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85)
- 2023(6729)
- 2022(5636)
- 2021(5044)
- 2020(4261)
- 2019(9204)
- 2018(8742)
- 2017(16173)
- 2016(9210)
- 2015(9857)
- 2014(9449)
- 2013(9223)
- 2012(8828)
- 2011(7808)
- 2010(7600)
- 2009(6955)
- 2008(7084)
- 2007(6027)
- 2006(5263)
- 2005(4482)
- 学科
- 济(32598)
- 经济(32547)
- 管理(23848)
- 业(23743)
- 企(18431)
- 企业(18431)
- 方法(15392)
- 数学(13649)
- 数学方法(13495)
- 学(11017)
- 农(9778)
- 财(9094)
- 贸(8183)
- 贸易(8180)
- 易(7995)
- 中国(7969)
- 业经(7334)
- 农业(6831)
- 环境(5758)
- 务(5754)
- 财务(5748)
- 财务管理(5741)
- 融(5629)
- 金融(5625)
- 技术(5600)
- 制(5548)
- 企业财务(5512)
- 银(5423)
- 银行(5370)
- 地方(5180)
- 机构
- 大学(137545)
- 学院(135204)
- 研究(53003)
- 济(50485)
- 经济(49612)
- 管理(46591)
- 理学(41748)
- 理学院(41136)
- 农(40566)
- 管理学(40129)
- 管理学院(39927)
- 科学(39329)
- 中国(36428)
- 农业(33161)
- 业大(30930)
- 所(30345)
- 京(28862)
- 研究所(28730)
- 中心(22473)
- 农业大学(22085)
- 财(21286)
- 江(19473)
- 室(19195)
- 院(18461)
- 科学院(18120)
- 实验(18032)
- 财经(17858)
- 业(17789)
- 省(17770)
- 实验室(17394)
- 基金
- 项目(102596)
- 科学(79403)
- 基金(76700)
- 家(73058)
- 国家(72515)
- 研究(61670)
- 科学基金(59382)
- 自然(43251)
- 自然科(42328)
- 自然科学(42305)
- 自然科学基金(41574)
- 基金项目(41305)
- 省(40420)
- 社会(39516)
- 社会科(37486)
- 社会科学(37475)
- 划(35618)
- 资助(30091)
- 教育(27703)
- 计划(24227)
- 重点(24138)
- 科技(21954)
- 创(21762)
- 部(21667)
- 发(21388)
- 科研(21168)
- 编号(21000)
- 创新(20512)
- 业(20294)
- 农(18894)
共检索到1844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胡建军 李淑梅 卢孟柱 李继祥 李开花 孙雪芹 赵自玉
1997—2001年,对新疆玛纳斯平原林场的转Bt基因欧洲黑杨试验林进行了食叶害虫(杨尺蠖)和杨梦尼夜蛾危害调查,转基因试验林叶片平均损失率均低于10%,试验林地虫口密度由1997年的18头.m-2降低到2001年的8头.m-2,而对照林地虫口密度却呈上升趋势。2005年,位于北京怀柔的转Bt基因欧洲黑杨试验林受杨尺蠖危害,叶片损失率不超过20%,而当地其它杨树林叶片损失率高达90%。在转Bt基因欧洲黑杨林(新疆玛纳斯)中,寄生靶标害虫的天敌种类、数量和寄生率均高于对照林,对从试验林中采集的靶标昆虫的蛹进行接种试验,与对照相比,寄生蜂出蜂率和数量均无明显差异,寄生蜂也无异常,说明转Bt基因欧洲...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胡建军 刘庆一 王克胜 张宝恩 田颖川 韩一凡
近几年,基因工程发展很快,通过基因工程已获得了各种各样的转基因植物,如抗虫转基因农作物的棉花(GosypiumhirsutumL.)、水稻(OryzasativaL.)、马铃薯(SolanumtuberosumL.)、玉米(ZeamaysL.)、小麦...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胡建军 张蕴哲 卢孟柱 张建国 张守攻
利用PCR分析技术 ,分析了田间试验已达 7a的转Bt基因欧洲黑杨的基因稳定性 ,并对其林地和非转基因林地的土壤微生物进行了类群数量分析。PCR分析表明Bt基因仍然存在于转基因植株中 ,转基因植株与对照杂交后代Bt基因分离呈 1∶1比例 ,符合孟德尔遗传分离规律 ,表明基因仍稳定存在。计数结果表明转基因林地中转基因植株与非转基因植株间根系土壤 3大类微生物 (细菌、放线菌和霉菌 )数量无显著差异 ,转基因林地与非转基因林地 (邻近杨树林地和健杨林地 )间的土壤 3大类微生物 (细菌、放线菌和霉菌 )数量无显著差异 ,说明转基因欧洲黑杨对土壤微生物系统尚没有明显的影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颖 李强 李玲 韩一凡 田颖川
抗虫转基因欧洲黑杨的Western印迹法分析陈颖,李强,李玲,韩一凡,田颖川(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北京100091)(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北京100080)关键词Bt.基因,转基因欧洲黑杨,Western印迹法WESTERNBLOTANAL...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海涛 张川红 郑勇奇 贾志清 马淼 胡建军
