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81)
- 2023(17642)
- 2022(14841)
- 2021(13979)
- 2020(11537)
- 2019(26267)
- 2018(26192)
- 2017(50141)
- 2016(27493)
- 2015(30517)
- 2014(30454)
- 2013(30203)
- 2012(27286)
- 2011(24564)
- 2010(24765)
- 2009(22967)
- 2008(22838)
- 2007(20263)
- 2006(18176)
- 2005(16079)
- 学科
- 济(111742)
- 经济(111599)
- 业(103144)
- 管理(86531)
- 企(84984)
- 企业(84984)
- 农(49225)
- 方法(48369)
- 数学(38746)
- 数学方法(38344)
- 业经(35121)
- 财(34152)
- 农业(32874)
- 中国(29567)
- 制(25984)
- 务(23304)
- 财务(23241)
- 财务管理(23205)
- 企业财务(22055)
- 学(21745)
- 地方(21527)
- 技术(20941)
- 理论(20309)
- 体(19741)
- 和(19206)
- 贸(18820)
- 贸易(18809)
- 策(18328)
- 易(18295)
- 划(17530)
- 机构
- 学院(390962)
- 大学(385772)
- 济(158472)
- 管理(157363)
- 经济(155236)
- 理学(135805)
- 理学院(134380)
- 管理学(132309)
- 管理学院(131579)
- 研究(129043)
- 中国(98829)
- 京(81764)
- 科学(79629)
- 农(76884)
- 财(74226)
- 所(64938)
- 业大(62321)
- 江(59417)
- 农业(59152)
- 研究所(58878)
- 中心(58663)
- 财经(58353)
- 经(53092)
- 北京(51207)
- 范(49970)
- 师范(49502)
- 州(46995)
- 院(46447)
- 经济学(46410)
- 财经大学(42897)
- 基金
- 项目(263233)
- 科学(208086)
- 研究(195226)
- 基金(190958)
- 家(165852)
- 国家(164323)
- 科学基金(142051)
- 社会(123820)
- 社会科(116980)
- 社会科学(116947)
- 省(104388)
- 基金项目(101591)
- 自然(91480)
- 自然科(89353)
- 自然科学(89331)
- 教育(88498)
- 自然科学基金(87780)
- 划(86315)
- 编号(80553)
- 资助(77081)
- 成果(64783)
- 重点(58383)
- 部(58107)
- 发(57117)
- 创(56424)
- 课题(54791)
- 创新(52112)
- 国家社会(50684)
- 业(49946)
- 科研(49796)
- 期刊
- 济(182891)
- 经济(182891)
- 研究(115430)
- 中国(77759)
- 农(75856)
- 学报(61284)
- 管理(59046)
- 财(58405)
- 科学(57734)
- 农业(51288)
- 大学(47277)
- 学学(44914)
- 教育(42896)
- 融(36735)
- 金融(36735)
- 业经(35325)
- 技术(34324)
- 财经(28688)
- 经济研究(27260)
- 业(26491)
- 经(24630)
- 问题(24200)
- 技术经济(20288)
- 版(19703)
- 科技(18834)
- 现代(18742)
- 理论(17890)
- 商业(17848)
- 世界(17246)
- 经济问题(16420)
共检索到5805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展图 杨庆媛 童小容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突出的供给侧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土地资源过度利用、农业生产成本抬升等,制约着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竞争力的提高。在推进宏观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推进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必然。实行耕地轮作休耕是我国面对土地利用和国内外粮食市场新变化而做出的一项新的制度安排。耕地轮作休耕不仅仅局限于耕地利用本身,而是涉及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重大调整,既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又是缓解我国突出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回顾供给侧结构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展图 杨庆媛 童小容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突出的供给侧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土地资源过度利用、农业生产成本抬升等,制约着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竞争力的提高。在推进宏观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推进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必然。实行耕地轮作休耕是我国面对土地利用和国内外粮食市场新变化而做出的一项新的制度安排。耕地轮作休耕不仅仅局限于耕地利用本身,而是涉及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重大调整,既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又是缓解我国突出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回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渊源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矛盾,并提出轮作休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选择。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何蒲明 贺志锋 魏君英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发展环境和农产品供需关系发生深刻变化。耕地轮作休耕改革在很大程度上耦合了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目标任务,但在试点阶段还普遍未能从农业供给侧改革视角深入认识耕地轮作休耕的意义,且休耕补贴标准偏低、休耕保护与合理安置休耕农民、退出耕地非农化等问题也有待解决。应提高耕地轮作休耕工作的思想认识,在粮食主产区适时推动耕地轮作休耕试点,完善《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办法》,建立轮作休耕效果评价机制和自愿—竞争的协商型补贴机制,构建严格的轮作休耕组织实施程序。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何蒲明 贺志锋 魏君英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发展环境和农产品供需关系发生深刻变化。耕地轮作休耕改革在很大程度上耦合了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目标任务,但在试点阶段还普遍未能从农业供给侧改革视角深入认识耕地轮作休耕的意义,且休耕补贴标准偏低、休耕保护与合理安置休耕农民、退出耕地非农化等问题也有待解决。应提高耕地轮作休耕工作的思想认识,在粮食主产区适时推动耕地轮作休耕试点,完善《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办法》,建立轮作休耕效果评价机制和自愿—竞争的协商型补贴机制,构建严格的轮作休耕组织实施程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于法稳
[目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保护水土资源,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与关键。通过分析水土资源的环境形势,提出实现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性建议。[方法]在系统梳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文献的基础上,采取水土资源数量、质量两个方面的数据,全面分析了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面临的水土资源形势。[结果]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同时,还存在着严重的污染问题,并且呈现出立体化的态势;在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农业生产对优质水资源的需求面临严峻挑战;耕地资源占用呈现刚性递增,优质耕地短缺,同时,耕地土壤污染状况不容乐观。[结论]基于水土资源视角,提出了6条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建议: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环保制度建设,减少对水土资源的污染;坚持质量提升为重点,严守耕地红线;以提高利用效率为重点,加强水资源的保护;构建循环型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水平;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促进水土资源保护。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于法稳
