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97)
- 2023(15880)
- 2022(13633)
- 2021(13120)
- 2020(10876)
- 2019(25536)
- 2018(25509)
- 2017(47795)
- 2016(26907)
- 2015(30701)
- 2014(30626)
- 2013(29659)
- 2012(27395)
- 2011(24783)
- 2010(24565)
- 2009(22087)
- 2008(21249)
- 2007(18461)
- 2006(16327)
- 2005(14502)
- 学科
- 济(100419)
- 经济(100300)
- 管理(67366)
- 业(64024)
- 企(50768)
- 企业(50768)
- 方法(45367)
- 数学(39873)
- 数学方法(39449)
- 中国(34761)
- 农(28977)
- 财(24063)
- 学(23555)
- 教育(23336)
- 业经(20935)
- 地方(20317)
- 贸(19571)
- 贸易(19559)
- 农业(19395)
- 易(19066)
- 理论(18444)
- 制(17776)
- 技术(15547)
- 和(15462)
- 环境(15386)
- 发(14764)
- 银(14687)
- 银行(14627)
- 融(14342)
- 金融(14339)
- 机构
- 大学(372566)
- 学院(364993)
- 济(144912)
- 经济(141757)
- 管理(137320)
- 研究(132832)
- 理学(119118)
- 理学院(117658)
- 管理学(115539)
- 管理学院(114878)
- 中国(94730)
- 京(82161)
- 科学(81931)
- 所(67247)
- 财(64044)
- 研究所(61737)
- 农(60672)
- 中心(58314)
- 范(56666)
- 师范(56179)
- 业大(54628)
- 江(53036)
- 北京(52991)
- 财经(51794)
- 院(48221)
- 农业(47802)
- 经(47433)
- 师范大学(46227)
- 经济学(44350)
- 州(42412)
- 基金
- 项目(251475)
- 科学(198263)
- 研究(186953)
- 基金(181486)
- 家(159324)
- 国家(157905)
- 科学基金(133744)
- 社会(116444)
- 社会科(109991)
- 社会科学(109963)
- 省(96218)
- 基金项目(95737)
- 教育(90547)
- 自然(86427)
- 自然科(84374)
- 自然科学(84349)
- 划(84071)
- 自然科学基金(82858)
- 编号(76776)
- 资助(75375)
- 成果(64725)
- 部(57676)
- 重点(57629)
- 课题(55251)
- 发(54563)
- 创(51899)
- 教育部(49643)
- 创新(48270)
- 科研(47867)
- 大学(47662)
- 期刊
- 济(154953)
- 经济(154953)
- 研究(116728)
- 中国(78385)
- 教育(64377)
- 学报(59721)
- 农(55463)
- 科学(55191)
- 管理(48867)
- 财(46393)
- 大学(45580)
- 学学(41597)
- 农业(38824)
- 技术(32567)
- 融(28695)
- 金融(28695)
- 经济研究(25177)
- 财经(25113)
- 业经(23229)
- 经(21599)
- 业(20839)
- 问题(20698)
- 图书(19851)
- 贸(16716)
- 版(16566)
- 科技(16532)
- 世界(16502)
- 理论(16398)
- 技术经济(16191)
- 资源(15991)
共检索到5440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杜凤莲 董晓媛
本文分析转轨过程中中国城镇女性的劳动参与和学前教育模式的选择,探讨学前教育体制改革对不同经济阶层家庭的影响。研究发现,夫妻一方受过良好教育或者富裕家庭的女性倾向于参加有酬劳动,并更可能把子女送到幼儿园接受教育。此外,中国的公立幼儿园并没有向低收入阶层倾斜,与私立幼儿园相比,公立幼儿园更倾向于接受教育程度高的家庭的孩子。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杜凤莲 张胤钰 董晓媛
由于祖父母在儿童照料中的作用,延迟退休和全面二孩政策在实施上存在冲突。本文使用中国营养健康调查(CHNS)1991—2011年数据,研究祖父母和正规儿童照料对0—6岁儿童母亲劳动参与率的影响。通过两阶段残差回归法(2SRI)发现,祖父母参与儿童照料对女性劳动参与率的影响要大于正规儿童照料,家中有一个健康的奶奶是祖父母参与儿童照料的重要决定因素。结果表明,祖父母特别是祖母,在维持母亲劳动参与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儿童照料 劳动参与率 两阶段残差回归法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刘岚 齐良书 董晓媛
本文基于CFPS数据,利用工具变量法研究了中国城镇40—59岁男性和女性提供家庭照料对其劳动供给的影响,并探讨了性别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家庭照料增加会减少照料提供者的劳动参与概率和工作时间。而性别差异表现在:首先,与男性相比,女性提供更多的家庭照料;其次,女性的劳动参与概率受照料提供的负影响大于男性,而男性的劳动参与时间受照料提供的影响大于女性。这些结果具有鲜明的政策含义:提高照料服务的社会化水平,以减轻临近退休年龄劳动力人口的家庭照料负担,是非常必要而且迫切的。
关键词:
家庭照料 劳动参与 工作时间 社会性别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朱峰 傅志明
已有研究表明,农村移民女性和城市女性处于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中,因此学前教育对她们劳动供给的影响可能存在差异。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2—2018年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学前教育对两类女性劳动供给的不同影响。研究表明,学前教育提高了农村移民女性的劳动供给,但对城市女性影响不明显。原因是农村移民女性的劳动收入低于城市女性,获取隔代照料的难度也更大,因此学前教育大幅减轻了她们的照护负担,并提升其劳动供给。为提升农村移民女性劳动供给,政府应对她们的儿童照护支出进行补助,并提高学前教育服务的可获得性。