以抗虫转基因欧洲黑杨和非转基因欧洲黑杨无性系对照为研究材料,比较研究了其扦插苗在盆栽条件下苗期的光合生理特性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差异,目的是了解外源基因的导入是否对欧洲黑杨的光合作用产生了非预期效应。结果表明:除了Ci和Fv/Fm外,转基因欧洲黑杨和对照在其他光合指标间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转基因欧洲黑杨和对照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表现为双峰曲线,但Pn的峰值大小和出现时间各异,光合"午休"的起始时间及持续时间也不尽相同;经相关性检验表明,转基因欧洲黑杨的Pn与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及蒸腾速率(Tr)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对照仅有Gs日变化曲线与Pn日变化曲线...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文易进 殷山山 董振隆 李强 宋家雄 陈国华 高熹
对云南省昭通市临近山林花椒园及纯作花椒园中昆虫群落组成和结构进行调查,应用群落特征参数分析法对不同种植模式花椒园昆虫群落特征及其稳定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纯作花椒园的优势集中性指数、害虫亚群落数量高于临近山林花椒园,而临近山林花椒园的物种数、物种个体数、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天敌数量均高于纯作花椒园。
关键词:
花椒 昆虫群落 山林 生物多样性 稳定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时玉娟 陶玫 陈国华
选用5种杀虫剂对黄圆蹄盾蚧及其寄生性天敌影响进行了实验室和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选杀虫剂对黄圆蹄盾蚧的成虫和若虫的防效均在50%以上,最高可达93.3%,对若虫的防效好于成虫。在实验室防治成虫效果最好的药剂是25%β-双高效氯氰菊酯和40%乐果,其次是48%乐斯本乳油;而防治若虫效果最好的药剂是48%乐斯本乳油和25%β-双高效氯氰菊酯,其次是40%乐果;此外,所选的杀虫剂对黄圆蹄盾蚧的寄生性天敌昆虫均有不同程度的毒性。
关键词:
黄圆蹄盾蚧 天敌 杀虫剂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玲 齐力旺 韩一凡 汪迎春 李文彬
取在1/2MS+ NAA0-02 mg/L 培养基中发育4 ~6 周的欧洲黑杨转Bt 基因植株15n192 试管苗幼叶,在MS+ BA0-2 mg/L+ NAA0-02 mg/L培养基中培养16h ,分别用基因枪法和叶盘法转化TA29Barnase嵌合基因,其Barnase 基因的转化率依次为16-1 % 和23 % ,再生株数分别为175/12 和71/10 。试验表明,选择发育适宜的叶片,利于目的基因转化后的植株再生。进一步用SDS 法提取转基因植株总DNA,经PCR 检测表明:转化植株基因组中扩增出的DNA 片段与Barnase 基因的大小一致;Southern Blot 分析出转...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海涛 周静 张川红 冯锦霞 郑勇奇
根据抗虫转基因欧洲黑杨中的CaMV35S启动子、NOS终止子、NPTⅡ标记基因以及Bt目的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相应引物,采用单重PCR和多重PCR技术对启动子、终止子、选择标记基因以及目的基因等多个外源基因进行检测,并对各引物的退火温度及引物之间的浓度配比进行优化,建立了适用于抗虫转基因欧洲黑杨检测的Bt、NPTⅡ和NOS基因的三重PCR分析的技术体系。结果表明:当各组引物的终浓度配比为1.0∶0.5∶0.5,退火温度为59℃时,所建立的三重PCR检测体系能够有效地检测出抗虫转基因欧洲黑杨中的转基因成分,实现了对抗虫转基因欧洲黑杨的快速、高效、准确的鉴定。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真 吴东亮 王淑芬
通过对松毛虫一个暴发周期中不同发生类型区内松林林冠层昆虫群落的多样性及其动态分析结果表明,群落平均多样性特别是潜伏期多样性越大,群落越稳定,食叶类群多样性对整个群落的多样性和稳定性起重要的作用。捕食类群对刺吸类群控制作用较大,而寄生类群对食叶类群的控制作用较大。中性昆虫在群落中也有一定的作用。松毛虫不同发生阶段中,上升阶段多样性最大,如此时多样性足够大,可有效地抑制松毛虫的暴发,否则松毛虫将在竞争中占优势地位,数量猛增,导致大发生。通过研究认为,群落中并联形式的多样性可增加系统的冗余和负反馈作用,导致系统的稳定性;而串联形式的多样性不能导致系统的稳定性。
关键词:
松毛虫,昆虫群落,多样性,稳定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镇宇 姚德富 陈永梅 冯继华 闫国增 石娟
我国舞毒蛾天敌昆虫已有较系统的报道 ,但对其天敌昆虫的转主寄主研究和报道较少 .该文针对北京地区舞毒蛾的 17种寄生性天敌 ,在查阅文献、野外调查和室内饲养的基础上 ,对这些寄生性天敌昆虫的生物学和它们在北京地区危害林木的转主寄主作一报道 .卵期主要寄生性天敌大蛾卵跳小蜂 ,室内饲养可繁殖 4~ 5代 ,羽化的成蜂可继续在舞毒蛾卵块中寄生 .舞毒蛾平腹小蜂转主寄主有油松毛虫、斑衣蜡蝉、绿尾大蚕蛾 .幼虫期主要寄生性天敌毒蛾绒茧蜂一年发生 4代 ,转主寄主有黄褐天幕毛虫、油松毛虫、杨毒蛾 .黑腿绒茧蜂转主寄主为柳毒蛾 .黑足凹眼姬蜂转主寄主为油松毛虫、古毒蛾、角斑古毒蛾 .幼虫及蛹期主要寄生性天...
