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81)
- 2023(17750)
- 2022(14737)
- 2021(13714)
- 2020(11519)
- 2019(26388)
- 2018(25879)
- 2017(49541)
- 2016(26947)
- 2015(30536)
- 2014(30318)
- 2013(30074)
- 2012(28514)
- 2011(25797)
- 2010(26405)
- 2009(25245)
- 2008(25636)
- 2007(23533)
- 2006(21029)
- 2005(19497)
- 学科
- 济(135656)
- 经济(135510)
- 业(99008)
- 管理(91973)
- 企(87967)
- 企业(87967)
- 方法(53470)
- 数学(43164)
- 数学方法(42706)
- 财(36390)
- 农(36228)
- 业经(35712)
- 中国(34584)
- 地方(26481)
- 制(26452)
- 农业(24708)
- 贸(24290)
- 贸易(24274)
- 务(24225)
- 财务(24188)
- 财务管理(24144)
- 易(23581)
- 学(23448)
- 企业财务(22848)
- 技术(22330)
- 策(21822)
- 理论(21642)
- 和(21410)
- 银(20500)
- 银行(20470)
- 机构
- 学院(403235)
- 大学(400707)
- 济(183512)
- 经济(180016)
- 管理(156553)
- 研究(138569)
- 理学(132868)
- 理学院(131485)
- 管理学(129608)
- 管理学院(128838)
- 中国(110329)
- 财(85775)
- 京(84505)
- 科学(78955)
- 所(70267)
- 财经(67000)
- 农(63724)
- 江(62994)
- 研究所(62730)
- 中心(62546)
- 经(60644)
- 经济学(57160)
- 北京(54160)
- 业大(53149)
- 经济学院(51219)
- 范(50259)
- 师范(49860)
- 农业(49795)
- 州(49440)
- 财经大学(49057)
- 基金
- 项目(248559)
- 科学(197998)
- 研究(186228)
- 基金(182254)
- 家(156331)
- 国家(154943)
- 科学基金(134177)
- 社会(122007)
- 社会科(115677)
- 社会科学(115647)
- 省(95897)
- 基金项目(94643)
- 教育(84723)
- 自然(83199)
- 自然科(81325)
- 自然科学(81301)
- 自然科学基金(79956)
- 划(79722)
- 资助(75280)
- 编号(74539)
- 成果(61586)
- 部(56442)
- 重点(55651)
- 发(54818)
- 创(54641)
- 课题(51676)
- 国家社会(50964)
- 创新(50603)
- 教育部(49128)
- 性(48015)
- 期刊
- 济(216581)
- 经济(216581)
- 研究(127934)
- 中国(81639)
- 财(70041)
- 管理(64308)
- 农(59666)
- 学报(54811)
- 科学(54173)
- 大学(42613)
- 融(42542)
- 金融(42542)
- 农业(40161)
- 学学(40149)
- 教育(40063)
- 技术(36985)
- 财经(35370)
- 经济研究(34947)
- 业经(33691)
- 经(30762)
- 问题(27888)
- 贸(24671)
- 技术经济(24271)
- 业(23968)
- 世界(21971)
- 国际(21682)
- 统计(20401)
- 现代(19441)
- 策(18951)
- 商业(18942)
共检索到6319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严若森
本文基于既有相关研究,对转轨经济中的国有企业重构进行了一个新的理论解析,指出转轨经济中的国有企业重构是民营化、治理演进与制度互补三者之间的整合,其实质是一种基于民营化与制度互补的国有企业治理重构。本文籍此就中国经济转轨中的国有企业重构及其治理文化的适应性重塑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孙培人 迟福林
国有企业改革近16年来,取得了很大进展,进行了许多有意义的探索。但是,由于传统经济体制深层次的弊端没有根本消除,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问题没有解决,企业面临着许多突出问题、困难和矛盾.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中,国有企业改革严重滞后,目前,在许多方面的改革措施已经陆续出台的情况下,国有企业改革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国有企业改革已经.从浅表层次进入到深层次阶段,需要解决根本体制问题。并取得突破性进展。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肖虎
通过分析企业交易中可能出现的外部性问题,结合企业合约理论,构建适用于分析不同体制环境下企业的激励制度结构——一种市场、产权、薪酬与晋升相互作用的结构。在这样的结构下,经济转轨中的企业重构,主要表现为:一是通过外部市场建立,为员工能力和努力程度提供准确的度量信息,以此构筑保证产权激励、薪酬激励和晋升有效率的信息基础;二是通过产权改革,提高企业所有者搜集和利用上述信息的内在动力。两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关键词:
经济转轨 外部性 企业激励制度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建华 马涛
