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09)
- 2023(13941)
- 2022(11757)
- 2021(10905)
- 2020(9258)
- 2019(20899)
- 2018(20802)
- 2017(40038)
- 2016(21695)
- 2015(24394)
- 2014(24104)
- 2013(24067)
- 2012(21814)
- 2011(19171)
- 2010(19086)
- 2009(17595)
- 2008(17470)
- 2007(15358)
- 2006(13462)
- 2005(12002)
- 学科
- 业(93031)
- 济(92456)
- 经济(92349)
- 企(85273)
- 企业(85273)
- 管理(79729)
- 方法(42796)
- 数学(33381)
- 数学方法(33040)
- 业经(31376)
- 农(28649)
- 财(28616)
- 技术(22790)
- 务(22180)
- 财务(22110)
- 财务管理(22091)
- 中国(21171)
- 企业财务(20939)
- 农业(20646)
- 理论(18372)
- 和(17469)
- 制(16783)
- 划(16461)
- 地方(16140)
- 学(15707)
- 贸(15454)
- 贸易(15447)
- 策(15435)
- 易(15008)
- 环境(13663)
- 机构
- 学院(313091)
- 大学(308085)
- 管理(132856)
- 济(125891)
- 经济(123298)
- 理学(114950)
- 理学院(113833)
- 管理学(112250)
- 管理学院(111683)
- 研究(95956)
- 中国(72918)
- 京(65401)
- 科学(59171)
- 财(56820)
- 农(50021)
- 所(47212)
- 业大(46448)
- 江(45978)
- 财经(45933)
- 中心(43485)
- 研究所(42810)
- 经(41797)
- 北京(40991)
- 农业(39232)
- 范(38012)
- 师范(37679)
- 州(37225)
- 经济学(36191)
- 商学(35820)
- 商学院(35467)
- 基金
- 项目(212667)
- 科学(168836)
- 研究(158843)
- 基金(154376)
- 家(132827)
- 国家(131620)
- 科学基金(115509)
- 社会(99797)
- 社会科(94655)
- 社会科学(94630)
- 省(84737)
- 基金项目(82747)
- 自然(75118)
- 自然科(73410)
- 自然科学(73396)
- 自然科学基金(72129)
- 教育(71926)
- 划(69278)
- 编号(65503)
- 资助(62505)
- 成果(51054)
- 创(47401)
- 重点(46611)
- 部(46323)
- 发(45325)
- 课题(43962)
- 创新(43495)
- 业(42778)
- 项目编号(40935)
- 国家社会(40533)
- 期刊
- 济(139911)
- 经济(139911)
- 研究(89299)
- 中国(56683)
- 管理(52945)
- 农(46154)
- 财(46012)
- 学报(44179)
- 科学(43103)
- 大学(34130)
- 教育(33396)
- 农业(32837)
- 学学(32336)
- 技术(31910)
- 业经(25604)
- 融(23504)
- 金融(23504)
- 财经(22308)
- 经济研究(21268)
- 业(19253)
- 经(19107)
- 技术经济(18872)
- 问题(17939)
- 科技(16588)
- 现代(16002)
- 理论(14917)
- 图书(14853)
- 商业(14708)
- 财会(14677)
- 实践(13553)
共检索到4516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张笑楠 仲秋雁
中国软件外包企业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提升企业技术能力成为理论和实践关注的焦点。依据企业研发投入执行主体的不同,构建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软件外包企业技术能力动态系统模型。通过企业技术能力系统的因果回路图和系统动力学流图的刻画,阐明技术能力发展过程中各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以东软集团的数据为样本,利用Ven-sim软件进行模型模拟和仿真,验证模型的合理性,探讨企业内部研发和技术合作研发两种模式下企业技术能力提升情景,分析研发工作效率和政府间接支持对企业技术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扩大研发投入、提高研发效率和加强税收激励强度都对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有较大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软件外包企业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笑楠 仲秋雁
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对软件外包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据企业技术合作对象的不同,构建企业技术能力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运用东软集团的数据模拟了技术合作模式下企业技术能力提升情景,并分析了企业间技术合作、企业与技术转移中心合作以及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对企业技术能力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三种技术合作形式都促进技术能力的提升,其中企业间技术合作的影响效果最明显。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饶扬德
