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30)
- 2023(2695)
- 2022(2400)
- 2021(2212)
- 2020(2125)
- 2019(4651)
- 2018(4553)
- 2017(8336)
- 2016(5014)
- 2015(5552)
- 2014(5658)
- 2013(5516)
- 2012(5150)
- 2011(4629)
- 2010(4690)
- 2009(4536)
- 2008(4575)
- 2007(4137)
- 2006(3469)
- 2005(3142)
- 学科
- 济(15063)
- 经济(15047)
- 业(13797)
- 管理(10865)
- 险(10651)
- 保险(10559)
- 企(9838)
- 企业(9838)
- 方法(9256)
- 数学(8520)
- 数学方法(8401)
- 中国(6014)
- 银(5420)
- 银行(5402)
- 学(5389)
- 行(5036)
- 财(4803)
- 各种(4757)
- 制(4563)
- 类型(4269)
- 种类(4252)
- 各种类型(4250)
- 融(4125)
- 金融(4122)
- 保险业(3736)
- 务(3597)
- 财务(3588)
- 财务管理(3575)
- 农(3530)
- 企业财务(3386)
- 机构
- 大学(71408)
- 学院(70667)
- 研究(26000)
- 管理(24342)
- 济(22656)
- 中国(22512)
- 农(22506)
- 经济(22027)
- 科学(20918)
- 理学(20082)
- 理学院(19822)
- 管理学(19313)
- 管理学院(19221)
- 农业(18440)
- 业大(16625)
- 所(15614)
- 京(15588)
- 研究所(14625)
- 财(13150)
- 中心(12135)
- 农业大学(11828)
- 江(11230)
- 室(11185)
- 省(10805)
- 实验(10403)
- 业(10340)
- 实验室(10140)
- 财经(10065)
- 技术(9558)
- 重点(9528)
- 基金
- 项目(50417)
- 科学(37821)
- 基金(36100)
- 家(33828)
- 国家(33575)
- 研究(29493)
- 科学基金(27418)
- 省(21730)
- 自然(21034)
- 自然科(20574)
- 自然科学(20562)
- 自然科学基金(20149)
- 基金项目(18761)
- 划(18304)
- 社会(16582)
- 资助(15851)
- 社会科(15583)
- 社会科学(15574)
- 教育(13002)
- 计划(12990)
- 科技(12390)
- 重点(11776)
- 科研(10672)
- 编号(10346)
- 创(10022)
- 部(9971)
- 业(9966)
- 发(9881)
- 专项(9760)
- 农(9645)
共检索到1048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炬红 郭建英 万方浩 夏敬源
棉蚜是转Bt基因抗虫棉(简称Bt棉)上的非目标害虫,也是Bt棉上危害较严重的害虫之一。用酶标仪在室内测定了取食Bt棉GK12不同世代棉蚜中肠消化酶系的活力和比活力,包括蛋白酶、蔗糖酶、海藻糖酶和淀粉酶,并与取食亲本常规棉泗棉3号的棉蚜比较,以研究Bt棉对棉蚜中肠消化酶的短期影响和长期效应。结果发现,取食Bt棉1代、2代、3代和60代以上的棉蚜,与取食常规棉棉蚜的这4种消化酶的活力和比活力之间均无显著差异,在Bt棉上取食不同世代棉蚜的消化酶活力也无显著差异。表明无论从短期影响还是长期效应来看,Bt棉对棉蚜的中肠消化酶系均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转Bt基因抗虫棉 棉蚜 消化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炬红 郭建英 万方浩 夏敬源
以常规棉泗棉3号上饲养10代的棉蚜作为虫源,以其亲本为对照,在室内分别研究了转单、双价基因抗虫棉对棉蚜的短期影响,及单价抗虫棉对棉蚜的长期效应。结果发现,单价抗虫棉GK12和双价抗虫棉SGK321在短期内对棉蚜生长发育、繁殖和生命表参数无显著影响。在抗虫棉上取食1代的棉蚜,各龄发育历期、成虫寿命、产仔数和产仔历期、内禀增长率、净增长率、平均发育历期等和取食亲本的棉蚜之间均无显著差异。在GK12上取食37代的棉蚜与取食亲本常规棉泗棉3号和在GK12上取食1代的棉蚜之间以上各指标也无显著差异。可见,单价抗虫棉GK12和双价抗虫棉SGK321在短期内对棉蚜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均无显著影响,GK12在长期...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兴洪 程吉明 陈翠容 李连芳 夏更勇
以转基因抗虫棉R93- 4等五个品系为材料 ,对其生育特性及有关经济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R93- 4 ,R93- 6 ,RH - 4 ,R93- 5,R93- 3等品系与对照相比生育进程提前 ,早熟 ,结铃集中 ,着铃性好 ,但铃重、衣分较低。转Bt基因抗虫棉多表现苗期长势弱 ,铃小等缺点。
