
- 企(99615)
- 企业(99615)
- 方法(66330)
- 数学(55343)
- 数学方法(54527)
- 财(40008)
- 农(39655)
- 业经(37226)
- 中国(34404)
- 务(27963)
- 财务(27872)
- 财务管理(27821)
- 学(27752)
- 农业(27243)
- 企业财务(26376)
- 制(26369)
- 技术(26196)
- 地方(25806)
- 理论(25792)
- 贸(25197)
- 贸易(25185)
- 易(24383)
- 和(22983)
- 划(20861)
- 银(20520)
- 银行(20456)
- 机构
- 学院(477633)
- 大学(475737)
- 济(191790)
- 管理(190994)
- 经济(187652)
- 理学(164786)
- 理学院(162996)
- 管理学(160041)
- 管理学院(159173)
- 研究(153958)
- 中国(117506)
- 京(101139)
- 科学(96040)
- 财(89512)
- 农(80372)
- 所(78059)
- 江(71972)
- 业大(71681)
- 财经(71437)
- 研究所(70682)
- 中心(70676)
- 经(64862)
- 北京(63868)
- 农业(63127)
- 范(60856)
- 师范(60293)
- 州(57878)
- 经济学(57487)
- 院(55817)
- 财经大学(52878)
- 基金
- 项目(318044)
- 科学(250426)
- 研究(231750)
- 基金(230450)
- 家(200474)
- 国家(198758)
- 科学基金(171675)
- 社会(145536)
- 社会科(137947)
- 社会科学(137911)
- 省(125294)
- 基金项目(121544)
- 自然(112625)
- 自然科(110081)
- 自然科学(110053)
- 自然科学基金(108123)
- 教育(107414)
- 划(104555)
- 资助(96061)
- 编号(94735)
- 成果(76035)
- 重点(70950)
- 部(70064)
- 创(68229)
- 发(67029)
- 课题(64976)
- 创新(63245)
- 科研(60900)
- 教育部(60142)
- 国家社会(59373)
- 期刊
- 济(210935)
- 经济(210935)
- 研究(137206)
- 中国(91328)
- 学报(74128)
- 管理(73085)
- 农(72847)
- 财(72130)
- 科学(68691)
- 大学(56283)
- 学学(53060)
- 教育(52909)
- 农业(50012)
- 技术(45289)
- 融(41170)
- 金融(41170)
- 业经(36110)
- 财经(35390)
- 经济研究(33201)
- 经(30376)
- 业(29033)
- 问题(27338)
- 技术经济(26462)
- 统计(23769)
- 科技(23182)
- 图书(22995)
- 版(22390)
- 策(22251)
- 商业(22139)
- 理论(21963)
共检索到7026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高良谋
笔者将技术创新重新分类为主导创新和辅助创新,阐述了辅助创新与主导创新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技术创新与企业规模关系倒U模型顶点变化的动态性以及变化的深层因素。通过对美国、韩国和中国三个处于制造业典型发展阶段国家的制造企业情况的实证分析,指出了辅助创新在理论与实践上的重要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高良谋 李宇
本文以定向性技术创新和非定向性技术创新为核心概念,对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倒U关系的形成机制和演进特征进行解说和动态拓展。研究发现,组织惯性是大企业锁定现有技术轨道实现定向性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竞争性市场是小企业突破现有技术范式实现非定向性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因,倒U关系的形成是组织变量与市场力量对不同规模企业技术创新选择性作用的结果。基于分区处理的多周期倒U关系动态模型解释了大、小企业相互转化过程中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的动态连续关系,为大、小企业共存以保持产业技术创新活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企业规模 技术创新 倒 U模型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程正中 吴永林 谢朝阳
本文以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从技术创新资源整合能力、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和技术创新资源投入能力三个方面入手,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依据1996—2005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运用密切值法,对比分析了我国大型和中小型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得出我国大型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要强于中小型企业的结论。
关键词:
企业规模 技术创新 评价指标 密切值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冬梅 许彦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金波
构建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的混合模型,通过对河南省企业的问卷调查,实证研究企业政治关系对技术创新与经济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政治关系对技术创新、经济绩效均产生了显著促进作用,技术创新在企业政治关系与经济绩效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效应,企业规模负向调节了政治关系对技术创新、经济绩效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提高经济绩效,企业有必要积极进行政治关系的开拓深化,努力获取各种政府资源,强化技术创新能力,转变发展方式;政府也应持续加大对企业尤其是小企业的支持力度,由传统帮扶转向更多创新性支持。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简兆权 刘念 黄如意
对186家企业问卷数据进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探寻3种类型动态能力和企业规模等因素对双元创新的组合效应以及不同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分别存在两种等效路径支撑中国企业实现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吸收能力作为核心条件存在,联合不同水平的机会识别、资源拼凑和企业规模,大大提高企业实现双元创新的可能性;此外,资源拼凑兼具探索性和利用性双重特征,联合机会识别促进双元创新,其中,资源丰裕的大规模企业更具优势。采用QCA构型研究方法,推动了企业创新行为选择的因果逻辑性研究,从单维视角向多维交互的整体视角转变,明确了各种类型动态能力与双元创新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能力间的依赖/替代关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高良谋 李宇
