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56)
- 2023(17959)
- 2022(15211)
- 2021(13948)
- 2020(11843)
- 2019(26683)
- 2018(26312)
- 2017(49509)
- 2016(26989)
- 2015(30085)
- 2014(29621)
- 2013(29175)
- 2012(27099)
- 2011(24773)
- 2010(25006)
- 2009(23429)
- 2008(22960)
- 2007(20829)
- 2006(18423)
- 2005(16526)
- 学科
- 济(119402)
- 经济(119269)
- 管理(83518)
- 业(76643)
- 企(64051)
- 企业(64051)
- 方法(45182)
- 数学(38911)
- 数学方法(38539)
- 中国(29981)
- 财(29939)
- 农(29935)
- 地方(27102)
- 业经(26289)
- 制(24747)
- 学(24691)
- 技术(20737)
- 贸(20414)
- 贸易(20401)
- 农业(20116)
- 易(19705)
- 银(18044)
- 环境(17987)
- 银行(17986)
- 务(17945)
- 财务(17902)
- 财务管理(17855)
- 和(17743)
- 融(17448)
- 金融(17443)
- 机构
- 学院(386965)
- 大学(386821)
- 济(162538)
- 经济(159121)
- 管理(145241)
- 研究(134246)
- 理学(124605)
- 理学院(123135)
- 管理学(121143)
- 管理学院(120392)
- 中国(101336)
- 科学(82913)
- 京(81383)
- 财(75237)
- 农(68880)
- 所(68862)
- 研究所(62422)
- 中心(61576)
- 江(60375)
- 业大(59270)
- 财经(59061)
- 农业(54242)
- 经(53346)
- 北京(50977)
- 经济学(50148)
- 范(49937)
- 师范(49336)
- 院(48135)
- 州(47284)
- 经济学院(44960)
- 基金
- 项目(257058)
- 科学(201069)
- 研究(185077)
- 基金(184733)
- 家(162684)
- 国家(161278)
- 科学基金(137031)
- 社会(118152)
- 社会科(111936)
- 社会科学(111905)
- 省(102665)
- 基金项目(98584)
- 自然(88571)
- 自然科(86435)
- 自然科学(86404)
- 划(85728)
- 教育(84918)
- 自然科学基金(84894)
- 编号(74210)
- 资助(73620)
- 成果(60166)
- 重点(58406)
- 创(57257)
- 发(56308)
- 部(56066)
- 创新(52944)
- 课题(51917)
- 科研(49173)
- 国家社会(49037)
- 制(48778)
- 期刊
- 济(187085)
- 经济(187085)
- 研究(113632)
- 中国(81417)
- 学报(64645)
- 农(62269)
- 财(60291)
- 科学(58042)
- 管理(55474)
- 大学(47817)
- 学学(45096)
- 农业(41450)
- 教育(39791)
- 融(35157)
- 金融(35157)
- 技术(33786)
- 经济研究(30390)
- 财经(29931)
- 业经(29268)
- 经(25867)
- 问题(24140)
- 业(23023)
- 技术经济(20316)
- 科技(19299)
- 版(19157)
- 贸(18880)
- 图书(17902)
- 资源(17830)
- 商业(17479)
- 理论(17205)
共检索到5863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魏晨 徐尚英 刘平峰 聂规划
基于资源观和双元创新理论,从软资源的平台战略、平台领导力、平台双边市场和平台知识4个维度出发,引入资源整合为中介变量、知识势差为调节变量,构建“软资源-平台双元创新能力”关系模型,通过对314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平台战略、平台双边市场和平台知识显著正向促进平台双元创新能力提升,平台领导力显著正向促进平台渐进式创新能力;(2)平台战略、平台双边市场和平台知识能通过资源整合促进平台双元创新能力提升,即资源整合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3)知识势差负向调节软资源与平台双元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为平台企业整合软资源以实现双元创新能力提高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春英 陈宏民
从平台的角度出发分析共享经济,对传统的专业平台与共享平台的差异进行深入分析,主要集中在产品或服务差异、供给端和需求端的目标客户群差异。分析共享平台对专业平台的影响以及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平台和监管机构需要对共享平台产生的负的社会效应外部性进行有力自我监督和外部监管。
关键词:
共享平台 专业平台 差异 社会福利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杨学成 涂科
本文聚焦于出行平台,以优步为例,通过深度访谈及研讨会,描述了出行平台的价值共创过程,并基于顾客视角,识别了其中影响价值共创的关键因素。然后,通过层次分析法对这些影响因素的权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乘客的出行体验受到三个阶段的影响,依照影响力从大到小依次是:乘车、下单、支付阶段;各阶段中的关键价值共创因素按照影响力从大到小依次为:车况、公民行为、交流与对话、参与行为、相互性、信息共享、透明性。最后,本研究基于服务营销理论、价值共创理论以及共享经济理论提出了共享经济背景下的动态价值共创框架模型。本研究的管理意义在于,为企业理解共享经济背景下的价值共创过程提供了新框架,从而有利于企业提升服务系统...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伟歌 刘鹏