关键词:
生育特性 经济性状 转基因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苏军 黄季焜 乔方彬
本文以实证的研究方法 ,对转Bt基因抗虫棉和作为对照的常规棉品种进行了经济效益的分析 ,得出转Bt基因抗虫棉在减少农药施用、降低生产成本、减轻棉农劳动用工以及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都起到显著的作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朱青竹 苏丽君 赵国忠 张艳丽 刘桂珍 陈正华 胡赞民
本试验根据2004-2005年国家棉花区试结果数据[1]对抗病虫新型转基因棉花新品系126/系9的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品系具有高抗棉铃虫和枯黄萎病、纤维品质优异、产量较高、抗逆性强等优良特性,适宜在黄河流域棉区种植。
关键词:
棉花新品系 126/系9 特性分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海祯 梁哲军 齐宏立 王玉香 聂安全 范志杰
以转Bt基因抗虫棉晋棉 31号为试验材料 ,研究栽培密度、DPC化控、化肥三因素不同组合对棉花干物质积累分配以及源库活性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 ,三因素优化组合可以构建源库优化平衡状态。当源库指数处于优化状态时 ,干物质积累速率大幅度提高 ,干物质在各器官分配比例相对协调 ;开花后同化产物向库器官输出率提高 ,铃重增加 ;叶源生理活性显著提高 ,功能叶时间延长。转Bt基因抗虫棉栽培关键在于构建源库优化平衡状态
关键词:
转Bt基因抗虫棉 源库活性 优化调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常丽娟 宋君 刘文娟 张富丽 王东 尹全 雷绍荣
【目的】研究转Bt基因抗虫棉外源Bt蛋白表达的时空规律,明确Bt蛋白表达量和转Bt基因抗虫棉抗性的内在联系,更加有效降低靶标害虫危害。【方法】采用ELISA(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蛋白定量检测方法,以转Bt基因抗虫棉鄂抗虫棉1号(GK19)为研究材料,对转Bt基因抗虫棉不同组织器官、不同生长时期主茎功能叶和不同生长时期主茎不同叶位叶片的Bt蛋白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转Bt基因抗虫棉不同组织器官Bt蛋白含量存在差异,苗期叶片最高,花、蕾、铃次之,根、茎较低;不同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卢延 薛丽 周正堂 董金锦 高希武 宋敦伦
室内用生物测定方法评价了七星瓢虫的5个虫态对取食转(Bt+CpTI)双价基因棉(SGK321)和常规棉(石远321)棉蚜在不同密度下捕食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方程模型。由模型得出在一定范围内捕食量随猎物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其寻找效应均随棉蚜密度的增加而降低。捕食量除在成虫期N=80,240和二龄期N=80 3个密度差异显著小于常规棉外,其他密度都与常规棉无显著差异。与常规棉相比,1、3龄和成虫期的瓢虫对转基因棉上生长的蚜虫控制能力和最大捕食量要强于常规棉。就试验总体评价,转双价基因棉(Bt+CpTI)处理的棉蚜对七星瓢虫总体的捕食功能反应影响不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妙 王国印 辛树朋 万艳霞 张子花 赵红霞 朱继杰 王士杰
分析了冀丰1056的产量构成因子、纤维品质主要指标、抗枯、黄萎病性能、抗棉铃虫性及其农艺性状表现,明确了该品种具有结铃性强、衣分高、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纤维品质主要指标综合配套、高产稳产的突出特点,为进一步生产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戴茂华 刘丽英 吴振良
以6个转Bt基因陆地棉作为亲本材料,按完全双列杂交(Griffing 4)设计,从16个性状指标上对其品种间杂种优势和配合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杂种F1具有明显的优势,测试的16个性状中有13个性状具有正向中亲优势,5个性状具有正向超高优势,14个性状具有正向竞争优势。通径分析表明:在增产因素中,株高、单铃重和衣分所起的作用大。配合力分析表明:16个性状的遗传变异主要产生于基因的加性效应,而籽棉产量、皮棉重、果枝数、单铃重、衣分、烂铃率、比强度和纤维长度的非加性效应也很强;冀棉616(P5)和衡棉4号(P1)是优良的高产亲本,冀棉228(P6)是良好的优质亲本;筛选出8个高优势组合,其中3个为...
