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68)
- 2023(13106)
- 2022(11433)
- 2021(10780)
- 2020(8836)
- 2019(20466)
- 2018(20444)
- 2017(39037)
- 2016(21460)
- 2015(24275)
- 2014(24423)
- 2013(24302)
- 2012(22796)
- 2011(20667)
- 2010(20972)
- 2009(18996)
- 2008(18533)
- 2007(16395)
- 2006(14811)
- 2005(13497)
- 学科
- 济(89615)
- 经济(89511)
- 管理(60107)
- 业(57768)
- 企(46598)
- 企业(46598)
- 方法(34926)
- 数学(29400)
- 数学方法(29004)
- 中国(27764)
- 农(25418)
- 地方(24511)
- 业经(21092)
- 财(20554)
- 学(19512)
- 农业(17220)
- 制(16558)
- 贸(15755)
- 贸易(15739)
- 易(15169)
- 银(15091)
- 银行(15052)
- 和(14849)
- 理论(14811)
- 行(14451)
- 环境(14447)
- 技术(14336)
- 融(14286)
- 金融(14285)
- 发(13520)
- 机构
- 大学(302933)
- 学院(302014)
- 管理(119231)
- 济(118268)
- 经济(115397)
- 研究(106397)
- 理学(101473)
- 理学院(100269)
- 管理学(98567)
- 管理学院(98027)
- 中国(81075)
- 京(67192)
- 科学(66767)
- 财(55103)
- 所(54786)
- 农(49368)
- 研究所(49146)
- 中心(47900)
- 江(46289)
- 业大(44191)
- 北京(43786)
- 范(43036)
- 财经(42704)
- 师范(42670)
- 经(38602)
- 院(38581)
- 州(38328)
- 农业(38036)
- 师范大学(34416)
- 经济学(33553)
- 基金
- 项目(199544)
- 科学(156054)
- 研究(149199)
- 基金(141538)
- 家(122611)
- 国家(121483)
- 科学基金(103733)
- 社会(91276)
- 社会科(86287)
- 社会科学(86264)
- 省(79028)
- 基金项目(75560)
- 教育(68064)
- 自然(66893)
- 划(66379)
- 自然科(65275)
- 自然科学(65262)
- 自然科学基金(64044)
- 编号(62607)
- 资助(58395)
- 成果(51990)
- 发(46372)
- 重点(44488)
- 课题(43668)
- 部(43217)
- 创(41210)
- 创新(38315)
- 项目编号(38231)
- 科研(37527)
- 发展(37138)
- 期刊
- 济(140866)
- 经济(140866)
- 研究(96256)
- 中国(65966)
- 农(46390)
- 学报(46286)
- 管理(45726)
- 科学(43729)
- 教育(40735)
- 财(40570)
- 大学(34845)
- 农业(32349)
- 学学(32184)
- 融(29649)
- 金融(29649)
- 技术(27251)
- 业经(24363)
- 经济研究(21284)
- 财经(20190)
- 图书(19432)
- 问题(18370)
- 经(17132)
- 业(16257)
- 理论(16000)
- 科技(15397)
- 技术经济(14828)
- 实践(14699)
- 践(14699)
- 现代(14112)
- 商业(13451)
共检索到4710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胥和平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和经济发展驱动因素发生了新的变化,科技和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在此背景下,为各级政府和科技部门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的软科学研究处于非常关键的位置。为全面促进"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软科学研究需要抓重大问题,要注意研究基础性理论和政策问题,要特别突出实践性,要提高软科学研究位势,扩大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四川省经济信息中心课题组 漆先望
如何实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以下简称"三化")的良性互动?如何实施充分开放战略?如何加快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上是四川省"十二五"规划中面临的四个重大问题。本研究报告着重就解决这四大问题的途径选择进行了对比分析和深入研究。第一,关于"三化"互动的途径选择。一是继续坚持工业化优先模式,这样,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和保障要素供给,但存在减少就业机会和加大环境压力问题;二是转而采取工业化和城镇化并举模式,这样能够扩大有效需求、增加就业机会和巩固农业基础,却面临社保制度缺陷的制约。通过两种模式的利弊分析,从有利于切实改善民生、突破关键环节和抓住改革机遇出发。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蔡文浩 张唯实 赵三英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文宗瑜 刘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启敏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曾培炎
我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之后,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带有全局性和关系长远发展的一些重大经济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和分析,要看到这些阶段性变化的客观性、必然性,加深对经济发展规律性的认识,增强工作的自觉性。一、通货紧缩问题通货紧缩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课题组 韩文科 李际
"十一五"以来,我国能源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我国能源发展仍面临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十二五"是我国能源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世界范围的新能源产业和能源科技的加速发展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大环境,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和人民生活富裕对能源需求和服务质量的新要求,为我国"十二五"能源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十二五"时期,我国的能源发展要统筹国内外两个大局,以保障能源供应和安全为基本出发点,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和清洁能源技术,大力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进一步推进节能和提高能效,进一步强化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提升能源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和可持续发展政策,建设清洁、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关键词:
“十二五”时期 能源发展 清洁能源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叶裕民
"十一五"纲要明确提出中国要积极推进城市化的健康发展。中国城市化已经快速增长了28年,但是,正是城市化长期快速大规模的发展,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不断积累,产生了一些不健康的因素,严重限制了"十一五"期间城市化的健康发展。我们需要及时地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为未来时期中国城市化的健康稳步发展奠定基础。从总体上看,"十一五"期间中国城市化面临着如下五大问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孔德涌
关于软科学的概念,国内、国外有多种说法,宋健同志最近给了一个比较简明而确切的定义:软科学是用来支持民主和科学决策的整个科学知识体系。因此,软科学是为决策服务的,在这一点上,是没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樊伟 王丽萍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教育的重要性愈发突出。走好新时代教育长征路,我们要聚焦中央关心、百姓关切、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及时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突出抓好教育改革创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保安
"十一五"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财政改革发展取得新的重大进展,为实现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推改革、惠民生、促和谐做出了积极贡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工业化、信息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陆大道
我国跨世纪持续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陆大道1979-19M年我国国民经济平均年增长率超过10%,15年内以国民生产总值衡量的经济总量增加了3倍以上。作为大国,这在世界上是没有先例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国力加强,出口大增,加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提高了我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彭斯震 常影 张九天
自京都议定书确定市场机制减缓气候变化以来,国际碳市场发展迅速,呈现全球化、金融化的发展趋势。从经济利益角度来分析,国际气候谈判的本质,一是发展空间的争夺,二是经济利益的竞争。由于碳市场具有政策兼容性强、区域行业拓展性强和金融衍生性强三大优点,国际碳市场将是各国经济利益博弈的主要载体,市场机制将成为未来全球气候协议的核心要素。通过深入分析市场机制与全球气候谈判长期目标、资金、监测报告核查以及行业减排等重要议题的密切关系,提出了发达国家气候谈判的核心利益之一就是旨在推动建立全球统一碳市场。一方面通过控制全球碳市场的标准、市场、金融等体系和规则主导话语权,继续保持发达国家在全球低碳发展下的经济竞争优...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陈文辉
一年来,中国寿险业通过强化监管,推进结构调整,防范控制风险,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了"防风险、调结构、稳增长"的目标。明年,寿险业要积极推进结构调整,把行业发展方向调整到长期储蓄和风险保障等保障类业务上来,确保保险行业不偏离正确的发展轨道,从源头上防范行业出现系统性风险。同时,寿险公司应坚持开拓创新的文化,大力推进渠道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管理创新。
关键词:
寿险行业 结构调整 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