在企业可持续成长内涵的界定基础上,阐释了企业可持续成长能力形成及提升机理,认为:企业市场能力、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共同作用构成了企业可持续成长的驱动力;最后构建了企业可持续成长机理模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裴旭东 李随成 黄聿舟
在快速变化的技术和市场环境中,如何提高新创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其持续成长是亟待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文章基于组织学习理论、合作关系理论和创新能力理论,构建关系学习影响新创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的概念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利用286家新创企业的有效调研数据对所提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外部供应商共享信息和共同解决问题正向影响新创企业关系专用性记忆;新创企业吸收能力正向调节这种影响关系;新创企业关系专用性记忆正向影响其突破性创新能力。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封伟毅 张肃 孙艺文
【目的/意义】创新能力已成为创新组织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从知识整合与共享的视角研究产学研合作如何影响企业创新能力具有现实意义。【方法/过程】针对企业创新能力形成过程,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构建基于知识整合与共享视角的产学研合作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机理模型,并从过程角度解释了模型结构之间的逻辑作用,据此提出了相关对策。【结果/结论】研究表明,建立知识库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础,知识共享是知识融合与转化的重要环节,创新环境是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知识再创造需要持续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知识整合 知识共享 产学研合作 创新能力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学军 郭涛 邓光霁
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软件外包企业技术能力的指标体系,以及外部知识获取路径与技术能力成长的关系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对3种外部知识获取路径的贡献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人才引进与培训是提升软件外包企业技术能力的最优路径。最重要的4个子技术能力中,人才引进与培训最适于提升项目管理能力、需求分析能力及项目规模化解决能力,直接的外部知识获取能帮助企业快速掌握方案行业知识。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哲 胡兴球 曲文凤
通过对网络能力研究,能够指导企业了解自身所处的外部网络组织的状态,发现企业自身在网络能力方面的优劣势,以便充分利用网络组织中的资源,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绩效。本文首次将网络能力的概念引入软件外包研究领域,从企业内部能力出发探讨外部网络资源的获取和利用,为软件外包企业绩效研究提供了新的切入点。同时,本文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借助网络位置和吸收能力的概念,分别验证了二者的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网络能力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为软件外包企业提升企业绩效提供参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沈志锋 许桂泽 焦媛媛 李俊杰
过去30年,完善项目管理成熟度是企业提升项目管理水平的重要路径,但是在信息技术快速迭代和数字制度环境的今天,项目管理成熟度与企业项目管理效率之间的关联程度越来越弱。基于这一现象,首先剖析项目管理成熟度与项目管理效率的内容构成及其演化情况;其次,针对企业为应对信息技术发展和数字制度环境而采取的应对措施,提出企业项目信息共享能力这一概念,并分析其构成、内涵和价值;最后,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剖析项目管理成熟度、企业项目信息共享能力和企业项目管理效率之间的逻辑关系,并构建三者之间的概念模型,进而探究数字环境情境下企业项目管理效率提升的机理。研究结果揭示数字制度环境下企业项目管理效率提升的机理和路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蒋再文 王涛 江积海
技术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而后发企业与领先企业的技术活动、技术能力累积和技术发展路径存在本质的区别。文章首先根据各种文献,比较后发企业与后进、领先企业等概念,明确后发企业的内涵,指出后发企业与领先企业在技术能力累积路径的差异性。同时,综述了后发企业实现追赶的主要理论解释。然后分析后发企业技术学习和能力累积的几个重要模型,重点探讨两个典型的技术能力累积路径,以及影响技术学习过程的关键动因。最后,归纳了韩国汽车、半导体、钢铁等产业内的后发企业实现跨越式成长的经验。