[目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保护水土资源,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与关键。通过分析水土资源的环境形势,提出实现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性建议。[方法]在系统梳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文献的基础上,采取水土资源数量、质量两个方面的数据,全面分析了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面临的水土资源形势。[结果]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同时,还存在着严重的污染问题,并且呈现出立体化的态势;在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农业生产对优质水资源的需求面临严峻挑战;耕地资源占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社梅 李冬梅
本文从梳理和界定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入手,认为当前出现的农业库存、成本、效益、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问题只是供给侧的表征,要素生产率不高以及配置结构不合理才是问题背后的驱动因素。因此,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方面要以提升要素质量、促进要素流动、实现要素有效配置为核心,着力完善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供给;另一方面要以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和农业经营业态创设为核心,着力推进制度完善和高效供给。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社梅 李冬梅
本文从梳理和界定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入手,认为当前出现的农业库存、成本、效益、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问题只是供给侧的表征,要素生产率不高以及配置结构不合理才是问题背后的驱动因素。因此,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方面要以提升要素质量、促进要素流动、实现要素有效配置为核心,着力完善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供给;另一方面要以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和农业经营业态创设为核心,着力推进制度完善和高效供给。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兰明昊
当前储粮安全事故成为社会关注热点,反映出我国粮食库存高、粮价低的同时,仍然过量生产、透支资源环境的扭曲失衡,这迫切需要通过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出窘境。建议抓住目前高库存、低通胀的有利时机推进玉米规模化休耕。这虽然需要财政拿出一定规模资金进行补贴,但随着供求关系改善、带动市场价格上升,不仅财政支出能够得到有效弥补、农民收入不减反增,还能从消化粮食库存、加强资源环境保护、丰富调控手段等方面,实现与钢铁煤炭去产能类似的"一石多鸟"效果。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郭庆海
国家在宏观经济的总体框架下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以往的结构调整具有不同含义。从根本上说,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结构的加减法,而是深入到影响结构变化的制度变革,以及产业的升级转型、技术的变革等。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源于农业发展背景的变化。一是供求关系的变化,20世纪8090年代,中国农产品供给的总体特征是供给不足,既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郭庆海
国家在宏观经济的总体框架下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以往的结构调整具有不同含义。从根本上说,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结构的加减法,而是深入到影响结构变化的制度变革,以及产业的升级转型、技术的变革等。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源于农业发展背景的变化。一是供求关系的变化,20世纪80~90年代,中国农产品供给的总体特征是供给不足,既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向明生 桂富荣 普雁翔
文章认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品牌是驱动农产品有效供给,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的利器,实施品牌战略导向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路径。品牌导向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长期性和系统性战略工程,需要从国家顶层制度设计、"企业家型"人才培养、新兴农业产业培育、农产品新品种繁育和新产品研发、国际化品牌龙头企业培育、区域农产品品牌打造等方面系统推进。
关键词:
品牌战略 农业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路径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丁廉业
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推进,农村金融需求总量、产品结构、经营模式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金融供给模式远不能满足农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层次化、个性化的需求。互联网金融以便捷、高效、普惠等服务理念,突破了时间、空间、网点的限制,迅速渗透到农村区域,是不断完善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更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农村金融供需矛盾入手,结合我国互联网金融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有关建议,以期有效解决农村金融供需矛盾,助推农业农村跨越式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璠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严重的环境资源约束,国内农产品的成本居高不下,主要农产品出现了"三量齐增",部分农产品短缺、部分过剩,大多数农产品质量难以过关等现象。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调结构、降成本、提品质、促改革、强安全、补短板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关键词:
农业 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 思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郭晓鸣
农业持续增长与农产品安全的矛盾、现代农业发展与劳动力老龄化的矛盾、强化农业投入需求增长与现行支持政策效率偏低的矛盾、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提升与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等四大矛盾的持续加剧是中国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出发点,其核心是要解决农业结构调整难和农民增收难的两难困境,为此本文提出中国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当务之急应从实现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强化农业支持政策、调整粮食安全战略、建立农业绿色发展机制、创新农田基本建设模式、深化关键性改革六个方面进行着力突破。
关键词:
农业 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