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26)
2023(3584)
2022(2892)
2021(2923)
2020(2408)
2019(5707)
2018(5461)
2017(10137)
2016(5232)
2015(6247)
2014(5981)
2013(6121)
2012(5879)
2011(5613)
2010(5333)
2009(4975)
2008(4864)
2007(4023)
2006(3567)
2005(3373)
作者
(14369)
(12264)
(12155)
(11767)
(7833)
(5776)
(5475)
(4809)
(4735)
(4396)
(4142)
(4040)
(4022)
(4001)
(3891)
(3783)
(3690)
(3548)
(3422)
(3203)
(3143)
(2829)
(2822)
(2757)
(2712)
(2673)
(2613)
(2495)
(2428)
(2388)
学科
(28167)
经济(28141)
方法(12669)
数学(12052)
数学方法(12014)
管理(11152)
中国(10974)
(10169)
(8664)
贸易(8659)
(8584)
(6736)
企业(6736)
(6044)
关系(5888)
(5017)
(4771)
(4645)
金融(4645)
(4636)
(4594)
银行(4593)
(4537)
出口(4164)
出口贸易(4164)
(4164)
环境(4142)
(4127)
(4093)
业经(3891)
机构
大学(82524)
学院(78143)
(45701)
经济(45301)
研究(35812)
中国(28389)
管理(27408)
理学(23527)
理学院(23241)
管理学(23081)
管理学院(22933)
(18296)
科学(18070)
(17998)
(17860)
经济学(16503)
研究所(16425)
财经(14932)
经济学院(14906)
中心(14477)
(14069)
(12628)
北京(12515)
科学院(11514)
财经大学(11426)
(10938)
研究中心(10518)
社会(10275)
(9877)
师范(9822)
基金
项目(51721)
科学(41987)
基金(41509)
研究(38253)
(36887)
国家(36690)
科学基金(30535)
社会(27792)
社会科(26574)
社会科学(26570)
基金项目(20779)
资助(17840)
自然(17685)
自然科(17326)
自然科学(17321)
自然科学基金(17066)
教育(16929)
中国(15604)
(14805)
(14451)
(14053)
国家社会(13515)
编号(12679)
教育部(12394)
重点(12059)
(11505)
重大(11055)
成果(11016)
人文(10896)
社科(10695)
期刊
(46267)
经济(46267)
研究(28549)
中国(15553)
(12069)
科学(11846)
学报(11000)
管理(10557)
(9946)
经济研究(9281)
世界(8804)
大学(8777)
(8742)
国际(8527)
学学(8193)
财经(8156)
(7966)
金融(7966)
农业(7388)
(7221)
问题(6585)
教育(5707)
(5351)
技术(5136)
业经(4300)
(4120)
贸易(4120)
技术经济(4108)
世界经济(3888)
统计(3839)
共检索到1223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陆继鹏  
本文以软实力理论为指导,概括考察了中国与东南亚外交关系史。认为虽然软实力是个新出现的国际关系概念,但在中国与东南亚几千年的交往史中,软实力实际上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运用。目前,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这也与中国的软实力外交思想与实践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从历史的经验、国际关系的演化趋势以及中国和平发展的需要出发,在今后的中国与东南亚外交中,软实力外交应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外交手段与外交领域受到重视,而软实力外交能否成功实现,取决于中国能否发展出一种全新的、先进的文明形态。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杨光海  
军事外交作为一种以和平与合作的方式运用军事资源、开展对外交往的外交形式,在我国的东南亚战略中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考虑到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具体情况,我国对东南亚的军事外交应该以适宜的原则作为指导,并在全面推进的基础上,针对薄弱领域重点加强,以使其更有效地为我国的国家利益和东南亚战略服务。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陈翔  
由于南海争端的升级以及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等诸种因素的作用,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面临一系列困境。越南由于自身战略地位和在东盟组织的重要性以及与中国关系的多种特殊性,成为中国开拓东南亚外交的突破口以及理顺东南亚外交的通道。越南与中国在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上的趋同性、在文化上的同源性、在经贸上的互系性、在外交战略上的契合性,都使得中国可以依靠越南及发展中越关系这个抓手搞好与整个东南亚的关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彦  
经济软实力是一种区别于经济硬实力(经济影响力)的经济吸引力。经济软实力的衡量指标主要有:国际模式吸引力、国内经济吸引力和国际经济吸引力。本文利用定量指标对中美日在东南亚国家的经济软实力进行量化评估后发现:①美国经济软实力下降迅速,强势介入但效果不佳;②日本经济软实力相对下降,举棋不定且缺乏动力;③中国经济软实力不断上升,力推东盟但困难重重。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孙传玲  
