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83)
- 2023(8367)
- 2022(6736)
- 2021(6178)
- 2020(5303)
- 2019(11998)
- 2018(11725)
- 2017(22513)
- 2016(12255)
- 2015(13361)
- 2014(13026)
- 2013(12473)
- 2012(11068)
- 2011(9919)
- 2010(9932)
- 2009(9077)
- 2008(8694)
- 2007(7364)
- 2006(6321)
- 2005(5319)
- 学科
- 济(47018)
- 经济(46971)
- 管理(34776)
- 业(33258)
- 企(27212)
- 企业(27212)
- 方法(25799)
- 数学(23596)
- 数学方法(23185)
- 农(12377)
- 中国(11021)
- 学(10796)
- 财(10740)
- 业经(9952)
- 贸(9941)
- 贸易(9937)
- 易(9701)
- 农业(8358)
- 技术(8349)
- 环境(8039)
- 理论(7989)
- 划(7116)
- 制(7094)
- 地方(7043)
- 务(6933)
- 财务(6903)
- 财务管理(6893)
- 企业财务(6506)
- 和(6292)
- 银(6120)
- 机构
- 学院(171422)
- 大学(170598)
- 管理(66722)
- 济(65695)
- 经济(64507)
- 理学(59459)
- 理学院(58827)
- 管理学(57260)
- 管理学院(57000)
- 研究(56064)
- 中国(40118)
- 科学(39098)
- 农(37405)
- 京(34889)
- 业大(33106)
- 农业(29998)
- 所(29377)
- 研究所(27548)
- 财(26883)
- 中心(25471)
- 江(24119)
- 财经(22514)
- 北京(21262)
- 农业大学(20647)
- 经(20634)
- 院(20535)
- 范(20133)
- 经济学(19953)
- 技术(19772)
- 师范(19716)
- 基金
- 项目(127467)
- 科学(99066)
- 基金(92738)
- 家(85142)
- 国家(84494)
- 研究(83114)
- 科学基金(71424)
- 社会(52799)
- 省(51330)
- 自然(50221)
- 社会科(50191)
- 社会科学(50175)
- 自然科(49200)
- 自然科学(49185)
- 基金项目(49162)
- 自然科学基金(48307)
- 划(43594)
- 教育(39337)
- 资助(38659)
- 编号(31510)
- 重点(29114)
- 创(27317)
- 部(26800)
- 计划(26790)
- 发(26370)
- 科研(25505)
- 创新(25493)
- 科技(23907)
- 成果(23015)
- 业(22922)
共检索到2292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施祖强 汤楚宙 官春云 吴明亮 陈社员 徐波
针对目前播种高速作业的要求,通过实验室台架试验研究偏心轮型孔轮式排种器排种速度对排种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排种器转速为18~45 r/min时,其各项排种性能较为稳定,排种质量较好.通过对排种器转速与播量、排种均匀性和破碎率之间的关系曲线及其各行排量一致性和总排量稳定性变化情况的分析,验证了排种器结构的合理性和该类型排种器用于高速作业的可行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亚夫 吴志立 聂也之 刘扶贫 吴明亮
基于离散单元法和EDEM软件,建立了双排型孔轮式油菜排种器的离散元模型,对不同排种轴转速下种群扰动强度进行分析,研究排种轴转速和不同排型孔对排种器排种量和排种均匀性变异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排种轴转速为30~90r/min时,单独使用第一排型孔排种,排种均匀性变异系数为42.75%~54.17%,单独使用第二排型孔排种,排种均匀性变异系数为38.46%~44.1%;排种器使用双排型孔同时排种,排种均匀性变异系数为28.2%~40.1%,双排型孔工作较单排型孔工作排种均匀性提高。该排种器种子充入型孔的极限转速为60 r/min,当转速为0~60 r/min时,单位时间的排种量呈线性变化,当排种器转速超过极限转速时,单位时间的排量相对减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畏 黄震 汤楚宙
选取绿豆、芝麻、高粱等3种粒径为1~5 mm的种子,运用变容量型孔轮式排种器进行排种试验,分析排种均匀性、一致性、破损率等适应性参数,确定排种器对作物种子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变容量型孔轮式排种器适用于芝麻、高粱的条播,不适应于绿豆的排种。通过正交试验分析转速、调节舌形式、调节舌宽度、播量调节档位对芝麻、高粱的排种均匀性、各行排量一致性和破损率的影响,当排种器的调节舌形式为圆头、调节舌宽度为8 mm、转速为50 r/min、播量调节档位为IV时,对提高芝麻、高粱的排种均匀性、各行排量一致性及降低破损率有利。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勤 岳丽杰 陈岩 李卓 刘永红
