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27)
- 2023(5804)
- 2022(4636)
- 2021(4717)
- 2020(3806)
- 2019(9362)
- 2018(9956)
- 2017(17660)
- 2016(10059)
- 2015(11230)
- 2014(11396)
- 2013(10351)
- 2012(9120)
- 2011(8112)
- 2010(8687)
- 2009(7724)
- 2008(7713)
- 2007(6678)
- 2006(6056)
- 2005(5482)
- 学科
- 济(33816)
- 经济(33772)
- 管理(23179)
- 业(19965)
- 企(17435)
- 企业(17435)
- 方法(16856)
- 数学(15399)
- 数学方法(14862)
- 中国(10436)
- 理论(10252)
- 教学(9864)
- 农(9483)
- 制(9400)
- 教育(8247)
- 业经(7805)
- 财(7064)
- 体(7040)
- 学法(6572)
- 教学法(6572)
- 学(5919)
- 银(5840)
- 银行(5831)
- 体制(5792)
- 农业(5674)
- 行(5629)
- 融(5550)
- 金融(5549)
- 学理(5533)
- 学理论(5533)
- 机构
- 学院(124580)
- 大学(123336)
- 管理(46314)
- 济(45100)
- 经济(43863)
- 研究(41857)
- 理学(38893)
- 理学院(38475)
- 管理学(37328)
- 管理学院(37102)
- 中国(31909)
- 京(27196)
- 科学(25047)
- 财(22286)
- 江(20781)
- 所(20685)
- 中心(18955)
- 范(18668)
- 农(18594)
- 研究所(18581)
- 师范(18475)
- 技术(18015)
- 北京(17841)
- 业大(17464)
- 州(16535)
- 财经(16293)
- 院(15746)
- 职业(15523)
- 教育(14974)
- 经(14788)
- 基金
- 项目(80210)
- 研究(62561)
- 科学(61975)
- 基金(53777)
- 家(46428)
- 国家(46011)
- 科学基金(39435)
- 社会(35533)
- 省(33600)
- 社会科(33503)
- 社会科学(33493)
- 教育(33385)
- 划(28068)
- 编号(27840)
- 基金项目(27089)
- 自然(25211)
- 自然科(24654)
- 自然科学(24649)
- 自然科学基金(24160)
- 资助(23554)
- 成果(23277)
- 课题(21162)
- 重点(18778)
- 年(17751)
- 创(17346)
- 部(17307)
- 发(16609)
- 项目编号(16555)
- 创新(16061)
- 大学(15930)
共检索到2015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雪芳 陈礼辉 黄六莲
福建省轻化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遵循"厚基础、精专业、博知识、重实践、求创新、强能力"的理念,优化课程体系,构建"三模块、三环节、三平台"的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并建立实践教学新体系的实施保障机制,重新构建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沈发治 张新科
本文以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为例,围绕结合"行动体系"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过程系统化"专业学习领域设置、职场化生产型专业技能训练平台建设等方面,阐述了"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的化工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的情况。
关键词:
工作过程系统化 化工技能型人才 教学改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许玉清
本文针对当前高等教育内外环境的变化,阐述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外延,分析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并介绍本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具体实践,同时提出今后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思想。
关键词:
人才培养 模式 改革 具体实践 思想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林东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双证书"式、"订单"式、顶岗式、工学交替式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形式。要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实训基地建设是基础、课程与教学改革是核心、制度创新是保证。
关键词:
高职 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 途径 形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赫光中 冯华
我院在护理专业建设中,积极探索以"三一制"为切入点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护理专业内涵建设,在教学管理体制、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实训基地建设及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等方面取得显著效果,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何友义 刘国生 王晓敏
为适应广东玩具行业和国家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实际,我院根据市场需要于1997年率先在全国申报设置电子玩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以下简称“玩具专业”),并于1998年开始招生。学院遵循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规律,树立能力本位的思想,对玩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大胆探索与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熊威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道路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教育教学进行改革:一是推进项目化课程改革;二是实施行动导向教学;三是搭建技能大赛平台,促进学生技能提升;四是运用TRIZ理论与创新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五是校企合作,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这些改革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果,丰富了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经验。
关键词:
高职 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能力 实训基地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玉浩 林楠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重点之一是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落实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因为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根本性文件。文章结合华南农业大学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实践,阐述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应该把握的四个原则,以及如何结合地域特征和本校实际,凸显本校人才培养方案的特色。
关键词:
高等学校 人才培养 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元元 李正 徐向民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创新”的根本在实践。实践教学是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让学生学会横向思考,学会联系实际地学习,学会对各部分内容进行综合,处理好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学会团队合作。同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马丹竹 贾冯睿 王卫强 潘颢丹
分析了高校向创新型、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而突显出的主要问题,揭示了缺乏激励、脱离专业、评价体系不合理是影响其人才培养目标达成的主要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三元协同式"创新型工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构想,并通过开展的具体改革实践,促进了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转型发展,提高了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
关键词:
人才培养 创新型人才 工程应用 工科专业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金生吉 黄志强 白泉
从当前国家经济发展、土木工程专业和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建设对建筑行业综合性人才的需求出发,摸索一套适合于应用型高级土木工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沈阳工业大学构建的土木工程专业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方向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合理地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完善的专业教学体系和建立强有力的实践教学保证措施,在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中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实现了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目的。通过拓展土木工程专业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分析的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旨在为地方院校建立有自己特色的土建类专业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向平 吉飞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当前高职院校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围绕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国情、省情和学校实际情况,在校企文化融合的环境中,通过工学结合的途径,探索出了较为成功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方桥
本文阐述学院在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中,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结构、教学团队、质量保证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以校企合作为基础,构建了具有鲜明实践特色的应用化工技术专业"2+1""订单式"才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谷溪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解决高职院校毕业生与企业需求矛盾的最好办法。然而,在我国,高职院校数量庞大,专业种类繁多,就是在同一所学校,不同的专业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也存在差异性。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积极主动地更新观念,创造条件,依据不同专业需求,推进多元化工学结合创新体制,真正搭建起了学生、企业、院校间的桥梁,实现了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