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28)
- 2023(8495)
- 2022(7494)
- 2021(6776)
- 2020(6102)
- 2019(13969)
- 2018(13988)
- 2017(26794)
- 2016(15147)
- 2015(17356)
- 2014(17658)
- 2013(17534)
- 2012(16524)
- 2011(15126)
- 2010(15378)
- 2009(14657)
- 2008(14804)
- 2007(13623)
- 2006(11743)
- 2005(10758)
- 学科
- 济(60693)
- 经济(60601)
- 管理(46089)
- 业(42959)
- 企(35395)
- 企业(35395)
- 方法(28441)
- 数学(25060)
- 数学方法(24838)
- 财(19369)
- 农(17536)
- 制(16687)
- 中国(14790)
- 学(13852)
- 业经(13210)
- 务(11732)
- 财务(11700)
- 财务管理(11664)
- 地方(11630)
- 贸(11316)
- 贸易(11313)
- 农业(11172)
- 体(11080)
- 企业财务(11029)
- 易(11001)
- 银(10525)
- 银行(10479)
- 行(9924)
- 融(9912)
- 金融(9907)
- 机构
- 大学(227086)
- 学院(226006)
- 济(90591)
- 经济(88560)
- 管理(81751)
- 研究(78284)
- 理学(69858)
- 理学院(69023)
- 管理学(67779)
- 管理学院(67360)
- 中国(58134)
- 科学(50868)
- 京(47570)
- 农(47037)
- 财(45127)
- 所(42121)
- 研究所(38227)
- 业大(38072)
- 农业(37512)
- 中心(36072)
- 江(35355)
- 财经(34922)
- 经(31400)
- 北京(29604)
- 经济学(28435)
- 范(28132)
- 师范(27723)
- 州(27688)
- 院(27180)
- 省(27011)
- 基金
- 项目(148598)
- 科学(114782)
- 基金(106885)
- 研究(104243)
- 家(94531)
- 国家(93776)
- 科学基金(78445)
- 社会(64523)
- 社会科(61038)
- 社会科学(61014)
- 省(60164)
- 基金项目(56997)
- 自然(51953)
- 自然科(50710)
- 自然科学(50689)
- 划(50171)
- 自然科学基金(49792)
- 教育(48559)
- 资助(43684)
- 编号(41821)
- 成果(35159)
- 重点(34215)
- 部(33040)
- 发(31571)
- 创(30726)
- 制(30215)
- 课题(29652)
- 计划(29102)
- 科研(29061)
- 创新(28930)
共检索到3359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莉 陈庆富 王华芳
以转gshⅠ基因拟南芥为试验材料,测定干旱胁迫下转基因植株的GSH含量、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同时测定谷胱甘肽还原酶(G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研究酵母gsh I基因的功能,分析转基因拟南芥的抗旱生理机制。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转基因植株和对照的GSH含量都有所增加,但转基因植株增加更多,干旱诱导了对照和转基因植株GSH的合成,gsh I基因的表达提高了转基因植株中合成GSH的水平。转基因植株中GR活性比对照的高得多,提高了GSH/GSSG比率,使氧化态GSH得到还原,干旱启动了GSH的再生系统。转基因植株叶片相对含水量变化不明显(与对照相比),但MDA含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双喜 徐兆师 张改生 李连城 陈孝 陈明 马有志
【目的】培育抗旱转基因小麦新品系,解析转基因小麦抗旱生理机制,为转基因小麦抗旱性鉴定提供依据。【方法】以转W16基因3个高代转基因小麦品系为供试材料,在2008—2010年连续两年大田正常灌溉和干旱处理条件下,对转基因小麦品系进行田间抗旱性鉴定;同时对不同生育期植株体内的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及其旗叶的SPAD值进行测定分析。【结果】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转基因品系比对照济麦19的单株粒重和千粒重极显著增加,其中单株粒重分别增加20.00%—23.08%、20.88%—24.71%和15.29%—25.27%;千粒重分别增加16.24%—19.85%、13.46%—16.95%和21.58%—24....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晓波 贾新平 梁丽建 邓衍明
