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85)
2023(3721)
2022(3156)
2021(2736)
2020(2428)
2019(5294)
2018(5116)
2017(8878)
2016(5215)
2015(6000)
2014(5715)
2013(5770)
2012(5588)
2011(5051)
2010(4927)
2009(4549)
2008(4600)
2007(4158)
2006(3683)
2005(3413)
作者
(20453)
(17296)
(17169)
(16188)
(11193)
(8485)
(7742)
(6764)
(6668)
(6199)
(6045)
(5870)
(5866)
(5610)
(5546)
(5487)
(5379)
(5185)
(5172)
(5011)
(4753)
(4425)
(4185)
(4098)
(4064)
(3921)
(3866)
(3783)
(3683)
(3678)
学科
(16647)
经济(16616)
管理(12593)
(11042)
(9055)
企业(9055)
(7999)
方法(7232)
数学(6153)
数学方法(6047)
(5197)
中国(4847)
(4625)
(3571)
(3234)
贸易(3230)
(3229)
金融(3226)
(3225)
财务(3220)
财务管理(3208)
(3167)
业经(3117)
企业财务(3103)
(3084)
水产(3052)
银行(3045)
农业(2959)
及其(2912)
(2891)
机构
大学(77827)
学院(75840)
研究(35544)
(28766)
科学(27762)
中国(25090)
(24885)
经济(24287)
农业(23709)
(21777)
管理(21047)
研究所(20225)
业大(19869)
(18282)
理学(17882)
理学院(17524)
管理学(16870)
管理学院(16766)
中心(15341)
(15193)
农业大学(14962)
(14270)
实验(14065)
(13776)
实验室(13615)
重点(12890)
(12823)
(12709)
科学院(12434)
(11924)
基金
项目(55403)
科学(41542)
(40440)
基金(40416)
国家(40153)
科学基金(31379)
研究(30529)
自然(25073)
自然科(24509)
自然科学(24491)
自然科学基金(24071)
(22653)
(20620)
基金项目(20580)
资助(17326)
社会(16420)
社会科(15441)
社会科学(15435)
计划(15307)
科技(14366)
教育(14154)
重点(13785)
专项(12106)
科研(12035)
(11862)
(11681)
(11616)
(11404)
(11179)
创新(10830)
期刊
学报(27908)
(26803)
(26653)
经济(26653)
科学(20297)
研究(19966)
中国(19855)
大学(18686)
学学(18084)
农业(17973)
(9906)
(9862)
业大(9313)
管理(9034)
农业大学(8021)
(7264)
金融(7264)
教育(6893)
(6515)
中国农业(6049)
林业(5439)
自然(5135)
技术(4848)
财经(4768)
科技(4721)
自然科(4716)
自然科学(4716)
经济研究(4654)
(4116)
农业科学(3979)
共检索到1206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郭东全  杨向东  包绍君  郭三堆  康岭生  尹爱萍  钱雪艳  赵桂兰  
【目的】将抗虫基因转入栽培大豆中,提高大豆的抗食心虫能力。【方法】利用大豆未成熟子叶体细胞胚发生系统高效转化体系,将携带有人工合成的CryIA杀虫基因和CpTI基因的高效双价杀虫基因植物表达载体pGBI121S4ABC转化到大豆主栽品种吉林20与吉林27中。【结果】GUS活性分析、PCR、Southern blot检测证明,目的基因已整合到受体大豆基因组中。T1代转基因大豆抗虫测定表明,转基因材料虫食率比对照显著降低,抗虫能力显著提高。【结论】T3~T5连续3代接虫测定结果表明,转基因大豆株系0-195和0-150的虫食率均比对照低大约30%,其抗虫能力已基本稳定。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姚延珠  吴明明  孙金海  
旨在构建可高效表达pGH基因和IGF-Ⅰ基因的双基因共表达载体,制备转双基因(pGH+IGF-Ⅰ)猪,以期探索pGH基因和IGF-Ⅰ基因对猪生长发育的影响,为节粮型高瘦肉率新品种猪的培育奠定理论基础。从长白猪耳样中提取总RNA,经反转录RT-pCR获得pGH基因不含终止密码子的编码序列和IGF-Ⅰ基因完整的编码序列,经酶切连接克隆至pC DNA3.1(+)真核表达载体上,构建pC DNA3.1(+)-pGH-IGF-Ⅰ双基因共表达载体。将其转染pK15细胞,Q-pCR检测2个目的基因在pK15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将构建的双基因共表达载体用纳米材料包裹后转染长白猪精子,采用精子载体法制备转双基因猪...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冰玉  苏晓华  李义良  张永安  曲良建  王玉珠  田颖川  
