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55)
- 2023(16464)
- 2022(13593)
- 2021(12601)
- 2020(10268)
- 2019(23459)
- 2018(23250)
- 2017(42405)
- 2016(23216)
- 2015(26430)
- 2014(26738)
- 2013(26219)
- 2012(25237)
- 2011(23530)
- 2010(23719)
- 2009(22401)
- 2008(22104)
- 2007(19953)
- 2006(18279)
- 2005(16945)
- 学科
- 济(122399)
- 经济(122290)
- 管理(61173)
- 业(56363)
- 企(44321)
- 企业(44321)
- 方法(43591)
- 数学(37733)
- 数学方法(37206)
- 中国(36588)
- 地方(30964)
- 农(28609)
- 业经(25813)
- 学(24665)
- 财(21073)
- 制(20811)
- 贸(20684)
- 贸易(20667)
- 易(19931)
- 农业(19110)
- 融(19098)
- 金融(19090)
- 银(18866)
- 银行(18842)
- 行(18390)
- 地方经济(18252)
- 理论(17203)
- 环境(17126)
- 发(16630)
- 技术(16498)
- 机构
- 大学(347819)
- 学院(345697)
- 济(153278)
- 经济(150240)
- 研究(133199)
- 管理(122892)
- 理学(103181)
- 中国(102191)
- 理学院(101823)
- 管理学(99790)
- 管理学院(99144)
- 科学(79139)
- 京(77238)
- 所(68891)
- 财(68334)
- 研究所(61952)
- 中心(58701)
- 农(56964)
- 江(53917)
- 财经(52988)
- 北京(50264)
- 范(49497)
- 师范(49014)
- 经济学(48606)
- 经(47975)
- 院(47734)
- 业大(47223)
- 农业(44202)
- 州(43413)
- 经济学院(43367)
- 基金
- 项目(218579)
- 科学(172593)
- 研究(161136)
- 基金(157645)
- 家(137990)
- 国家(136875)
- 科学基金(115639)
- 社会(104058)
- 社会科(98779)
- 社会科学(98757)
- 省(84896)
- 基金项目(81265)
- 教育(73439)
- 划(71917)
- 自然(71298)
- 自然科(69688)
- 自然科学(69668)
- 自然科学基金(68361)
- 资助(65677)
- 编号(63035)
- 成果(53261)
- 发(53016)
- 重点(50245)
- 部(48432)
- 课题(46664)
- 创(45132)
- 国家社会(44118)
- 发展(43205)
- 展(42570)
- 创新(42387)
- 期刊
- 济(184798)
- 经济(184798)
- 研究(115739)
- 中国(81367)
- 学报(54937)
- 农(53525)
- 科学(51644)
- 财(51154)
- 管理(50566)
- 教育(43453)
- 大学(41871)
- 学学(38916)
- 农业(36591)
- 融(35714)
- 金融(35714)
- 技术(32566)
- 经济研究(30485)
- 财经(28472)
- 业经(27539)
- 经(24969)
- 问题(24214)
- 贸(21289)
- 业(20553)
- 国际(19657)
- 统计(19522)
- 世界(19485)
- 技术经济(19388)
- 图书(17496)
- 策(17419)
- 科技(16846)
共检索到5636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鲍克 夏友富
从产业空间角度看,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二个30年是载体型的。深圳蛇口工业区的突破和全国范围的大规模复制,引入了现代企业的模式并引发体制学习效应,改变了整个以国有工厂为主体的城市经济结构;大规模的园区复制出现了城市化的生长核,充足的新增就业保持了多年高城市化率,并以农转居而瓦解了这些载体所在区域的二元体制。随着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和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布局的提出,新时期产业载体面临新的使命和体制设计任务。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田金平 刘巍 赖玢洁 李星 刘婷 陈吕军
本文研究了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经济和环境绩效。研究表明,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其土地面积、从业人数、工业增加值、COD和SO2排放量分别占所在地区的1.0%、2.1%、16.8%、1.4%和1.0%。比较验收基准年与规划基准年,14家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COD和SO2排放总量分别下降19%和49%,排放强度下降45%和65%;能耗、新鲜水耗、废水排放量、固废产生量增加了7%、15%、18%和24%,但其强度下降25%、18%、14%和15%。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以较小的资源环境代价对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了较大的贡献,取得了良好的环境绩效,对中国1500余家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的生态化发展和建设...