本文以定向性技术创新和非定向性技术创新为核心概念,通过对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的倒U关系进行线性分拆,将"熊彼特假设"和倒U关系的争议在同一个分析框架内进行解说。并以中国工业企业1991-2005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不仅得到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的倒U关系结论,而且得到了定向性技术创新和非定向性技术创新与企业规模之间的几组线性关系。对实证结果的分析表明大企业的组织惯性对技术范式具有锁定效应,从而有利与企业的定向性技术创新,而竞争性的市场是使得小企业不断进行非定向性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因,倒U关系则是企业规模对这两种技术创新影响的综合效应。
关键词:
企业规模 技术创新 熊彼特假设 倒U关系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座铭 刘玮 易明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而开放式创新模式的出现给我国企业提升其创新能力提供了契机。开放式创新的实施,使得企业能高效整合内外部创新资源、构建新型创新体系、降低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提高了创新能力;但过度开放会增加企业的交易费用、过度依赖外部资源、提高核心技术泄露的概率,不利于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本文运用Pearson相关系数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开放式创新与企业创新能力呈"倒U型"关系。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邵俊岗
企业规模结构与技术创新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技术创新 ,大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在产业、战略、组织、方式、环境和效率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
关键词:
企业 规模结构 技术创新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珺涵 罗守贵
基于企业技术创新的两阶段价值链视角,从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和企业规模角度出发,通过非平衡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探索我国高技术服务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路径。研究发现,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对高技术服务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升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企业规模对于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升并不存在正向线性影响,甚至存在负向线性影响。同时,企业规模负向调节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同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颖 郭梦娇
本文以32行业中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法人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建立2008~2012年面板数据模型与2009年横截面数据模型,利用EviEws7.2软件探讨了企业规模与市场结构等因素对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技术机会、政府资助和销售利润率等变量后,企业规模与创新产出的相关系数在0.48左右,并且企业规模与创新产出之间呈倒U型关系;市场结构(四厂商集中度CR4)与创新产出之间没有显著关系。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莉 李绍东
技术创新是提升制造业企业竞争力,实现我国制造业强国战略的根本途径。本文基于对工业企业2008—2014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对企业规模、技术创新与经济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规模与研发经费比重和新产品产值之间都呈现显著的"倒U"型关系;企业规模对经济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技术创新变量中只有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对技术效率的影响呈现显著的正向影响,表明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人力资本投入相对于研发经费是更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企业规模 技术创新 经济绩效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孙早 郭林生 肖利平
在一般情况下,传统产业的企业创新与企业规模、市场集中度之间呈经典的倒U型关系,适度的企业规模和市场竞争能够促进企业创新。但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创新有自己的特点,因此有必要进一步考察这种倒U型关系是否仍然存在。该文研究表明:(1)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规模与企业创新之间存在着"∽"型三次曲线关系;(2)市场力量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创新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倒U型关系,企业拥有一定的市场力量客观上有助于企业创新;(3)市场集中度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创新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该文进一步分析表明,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企业规模、市场力量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因企业的所有权性质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在中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允卫
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大企业、中小企业和企业集群在技术创新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各有不同的优、劣势。大企业具有技术创新的"资源优势"和"规模效益",中小企业则具有明显的"行为优势"和"创新活力"。从企业集群层面看,由于内部结构的不同,大企业主导型集群往往具有一般大企业的技术创新特征,而中小企业集群则能整合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各自的优势,创造出新的技术创新优势。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魏后凯
本文考察了企业规模、产业集中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大型企业和科技型小企业均有利于企业的技术创新,而行业市场集中度的提高也将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作者认为,为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当前很有必要建立一个有效的企业规模结构,同时通过制定和完善市场竞争政策,促进制造业市场集中度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
企业规模 产业集中 技术创新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