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82)
2023(6593)
2022(5579)
2021(5371)
2020(4802)
2019(11121)
2018(11226)
2017(21498)
2016(11806)
2015(13408)
2014(13428)
2013(13033)
2012(11452)
2011(10035)
2010(10567)
2009(10036)
2008(10180)
2007(9195)
2006(7982)
2005(7359)
作者
(32443)
(26755)
(26619)
(25285)
(17164)
(12605)
(12227)
(10546)
(10163)
(9777)
(9191)
(9087)
(8583)
(8572)
(8332)
(8195)
(8136)
(7794)
(7748)
(7577)
(6813)
(6526)
(6519)
(6131)
(6068)
(6038)
(5982)
(5931)
(5411)
(5119)
学科
(43298)
经济(43262)
管理(42787)
(38597)
(33372)
企业(33372)
方法(23904)
数学(21097)
数学方法(20583)
(13768)
中国(12604)
(10993)
保险(10902)
(10320)
(10116)
财务(10067)
财务管理(10038)
(9725)
银行(9722)
理论(9695)
企业财务(9461)
(9198)
业经(9196)
(9047)
(8098)
(7711)
(7674)
金融(7674)
地方(7593)
(7176)
机构
学院(157189)
大学(155980)
管理(68359)
(59820)
经济(58269)
理学(56488)
理学院(55957)
管理学(54728)
管理学院(54419)
研究(44690)
中国(41649)
(33376)
(32168)
科学(27180)
(24925)
财经(24065)
中心(22786)
(21975)
(21818)
业大(21528)
(21414)
北京(21256)
(20381)
研究所(19564)
财经大学(18077)
技术(17581)
(17525)
师范(17335)
经济学(17025)
商学(16793)
基金
项目(101105)
科学(79604)
基金(73151)
研究(72943)
(62887)
国家(62400)
科学基金(55170)
社会(44697)
社会科(42384)
社会科学(42368)
(40387)
基金项目(37854)
自然(37621)
自然科(36851)
自然科学(36847)
自然科学基金(36168)
教育(35138)
(33599)
资助(32239)
编号(30057)
成果(23739)
重点(22328)
(21641)
(21279)
课题(21146)
(19967)
创新(19862)
科研(19419)
大学(18972)
教育部(18907)
期刊
(67234)
经济(67234)
研究(46179)
中国(35955)
管理(29317)
(27442)
科学(20445)
学报(20365)
(20268)
金融(20268)
(18398)
技术(17866)
教育(17804)
大学(16329)
学学(15253)
农业(12151)
财经(11606)
业经(10011)
统计(10007)
(9836)
经济研究(9767)
(9300)
技术经济(9192)
(8971)
会计(8750)
财会(8732)
决策(8360)
现代(7537)
理论(7525)
问题(7469)
共检索到2451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胡勇  谢康  肖静华  
软件项目的开发有很高的失败率。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软件理论界和产业界开始重视软件的风险管理,并产生了一系列的风险管理过程模型,这些模型对风险管理的规范有积极的意义。文章回顾了风险管理模型的发展,发现目前的软件项目开发风险管理模型只强调承包工程方过程,而较少关注建设方的参与。这将带来二方面的不足:第一,建设方对项目的参与是成功的重要保证,没有建设方的参与的管理过程是不完整的。第二,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软件项目的开发风险被转移到建设方身上。为了有效解决目前模型的不足,文章在原有的风险管理模型基础上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高扬  刘明广  吴育华  
影响施工项目的各种不确定因素错综复杂,为了在工程项目实施前确定工程的最终工期和最终价格,提出DE-ANN预测模型,从而预测出工程的最终工期和最终价格。最后的实证研究表明了该预测体系的可靠性及有效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永忠  冯俊文  高朋  杨继明  
R&D项目执行不同阶段中风险和相关量之间的关系表明,项目生命周期早期阶段的风险管理对于整个项目成败至关重要。本文将质量功能展开(QFD)和风险管理有效地结合起来,构建基于QFD的研发项目风险管理模型。该模型借助风险评估矩阵、风险分析矩阵和风险处理矩阵解决R&D项目的利益攸关者在产品研发早期的困惑,通过风险管理的不断改进,进而增进R&D项目的执行效率和品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戚安邦  高山  
文章是根据作者在开展建设部软科学课题的调研当中发现的问题和相应的对策研究中提炼出来的一种全面集成项目中人的要素("软"的)、项目中事的要素("硬"的)和项目环境要素的项目风险管理的模型和原理。作者在研究中发现,尽管现在已经有了很多项目风险管理方面的方法和工具,但是却缺少全面集成的项目风险管理方法,但实际上项目风险管理必须是综合、全面和集成的,因为项目风险管理中疏忽了任何一个方面或一个要素的发展变化所带来的风险,这种被疏忽的方面和要素所引起的损失就有可能导致整个项目的失败。文章在分析和讨论了现有项目风险管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方俊  田家乐  刘华丽  
随着新型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为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缓解财政压力,发挥市场作用,引入社会资本的BT模式应运而生,BT项目风险分配成为BT模式成功运作的关键之一。文章通过建立基于加权Shapley值的BT项目风险协同分配模型,运用合作博弈Shapley值公理,通过风险模糊分析数据求取BT项目共担风险比例,并利用基于成本修正的加权Shapley值对共担风险比例加以修正,最终建立了BT项目风险协同分配表,为有关BT项目风险分配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向文武  赵林度  
项目风险管理方法主要有定性和定量两种类型。风险定性分析主要有风险清单、分类层次图、内在联系表(RBS-WBS与RBS-CL)、排序图、基于影响图的风险分析以及分析框架流程图法等方法(许天戟、王用琪,2001);风险定量分析有概率论、多属性偏好理论和模糊逻辑等3类基础方法(高峰、陈英武,2005)。项目风险管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新香  刘腾红  
