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87)
- 2023(5589)
- 2022(4599)
- 2021(4137)
- 2020(3477)
- 2019(7465)
- 2018(7049)
- 2017(12748)
- 2016(7316)
- 2015(7718)
- 2014(7312)
- 2013(7014)
- 2012(6467)
- 2011(5739)
- 2010(5480)
- 2009(4949)
- 2008(4778)
- 2007(3933)
- 2006(3285)
- 2005(2601)
- 学科
- 济(24118)
- 经济(24087)
- 业(19087)
- 管理(18831)
- 企(14380)
- 企业(14380)
- 方法(12038)
- 数学(11043)
- 数学方法(10955)
- 农(7983)
- 学(7929)
- 贸(7111)
- 贸易(7110)
- 易(6966)
- 财(6966)
- 中国(5996)
- 业经(5671)
- 农业(5617)
- 技术(4777)
- 环境(4514)
- 务(4384)
- 财务(4379)
- 财务管理(4375)
- 企业财务(4175)
- 制(4084)
- 出(3959)
- 产业(3812)
- 划(3631)
- 地方(3602)
- 银(3592)
- 机构
- 大学(103134)
- 学院(102746)
- 研究(39169)
- 济(37951)
- 经济(37373)
- 管理(35861)
- 农(35846)
- 理学(32442)
- 理学院(31988)
- 管理学(31262)
- 管理学院(31114)
- 科学(30597)
- 农业(29637)
- 业大(26872)
- 中国(26348)
- 所(22666)
- 研究所(21628)
- 京(21159)
- 农业大学(19878)
- 中心(17269)
- 室(16563)
- 业(16112)
- 实验(15962)
- 实验室(15413)
- 财(15223)
- 省(15138)
- 重点(14661)
- 江(14572)
- 科学院(14183)
- 院(13498)
- 基金
- 项目(82277)
- 科学(63210)
- 基金(61449)
- 家(59387)
- 国家(58946)
- 科学基金(48246)
- 研究(46941)
- 自然(36156)
- 自然科(35393)
- 自然科学(35376)
- 自然科学基金(34784)
- 省(33598)
- 基金项目(33528)
- 社会(30055)
- 划(29223)
- 社会科(28580)
- 社会科学(28571)
- 资助(23617)
- 教育(20976)
- 计划(20819)
- 重点(19391)
- 科技(19087)
- 创(17948)
- 业(17573)
- 科研(17366)
- 发(17259)
- 创新(16902)
- 部(16812)
- 农(16560)
- 专项(15839)
共检索到1342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微 王树涛 陈英旭 吴伟祥
【目的】明确外源Bt基因插入对水稻倒1叶光合速率及光合作用相关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以转Bt基因水稻及亲本水稻为试材,研究盆栽及田间条件下转Bt基因及亲本水稻苗期、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倒1叶光合特性及其相关光合酶活性、光合产物积累的动态变化。【结果】转Bt基因及亲本水稻生理活动峰值均出现在拔节期。与亲本水稻相比,转Bt基因水稻苗期叶片净光合速率显著低于亲本;而拔节期和抽穗期,转Bt基因水稻倒1叶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和乙醇酸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亲本水稻(P<0.05),且拔节期转Bt水稻倒1叶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也显著高于亲本水稻(P<0.05);成熟期,转Bt基因与亲本水稻倒1叶光合特...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春华 朱建国 刘标 曾青 罗克菊 唐昊冶 刘钢 张国安
【目的】明确臭氧(O3)浓度升高对转Bt基因水稻(Oryza Sativa L.)光合特性的影响。【方法】利用中国农田开放式O3浓度升高(O3-FACE)研究平台,以Bt汕优63(Bt-SY63)及汕优63(SY63)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种植,分别于处理26 d、47 d和75 d对其光合特性相关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随着O3处理时间的延长,Bt-SY63和SY63剑叶净光合速率(Pn)呈现下降趋势,与各自对照相比75 d时分别下降21.1%和15.1%(P<0.01),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的变化趋势与Pn基本保持一致;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光化学猝...