为了研究毕氏海蓬子中水通道蛋白基因的功能,利用RACE技术克隆了毕氏海蓬子经盐诱导后差异表达的水通道蛋白基因SbPIP1,并利用生物学软件对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了分析。进一步构建SbPIP1基因的植物高效表达载体PCAMbIA2301-SbPIP1,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烟草NC89,通过KAN抗性、PCR及半定量RT-PCR筛选鉴定阳性转基因苗;对转基因烟草进行抗旱性分析,同时测定转基因烟草叶片原生质体在低渗溶液中破裂所需时间,以及在不同浓度PEG6000处理后转基因烟草叶片的相对含水量(RWC)、离子外渗率(IL)、丙二醛(MDA)含量和脯氨酸含量,研究毕式海蓬子SbPIP1基因的功能,分...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晓东 李月 王若仲 代培红 刘超 石书兵
[目的]拟南芥GH3-5和GH3-6基因属于生长素早期应答基因GH3基因家族。GH3-5基因过表达植株GH3.5-1D和GH3-6基因过表达植株Dfl1-D都表现出生长素响应缺失的表型,然而与野生型对照相比两者的抗旱能力却完全相反。研究GH3-5基因的抗旱机制,将能解释两者抗旱表型完全相反的原因。[方法]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了干旱胁迫后GH3.5-1D、Dfl1-D及其对应野生型中水杨酸的含量,同时检测了GH3.5-1D/NaH G和GH3.5-1D/Npr1两种双突变体的抗旱性。[结果]与野生型相比,干旱胁迫后Dfl1-D中水杨酸(Sa)的含量没有差异,而GH3.5-1D中Sa的含...
关键词:
GH3 抗旱性 水杨酸 生长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亚婷 邢红侠 庞茜 郑旭 张靖 瓮巧云 邢继红 董金皋
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鉴定拟南芥抗病相关基因T1N6-22的互作蛋白,为进一步明确T1N6-22基因调控拟南芥抗病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利用Gateway技术,构建T1N6-22基因及其候选互作蛋白基因的酵母双杂交载体AD-T1N6-22、AD-AT1G06050、AD-AT1G21400、AD-AT2G19480、BD-T1N6-22、BD-AT1G06050、BD-AT1G21400和BD-AT2G19480。将空载的AD载体分别与BD-T1N6-22、BD-AT1G06050、BD-AT1G21400和BD-AT2G19480载体组合共同转化酵母感受态细胞,检测各基因的自激活活性,发现T1N6-22、AT1G21400、AT2G19480基因无自激活活性,AT1G06050基因有自激活活性。将AD-T1N6-22载体分别与BD-AT1G06050、BD-AT1G21400和BD-AT2G19480载体组合,BD-T1N6-22载体分别与AD-AT1G06050、AD-AT1G21400、AD-AT2G19480载体组合,进行酵母双杂交试验。结果发现,AD-T1N6-22与BD-AT1G06050、BD-AT1G21400和BD-AT2G19480,BD-T1N6-22与AD-AT1G06050、AD-AT1G21400、AD-AT2G19480共转化的酵母细胞在二缺(-Leu/-Trp)、三缺(-Leu/-Trp/-His)和四缺(-Leu/-Trp/-His/-Ade)培养基上均可以生长,表明T1N6-22与AT1G06050、AT1G21400和AT2G19480在酵母细胞中直接互作。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惠 刘博宇 阮颖 刘春林
对拟南芥SDG26基因功能缺失突变体sdg26植株和对照野生型Col植株在干旱条件下的SOD活性和MDA、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随着干旱时间(5、8、11、14、17、20 d)持续,sdg26植株中的SOD活性和MDA、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都表现出明显提高的趋势,上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野生型Col植株;在持续干旱20 d条件下,Col植株的叶片逐渐失水干枯及至死亡,但sdg26植株能正常生长,表现出良好的生长势,推测SDG26基因功能的丧失可以增强拟南芥的抗旱能力,说明植物的抗旱能力与组蛋白的甲基化修饰密切相关。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红娟 刘廷利 刘莉 张保龙 窦道龙
