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56)
2023(8862)
2022(7335)
2021(6631)
2020(5486)
2019(11947)
2018(11707)
2017(21153)
2016(11960)
2015(13148)
2014(12732)
2013(12269)
2012(11325)
2011(10067)
2010(9809)
2009(8796)
2008(8570)
2007(7499)
2006(6461)
2005(5562)
作者
(38922)
(32526)
(32285)
(30515)
(20464)
(15837)
(14439)
(12885)
(12315)
(11218)
(11169)
(10882)
(10695)
(10436)
(10210)
(10008)
(9816)
(9675)
(9452)
(9154)
(8507)
(8116)
(7996)
(7492)
(7343)
(7242)
(7080)
(7038)
(6675)
(6627)
学科
(39165)
经济(39108)
管理(31579)
(28917)
(21810)
企业(21810)
方法(16353)
数学(14371)
数学方法(14238)
(14075)
(13551)
(11514)
中国(11357)
(9601)
业经(9239)
农业(9127)
(8737)
贸易(8736)
(8479)
(7951)
地方(7422)
环境(7098)
(7085)
银行(7030)
技术(6833)
(6707)
(6682)
(6662)
财务(6661)
金融(6655)
机构
学院(166289)
大学(165605)
研究(63884)
(61896)
经济(60607)
管理(58585)
理学(51300)
理学院(50629)
管理学(49454)
管理学院(49195)
中国(46713)
(46346)
科学(45555)
农业(37394)
(35416)
(35272)
业大(35218)
研究所(33007)
中心(28495)
(27520)
(25485)
农业大学(24256)
(23438)
(22510)
财经(21966)
北京(21448)
(21025)
(21009)
师范(20506)
技术(20438)
基金
项目(123527)
科学(94813)
基金(89085)
(84071)
国家(83391)
研究(80116)
科学基金(68054)
社会(49770)
(49071)
基金项目(47854)
自然(47641)
社会科(47046)
社会科学(47035)
自然科(46517)
自然科学(46493)
自然科学基金(45666)
(42881)
教育(35836)
资助(34858)
编号(30274)
重点(29228)
计划(27438)
(26538)
(25890)
(25829)
科技(25175)
科研(24956)
创新(24322)
(23656)
成果(23133)
期刊
(63811)
经济(63811)
研究(41984)
学报(41557)
(40903)
中国(34231)
科学(33758)
大学(29140)
学学(28276)
农业(27786)
(20438)
管理(19375)
(15662)
教育(15307)
业大(12581)
(12033)
金融(12033)
业经(11931)
技术(11808)
(11278)
经济研究(10882)
农业大学(10675)
财经(10236)
科技(9648)
问题(8777)
(8763)
资源(8618)
林业(8241)
中国农业(7502)
商业(7388)
共检索到2391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周静静  马红彬  周瑶  王丽  牛佳伟  沈艳  许冬梅  
【目的】合理的放牧方式对维持草地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轮牧方式对滩羊牧食特性、体重及繁殖性能的影响可为草地放牧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宁夏面积最大的荒漠草原为对象,在载畜率为0.75只/hm2水平下,设置连续放牧(CG)、二区轮牧(TG)、四区轮牧(FG)、六区轮牧(SG)4个处理。采用跟群全天观察法测定滩羊的牧食习性,利用差额法测定采食量,采用常规方法测定草群和滩羊摄入牧草营养成分,每个轮牧周期结束观测滩羊的体重,统计放牧期间繁殖性能等。【结果】放牧全天,滩羊采食时间占据了主体,比例达64%以上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岳淑芳  刘彩凤  许冬梅  
比较分析了荒漠草原5种禾本科牧草光合生理特性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5种牧草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E)、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并且均以沙生冰草最高,蒙农杂交冰草最低,品种间达到显著差异水平(P新麦草>沙芦草>无芒雀麦>蒙农杂交冰草,Chl a和Chl b含量大小表现为相同规律;5种牧草净光合速率受生理、生态因子的影响不同,其中主要影响因子为蒸腾速率(E)、水分利用效率(WU...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朋涛  杨婷婷  姚国征  李鹏  吴昊  贺晶  
【目的】研究不同放牧强度下荒漠草原植被地上部、根系碳密度及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动态变化,旨在揭示不同放牧强度对荒漠草原植被、土壤碳截存的影响。【方法】在内蒙古苏尼特右旗荒漠草原试验示范基地,设置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放牧和围栏封育(对照区,CK)5个处理,于2012-05-09测定不同放牧强度下荒漠草原植被地上部碳密度、根系碳密度及土壤有机碳含量。【结果】在5-9月,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荒漠草原植被地上部、0~30cm土层根系碳密度及土壤有机碳含量均呈下降趋势。除轻度放牧区外,其他强度放牧区地上部碳密度与对照区均有明显差异。在不同放牧强度下,荒漠草原地上部碳密度5-9月的动态变化规律一致,均呈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凌平  谭世图  白欣  王占彬  程积民  王清义  