关键词:
O3-FACE 转Bt基因水稻 光合特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微 杨宙
采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法,将cry1Ab基因导入优良三系恢复系明恢63,共获得了92个独立转化株,其中13株为单拷贝。通过发芽试验,获得了11个单拷贝转基因纯合系。ELISA检测结果表明:不同株系其Bt蛋白含量不一样,但杂种的Bt蛋白含量与其亲本一致。室内人工接虫试验及田间抗虫性试验初步表明:5个纯合株系表现高度抗性,且农艺性状与原品种没有显著差异。由此说明,所获得的这些单拷贝转基因株系可作为育种材料,用于抗虫水稻的培育。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董亚强 李强 尤民生 林胜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褐飞虱在转cry1Ab抗虫水稻(mf-mH3301-1)和非转基因水稻(mH3301)上的取食和产卵选择行为,并通过y型嗅觉仪研究了褐飞虱对2种水稻的趋性反应.结果表明:转基因水稻mf-mH3301-1对褐飞虱成虫的取食选择行为有一定的影响,在接虫后2、4、8 H,雄成虫在bt水稻上的着虫率显著低于对照mH3301,而雌成虫在接虫后4、8 H在bt水稻上的着虫率显著低于对照mH3301.然而,bt水稻对于褐飞虱的产卵选择性和趋性反应均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褐飞虱 Bt水稻 生态适合度 行为反应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丽娟 李天来 崔娜
针对温室番茄栽培中常采用的低夜温管理而造成生育障碍,影响物质的积累与分配,从而降低产量和品质等问题,以夜温15℃为对照,研究夜间不同时间段6℃低温处理及其恢复对番茄光合产物积累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夜间不同时段低温处理明显降低植株的株高、株幅和植株的干物质积累总量,恢复7d后仍呈降低趋势;夜间不同时段低温影响光合产物的运输及向根、茎和叶中的分配比率,并导致叶片中糖和淀粉的积累。试验所设处理中,以整夜低温处理对番茄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前半夜低温处理,后半夜低温处理影响程度最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马国胜 薛吉全 路海东 张仁和
对2种类型饲用玉米在不同栽培密度条件下光合产物生产和运转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青贮型玉米科多8号偏重于营养生长,其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大,二者随密度的变化其变幅较大;粮饲兼用型玉米陕单310偏重于生殖生长,其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较小,密度对其影响较小,耐密植。密度对2种类型玉米光合产物在器官中的分配比例及器官中光合产物的转运性能具有调节作用。科多8号和陕单310光合产物转移率较大的器官分别是叶片和茎秆。
关键词:
饲用玉米 密度 光合产物 积累 转运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运红 黄威 胡红青 刘玉荣 陈迪勤
采用ELISA定量法研究了(28±1)℃下转Bt基因玉米植株残体不同组织所含Cry1Ab蛋白在黄褐土和红壤中的残留动态,并对其进行方程拟合。结果表明,转Bt基因玉米植株残体不同组织释放的Cry1Ab蛋白在不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基本一致,均呈前期快速降低和后期稳定下降2个阶段,但同一组织释放的Cry1Ab蛋白在不同土壤中的残留变化速率存在显著差异,黄褐土中下降明显快于红壤,1周内表现尤为显著;不同组织释放的Cry1Ab蛋白在同一土壤中其残留差异显著,且受培养时间等因素的影响,总体表现为根>叶>茎,与初始时Cry1Ab蛋白土壤可提取量表现基本一致;双指数模型比移动对数模型和指数模型更符合转Bt基因玉...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邢珍娟 王振营 何康来 白树雄
【目的】研究间苗后留在田间地表的转Bt基因玉米幼苗残体中Cry1Ab杀虫蛋白的降解规律,比较两种Bt玉米幼苗残体中Cry1Ab杀虫蛋白的降解速度。【方法】以两种表达Cry1Ab杀虫蛋白的转Bt基因抗虫玉米MON810和Bt11为材料,采用ELISA方法测定各取样时期中幼苗残体中Cry1Ab杀虫蛋白残留量。【结果】转Bt基因玉米幼苗残体中杀虫蛋白降解是逐渐的,且降解速度较快,到50d时幼苗残体已经完全腐烂,Bt11幼苗残体中的杀虫蛋白已经完全降解,在MON810中还能检测到微量的杀虫蛋白。两种转基因玉米幼苗残体中的Bt杀虫蛋白的初始含量差异不显著,但在同一时间段的Bt杀虫蛋白降解速度存在差异均显...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白耀宇 蒋明星 程家安
目的研究转Bt基因水稻表达的外源Bt杀虫蛋白在土壤中的环境去向,以便进行转BT基因水稻的生态风险性评价。方法室内采用ELISA法,研究转Bt基因水稻克螟稻2号(KMD2)粉碎叶片中Cry1Ab杀虫蛋白在3种水稻土,即青紫泥田、黄筋泥田和黄松田土中不同土壤含水量、土壤pH值和温度条件下的降解动态。结果供试叶片粉中Cry1Ab蛋白在3种水稻土中的降解动态均可用一级化学反应动力学指数方程来拟合,降解半消减期t0.5为1.8~4.0d。结论土壤含水量、pH和温度对Cry1Ab蛋白降解速率均有一定影响,但pH和温度的影响更为明显。通常pH较低的酸性土壤和低温不利于土壤中Cry1Ab蛋白的降解,特别是在酸...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汪顺义 刘庆 史衍玺 李欢
