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48)
- 2023(10956)
- 2022(8999)
- 2021(8707)
- 2020(6860)
- 2019(15130)
- 2018(15158)
- 2017(26954)
- 2016(15218)
- 2015(17324)
- 2014(16765)
- 2013(15489)
- 2012(13875)
- 2011(12313)
- 2010(12608)
- 2009(11657)
- 2008(11246)
- 2007(10244)
- 2006(8985)
- 2005(8076)
- 学科
- 管理(50624)
- 济(41289)
- 经济(41218)
- 业(40243)
- 企(36473)
- 企业(36473)
- 财(17154)
- 中国(15933)
- 方法(14387)
- 农(14243)
- 制(13879)
- 理论(13151)
- 业经(12768)
- 教育(12115)
- 务(11510)
- 财务(11467)
- 财务管理(11440)
- 企业财务(10796)
- 体(10712)
- 学(10627)
- 数学(10413)
- 数学方法(10219)
- 银(9780)
- 银行(9765)
- 行(9229)
- 教学(9203)
- 划(9072)
- 农业(8757)
- 策(8575)
- 和(8541)
- 机构
- 大学(191578)
- 学院(190542)
- 管理(71067)
- 济(64838)
- 经济(62863)
- 研究(62621)
- 理学(58772)
- 理学院(58028)
- 管理学(56875)
- 管理学院(56458)
- 中国(48590)
- 京(41400)
- 科学(37571)
- 财(35748)
- 江(32146)
- 所(30136)
- 中心(29935)
- 范(29373)
- 农(29354)
- 师范(29059)
- 研究所(26956)
- 财经(26467)
- 业大(26326)
- 北京(25990)
- 州(25766)
- 技术(24411)
- 经(23949)
- 院(23936)
- 师范大学(22934)
- 农业(22735)
- 基金
- 项目(124019)
- 研究(98126)
- 科学(97120)
- 基金(85417)
- 家(73584)
- 国家(72847)
- 科学基金(62481)
- 社会(59009)
- 社会科(55489)
- 社会科学(55475)
- 省(50857)
- 教育(48872)
- 基金项目(44094)
- 编号(42888)
- 划(42645)
- 自然(38566)
- 自然科(37618)
- 自然科学(37607)
- 成果(37093)
- 自然科学基金(36882)
- 资助(33428)
- 课题(31592)
- 重点(28445)
- 年(27166)
- 部(26831)
- 项目编号(26723)
- 创(26629)
- 发(26104)
- 性(25235)
- 大学(25229)
共检索到3090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何晨玥 张新平
软法治理视角下,校院两级管理是一个通过不断积累制度经验来优化大学内部运转的过程。从软法形态、功能和效应来看,大学呈现出"惯例型软法牵引下的校院互动圈——政策型软法导向下的校院互动链——宪章型软法统合下的校院互动网"的整体图景。从软法环境、条件和实效来看,大学呈现出以校院中心人物为枢纽的差序信任、在向上依赖和协商性控制中走向模糊治理、依效能和机会构建起院院之间的优先排序等实践机理。
关键词:
软法 校院两级管理 大学治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熊艳 贺永平 郭平
大学实行校院二级管理是大学回归本质和大学自身发展的要求。校院二级管理关键是把大学部分学术权力下放给二级学院的学术人员,二级校院管理改革的基础是大学组织变革。只有调整二级学院设置、调整校院行政人员比例和健全二级学院组织,才能顺利地实现权力从学校向二级学院下放。
关键词:
内部治理结构 校院二级管理 大学管理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光礼
随着"双一流"建设的全面推进,大学内部治理体系创新问题日益凸显。其中,降低管理重心、建立校院两级运行机制得到了普遍的认同。西方国家大学校院两级运行的基本经验是: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由"纵向分权"走向"横向分权",学校层面以行政权力为主导,实行科层组织模式;基层学术组织层面以学术权力为主导,实行学会组织模式。中国高校建立校院两级运行机制的基本思路应该是由"横向分权"走向"纵向分权",在学校层面实施科层组织模式,在学院层面以学会组织模式为主、科层组织模式为辅。
关键词:
世界一流大学 内部治理 校院两级运行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晓玲 王大勇 王晶 高阿娜
目前,我国地方大学基层学术组织面临重重困难,客观上条件不足,组织模式单一,管理粗放,资源配置不当,学术氛围较淡;主观上人心涣散,惰性较重。面临此种种问题,地方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必须重组和合理资源配置,在院校两级管理体制下,坚持学术和学院分工协作,加强基层学术组织的重组和建设。
关键词:
管理体制 基层学术组织 资源配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蕾 徐小英
为了提高高校的管理水平,越来越多的高校探索实行校院两级财务管理改革。文章以校院两级财务管理改革的意义为出发点,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两级财务管理改革的实践为例,总结其成功的经验,指出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本研究对高校校院两级财务管理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光臻 王郁葱