【目的】研究封育和放牧管理措施对多年生草地繁殖更新的影响,为退化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和生物多样性维持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在云雾山草原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内,选取封育23年草地和放牧地作为试验样地,采用单位面积挖掘取样法调查后代繁殖更新情况,分析比较了封育和放牧管理措施对地上植被盖度、密度、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后代繁殖更新密度、无性和有性繁殖密度及5种无性繁殖类型密度的影响。【结果】与放牧相比,长期封育显著降低了地上植被的密度、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而显著提高了植被盖度、枯落物厚度和枯落物生物量。黄土高原典型草原的植物更新主要以无性繁殖为主,有性繁殖为辅。其中,多年生牧草主要依靠分蘖、根茎和分...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娜  白可喻  杨云卉  张睿洋  韩国栋  
以内蒙古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分析一个生长季内不同放牧强度下荒漠草原植被和土壤养分变化状况。试验设置禁牧CK)、轻度放牧(LG)、中度放牧(MG)和重度放牧(HG)4个放牧梯度。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草地植被地上生物量减少,且生长旺季(8月),轻度放牧、中度放牧和重度放牧比禁牧分别降低了7.47%、41.96%和51.75%;草地植被群落生物多样性变化不显著(P>0.05);植被物种丰富度随着放牧强度增加而下降;放牧强度对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全氮无显著影响;植被群落生物多样性与表层土壤有机质呈负相关关系。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杨彦东  马静利  马红彬  周瑶  李成  董川  
研究植物根系特征变化对进一步了解禁牧封育过程中的植被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以宁夏荒漠草原不同封育年限(0、3、7和15年)下短花针茅(Stipa breviliora)、沙芦草(Agropyron mongolicum)、牛枝子(Lespedeza potaninii)、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4种优势植物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封育对优势植物根性状特征的影响及其与植物地上部和土壤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封育措施下不同植物根性状变化不尽相同,短花针茅根表面积、平均根直径和根总体积封育后显著降低(P <0.05)。研究认为,封育在一定程度改善了荒漠草原植物根性状,但不同植物变化不一,单一的封育措施短期内较难取得显著成效,需结合其他措施以加速植被恢复进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马红彬  谢应忠  
【目的】研究荒漠草原不同放牧强度下植物补偿性生长特征。【方法】通过不同放牧强度试验,研究荒漠草原植物种群,包括赖草(Leymus secalinus)、长芒草(Stipa bungeana)、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和牛枝子(Lespedeza potanimii)等4种主要饲用植物的地上净初级生长量。【结果】荒漠草原植物在不同放牧强度下补偿性生长不同,在绵羊放牧强度0.60只/ha(2005年)或0.75只/ha(2006年)时表现为等补偿生长,小于此强度时则发生超补偿生长,大于此强度表现为欠补偿生长。4种主要饲用植物种群在不同放牧强度下补偿性生长特征也不尽相...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月飞  陈林  李学斌  张义凡  杨新国  
荒漠草原地区草地的灌丛化使得草地资源空间分布具有异质性,并且灌丛的自持能力也逐渐得到了增加。荒漠草原灌丛沃岛是荒漠草原地区灌木灌丛下限制性土壤资源的显著聚集现象,其中的资源为土壤水分、养分、微生物、动物以及由灌丛带来的非生物环境等的总和。沃岛集聚养分,改善土壤构造,在养分的空间和养分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和水文效应,成为许多生物物种,包括草本植物和小型动物的庇护所,这种效应被称之为"沃岛"效应。"沃岛"效应的发生很可能促进了灌丛化草地的形成和维持,同时也加速了草原的荒漠化过程。"沃岛"效应的存在是荒漠草原受损生态恢复与重建的重要基础和依据。学者对于"沃岛"效应引起的土壤资源的异质性分布研究较深,但对于养分在灌木植物下土壤表层的积累研究较浅。如何把握"沃岛"效应各个复杂过程中植物、土壤和土壤生物扮演的确切角色,还亟待解决。本文从"沃岛"的概念和形成机制出发,对"沃岛"的结构特征和生态效应以及土壤与植被系统的关系进行了总结,对于深入了解"沃岛"效应的机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对荒漠草原地区的植被演替和恢复重建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同时也为荒漠草原地区的水土治理提供基础理论。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梓晗   吕世杰   杨溢文   闫宝龙   王忠武   刘红梅  