为考察数字经济背景下零售平台企业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以及溢出效应的个体差异和变化趋势,本文基于我国A股上市的零售平台企业数据,构建了技术创新的直接溢出、完全溢出计量经济模型,对零售平台企业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进行了测度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零售平台企业的技术创新可以通过企业之间的直接溢出转移到其他企业;由于零售平台企业之间存在广泛的关联,企业之间普遍存在完全溢出;企业之间的溢出效应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企业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始终保持动态变化。据此,提出加强零售平台企业之间的联系以推动企业间的技术创新溢出、出台激励与优惠政策以推动零售平台企业技术创新等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通
农村电商是我国"互联网+农业"发展战略的落实成果,对高效配置农业生产资源、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农村电商模式普遍以平台为核心载体,重点服务于销售端,在市场利润、基础设施及相关人才等因素的约束下,农村电商平台模式发展缓慢。本文基于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策略,通过分析农村电商平台的生产端、中间信息服务、农村金融服务及终端物流配送等环节的模式创新,针对当前我国农村电商平台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要通过完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农村电商平台产业标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拓宽电商平台融资渠道等措施来推动我国农村电商平台健康发展。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龙治坚 胡尚连 向珣朝 陈红春
借鉴于互联网思维,结合当前高校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应该融入"互联网+"元素,侧重于加强平台信息化、网络化建设,提升平台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促进教学模式线上线下相结合,强化管理透明力度。这为提高高校实践教学平台效率、培养高质量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
互联网+ 实践教学平台 创新能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泽琛 刘健
本文基于2015-2021年我国沪深A股零售业上市企业数据,从规模经济和技术创新的视角实证检验平台经济对新零售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平台经济对新零售企业绩效改善存在积极作用,该结论在加入总资产净利率、企业年限、资产负债率和产权性质等控制变量后依然成立;规模经济的中介传导效应显著,新零售企业能够通过平台经济的规模经济机制改善企业绩效;技术创新的中介传导效应不显著,新零售企业无法通过平台经济的技术创新机制改善企业绩效。为此,文章提出推动新零售企业与平台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加快构建数字化服务平台和鼓励平台经济对新零售企业开放式创新等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田红云 沈鑫玥 田丰
数字经济的发展催生平台型企业,为中国产业技术创新的“越轨超越”提供了新的契机,但目前对平台型企业在数字化背景下的跨界颠覆性创新机制和影响因素等均缺乏关注和深入研究。鉴于此,采用组态视角探讨影响平台型企业进行跨界颠覆性创新的关键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组合对颠覆性创新成败的影响路径。首先从技术管理视角给出平台型企业的定义,即基于信息技术构建公共技术架构或模块系统,通过连接不同参与者以及整合各种资源,提供丰富的产品和服务,实现多方参与、互惠共生的商业模式;然后,以产品平台企业为对象,根据上述定义选定32家中国上市企业,通过收集2017—2021年的企业公开信息、年度报告以及专利信息作为原始数据,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跨界知识搜寻能力是平台型企业实现高跨界颠覆性创新数量和质量的必要条件;(2)政府补助强度对平台型企业的跨界颠覆性创新数量和质量影响较小;(3)高跨界知识搜寻能力和高合作广度是影响平台型企业跨界颠覆性创新质量的核心条件,而数字化程度对平台型企业的跨界颠覆性创新数量有影响,但对跨界颠覆性创新的质量影响不大;(4)数字化有助于企业发现更多跨界颠覆性创新机会,但要提高跨界颠覆性创新的质量仍需要加强跨界知识搜寻能力以及企业间的广泛合作。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曾雄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有助于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破除平台数据垄断是一个紧迫课题。反垄断有适用门槛高、救济效果滞后的缺陷,对用户赋予数据可携带权有共享数据有限、效果不足的缺陷。基于这些缺陷,对超级平台专设规制措施可以作为第三条路径,即为超级平台施加应保障特定数据可携带之特殊义务。推动反垄断路径、用户赋权路径和超级平台特殊规制路径三轨并行,实现对数据垄断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全链条治理。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雪原 李莹莹 武川