近年来,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美日等国家“印太战略”的出台,在中美战略竞争全面升级的新形势下,东南亚地区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属性进一步凸显,已成为主要大国博弈的竞技场。“印太战略”背景下,日本以推动构建“自由开放的印太”秩序之名,综合运用经济、政治、安全、技术、价值观、文化等多重外交手段,不断强化与东南亚国家的双边、多边关系,在“高质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海洋安全、能源安全等方面开展诸多合作。其中,环境外交作为日本“综合外交力”的重要内容,在认知塑造、影响力提升、价值观传递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为拉拢东南亚国家,日本不断加强对该地区的环境外交,通过设置一系列关涉全球利益的重大议题,如气候变化、海洋塑料垃圾等环境安全问题,给东盟更多的施展空间。但需要注意的是,日本的环境外交始终作为其现实主义外交的重要手段和掩护,服务于其大国情结和强国战略。根据近年来日本政府针对环境领域出台的诸多政策可以发现,日本政府试图通过环境外交体制辅助其实现政治大国、军事化大国的战略目标。这背后有印太战略的指引,有国家安全利益的考量,也有获取国际话语权的期望,更暗含对冲中国的企图。大国权力竞争日益加剧的新形势下,日本对东南亚地区的环境外交明显已经成为日本介入该地区事务与构建大国博弈新场域的重要切入点,沦为其塑造权力结构的战略工具。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于海龙  
东南亚外交是安倍政府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倍政府借助各种方式加强与东南亚国家间的双边关系,为其开展俯瞰地球仪外交奠定重要基础。安倍政府的东南亚外交可分为对美国东南亚盟国的外交、对东南亚区域大国的外交、对区域弱国/小国的外交三种类型。在安倍政府的东南亚外交中,与美国东南亚盟国外交是切入点,双方的经济、政治、安保各领域合作都较为紧密;与区域大国的外交是关键和支撑,双方合作侧重在经济和政治领域;与区域弱国/小国的合作是重要补充,双方合作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今后,安倍政府将继续利用经济优势发展与东南亚国家间的合作,大国在东南亚的竞争也将主要集中在与区域大国间的政治合作领域。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白如纯  
东南亚重要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历来为大国的战略关切。作为战后地区外交的原点,日本成功推展了经济外交。通过战后赔偿、政府援助、经济合作、朝野交往等全方位努力,在获取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日本与各国在政治、安全领域的关系也得到稳固和强化。尽管个别阶段出现过政策失误,但总体上日本适时实施了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游刃于中、美、日、俄等大国间施展平衡外交的东南亚国家,也乐见日本的资金技术援助。中国崛起及与东盟关系迅速推进,使日本感到竞争压力,并积极寻找应对措施。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汤梦君  
低生育水平已成为中国人口的基本国情之一,中国的生育政策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上极为相似的新加坡、日本、韩国与台湾地区,在经过长时间的控制人口政策后,都选择了鼓励生育的政策,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但它们的政策调整与转变过程可以为中国人口政策的选择提供参考与借鉴。文章着重对这些国家/地区政策调整的动因、过程、特点和效果进行分析,归纳其影响人口政策调整成败的相关因素。并将中国与这些国家(地区)政策调整时期的社会经济与人口指标进行对比,鉴于中国还存在着维持现有生育水平的因素,建议加快生育政策完善步伐,渐进式改革以控制人口增长为目标的各项配套政策,以使生育率保持在合理水平。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高清  
国内竞争的不断加剧,使得许多投资者的目光聚集到了国外。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使得我国与东南亚地区经济合作不断加深。我国企业向东南亚地区进行投资不仅促进中国与东盟地区紧密合作,同时对促进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近年来中国对东南亚投资现状,通过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对东南亚各国的投资环境进行分析,为我国企业向东南亚地区进行投资提供参考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霍晓萍  付伟  
红土镍矿是一种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是生产不锈钢的重要矿物原料。该类矿种在我国的地质储量非常稀少,仅见于云南墨江-元江一带,资源储量仅约53万吨,且镍含量低,硅镁含量高,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景德  
本文深入细致地分析了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国人民币汇价、进出口贸易、证券市场、投资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并指出要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的发生,有赖于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和加快金融业的不断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熊大宽  
中国西南与东南亚经济合作的基础和前景熊大宽一、中国西南与东南亚经济合作的基础与动力中国西南五省区,总面积254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亿。东南亚各国总面积459万平方公里,人口约4.5亿,是个很有潜力的世界市场。我国西南地区由于地理位置优势,与东南亚的经...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云匀  马俊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天然橡胶对外依赖性越来越高,中国天然橡胶安全受到挑战。本文分析了中国与东南亚天然橡胶产业合作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论述了中国与东南亚橡胶产业合作现状,并为深化中国与东南亚橡胶产业合作提出了相关对策。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扬·拉扎里·卡西姆  伊林甸甸  
习马会在新加坡正式召开之前,相关信息严格保密。当这次史诗级的会面终于在2015年11月7日发生时,其效果是空前的。这不仅仅是一次发生于大陆和台湾之间一次史无前例的双边会谈,更是在传达着一个信息: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有意整合亚洲,甚至怀有影响全球秩序的雄心壮志。这一切将从中国自己的后院——包括东南亚在内的亚太地区,开始进行。北京已经意识到,中国的崛起已经激起了区域内广泛的不安。通过融合台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