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10)
2023(4151)
2022(3583)
2021(3313)
2020(2620)
2019(6038)
2018(5904)
2017(11852)
2016(6386)
2015(6867)
2014(6843)
2013(6647)
2012(6248)
2011(5537)
2010(5975)
2009(5443)
2008(5590)
2007(5144)
2006(4758)
2005(4325)
作者
(16717)
(13763)
(13738)
(13298)
(9048)
(6482)
(6285)
(5277)
(5272)
(5254)
(4646)
(4537)
(4481)
(4466)
(4453)
(4293)
(4209)
(4078)
(4078)
(4076)
(3475)
(3393)
(3309)
(3282)
(3212)
(3177)
(3154)
(3068)
(2746)
(2735)
学科
管理(22908)
(21684)
经济(21662)
(20368)
(16659)
企业(16659)
(8333)
(8179)
方法(7519)
(7292)
中国(7144)
数学(6535)
数学方法(6401)
(5909)
(5508)
贸易(5505)
(5399)
业经(5392)
(5348)
银行(5348)
农业(5178)
及其(5105)
政策(5057)
(5056)
(5011)
财务(4995)
财务管理(4984)
地方(4776)
企业财务(4754)
(4464)
机构
学院(87149)
大学(83861)
(38507)
经济(37613)
管理(35552)
理学(29603)
理学院(29334)
管理学(28980)
管理学院(28789)
研究(28633)
中国(24277)
(20982)
(17141)
财经(15208)
科学(15062)
(14633)
(13873)
(13731)
中心(13596)
研究所(12043)
(11491)
(11429)
北京(11183)
经济学(11159)
财经大学(10995)
(10769)
师范(10710)
(10616)
经济学院(9944)
业大(9757)
基金
项目(52038)
研究(42077)
科学(41802)
基金(37302)
(30968)
国家(30650)
科学基金(27036)
社会(26171)
社会科(24894)
社会科学(24891)
(20286)
教育(19233)
基金项目(18590)
编号(18208)
(16880)
自然(16675)
自然科(16211)
自然科学(16207)
自然科学基金(15946)
资助(15920)
成果(15521)
课题(12848)
(11830)
(11773)
(11663)
重点(11460)
(11404)
项目编号(11086)
(10925)
(10697)
期刊
(46564)
经济(46564)
研究(29356)
中国(18405)
(16322)
管理(14576)
(13561)
金融(13561)
教育(11023)
(10779)
科学(9150)
业经(8468)
学报(8139)
技术(7962)
经济研究(7611)
财经(7342)
农业(7184)
大学(6862)
学学(6425)
(6266)
(5717)
问题(5564)
国际(4995)
现代(4577)
理论(4320)
技术经济(4197)
商业(4154)
(4125)
论坛(4125)
(4035)
共检索到1416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崔冬冬  张新国  
消费者主要从企业形象、感知价值、品牌声誉、品牌象征等四个方面对轿车品牌进行联想。感知价值和品牌象征对消费者的品牌满意有正向影响,企业形象和品牌声誉能够增强轿车品牌的感知价值。车企应以消费者的品牌知识为依据创建和提升品牌资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达  
汽车工业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内轿车由于缺少自主品牌,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严峻考验。文章概述了我国自主品牌轿车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当前我国自主品牌轿车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相应的提出了培育我国汽车自主品牌的方法和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艳娥  
通过文献回顾、问卷调查,结合轿车市场需求特点,文章提出轿车顾客体验包括感知体验、情感体验、社会体验三个维度,轿车品牌资产包括品牌认知和品牌关系/形象两个维度。并根据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结合轿车品牌资产的特征,提出了顾客体验对轿车品牌资产影响的研究模型。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杨东进  刘人怀  
本文主要探讨政府行为对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路径的影响,揭示政府蔽荫与汽车自主品牌缺失的关系。本文创造并定义"政府蔽荫"、"企业自主品牌产品密度"两个概念,建立政府蔽荫与自主品牌之间的数量关系模型,对轿车产业的政府蔽荫与自主品牌缺失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得出政府蔽荫与自主品牌缺失呈正相关关系的基本结论。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政府蔽荫引致自主品牌缺失进行了机理分析。作为一项探索性研究,本文构造的政府蔽荫的新视角,将是对社会资本视角解释力的提升。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倩肖  董瀛飞  