Transgenic poplar(Populus alba?P.glandulosa cv`84k') plants with the coleopterous insect resistant genes (BtCry3A and OC-I)were obtained. The transgenic nature of these plants was confirmed by PCR amplification and dot hybridization. The transgenic poplar's toxicity towards the Anoplophora glabripen...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益文  任亚超  刘娇娇  梁海永  杨敏生  
【目的】鉴定并分析转双抗虫基因(BtCryl AC和API基因)欧美杨107杨(简称:转基因107杨)中外源基因的表达情况,并且筛选出对鳞翅目害虫美国白蛾和杨扇舟蛾具有高抗虫性的转基因107杨株系【方法】以10个转基因107杨株系2年生田间苗为试验材料,未转基因107杨为对照(CK),进行外源基因表达测定,包括PC r检测、绝对荧光定量PC r检测和毒蛋白检测以及鳞翅目害虫抗虫性对比试验【结果】PCr检测结果表明,10个转基因株系均检测到外源基因BtCryl AC和API而对照未检测到,证明BtCryl AC和API基因已稳定插入转基因植株基因组中。荧光定量PCr检测表明,8月份PB1,PB2...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郝贵霞  朱祯  朱之悌  
In this study,cowpea trypsin inhibitor (CpTI) gene, an insecticidal gene,was introduced into two Populus tomentosa clones by gene transformation mediated by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The transformed regeneration shoots were obtained directly by leaf discs.In order to established selection ...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敏生  李志兰  王颖  王进茂  梁海永  
建立三倍体毛白杨叶片再生体系,用部分改造BtCry1Ac基因与慈菇蛋白酶抑制剂(API)基因构建的双抗虫基因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在含卡那霉素50 mg·L-1的分化培养基上诱导产生不定芽的叶片占18 %,在生根培养基上对转基因植株做进一步筛选,获得50个转化再生株系。PCR检测表明:80 %的植株呈现阳性反应,部分株系进行Southern Blot检测,证明外源基因已经插入杨树基因组中。用Bt毒蛋白抗血清进行ELSA检测,结果表明:7个转基因株系都有Bt杀虫蛋白表达,表达量最高的株系约占叶总可溶性蛋白的0·016 1 %。用经分子生物学检测的28个转基因株系叶片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余桂容  曹颖  杜文平  宋军  陈谦  徐利远  
本研究对来自苏云金芽胞杆菌BT8的Cry1A(h)基因根据玉米密码子偏好性进行了优化。采用重叠PCR方法获得了优化的Cry1Ah基因与抗除草剂基因2m G2-epsps融合片段,并将其构建到植物表达载体p BI121上,构建p BI121-EPSPS-cryl Ah双元载体。将其转化根癌农杆菌菌株EHA105,获得基因工程菌。结果表明,玉米生产上使用的骨干优良自交系18599、综31等的幼胚作为转基因受体材料,以工程菌将抗虫抗除草剂双价基因转入上述玉米幼胚,经共培养、恢复、筛选、分化、生根、壮苗移栽等培养,苗期除草剂草甘膦涂抹,免疫试纸条检测、抗虫接种鉴定等初筛,再经PCR验证,获得了4株双抗...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冯雪  贾永红  郭红珍  张一名  赵学良  孙艳香  
应用DNA重组技术将编码大豆液泡膜Na+/H+反向转运蛋白GmNHX1和百脉根液泡膜H+-PPase LcVP1的开放阅读框片段同时构建在pCambia1301载体中,形成p1301-GmNHX1-LcVP1双价耐盐基因植物表达载体。以Coker 312棉花品种的胚性愈伤组织为外植体,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其转入棉花中,并利用潮霉素筛选获得抗性植株。对抗性植株的T1幼苗进行分子和生理指标检测,表明外源基因已成功整合到棉花基因组中,并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转基因株系耐盐能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大伟  陈立杰  段玉玺  
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感病品种辽豆15和抗病品种灰皮支黑豆(ZDD2315)受大豆胞囊线虫侵染后早期根系基因表达谱进行了分析,研究胞囊线虫侵染后大豆根部诱导表达的差异基因。结果表明:灰皮支黑豆受大豆胞囊线虫侵染后诱导389个差异基因上调表达,344个差异基因下调表达;辽豆15受大豆胞囊线虫侵染后诱导222个差异基因上调表达,691个差异基因下调表达。这些差异表达的基因与激素应答、转录因子、蛋白激酶、热激蛋白、防御酶系、PR蛋白等有关,推测这些基因可能在大豆与胞囊线虫的非亲和互作中起重要作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永刚  王骐  刘伟灿  邓宇  李晰亮  靳京  邓文波  赵利旦  王兴超  王南  王法微  李晓薇  董园园  李海燕  
