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86)
2023(11310)
2022(9397)
2021(8695)
2020(7331)
2019(16331)
2018(16245)
2017(32718)
2016(17525)
2015(19578)
2014(19403)
2013(19477)
2012(18127)
2011(16286)
2010(16854)
2009(16327)
2008(16579)
2007(15213)
2006(14079)
2005(12807)
作者
(50092)
(41857)
(41747)
(39669)
(26583)
(19983)
(18777)
(16112)
(15748)
(15137)
(14173)
(13839)
(13579)
(13303)
(12943)
(12625)
(12354)
(12207)
(12142)
(12129)
(10526)
(10485)
(10262)
(9672)
(9480)
(9463)
(9452)
(9261)
(8319)
(8312)
学科
(87295)
(77662)
经济(77556)
(69296)
企业(69296)
管理(63113)
(46316)
方法(31138)
农业(30559)
业经(28998)
(26343)
数学(23688)
数学方法(23471)
中国(21813)
(20468)
(18749)
(18276)
财务(18260)
财务管理(18241)
企业财务(17222)
技术(16750)
(15568)
贸易(15555)
(15222)
(14799)
(13729)
(13658)
(13521)
银行(13513)
(13081)
机构
学院(262689)
大学(253561)
(118294)
经济(116048)
管理(108425)
理学(92363)
理学院(91583)
管理学(90541)
管理学院(90063)
研究(83821)
中国(71056)
(57510)
(53530)
(52174)
科学(46274)
财经(44326)
(42249)
(41824)
农业(40515)
(40023)
中心(39689)
业大(38715)
研究所(36967)
经济学(34396)
北京(32759)
(32738)
财经大学(31964)
经济管理(31619)
经济学院(31142)
(30235)
基金
项目(161183)
科学(129601)
研究(124353)
基金(118390)
(100232)
国家(99147)
科学基金(87018)
社会(81448)
社会科(76907)
社会科学(76890)
(63989)
基金项目(62483)
教育(54705)
自然(53758)
自然科(52519)
自然科学(52509)
编号(52228)
(51749)
自然科学基金(51637)
资助(47485)
成果(41679)
(37088)
(36944)
(36473)
(36123)
重点(35239)
课题(34471)
(33590)
国家社会(33049)
(33011)
期刊
(143964)
经济(143964)
研究(80795)
(56046)
中国(50751)
(44911)
管理(42261)
农业(37439)
科学(33968)
(32714)
金融(32714)
学报(31440)
业经(30215)
大学(25903)
学学(24924)
技术(23331)
财经(22047)
经济研究(21153)
教育(21063)
问题(19711)
(19246)
(18961)
技术经济(15690)
农村(15001)
(15001)
(14624)
农业经济(14515)
世界(14458)
商业(13921)
现代(13896)
共检索到4086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蓝海涛  
本文分析了加入WTO之际我国农业政策呈现的转轨经济特征。结果表明 ,在转轨经济和加入WTO的制度背景下 ,我国现行农业政策的主要目标有时存在矛盾 ,手段比较单一 ,行政计划色彩较浓 ,负保护状态依然存在 ,边境措施的保护重点错位 ,政策实施对象的主体是巨量的小农户 ,粮棉政策变动频繁 ,政策的地区差异性突出 ,价格补贴沉淀在流通部门。准确把握它们 ,有助于深入洞察我国农业政策冲突点的分布及性质 ,为针对性地调整我国农业政策奠定基础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课题组  万宝瑞  黄佩民  蔡昉  马晓河  冯海发  李伟克  周应华  万燕华  程国强  陈锡文  李周  陶怀颖  宋洪远  王德文  王锋  吴国栋  丁国光  张新民  刘桂才  曹庆波  
改革开放 2 0多年来 ,中国农业获得了长足发展 ,在产品供求关系、生产目标、增长方式、经营形式、产业关联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变化 ,可以判定 ,中国农业发展进入了农产品供求基本平衡 ,以提高品质、优化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为主 ,注重传统投入与资本集约和技术集约相结合的优化发展阶段 ,表现出了新的发展特征 ,但在总体上尚难以完全适应新阶段的要求 ,必须作出相应的战略选择并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马晓河  兰海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傅晨  
我国农业已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主要农产品由全面短缺转为总量基本平衡,出现了结构性和地区性的过剩。收入目标上升为农业生产的主要目标,非农产业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主导性因素。农业发展对资本和技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劳动力和土地的作用下降。农业发展的制度创新从确立农户的独立经营地位,转向农业与相关产业的一体化经营。因而新阶段农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调整农业结构,保证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实施小城镇发展战略,推进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彭坤  