比较优势和品牌影响力是中国轿车产业产品线竞争格局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并塑造着产品线竞争格局的发展前景。本文通过引入动态离散博弈模型,采用竞争行为数据,实证分析了各代表轿车企业的比较优势与品牌影响力。在需求不断升级的背景下,本土企业在小微市场的比较优势最强,在紧凑市场的品牌影响力最强,但在中大市场缺乏比较优势和品牌影响力。本土企业处于巩固紧凑市场的关键阶段,应知己知彼实施精品策略,继续发力紧凑市场,慎重对待中大市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田辉  金文  庄爱玲  
本文将DEA方法引入国内轿车企业品牌战略有效性研究中,通过对国内轿车行业品牌竞争状况的综合分析和八家企业品牌战略有效性的评价,以及合资品牌与自主品牌的比较,指出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目前在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方向,为国内轿车企业提升品牌竞争力提供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保林  
汽车产业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原因不仅在于汽车产业自身是一个十分巨大的产业(以日本为例,1998年汽车工业的企业数、雇用人数、销售额、附加价值额分别占全部制造业各项指标的2.4%、7.4%、13.0%、9.7%;从中国的数据看,2004年汽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杨楠  
目前,国内自主品牌家用轿车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但同时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品牌形象对客户满意度、感知价值和忠诚度均存在显著的积极影响,而且客户感知价值和满意度对忠诚度也存在显著的积极影响。国内自主品牌家用轿车企业在与国外的品牌竞争时不仅要注重产品质量等硬实力的提升,还应该在品牌营销能力等软实力方面下功夫,努力创造优良的4S店环境,营造客户愉悦的售前、售后服务体验。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吴剑琳  代祺  古继宝  
在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下,提高消费者品牌承诺是企业获得长期竞争优势的有效方法。本文提出了产品涉入度、消费者从众及品牌敏感对品牌承诺的影响机制模型,并以轿车消费市场为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产品涉入度和消费者从众对品牌承诺有正向显著影响,品牌敏感在产品涉入度、消费者从众和品牌承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施中华  郁义鸿  
本文回顾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阶段,认为目前中国轿车市场已经进入“品牌扩散”时期,并总结了这个时期市场若干方面的产业组织特征。随后以产品差异化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品牌扩散策略的优势和劣势。我们的结论表明,领先企业有动机通过品牌扩散进入新的细分市场,并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厂商从低端市场通过品牌扩散进入高端市场,反而有利于高端市场维持高价位;而厂商从高端市场通过品牌扩散进入低端市场,其品牌扩散对高端市场的威胁较大,会引发低端市场新的价格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莹  
认知价值是消费者作出购买决策的判断依据,明确消费者对自主品牌轿车的价值认知,有利于企业加强轿车品牌的建设和管理。由于消费者认知价值具有主观性的特点,往往难以量化,可以采用模糊层次的方法进行总体评价。本研究结合家用轿车品牌特点构建了多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层次方法以自主品牌轿车为算例进行消费者认知价值实例评价,并提出了管理启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继德  孙月  
作为中国轿车制造业第一家上市公司,一汽轿车(000800)从2011年到2012年一季度,业绩出现大幅下滑,2012年首季亏损超过4 000万元,领跌同行企业,引起理论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文章基于一汽轿车2010、2011年度报告以及2012年第一季度报主要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汽车行业宏观政策和一汽轿车自身经营策略,总结了宏观、微观两个层面影响一汽轿车销量下降及成本费用上升以致最终亏损的原因,并对一汽轿车日后发展,从建设自主品牌、提高产能利用率及投资新能源项目三个方面给出应对策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朱洪瑞  朱轶斌  
本文基于合作博弈的视角,在归纳总结中国轿车制造商纵向限制特征的基础上,探究了其强势地位形成的根源及纵向限制的内在机理;构建了轿车制造商与经销商讨价还价模型,得出了如下重要结论:轿车制造商与经销商处于既合作又冲突的关系之中,制造商凭借强大的谈判力占有较大份额的合作剩余;由于专用性资产具有"锁定效应",对经销商形成了较高的"退出壁垒",使制造商可以对经销商进行"敲竹杠"。反垄断机构应从"功能剥离"、规制合约、建立退出补偿机制、规制专用性资产投资行为等方面入手采取措施,进行制度改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