【目的】本文研究了玉米种子形态对窝眼轮式精量排种器性能的影响,为鉴选适合西南地区机播的玉米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西南地区审定推广的53个玉米品种,设置3种转速,用窝眼轮式精量排种器进行试验,研究各品种种子长、宽、厚等形态特征对重播、漏播等播种指标的影响。【结果】随播种器转速的增加,漏播率增大,重播率降低,窝眼轮式精量排种器转速以15 r/min为宜;籽粒长与漏播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单粒重和单粒体积与重播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籽粒长、单粒重和单粒体积,以及指标阈值可作为适合机播品种及种子分类的主要参考指标。【结论】通过测定不同转速下各品种的重漏率,筛选出成单30、荣玉188、正红505、绵单118、国豪玉13等27个品种适宜窝眼轮式精量排种器;种子长、单粒重和单粒体积是影响排种性能的主要因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邢鹤琛 廖庆喜 王磊 王都 廖宜涛 王迪 余琦
为满足长江中下游地区油菜和小麦播种要求、提高播种机作业效率、简化播种机结构并有效控制机械式排种方式的种子易破损和堵塞型孔等问题,设计一种无需清种与护种装置的油麦兼用斜锥型孔轮式集排器,提出一种油菜双圈、小麦三圈型孔交错排布以及斜锥形型孔结构。构建充种、携种、投种和输种等过程的力学模型,分别确定排种器充种时的最小充填高度比基准高度低10mm、验证该集排器结构的合理性、得到油菜小麦型孔后倾角分别低于30°和15°时,油菜和小麦的最大投种角分别可达40.8°、34.4°以及油菜和小麦输种管与水平面夹角需不小于33°。正交试验结果显示,油菜型孔后倾角20°、充填高度为基准高度、转速20r/min,小麦型孔后倾角5°、充填高度20mm、转速15r/min,油菜、小麦各行排量一致性变异系数分别低于6.00%、6.32%,总排量稳定性变异系数分别低于1.25%、1.00%,破损率均低于0.5%。田间试验表明,油菜、小麦播种试验出苗效果良好。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立东 何堤 马淑英 谢宇峰 李国昉 郑立新
采用均匀设计的方法进行了气吸式排种器排种大豆质量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考察了排种器排种盘转速和真空室压力与性能参数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粒距合格率、漏播率与重播率与影响因素之间的数学模型,获得了回归方程和最优结构参数。对于该气吸式排种器排种盘转速和真空室压力的最优化值分别为0.58r.s-1和0.003MPa,对气吸式排种器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曾心玥 赖庆辉 贾广鑫 赵瑾汶 刘志迎
[目的]针对窝眼轮式排种器传统设计中设计工作量大、周期长的难题,对窝眼轮式精密排种器进行基于知识的设计研究,为排种器的快速设计提供参考。[方法]将搜集到的窝眼轮式排种器设计知识,以公式类知识、设计规则类知识、选型类知识、经验型知识和案例类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并存储在SQL数据库中,在Visual Studio平台和对SolidWorks二次开发的环境下,运用VB.NET开发了整个窝眼轮式排种器快速设计专家系统,并利用三七、油菜、小麦3种作物农艺要求得到系统所设计的窝眼轮式排种器,通过EDEM软件仿真试验对该专家系统进行验证。[结果]在整理研究窝眼轮式排种器设计知识的基础上,基于SQL数据库设计模型库、实例库等并构建窝眼轮式排种器快速设计专家系统。仿真验证试验表明,基于快速设计专家系统设计的三七、油菜、小麦3种窝眼轮式排种器的单粒率分别为95.5%,94.0%和96.0%,说明该设计专家系统具有可行性和可靠性。[结论]知识库与专家系统的建立,使窝眼轮式排种器的部分设计经验得到继承,建立的专家系统能满足窝眼轮式排种器的设计要求。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陶栋材 高英武 全腊珍 卢月娥
提出并分析了偏心轮推杆行星传动的传动原理 ,建立了理论齿廓和实际齿廓方程 ;证明了定传动比 ,采用不同的安装方式 ,可得到 6种不同的传动比
关键词:
行星传动 齿廓 方程 传动比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陶栋材 任述光 向建化 章继红 邓春香
对偏心轮推杆行星传动进行了受力和啮合效率分析,导出了推杆移动副单面受力与双面受力时啮合效率的计算式,分析了偏心距e,移动副导槽长度LA,推杆与导槽之间的滑动摩擦角?2,内齿圈齿数Z以及尺度系数K对啮合效率的影响,指出了在满足传动性能和结构要求的前提下,提高啮合效率的途径和措施.