【目的】对比大豆PremiRNAs候选内参基因和传统内参基因的表达稳定性,筛选出适合盐、碱胁迫条件下RTqPCR分析的最稳定内参基因。【方法】选用了6个保守的PremiRNAs基因和4个常规的内参基因作为候选内参基因,通过RTqPCR的方法,利用GeNorm和NormFinder软件,评价了10个候选内参基因在大豆盐、碱胁迫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大豆盐胁迫下,叶中表达最稳定的基因组合是PremiR166和PremiR172,表达最稳定的单一基因是FboX;根中表达最稳定的基因组合是Act11和EF1A,表达最稳定的单一基因是Act11。大豆碱胁迫下,叶中表达最稳定的基因组合是PremiR39...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永刚  王骐  刘伟灿  邓宇  李晰亮  靳京  邓文波  赵利旦  王兴超  王南  王法微  李晓薇  董园园  李海燕  
【目的】对比大豆Pre-mirNAs候选内参基因和传统内参基因的表达稳定性,筛选出适合盐、碱胁迫条件下rT-qPCr分析的最稳定内参基因。【方法】选用了6个保守的Pre-mirNAs基因和4个常规的内参基因作为候选内参基因,通过rT-qPCr的方法,利用GeNorm和NormFiNder软件,评价了10个候选内参基因在大豆盐、碱胁迫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大豆盐胁迫下,叶中表达最稳定的基因组合是Pre-mir166和Pre-mir172,表达最稳定的单一基因是FboX;根中表达最稳定的基因组合是ACT11和eF1A,表达最稳定的单一基因是ACT11。大豆碱胁迫下,叶中表达最稳定的基因组合是Pr...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丽  邓力华  陈芬  肖国樱  
本研究以光温敏核不育系P88S为受体材料,用农杆菌法进行转化,并对获得的转基因植株进行分子鉴定及性状鉴定。结果显示:Bar基因和Cry1Ca基因在水稻P88S中成功整合并表达。光温敏核不育系P88S经过转基因后育性发生改变,表现出一定的可育度。转基因后P88S的谷粒宽及千粒重与对照之间的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艳  庞金环  吴家和  何朝族  
利用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方法研究OsPK1过表达对水稻的影响。将CaMV 35S启动子驱动的OsPK1的全长CDS序列导入到日本晴基因组中。选择3个过表达转基因系作为代表进行鉴定和分析。结果显示,过表达植株在株高、分蘖数、穗长和千粒重四方面接近野生型水稻,结实率略下降,但每穗饱满种子数明显增加。通过定量RT-PCR分析,发现有4个代谢酶在过表达植株嫩叶中表达存在着上调或下调。用GC-MS方法检测糖含量,显示OsPK1过表达株系中葡萄糖、果糖、半乳糖和蔗糖的含量与野生型差异不大。总之,对OsPK1过表达株系的鉴定,有助于更好了解OsPK1的功能,并且每穗饱满种子数明显增加具潜在的应用价值。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丹  付永平  王丕武  马建  
【目的】应用RNA干扰技术同时抑制大豆脂肪氧化酶(Lox)和胰蛋白酶抑制剂(KTi)基因的表达,改良大豆品质,培育缺失Lox和KTi的大豆新材料。【方法】应用RNAi原理,以双价RNAi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1-KtiRi-LoxRi为基础,以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3301的质粒DNA为模板,利用CaMV35S启动子的上游引物和CaMV35S终止子的下游引物,PCR扩增含有除草剂抗性基因bar的整个表达原件,然后将其插入到pCAM-BIA1301-KtiRi-LoxRi中,构建以除草剂为筛选标记的双价RNAi表达载体,并通过花粉管通道法转化至大豆吉农18、吉农28和吉农27 3...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凯  韩伟  温莹  刘丹丹  薛春蕾  逯晓萍  
油菜极易遭受各种病虫害的侵害,其中白斑病和黑斑病都属于真菌引起的病害。以优良品种花油6号为材料,以抗菌肽和B t融合基因为目标基因,以草甘膦为筛选标记基因,采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转入油菜获得转基因植株。经PCR和Southern检测表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油菜的基因组DNA中;经RT-PCR检测表明目的基因已在油菜转基因植株的转录水平表达;目的基因(B t-AMP)的遗传转化率为2.33%。研究结果可为油菜的抗性遗传改良提供新种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