关键词:
转Bt基因抗虫棉 杂种优势 配合力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闫喜中 张锐 孟志刚 孙国清 周涛 郭三堆
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将含有Bt杀虫基因的pG4AB质粒导入受体棉花中23中,通过卡那霉素筛选,Bt免疫检测条检测,PCR扩增对转基因抗虫棉的各个自交世代进行跟踪研究。结果表明,具有卡那霉素抗性的单株能扩增出Bt基因,而且均有Bt杀虫蛋白表达。Bt基因与npt Ⅱ基因均整合进了棉花基因组中,相互之间紧密连锁遗传,均稳定表达,因此报告基因npt Ⅱ可用于研究Bt基因的遗传情况。
关键词:
Bt基因 npt Ⅱ基因 遗传 表达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孟凤霞 沈晋良 周威君 高聪芬 唐灿明
采用喂饲法 ,建立了转Bt基因棉叶片和蕾对棉铃虫初孵幼虫的抗虫性测定方法及相应的指标。叶片喂饲法 :第 2~ 3展开叶用浸水的脱脂棉保湿放入玻璃或塑料容器中 ,接 5头初孵幼虫 ,用扎孔的塑料薄膜封口 ,在 (2 7± 1)℃条件下饲养 5d后记录死亡率、存活幼虫发育龄期及危害级别。蕾喂饲法 :每蕾接 2头初孵幼虫 ,控制条件同上 ,喂饲 3d后 ,记录幼虫死亡率和存活幼虫发育龄期。以上方法的建立 ,为转Bt基因棉抗虫性的时空规律与害虫抗性选育和遗传规律的研究提供了较为可靠、简便的方法。
关键词:
转Bt基因棉 棉铃虫 抗虫性测定方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聪芬 沈晋良 须志平 陈进
采用喂饲法 ,测定了转双价基因棉 (中棉 4 1、SGK32 1)、转单价基因棉 (中棉 2 9)及常规棉 (苏棉 12 )对抗性和敏感棉铃虫的抗虫性。结果表明 :转双价基因棉主茎叶片对抗性和敏感棉铃虫初孵幼虫的抗虫性明显高于或稍高于转单价基因棉 ,且随棉花生长发育期的推移抗虫性下降速度较慢 ,如第 8叶后中棉 4 1(ZM4 1)对抗性和敏感初孵幼虫的平均死亡率分别为 80 0 %~ 4 0 0 %和 10 0 %~ 85 6 % ,而中棉 2 9(ZM2 9)分别为 30 0 %~ 15 6 %和 84 0 %~ 71 1%。转单、双价基因棉生长中后期主要受害部位对抗、感棉铃虫...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桂玲 温四民 董合忠
【目的】研究转Bt基因抗虫棉对盐胁迫的反应,旨在揭示棉花的耐盐机理。【方法】以转Bt基因抗虫棉"鲁棉研16"为材料,在棉花幼苗长到3片真叶时进行盐处理(NaCl含量分别为0(CK),2.6,4.2 g/kg),测定盐胁迫下转Bt基因抗虫棉的各种生理生化指标。【结果】盐胁迫使转Bt基因抗虫棉幼苗叶片光合速率(Pn)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胞间CO2浓度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与对照相比,盐胁迫处理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含量升高,叶绿素a/b降低。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在盐胁迫初期升高,后期下降。盐胁迫处理MDA和类胡萝卜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吴家和 陈志贤 李淑君 李燕娥 焦改丽
用4个国内转基因棉花品系(951,2527,9560,纯抗)和1个美国转基因棉花品种(DH3)进行抗虫性试验。结果表明,棉花不同组织器官的抗虫性不同,花瓣,苞叶和顶端叶抗虫性最强;国内转基因棉花的4个品系和美国DH3的抗虫性强弱没有显著差异;转基因棉花的蛋白毒性在棉铃虫体内具有一定的残效。
关键词:
棉铃虫,Bt基因,棉花,抗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