关键词:
舞毒蛾 寄生昆虫 转主寄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蔚立强 陈国华 卢文琴 张晓明 吴智峰 吴俊荣 傅杨
【目的】研究了不同除草处理玉米田昆虫群落的组成和结构。【方法】运用群落生态学原理和方法,研究了玉米田在不除草、除草50%、除草75%和除草100%情况下田间昆虫群落结构。采用群落特征指数对不同数量杂草玉米田昆虫群落特征和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不除草玉米田昆虫主要有51科、83种;除草50%玉米田昆虫主要有42科70种;除草75%玉米田昆虫主要有38科65种;除草100%玉米田昆虫主要有34科58种。【结论】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为玉米田不除草>玉米田除草50%>玉米田除草75%>玉米田除草
关键词:
玉米 杂草 昆虫群落 生物多样性 稳定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冯继华 闫国增 姚德富 李广武 赵仲苓
1996~1997年在北京地区进行了调查,通过采集舞毒蛾在室内饲养,共得到舞毒蛾天敌昆虫23种,其中寄生性昆虫17种,捕食性昆虫6种。卵期天敌有大蛾卵跳小蜂、舞毒蛾卵平腹小蜂;采集地最高寄生率为52%~109%。幼虫期天敌有绒茧蜂、斑痣悬茧蜂、寄蝇类等;7个采集地平均寄生率为955%。蛹期天敌有寄蝇类、广大腿小蜂、舞毒蛾黑瘤姬蜂、脊腿囊爪姬蜂等;7个采集地平均寄生率为1908%,不包括捕食性天敌昆虫捕食和病毒致死率,在舞毒蛾卵-蛹期,累计约有301%的个体被寄生性天敌昆虫寄生而致死。
关键词:
舞毒蛾,寄生昆虫,捕食昆虫,自然控制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雁 郭同斌 潘惠新 黄敏仁 王明庥 诸葛强
以转Bt基因南林895杨株系B1、B4、B17、B21扦插苗为试验材料,分析其在室内和野外自然条件下对靶标害虫杨小舟蛾幼虫的抗虫性。结果表明:转Bt基因杨树4个株系均有一定的杀虫活性,其中株系B21对杨小舟蛾1龄幼虫12 d校正死亡率高达95.3%;虫试表明转Bt基因杨树各株系扦植苗在野外自然条件下的12 d幼虫校正死亡率8月份为35.0%88.8%,9月份为40.5%95.3%。用转Bt基因杨树叶片饲养杨小舟蛾,对照植株杨小舟蛾幼虫化蛹率为83.3%96.0%,而转Bt基因株系幼虫化蛹率为8.0%76.7%,二者有显著差异。转Bt基因杨树对杨小舟蛾幼虫的生长发育有抑制作用,饲喂8 d后害虫取...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丁明明 苏晓华 黄秦军
通过测定从欧洲不同地区引进的134个欧洲黑杨无性系叶片的稳定碳同位素比率(δ13C值),研究了欧洲黑杨基因资源1δ3C值的特点和水分利用状况。结果表明:(1)引进的欧洲黑杨基因资源叶片δ13C值为-30.40‰~-27.02‰,水分利用效率具有丰富的多样性,优于国内乡土树种,其中来自俄罗斯、土耳其和德国的基因资源1δ3C值明显高于其它国家的基因资源,可为抗旱杨树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优良的亲本材料;(2)相同基因资源在不同地区栽植时,δ13C值受环境的影响较大。生长在内蒙古地区的欧洲黑杨无性系叶片平均δ13C值为-26.53‰,明显高于在陕西和北京地区测得的-28.39‰和-28.93‰,故在进行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