Gbve1是海岛棉中的1个抗棉花黄萎菌基因,前期研究表明它能介导棉花与拟南芥对落叶型与非落叶型黄萎菌的抗性。为了揭示该基因的作用机制,对其细胞定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基因定位在植物细胞膜上;并检测了胼胝质沉积和活性氧积累情况,发现转基因拟南芥在黄萎菌侵染后胼胝质沉积,过氧化氢含量明显高于对照植株。推测:Gbve1是1个膜定位蛋白基因,它能响应黄萎菌的侵染,诱导拟南芥产生抗病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歌 惠颖 赵翠 田梦涵 任媛媛 黄占景 葛荣朝
拟南芥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基因AtSTK的过量表达可以明显提高拟南芥的耐盐性。为进一步研究AtSTK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以拟南芥基因组DNA为模板设计引物,扩增获得AtSTK基因的启动子序列,并构建到报告载体pAbAi,将重组报告载体质粒pAbAi-HYT利用BstbⅠ进行单酶切线性化,转化酵母菌株Y1H Gold,线性化的pAbAi-HYT整合到基因组中。然后,将纯化的拟南芥双链cDNA、pGADT7-Rec载体共转化含有报告载体pAbAi-HYT的酵母菌,将菌液涂布到含有100 ng/m L Ab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涛 唐永严 刘良玉 张美冬 郑用琏 张方东
利用PCR反应克隆来自酿酒酵母的磷酸甘露糖异构酶(PMI)基因pmi,通过农杆菌介导的花序侵染法将PMI的基因导入受体拟南芥中,将转化后的拟南芥种子放在质量浓度为1g/L的甘露糖MS培养基上进行筛选培养,共得到抗性拟南芥植株4株。PCR反应证明酵母PMI的基因pmi已经整合到拟南芥基因组中,RT-PCR检测证明该基因的内含子能够在拟南芥中被正确剪切,同时通过GUS化学组织染色方法证明了伴随转化的GUS基因gus在拟南芥中得以表达,以上研究结果说明酵母PMI/甘露糖系统可以作为拟南芥遗传转化的筛选标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冰彬 张琳琳 于明含 丁国栋 高广磊
【目的】探究不同干旱程度下油莎豆的生理响应、揭示其抗旱机制,可为油莎豆在北方沙区的引种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以干旱、半干旱沙区引种的热点油料作物油莎豆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控水试验设置对照、轻度胁迫、中度胁迫和重度胁迫4个处理,其土壤含水率分别为> 12%、8%~12%、5%~8%和<5%,探究干旱胁迫对油莎豆生长和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和隶属函数计算评价其抗旱能力。【结果】(1)随着干旱程度加重,油莎豆的冠幅、果实数等生长性状显著降低,根冠比升高;适度的干旱胁迫可以增强油莎豆光合速率。(2)在不同干旱程度胁迫下,油莎豆的渗透调节、激素调节和提升抗氧化酶活性等多种抗逆生化机制的调节能力有所差异,且根系和叶片对干旱胁迫的响应不同。(3)随胁迫加剧,根系中APX酶活性呈单峰变化,叶片中APX酶活性在重度胁迫下达到最大值;根系中甜菜碱含量持续升高,而叶片中甜菜碱含量呈单峰变化。(4)油莎豆抗旱性度量值为0.468,属于中等抗旱植物。【结论】油莎豆具有一定抗旱能力,沙土土壤水分质量分数8%~12%是油莎豆表型生长、生物量积累和维持光合生理活性的最优土壤水分环境,故在半干旱沙区引种需配备一定灌溉条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武霞 张一南 赵楠 张莹 赵瑞 李金克 周晓阳 陈少良
【目的】Annexins是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的一大类膜联蛋白家族,能够参与氧化胁迫、热胁迫、干旱胁迫和盐胁迫等许多胁迫响应过程。但在胡杨中,对膜联蛋白家族在抗逆性中的作用情况还缺乏了解。本文研究胡杨Anneixn1在植物耐受渗透胁迫和干旱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对渗透胁迫诱导的PeAnn1基因表达进行检测,对Pe Ann1进行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与毛白杨、拟南芥、大豆和水稻膜联蛋白基因家族成员进行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以过表达PeAnn1拟南芥(PeAnn1-OE1和PeAnn1-OE2)、Annexin1突变体(atann1)和野生型拟南芥(WT)为实验材料,利用不同浓度甘露醇处理(0、150、200、250、300 mmol/L)模拟渗透胁迫,并对各株系进行土壤干旱和复水处理,测定了不同处理株系的萌发率、根长、叶绿素含量及荧光参数、过氧化氢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和基因表达等指标,分析了不同基因型拟南芥的抗旱性。