创新资源规模、特征、存储调用等资源汇集情况影响创新服务平台影响力及服务质量、方向与速度,因此,设计科学的资源汇集机制成为研究重点。基于平台不同阶段功能要求,明确重点资源吸纳对象,提出平台面向主动挖掘及宣传吸引两类资源吸纳方式。利用计算机五元组模型,确定资源信息类型与功能,据此从供求视角设计两阶段资源筛选机制。采集30多家创新服务平台资源存储关键词,运用词频统计软件,组织多次讨论,确定资源存储标签,提出利用PLSA模型与Jaccard系数相结合确定资源信息主题及主题与存储标签匹配归属方法。研究可为创新服务平台创新资源汇集提供理论与方法支撑,并为后续供求匹配研究奠定基础。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韦春华
积聚人才、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江苏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提供人力资源建设的思想平台;完善政策导向机制和市场运行机制,形成人才涌动的支撑体制;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形成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良性运行机制;加大教育培训投入,增强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物质基础,从而优化江苏人力资源配置平台,构筑江苏人才资源高地。
关键词:
人力资源 平台建设 机制创新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振宇
平台服务协议是平台连接消费者的主要渠道,也是平台经济中消费者权利保护的重要场域。平台经济运行模式的特殊性和缔结平台服务协议的便捷性,使得平台服务协议中消费者权利保护面临新的挑战。对40份平台服务协议文本的实证考察表明,以限制账号权属、制造信息差距、逃避经营风险和设置救济障碍等为典型的不公平条款,在当前各类平台服务协议中普遍存在,现行法也因此陷入了消费者权利保护的数字化困境。此种困境的根源在于,平台与消费者之间的基础关系存在非均衡性,而平台经济的飞速发展导致这种非均衡性持续加剧:在主体层面,平台具有天然的扩张性和垄断趋向,消费者处于被动接受保护的状态,双方在服务协议缔结的过程中不具有对等性;在内容层面,平台服务协议内容的烦琐晦涩和频繁变更加剧了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在规制层面,现行法的规制理念与制度体系未能获得理想的效果。破解平台服务协议中消费者权利保护的困境,应在主观上适度修正平台经济中消费者“弱而愚”的人像假设,激发消费者群体“为权利而斗争”的主体性意识;客观上,一要采取措施降低维权成本,为平台消费者寻求司法救济创造条件;二要重视发挥预防性行政规制的优势,弥补司法规制的固有局限;三要激活平台对服务协议的提示说明义务,以解决消费者与平台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余丁
随着21世纪新科技革命的到来,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体现在科技实力、创新能力的竞争上。科技创新平台作为集群创新的典型范式,其主要功能是把企业和科研院所等各种创新主体和创新人才积聚起来,为其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充分有效地整合各种资源以发挥出其最大的创新效益。科技评估是促进科技创新平台规范化和提高其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路文杰、许娜撰写的《科技创新平台评估与预测系统建设》一书以科技创新平台绩效评估为研究对象。第一章对科技创新平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于雪锋 任光辉
在当前网络平台经济特别是共享经济环境下,隐私风险渐趋严重。但由于参与个体非理性、信息不完全和外部性等因素,完全依靠市场并不能达到理想的隐私保护状态,有必要借助规制的力量加以解决,而规制的难点在于如何在隐私保护与资讯流动之间取得平衡。基于不同隐私规制水平下用户、企业和社会的成本收益比较分析,得出一个可供规制机构参考的适度规制区间。在此基础上,从联合设定规制标准、利用自加强机制、选择介入时机和合适的执行力度等入手实现隐私风险的适度规制目标。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何勤 邹雄 李晓宇
共享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发展新动能,共享经济平台型灵活就业人员已经成为一个庞大且迅速增长的新就业形态劳动群体,这一庞大且迅速增长的劳动群体的就业特征与传统就业方式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现有的基于有边界的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面临巨大挑战,急需创新人力资源服务,构建适应于灵活就业特征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本文在文献回顾、调查分析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某劳务分享平台灵活就业人员及人力资源服务情况的调查,较为深入地分析了共享经济下平台型灵活就业人员的就业特征、灵活就业人员人力资源服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共享经济 灵活就业 人力资源服务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