关键词:
后发企业 技术学习 技术能力 累积路径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许晖 张娜 冯永春
本研究聚焦"外部弱相关事件触发下,B2B企业如何提升品牌形象"这一问题进行案例研究。研究发现:在谋事阶段,企业聚焦弱相关事件,感知外部相关实体的反应,系统分析其业务发展,可以实现品牌机会发现;在行事阶段,企业在与外部相关实体构建关系的同时推进业务开展,能够实现品牌机会的捕获;在成事阶段,企业提升组织外部相关实体对其认可度的同时持续改进业务经营,能够实现品牌形象提升。本研究拓展了事件系统理论,分析了弱相关事件与B2B企业品牌形象间的关联,以帮助B2B企业利用弱相关事件提升品牌形象与品牌价值。
关键词:
外部弱相关事件 B2B品牌形象 案例研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吴勇志 张玲
在开放性的全球经济环境中,知识溢出效应对中小企业创新起到了促进作用,其重要环节是把企业外部的知识和创新资源与企业内部资源结合起来,通过企业的转化性学习提升创新能力。中小企业与领先企业博弈过程动态均衡分析的结果表明,影响知识的转化和转移效率的关键因素包括两方面:一方面,联合进行知识转化的速度与中小企业的专属知识、领先企业的专属知识及两者的共同知识的积累是对应的;另一方面,在两家企业选择是否通过合作进行知识转化和转移的情况下,中小企业与领先企业合作进行转化性学习的初始条件需要满足合作时知识转化的增长速度大于不合作时的增长速度。
关键词:
知识溢出 中小企业 转化性学习 创新能力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吴画斌 金伟林
转型经济背景下传统产业迫切需要转型升级,提升其自主创新能力。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首先,以海宁中小型企业为分析对象,发现其发展面临高层次创新人才缺乏、产业链延伸能力不足、创新平台能级偏低、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不完善等问题;其次,分析了海宁中小型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必要性;最后,从加强统筹领导与组织实施、探索中小型企业创新运行机制、创新资源协同整合利用这三大方面,提出了促进海宁中小型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机制。借此希望能为海宁中小型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些许建议。
关键词:
经济转型 中小型企业 创新能力 机制探索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群 韩天然
数字经济的深入推进加速了市场生态的复杂多变,面对高频创新和激烈竞争的动态环境,平台型电商企业如何借力数字化提升创新生态系统韧性已成为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问题。通过探讨数字化能力对平台型电商企业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的影响,基于608份平台型电商企业的调查问卷进行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化能力能够对平台型电商企业创新生态系统韧性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供应链协同在数字化能力与平台型电商企业创新生态系统韧性之间发挥中介效应,价值共创意愿正向调节数字化能力、供应链协同与平台型电商企业创新生态系统韧性三者之间的关系。上述结论表明,培育数字化能力能够增强平台型电商企业的抗冲击能力,打造供应链协同平台和提升创新主体价值共创意愿增强其适应学习能力,进而提升其创新生态系统的韧性。
关键词:
数字化能力 平台型电商企业 创新生态系统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保仓 任浩
虚拟组织作为一种新兴的市场资源连接及能力重组模式,彰显出其持续价值创新的优越性。通过分析虚拟组织持续创新能力的作用本质,阐述了虚拟组织持续创新能力形成过程,指出了持续创新能力是知识存量、知识增量与知识质量相互作用转化而形成的知识能量集合。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虚拟组织持续创新能力提升机理模型,提出了提升虚拟组织持续创新能力的3种基本路径——竞合互动路径、知识对流路径、创新协同路径,深入剖析了3种路径对提升虚拟组织持续创新力的作用机理及演化过程,提升了虚拟组织持续创新能力理论与实践应用价值。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力 王宏起 武建龙
产业联盟是快速有效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新型产业网络化组织。从社会网络视角,综合运用网络结构、关系和位置分析方法,揭示产业联盟改变产业创新网络功能属性进而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机理,并结合产业创新网络周期性演化,研究基于产业联盟的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动态提升过程与路径,旨在从动态视角进一步刻画基于产业联盟的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机理,为有效发挥产业联盟创新带动作用提供理论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