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稳定性受到优势种和物种多样性的共同调控,但优势种和物种多样性之间的相关关系却鲜为人知。为探讨放牧强度对优势种群和物种多样性及其相互关系的影响,研究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采用CK(对照区)、MG(中度放牧)和HG(重度放牧)的3个试验处理进行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结合对比分析和优势分析方法,得到初步结论如下。各优势种群重要值和物种多样性指数在不同放牧强度下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在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上,基于绝对数量关系,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对放牧强度响应较为敏感,基于相对数量关系和综合数量关系,优势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在MG处理区下变化幅度较大,均匀度指数在HG处理区下变化幅度较大。在不同处理区内,优势种群优势排序不因数量关系的相对与绝对发生变化,而物种多样性的优势排位则受相对与绝对数量关系的影响较大。伴随放牧强度增大,植物群落优势种群与各物种多样性指数可以通过调整其关联强度来适应放牧强度的影响。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郎鹏  王勇辉  徐海量  赵万羽  刘星宏  金额斯别克·木哈德勒  哈勒哈什·唆坦哈机  库丽沙依拉·吾那提汗  
为明确温性荒漠草地群落对围栏封育及土壤环境的响应,采取野外采样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禁牧年限(未禁牧、禁牧5年和禁牧9年)对春秋牧场草地群落特征及土壤养分特征的影响,为合理利用与管理春秋牧场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着禁牧年限的增加,草地群落的平均高度、平均盖度和生物量均显著高于未禁牧草地群落(P<0.05);未禁牧的草地群落平均密度显著高于禁牧5年和9年的草地群落(P禁牧5年>未禁牧,但禁牧5年草地群落空间分布较为均匀,而禁牧9年草地群落物种丰富度较高。典范对应分析(CCA)结果表明,影响不同禁牧年限草地植被生长特征的主要土壤因子是土壤含水量(39.7%),其次为土壤pH (9.6%)。围栏禁牧可以显著提高草地生产力,并且对物种多样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是应对退化温性草地群落恢复的有效措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查木哈  阿力古恩  袁帅  付和平  武晓东  
【目的】研究阿拉善荒漠区小毛足鼠的繁殖特征及其对种群的调节作用。【方法】于2006-2011年每年4、7、10月上旬,采用铗日法,对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区小毛足鼠种群数量及繁殖特征进行了调查。【结果】调查期间,在该研究区共捕获小毛足鼠502只,其中雌性253只,雄性249只,其平均雌雄性比为1.02±0.22、平均怀孕率为(37.63±14.70)%、平均胎仔数为(5.64±1.58)只、平均睾丸下降率为(63.07±34.29)%、平均繁殖指数为0.77±0.17。小毛足鼠捕获数量与平均雌雄性比呈极显著正相关(r=0.99,P<0.05...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闫宝龙  王占文  王悦骅  康静  宋晓辉  王忠武  韩国栋  
为了研究长期放牧效应和短期降雨改变对草原生态系统植被特征的影响,以长期控制载畜率(禁牧、轻度放牧、中度放牧、重度放牧)试验为基础,分析模拟不同降雨梯度(减少环境降雨50%、环境降雨、增加环境降雨50%和100%)下植物群落个体数量特征、物种多样性以及地上生物量对水分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长期放牧和短期降雨改变均显著影响群落盖度(P<0.05),群落盖度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减少,却随降雨的增加而增大;2)短期降雨改变对物种多样性影响显著(P<0.05),中度放牧后在增加环境降雨100%处理下,最多出现22种物种;3)长期放牧和短期降雨改变对地上生物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禁牧样地在环境降雨处理下地上生物量最高,为408.3g·m-2,重度放牧样地在减少环境降雨50%处理下地上生物量最低,为118.2g·m-2。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侯向阳  徐海红  
【目的】从碳平衡的角度为确定荒漠草原合理的放牧管理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野外调查法测定生物量季节动态,密闭气室法测定土壤呼吸动态。【结果】(1)相较于自由放牧,划区轮牧能保持较高的凋落物量、家畜采食量以及地下生物量,在恢复地上植被方面无明显差别,禁牧保持较高的地上生物量、凋落物量及地下生物量;(2)随着放牧的进行和季节水热条件的变化,土壤呼吸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自由放牧在干旱季节产生较小的土壤呼吸;(3)生长季内划区轮牧、自由放牧和围栏禁牧下的荒漠草原净生态系统生产力分别为413.78、401.45和416.80 gC.m-2.a-1。【结论】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碳收支表现为碳汇,不同...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郭璞  解李娜  满良  王金龙  李清芳  马成仓  
本研究通过样方调查、生物量测定和多样性指数计算,研究了内蒙古荒漠化草原锦鸡儿(Caragana)属灌丛扩增对牧草产量和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发现:1)锦鸡儿灌丛内草本植物高度显著高于灌丛外和非灌丛化草地(P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哈丽代·热合木江  叶尔兰·对山别克  邹琳  艾比布拉·伊马木  
利用能繁母羊在棉茬地进行冬季放牧,探讨了棉茬地放牧对母羊繁殖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茬地地上生物量为6 178.6 kg·hm-2,其中棉叶、棉桃壳等可采食部位约占65%。母羊的日均干物质采食量为1.98kg·只-1。与该区域舍饲母羊群相比,棉茬地放牧母羊后羔羊初生重偏低而死亡率高达12.87%,繁殖成活率降低(P<0.05);随着放牧时间的推移,母羊血液游离棉酚浓度呈上升趋势,放牧结束时血液游离棉酚浓度达到131.70mg·L-1;放牧组母羊的血液中白细胞数量显著高于舍饲组(P<0.05)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