关键词:
生态工业园区 环境绩效 生态文明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芮世春 王永富
针对当前皖北工业园区没有以本地特色资源为依托,建设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产业前后关联效应性不强,以及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等存在的主要问题,文章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皖北发展 产业集群 工业园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薛巍
集聚经济内的企业普遍地享有集聚带来的外部性,其直接后果是导致集聚内的绝大多数企业得到比外部企业更多的利益,即集聚效应。从产业的角度看,集聚可以表现为企业集中、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三种形式,但是,这三种形式所形成的集聚效应是不同的,产业集群所具有的竞争优势是企业集中或产业集聚难以相比的。工业园区作为一种促进、规划和管理工业发展的手段,其实质也是依靠政府和市场力量形成的集聚。为了提升工业园区的竞争力和增强入驻企业的根植性,具备条件的工业园区,当走集群化发展之路,实现园区内相关企业的集群式生存。
关键词:
集聚经济 工业园区 集群化发展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姜孔桥 张明玉 党志刚
生态工业园是人类探索经济发展新途径的产物,它可使社会经济、环境和人类的需求三者之间达到平衡,是工业生态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是实行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概况进行比较研究,然后得出建设我国石化生态工业园区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
石化产业 循环经济 石化生态工业园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晓国 李宗植 张玉春
循环经济是减少环境污染、保护自然资源的全新经济发展模式,生态工业园区是一种以追求更高物质利用率和能量转化效率,更少废物排放甚至零排放为目标的企业地域分布形式。具有环境保护意义和生态绿色概念的工业园区,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最好实现形式。
关键词:
环境保护 循环经济 生态工业园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胜男 冯蕊
当前,循环经济已成为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工业园区作为从微观到宏观的衔接层面,在循环经济运行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因此,分析并解决其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问题,对于进一步指导循环经济实践,促进循环经济稳定有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工业园区 循环经济 动力 对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邵非 黄锡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桦 杨婷
现阶段工业园区在促进地方经济增长的同时也造成了能源等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在分析影响工业园区能源、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22个因素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从中识别出节能减排与经济发展政策和节能技术水平、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政策、节能环保投入与技术创新等3个关键影响因素。提出了完善节能与环保法律法规和激励政策及其实施机制、建立节能与环保技术创新体系和创新机制、开辟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优化园区经济结构和有效利用资源等促进工业园区能源、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研究成果有助于促进工业园区实现高质量的经济增长。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林宽 郑勇
工业园区是由政府或企业为实现工业发展目标而创立的特殊区位环境,需要将企业集群作为一种新的思路,重新定义和设计地区经济发展的途径和目标,为园区内企业培育形成战略协同的软环境,并借鉴新加坡与我国苏州工业园模式,打造具有惠州优势与特色的"花园式"工业园区。
关键词:
工业园区 发展 研究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鑫 吴文瀚 蔡圃 蒋梦婷 王博
循环经济是对传统经济模式的根本变革,也是促进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方式。以甘肃省四个特色鲜明的工业园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规划的方法,分析了园区的产业结构特征及资源能源的循环利用过程,构建了物质循环图。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甘肃省工业园区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并提出了促进该模式发展的对策措施。为甘肃省其他园区更好地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
工业园区 循环经济 甘肃 发展模式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巴绍东 钟书华 李宜昌
国外科技工业园区发展所面临的困难及问题巴绍东,钟书华,李宜昌1951年世界上第一个科技工业园区一斯坦福研究园在美国诞生。此后,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效法,在条件适宜、智力密集的地区开辟科技工业园区。80年代中后期,伴随世界性高技术革命和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顾宝凤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治学
生态工业园区为发展循环经济创造了空间和条件,而发展循环经济为生态工业园区找到了有效的实现形式和抓手。生态工业园区作为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的一种有效形式,代表了21世纪全球进步的大趋势,其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将是必然的趋势。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生态工业园区 工业生态系统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瑛 唐善茂
城市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和谐统一。工业园区的发展与模式对城市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有着极大的影响。相比于传统工业园区,生态工业园区是发展循环经济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途径。本文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深入分析传统工业园区的生态缺失及其后果,进一步提出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