文章将东北地区国有企业改革视为有限理性的政府委托人与国有企业管理层代理人之间缺乏有效监督的委托-代理关系制度演化过程。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进化博弈模型来解释政府与国有企业管理层的交易与反馈如何因外部制度结构约束和行为损益的变化来推动东北地区国有企业的改革过程,从而不仅验证了理论框架,而且较为合理的解释了东北地区经济转轨中国有企业改革过程,同时也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东北地区 国有企业改革 转轨 演化机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段强
一、我国国有企业组织 领导体制和治理机制的变迁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国有企业组织领导体制和治理机制的发展经历了下述几个阶段: 管理民主化(1949~1952年)。解放以后,我们在一部分国营工业企业中建立了民主管理委员会,在生产行政管理方面实行厂长负责制,并同管理民主化结合起来。管理民主化的中心工作,是真正搞好工厂管理委员会,管委会由厂长以及工厂的党组织与职代会的代表组成。各厂矿的管委会是在厂长和经理领导之下的各厂矿的领导机关,由厂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谌新民
文章从分析国有企业就业体制形成的制度背景出发,运用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研究国有企业在劳动用工、工资决定上的制度性特征以及内部人与外部人待遇差异对企业效率的影响,探讨国有企业就业效率低下进而对整个绩效影响的深层原因。文章认为,要提高国有企业的绩效就应重塑企业和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主体地位,打通内外部劳动力市场,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让市场机制在国有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中充分发挥调节作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含宇 韩巍
既有的西方兼并理论 ,是以完全资本市场为前提的。其中 ,政府行为是外生的 ,只为企业提供一定的制度环境。而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并购活动 ,是在不完全资本市场中进行的 ,这使政府成为企业并购活动中的内生因素。政府以其特有的行政资源 ,左右着并购双方的行为 ,同时又受到双方企业行为的影响和制约。因此 ,我国国有企业并购行为 ,具有特殊的动因和形成机制 ,从而也导致了一系列特殊问题。
关键词:
不完全资本市场 国有企业 兼并 权力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诗白
转轨期的经济运行和国有企业改革刘诗白一、紧缩、降温与新一轮周期的启动中国经济1992年以来经历了一度高速度、高增长的“双高”发展。1993年7月,为抑制通胀,中央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经过三年的调控,目前物价涨势已被抑制住,由1994年高...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晖 郑馥艳
任何转轨国家向市场经济过渡都要面临改革与开放的问题。因此,本文在经济开放的背景下,着重突出跨国公司与转轨国家之间经济的紧密联系,建立跨国公司、转轨国家政府、国内企业三者之间的混合寡占博弈模型,并以市场开放、自由化、私有化等政策变量作为影响转轨进程的外生变量,分析开放程度和经济调控手段以及跨国企业的投资策略等对转轨国家国有企业民营化进程和转轨国家国有企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表明,转轨国家在经济开放的条件下,对国有企业完全民营化并非是改革的最优方案,而对国有企业的部分民营化效果反而会更好,也符合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原则。而税率、技术、转移价格等也是影响转轨国家社会福利和转轨国家企业产量和竞争能力的重要因...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晖 倪桂萍
在经济开放的背景下分析跨国公司与转轨国家之间经济的紧密联系,建立跨国公司、转轨国家政府、国内企业三者之间的混合寡占博弈模型,并以市场开放、自由化、私有化等政策变量作为影响转轨进程的外生变量,剖析开放程度和经济调控手段以及跨国企业的投资策略等对转轨国家国有企业民营化进程和转轨国家国有企业竞争力的影响,表明对国有企业完全民营化并非是改革的最优方案,而对国有企业的部分民营化效果反而会更好,也符合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原则。
关键词:
经济转轨 国有企业 跨国公司 民营化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严若森
本文结合国外既有相关研究,重点从国有企业民营化的外部推力、内生机制、最优均衡模型以及超产权论与最优经济转轨路径等五大方面,对中国经济转轨中的国有企业民营化既有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与述评;并指出,就中国经济转轨及中国经济重构的绩效而言,国有企业民营化其实只是一个相对表面的初始变量,如何基于市场竞争结构与相关制度供求的变化而将国有企业民营化整合于企业治理优化的控制系统中,才是一个更深层面的问题。
关键词:
中国 经济转轨 国有企业民营化 企业治理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立芳
在传统体制下,我国企业融资基本上依赖于财政拨款和银行的指令性、政策性贷款,融资成本很低甚至于负利率,形成了国有企业长期以来比较单一的融资结构和信贷软约束。国有企业所面临的“软预算约束”使得它们偏好于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融资体系不是一个单纯解决企业融资渠道的问题,而是一个与公司治理结构密切相关的系统构建。
关键词:
融资结构 融资偏好 股权融资 债权融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徐权 汪涛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田银华 夏杰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