针对基于项目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在数据极度稀疏的情况下相似性度量不准、推荐质量低下的不足,借鉴基于云模型中的云相似性度量方法来实现基于知识层面的项目相似性度量,改进传统的基于项目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并利用公开的实验数据进行验证比较,结果表明,即使在数据极度稀疏的情况下,改进后的算法仍然能取得较好的推荐效果。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经略  周国华  彭新艳  
基于铁路项目跨度大、周期长、风险因素相互作用明显的特点,通过把DEMATEL和ANP方法相结合,建立用于海外铁路项目风险评估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对中国海外铁路风险进行评估。研究结果发现,市场风险的重要程度最高,自然风险的重要程度最低。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娟芳  何亚伯  
文章基于模糊-粗糙集理论和云模型理论构建了PPP环保项目风险预警模型,对PPP环保项目面临的风险因素及评价方法进行归类整理,报告了目前PPP项目风险识别与评价存在的不足之处,通过采用文献分析、理论研究、访谈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展开对我国PPP环保项目风险因素的调查研究,提出了包含10个一级风险指标、30个二级风险指标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并以武汉新洲区项目为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实践性。模型结果表明:新洲区项目总体处于中等风险等级,其中,融资可获性、政策法规保障、政府监管体制不健全等方面的风险水平较高,需重点关注并制定相应的防控应对机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开拓多元化融资渠道;完善政府监管体制;建立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明确合作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提高合作信用等,以期实现我国PPP环保项目的成功运营。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高铭  王毅  
通过295份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回归分析法等方法识别众包项目风险因素;采用了模糊集理论、层次分析法等方法对众包风险进行定量评估,形成众包项目风险评估体系。研究发现组织管理风险和信息风险是影响众包项目绩效最关键的因素。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娟芳  何亚伯  
文章基于模糊-粗糙集理论和云模型理论构建了PPP环保项目风险预警模型,对PPP环保项目面临的风险因素及评价方法进行归类整理,报告了目前PPP项目风险识别与评价存在的不足之处,通过采用文献分析、理论研究、访谈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展开对我国PPP环保项目风险因素的调查研究,提出了包含10个一级风险指标、30个二级风险指标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并以武汉新洲区项目为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实践性。模型结果表明:新洲区项目总体处于中等风险等级,其中,融资可获性、政策法规保障、政府监管体制不健全等方面的风险水平较高,需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娟芳  何亚伯  
文章基于模糊-粗糙集理论和云模型理论构建了PPP环保项目风险预警模型,对PPP环保项目面临的风险因素及评价方法进行归类整理,报告了目前PPP项目风险识别与评价存在的不足之处,通过采用文献分析、理论研究、访谈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展开对我国PPP环保项目风险因素的调查研究,提出了包含10个一级风险指标、30个二级风险指标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并以武汉新洲区项目为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实践性。模型结果表明:新洲区项目总体处于中等风险等级,其中,融资可获性、政策法规保障、政府监管体制不健全等方面的风险水平较高,需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建文  李建林  周宜红  
针对常用的工程项目风险评价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在建立工程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本文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结合起来,利用德尔菲法中的经验数据,建立了工程项目风险评价的模糊层次分析模型。该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如何运用数学方法分析和处理风险评价中大量存在的模糊问题,从而为正确的风险决策提供定量依据,为决策者提供有力的参考和支持。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政  张敏  郑丽娟  
近年来,EPC工程总承包模式成为中国工程行业的热点之一,是当前国际工程承包中普遍采用的承包模式。EPC模式巩固强化了承包商在项目中的核心作用,但此模式优化甚至简化了业主的责任成分,致使项目风险重新分配,承包商自然地成为风险责任主体。为提高承包商对该类项目风险的管理水平,文章采用改进的Fuzzy-ISM模型,在分类辨识影响EPC总承包项目实施的风险因素的基础上,建立项目6级层次风险网络模型,结合MICMAC分析,计算每个风险因素的驱动力和依赖性,进而得出各风险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型计算结果表明:项目风险因素并不是孤立的点,它们之间存在递进关系;项目风险网络中合同风险和管理风险为驱动力较大的关键因素;设计风险和采购风险存在强关联关系,总承包商在进行风险管理时应视为重点。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骅  谢科范  
以企业项目风险的生成因素为出发点,并结合企业科技风险化解体系,描述了企业科技项目风险形成与化解的因果关系。以东风电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研制EQ6700燃料电池中巴车为例,运用系统动力学相关原理建立该项目风险损失量测算模型,并通过仿真数据的比较分析验证了科技保险在企业项目风险化解体系中的带动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