关键词:
行星传动 受力分析 啮合效率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文敏 谢方平 吴明亮 孙松林 李明 杨良久
为探明影响偏心顶杆排种器排种质量及工作性能的因素,建立了排种器的简化工作模型,推导出排种器工作时种子的位移和速度方程,界定了充种和投种过程.分析充种过程得知:型孔理论上应为椭圆型孔,并推导出椭圆型孔的大小与种子的大小、承种筒的外径和转速等之间的计算关系式.对投种过程分析得知:选择恰当的机组前进速度可保证排种器正常落种,提高种子的完好率.
关键词:
排种器 偏心 顶杆 运动分析 水稻直播机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文涛 李宝筏
利用动力学分析法建立了偏心振动式排种系统质心位移和绕质心转动角位移的微分方程。利用Laplace变换求出了反映系统结构特征的传递函数,分析了系统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研究了系统刚度、粘性阻尼系数尤其是变质量等参数对系统固有频率和阻尼比的影响。提出了在系统设计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降低质量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提高排种均匀性;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改变振子转动角速度来调节排种速度的观点。研究成果对该排种器的模拟试验与参数优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陶栋材 宋建农 任述光 向建化
为给偏心轮推杆行星传动的设计提供参考,将偏心轮与活齿内滚柱两接触体视为完全弹性且不计载荷的动力效应,在考虑摩擦的前提下,对偏心轮与内滚柱接触的主应力、最大剪应力、最大八面体剪应力、最大正交剪应力进行了分析和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摩擦对偏心轮推杆行星传动的接触应力与疲劳强度有重要影响,摩擦会加速各受载元件裂纹的形成和疲劳点蚀的出现.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顿国强 叶金 夏雯桢 杨永振 于春玲 杜佳兴 郭艳玲
针对外槽轮式排肥器排肥流量均匀性不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反转啮合齿轮式排肥器,利用排肥盒内设置的啮合排肥齿轮反向啮合传动将肥料经齿槽从两侧连续交替排出,提高排肥流量均匀性,并通过试验检验其排肥性能。对反转啮合齿轮式排肥器排肥量和流量进行理论分析,确定对排肥量和流量的数学模型。为比较反转啮合齿轮式排肥器与外槽轮式排肥器排肥流量均匀性高低,在保持排肥器结构参数不变的情况下,设计单因素试验,选取硫酸钾为试验肥料,以排肥轮转速为试验因素,以排肥均匀性为试验指标,设计对比仿真试验,转速分别为30,45,60,75,90r·min-1。利用EDEM建立排肥器离散元仿真模型,进行仿真试验,采集试验数据并对采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反转啮合齿轮式排肥器排肥流量均匀性系数均值较外槽轮式排肥器提高32.0%,且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排肥轮转速对反转啮合齿轮式排肥器排肥流量均匀性有极显著影响(p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肖旭 全腊珍 全伟 李明 廖配 杨思远 李岑
为实现南方棉花种子的精量播种,设计一种满足南方棉花种子"一穴两粒"农艺要求的机械式精量穴播棉花排种器,将该排种器安装在JPS-12型全自动排种器性能检测台上进行棉花种子排种性能试验。分别以合格指数、漏播指数和重播指数为评价该排种器排种性能指标,以适用于南方的棉花种子(湘杂棉3号、湘杂棉8号和慈抗杂3号)为试验对象,对排种器转速、勺孔直径和种室曲面曲率半径3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得出各因素作业时的最优范围。正交试验结果得到排种性能各因素的最优组合为:排种器转速100rad/s,勺孔直径9mm,种室曲面曲率半径25mm;该组合下,棉花种子精量排种效果较好,穴粒数合格指数为93.62%,重播指数3.87%,漏播指数2.51%。该机械式精量穴播棉花排种器满足国家标准对棉花种子的播种要求。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娄秀华 穆浩民
在分析单粒精密播种机工作性能要求的基础上,对自行设计的小麦育种用气吹式排种器进行排种性能的分析与试验,找出了影响排种器排种性能的主要因素及其工作范围。采用优化试验设计方法,对其排种性能进行优化试验,建立了各指标的数学模型,并对各因素影响效应进行分析,找出了能满足排种性能要求的最佳工况值。
关键词:
气吹式排种器 排种性能 优化试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