【目的】探讨氮钾配施对甘薯光合产物转移分配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方法】开展两年田间试验,设CK(不施肥)、单独施氮(75 kg N·hm(-2))、单独施钾(150 kg K_2O·hm(-2))和氮钾配施(75 kg N·hm(-2)+150 kg K_2O·hm(-2))4个处理,在生长前期(40 d)和薯块膨大期(100 d)分别进行(13)C叶片标记。测定了功能叶(13)C积累量和分配率、蔗糖合成酶(SS)和磷酸蔗糖合成酶(SPS)活性、叶绿素荧光和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等指标,并进行逐步回归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姜东 于振文 李永庚 余松烈
与 2 10kg/ha施氮量处理相比 ,2 70和 330kg/ha处理明显提高了具 90 0 0kg/ha产量潜力的鲁麦 2 2旗叶和茎蔗糖含量及旗叶蔗糖合成能力。 2 70kg/ha施氮量处理开花前和开花后营养器官中贮存光合产物量 (14 C放射性活度 )明显高于 2 10kg/ha处理 ,但处理间贮存光合产物的输出率无差异 ;开花后 2 0d ,高氮处理植株即时光合产物 (生产后直接输送至籽粒的光合产物 )比例小于低氮处理 ,而临时贮存光合产物 (先贮存于营养器官 ,在灌浆中后期再输出到籽粒的光合产物 )的比例大于低氮处理。提高施氮量促进鲁麦 2 2籽粒中蔗糖含量上升 ,淀粉积累量增大 ...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森 晏巢
以南方鲜食枣品种中秋酥脆枣的2种类型枣吊为试材,对木质化枣吊和非木质化枣吊叶片的生长期、叶面积、光合效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木质化枣吊生长期明显比非木质化枣吊生长期长;2)木质化枣吊叶片叶面积显著大于非木质化枣吊叶面积;3)木质化枣吊叶片净光合速率大于非木质化枣吊叶片,而且在强光下仍可保持较高的光合效率;4)木质化枣吊叶片栅栏组织细胞密集度大于非木质化枣吊叶片,且木质化枣吊茎的输导组织较非木质化枣吊发达;5)木质化枣吊叶片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比值明显大于非木质化枣吊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比值。综合分析认为,木质化枣吊与非木质化枣吊相比,在生长期、叶面积、光合效率3个方面具有优势,这些特点最...
关键词:
枣 枣吊 组织解剖结构 光合效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边江 华春 周峰 周泉澄 陈全战 王荣富 焦德茂
【目的】系统研究ATP处理后转PEPC+PPDK双基因水稻的光合特性,证明ATP是增强转C4基因水稻光合能力的关键因子。【方法】以原种和转PEPC+PPDK双基因水稻为材料,进行了PCR检测,C4光合酶活性的测定。通过ATP处理后,分析了光、温—光合曲线和活性氧代谢有关指标,统计分析了相关的产量构成因素。【结果】原种中虽有全套的C4光合酶,但活性很低。PCR检测出玉米的PEPC和PPDK基因转入普通水稻后,转PEPC+PPDK双基因水稻高表达了C4光合酶活性。在高光和高温条件下,同未施ATP的相比,ATP处理后转PEPC+PPDK双基因水稻光合速率分别提高17%和12%。在光氧化条件下,耐光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邢珍娟 王振营 何康来 白树雄
【目的】研究转cry1Ab杀虫蛋白基因玉米收获后玉米根茬及其根际土壤中Cry1Ab杀虫蛋白的降解动态,比较两种Bt玉米根茬和根际土壤中Cry1Ab杀虫蛋白的降解速度。【方法】以两种表达Cry1Ab杀虫蛋白的Bt抗虫玉米MON810和Bt11为材料,采用ELISA方法测定玉米收获后根茬残体和根际土壤中Cry1Ab杀虫蛋白的田间降解动态。【结果】转Bt基因玉米根茬残体和根际土壤中杀虫蛋白是逐渐降解的,Bt玉米MON810根茬中Cry1Ab杀虫蛋白含量较高,降解的速度也较慢,收获后8个月时还不能完全降解;Bt玉米Bt11根茬中Cry1Ab杀虫蛋白含量较低,降解速度比MON810根茬中Cry1Ab杀虫...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伟 郭建夫 张建中 左清凡 许良珠
为探明转基因水稻产量等非目标性状的变异程度,对转抗病基因水稻七转39及其受体亲本七丝软占的产量性状与籽粒干物质积累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七转39结实率与七丝软占无显著差异,单株有效穗数比七丝软占显著偏少,而穗长、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和单株产量等5个性状均显著高于七丝软占.两者籽粒干物质积累特性亦表现不同,七转39穗上部与穗下部籽粒干物质积累为异步型,籽粒灌浆快增期长,快增期籽粒干重日增长强度大,而七丝软占穗上部与穗下部籽粒干物质积累为同步型,籽粒灌浆快增期短,快增期籽粒干重日增长强度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