【结果】短期渗透胁迫处理诱导了胡杨叶片中PeAnn1基因的上调表达。PeAnn1基因序列与毛白杨PtAnn1相似度最高,与PtAnn1亲缘关系较近。在甘露醇培养基上,过表达PeAnn1拟南芥的生存率和根长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且随着甘露醇浓度的升高,差异显著(P <0.05)。复水后,PeAnn1转基因拟南芥光合参数的恢复程度也较低。在渗透胁迫下,转基因植株抗氧化物酶SOD、POD、CAT的活性以及编码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低于野生型和突变体,不能清除过多活性氧,导致氧化伤害。【结论】以上结果表明,过表达PeAnn1降低了拟南芥对水分逆境的抗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晓波 贾新平 刘晓雪 马鸿翔 叶晓青
为了研究盐地碱蓬Ss DREB基因在转基因烟草中的功能,探究转基因烟草的抗逆生理机制,我们构建了SsDREB基因的植物高效表达载体p CAMBIA2301-Ss DREB,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其导入烟草NC89中,通过Kan抗性、PCR及RT-PCR筛选鉴定阳性苗;对转基因烟草苗进行高盐、干旱等抗逆性分析,同时测定在不同浓度Na Cl和PEG6000处理后转基因烟草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光能转化效率(Fv/Fm)、实际光量子效率(φPSⅡ)以及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结果表明:通过Kan抗性、PCR及RT-PCR筛选鉴定,最终获得12个株系转基因阳性苗。转基因植株的抗逆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长英 张梦 魏从进 许亚珍 曹博宁 郑莎 范伟 向仲怀 赵爱春
【目的】植物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在响应生物与非生物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分析桑树(川桑)B家族MAPK基因MnMAPK5的亚细胞定位和启动子活性,并将其转入拟南芥中进行过表达研究,探讨MnMAPK5在逆境胁迫下的作用机制。【方法】将MnMAPK5的上游启动子连接到p BI121载体上,通过花粉介导法转入拟南芥中,经高温、低温、NaCl和PEG处理后进行GUS染色分析。通过构建过表达载体,将MnMAPK5转化到拟南芥中,用T3转基因植株进行抗逆境胁迫分析。【结果】MnMAPK5基因的编码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郝丛丛 杨萍 陈展 贾娇 赵斌 司贺龙 韩建民 邢继红 董金皋
【目的】揭示AtBT4在拟南芥抗灰葡萄孢中与SA、JA信号途经的相互关系。【方法】利用RT-PCR技术,检测用SA、SA类似物BTH、JA、ACC及灰葡萄孢处理拟南芥野生型Col-0后其AtBT4的表达情况;检测经SA和JA处理后拟南芥SA、JA途径相关突变体AtBT4的表达情况;并检测接种灰葡萄孢后拟南芥野生型Col-0、bt4突变体和回复突变体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JA处理和接种灰葡萄孢后,拟南芥野生型Col-0中AtBT4的表达明显增强。但经JA处理后,JA不敏感突变体jar1的AtBT4表达变化趋势与野生型明显不同,AtBT4的表达水平不受JA诱导。SA信号途径相关突变体ed...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坡 谷守芹 杨阳 吴敏 王梅娟 张长志 董金皋
【目的】研究拟南芥MAPK信号转导途径的关键基因MPK3、MPK4、MPK6的功能,明确其在渗透调节中的作用。【方法】构建拟南芥MPK3、MPK4、MPK6的酿酒酵母表达载体,遗传转化酿酒酵母渗透调节功能丧失的hog1?突变体,筛选得到阳性转化子,并分析其在渗透胁迫下的表型特征。【结果】扩增得到了拟南芥MPK3、MPK4、MPK6的全长cDNA序列,构建了上述3个基因的表达载体,并筛选得到了3个基因的阳性转化子。在1 mol.L-1 KCl、0.3 mol.L-1 LiCl、1 mol.L-1 NaCl、1 mol.L-1 Sorbitol的盐胁迫处理下,阳性转化子生长状态良好,与野生型的表型...
关键词:
拟南芥 MAPK 功能互补 渗透调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