当前我国农村和农业存在利益冲突加剧和粮食安全应该予以重视的问题。农业发展需要经济政策的支持,农业政策在制定过程中也要考虑很多影响因素,而区域发展差异和农业发展阶段则是两个重要的原因。为了促进我国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要依据我国农业区域差异化制定政策,实施工业反哺农业政策,减少补贴扭曲。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世群  
发展农业,"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但无论政策、科技、投入其实都体现了国家对农业发展的政策安排。政策在所有构成农业生产力的要素中起着总揽全局的作用。本文以1933年以来美国农场立法为依据,探讨了美国农业政策内涵、发展阶段与演化逻辑。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崔海霞  宗义湘  
美国的农业无追索权贷款政策是针对农产品的主要补贴政策之一,在价格支持、稳定市场、保障收入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通过对美国农业无追索权贷款政策的演进阶段以及阶段性政策效果的分析,总结该政策的演进特征及演进逻辑,进而提出对当前中国农业价格支持政策改革的启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崔海霞  宗义湘  
美国的农业无追索权贷款政策是针对农产品的主要补贴政策之一,在价格支持、稳定市场、保障收入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通过对美国农业无追索权贷款政策的演进阶段以及阶段性政策效果的分析,总结该政策的演进特征及演进逻辑,进而提出对当前中国农业价格支持政策改革的启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姜明伦  何安华  楼栋  孔祥智  
通过对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阶段性变化的分析,归纳了现阶段农业农村发展的八大特征:农产品供求总量紧平衡、结构性短缺;农业生产进入高成本阶段,各种费用普遍上涨;农产品进入高价格阶段,影响价格的因素复杂化;农村劳动力有限过剩、结构性短缺;农业经营方式组织化、规模化凸现;农业增长方式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增收动力由单引擎转为双引擎;制度性安排由被动调整转为主动设计,更加注重民生与公平。在新阶段,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不仅呈现出新趋势,也面临着新挑战;为应对挑战,本研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振中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服务业与工业、农业互动发展的实践证明,服务业与工农业的互动关系表现出阶段性特征:在改革开放初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了服务业从农业和工业中初步剥离,服务业发展要素逐步成熟并走向集聚;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改革重点向城市转移与乡镇企业的突起共同促进了服务业从工业、农业中全面剥离并独立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期到21世纪初期,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诱致了服务业与工业、农业互促共生,农业和工业生产要素加速向服务业流动,服务业增加值增速超过了工业和农业;21世纪初期到2011年,入世后开放发展催动了服务业与工业、农业交织互补,城市化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拓宽了空间,但传统服务业较为发达,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较为落后;2012年以来,信息技术变革引发服务业与工业、农业互融共进,服务业逐渐成为主导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成为推进工业化进程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举措,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成为现代农业的新引擎。下一阶段改革,必须遵循三次产业互动发展规律,推动生产要素在三次产业间自由流动和配置,增强生产性服务业对工农业发展的贡献,以信息技术变革加速推进产业融合,进一步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推动服务业与工农业高质量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铭恩  于爱芝  
我国现阶段的农业生产合约同样具有市场中的企业合约特征,合约中也包含对人力资本的利用,但两者的区别在于合约内具有不同的人力资本循环激励约束结构,企业合约的激励约束结构是"……企业所有者→人力资本所有者→企业所有者……",而农业生产合约的激励约束结构为"……农户人力资本→土地产权强度→农户人力资本……",在上述分析框架基础之上,利用相关统计资料进行了实证检验。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慈  陈俊红  龚晶  孙素芬  
农业新业态是现代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通过产业创新和产业融合而产生的不同于传统业态的农业新型产业形态。当前农业新业态的"新",最突出的特征表现在技术的进步、农业多功能的拓展以及新要素价值的凸显。依据农业新业态的产生路径,可将现有种类繁多的农业新业态划分为服务型农业新业态、创新型农业新业态、社会化农业新业态、内部融合型农业新业态和综合型农业新业态等5大类别。从生命周期阶段特征看,当前,休闲农业、农产品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已走出萌芽期,进入到成长期的快速推进阶段。创意农业、阳台农业、农产品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则在积极探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樊胜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