完善内部治理是新形势对高职院校提出的新要求,完善基于院系两级管理的高职院校内部治理是高职院校健康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根本动力。树立现代高校治理理念、完善现代大学治理制度、改革机构设置与功能、健全多元化参与机制,有利于推进高职院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院系两级管理 内部治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勇
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是现代大学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与高校传统管理体制完全不同的新体制。在这种新型管理体制下,高校资源如何配置与管理是各高校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就如何在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下实现高校资源配置与管理从配置原则、具体措施和考核评价等方面提出几点看法。
关键词:
校院两级管理 高校资源 配置与管理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谭武
院、科两级综合目标管理经济责任制是以科室核算为基础,将综合目标管理同经济责任制相结合的管理制度。在实践中,把工作量、质量、精神文明、经济收支4项指标构成完整的目标体系,实行两级核算、两级考核的办法,提高了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深化医院改革,转换内部经营机制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借鉴。
关键词:
目标管理 经济责任制 科室核算 绩效工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天佐 周清明
构建校院两级管理模式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应以优化校内资源配置作为前提与基本出发点。通过校院两级管理职权的调整,财务管理体制的构建,相关配套改革的实施与评价机制的建立等措施,确立学院“主体性”结构的地位,实现事权与财权的有机结合,从而推动学校管理重心的下移,以促进校院两级管理模式的全面实施与学校管理目标的实现。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欣 刘幸菡 骆琪
实施岗位设置与分级聘用工作,是高校人事管理制度的重大改革和创新高校内部资源的重新配置与整合。本文认为,此项工作应结合高校发展定位,遵循"适度放权、重心下放"的原则,以岗位设置为动力,以分级聘用促发展,推动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
关键词:
岗位设置 岗位分级聘用 校院两级管理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郝婧 吕永清
实行两级管理是高职院校为应对教育环境变化,提高工作效能而进行的管理模式变革。其核心内容是降低管理中心,下放管理权力,充分发挥系部的功能作用。在院系两级管理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有诸多问题需要重视,如权力下放、权力监控、管理者素质、公平与效率等问题。解决的对策是,遵循谨慎渐进的原则,逐步建立完善两级管理机制;合理界定职责权限,理顺各级部门关系;完善监督约束机制,发挥考核导向作用;加强能力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新平 何晨玥
从软法治理视角来看,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是一个从标准的制定、实施、评价到形成实效的动态治理过程。办学标准在软法框架中可划分为"作为技术工序的标准"和"作为行为规范的标准"两个层次,呈现多元主体协商合意、公共权威补充维护和位阶排列灵活呈现的运行特征。办学标准在运行中的"软约束力"主要指向对政府行政裁量的规制和对学校办学行为的规范,具体体现为干预与矫正政府决策、推动政府创造性表达、激励学校因势利导、赋予学校社会压力和引导学校良善履职等。实效产生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负面效应,究其原因是软法自身理性不足和外在非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朱向梅
伴随高校规模的扩大以及教学理念的转变,建立现代化高等教学管理体制已成为业界共识。鉴于高校自身特殊的组织结构特性——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两维权力链条相互冲突又相互依存的关系,结合高校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梅霞
实行院系两级教学管理模式,教学工作的重心下移至各系部,科学、合理、全面地考核系部的教学工作,对最大限度地调动系部教学管理的积极性,切实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导向性意义。以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年度教学重点工作和教学效果为三大考核指标体系,初步建立了"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常规工作与重点工作相结合、普查与抽查相结合、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的系部教学工作考核模式,提升了教学管理水平,促进了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教学工作 四结合 规范 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