关键词:
入园年龄规则 女性劳动参与 户籍异质性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世伟 周闯
本文应用微观经济计量方法研究了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中女性和男性的劳动参与弹性,结果表明:女性劳动供给工资弹性明显大于男性劳动供给工资弹性;随着家庭平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个体劳动参与的工资弹性和收入弹性均逐渐减小。因此,设计并实施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能够有效地促进低收入群体的劳动参与,有助于城镇贫困的削减和收入差距的缩小。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郑美琴 王雅鹏
自我国实行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女性劳动力的劳动参与率发生了显著下降,劳动力市场的性别不平等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教育是影响女性劳动参与的重要变量,既有促进女性参与市场劳动的一面,也有降低女性劳动参与率的一面。一方面教育能够增加女性的工资收入,提高女性的健康水平,增加女性的预期工作时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能够提高女性的劳动参与率;另一方面随着女性的教育水平的提高,女性在婚姻生活中的议价能力也会不断提高,这又使女性乐于享受家庭生活,倾向于不参与市场劳动。
关键词:
议价能力 劳动参与决策 教育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彭青青 李宏彬 施新政 吴斌珍
随着市场化经济改革的不断推进,劳动力市场中女性劳动参与的变化尤其值得关注。本文利用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了城镇劳动参与率的变化趋势和阶段性特征,研究发现女性劳动参与率低于男性,其中低教育、已婚和与儿童同住的女性受市场化程度影响劳动参与下降最为明显。结合Connelly(1992)提出的女性劳动供给模型和共同偏好模型,本文建立了家庭各成员劳动供给模型,并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地区市场化程度与城镇女性劳动参与呈显著负相关,影响途径主要是家务服务价格的提升。
关键词:
市场化 劳动参与率 性别差异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彭青青 李宏彬 施新政 吴斌珍
随着市场化经济改革的不断推进,劳动力市场中女性劳动参与的变化尤其值得关注。本文利用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了城镇劳动参与率的变化趋势和阶段性特征,研究发现女性劳动参与率低于男性,其中低教育、已婚和与儿童同住的女性受市场化程度影响劳动参与下降最为明显。结合Connelly(1992)提出的女性劳动供给模型和共同偏好模型,本文建立了家庭各成员劳动供给模型,并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地区市场化程度与城镇女性劳动参与呈显著负相关,影响途径主要是家务服务价格的提升。
关键词:
市场化 劳动参与率 性别差异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康永和
人口与发展问题同劳动就业有着密切联系。这次会议,在研究人口与发展关系问题的同时,能就劳动就业问题交换意见、交流经验,是很有益的。 中国是个有近10亿人口的国家。近几年就业问题比较突出,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也引起了亚洲和世界各国的关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世伟 周闯
本文建立了劳动参与方程的参数模型和半参数模型,用于分析中国城镇居民不同收入群体的劳动参与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在所有收入群体中,劳动参与的工资弹性远大于收入弹性,女性劳动参与的工资弹性和收入弹性均大于男性劳动参与的工资弹性和收入弹性;随着家庭收入的提高,女性和男性劳动参与的工资弹性和收入弹性均呈现递减趋势,且低收入群体劳动参与的工资弹性和收入弹性要明显大于其他收入群体的工资弹性和收入弹性。因此,设计和实施针对低收入群体而非高收入群体的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不仅能够有效地缓解城镇居民失业问题,而且有助于抑制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詹鹏 毛逸波 李实
中国女性劳动参与率持续几十年下降,在当前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的形势下,有必要深入剖析这一趋势背后的原因和机制。本文使用1995—2018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县域统计年鉴数据和来自百度地图的幼儿园分布数据,构造两层分解模型,重点研究了教育扩张和生育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教育扩张能够解释1995—2002年城镇年轻女性劳动参与率变化的68%,是2002年之前趋势的主要原因。2002—2013年,生育行为对女性劳动供给的影响由不显著转为负向显著,使得城镇已婚女性劳动参与率下降7.00个百分点(即"系数效应"),占全部下降幅度的83.95%;不过,由于生育子女的女性比例下降,城镇已婚女性劳动参与率上升2.19个百分点(即"禀赋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生育行为在2013年和2018年对女性劳动参与率的影响主要发生在幼儿年龄为0—5岁期间;2018年,0—5岁幼儿若接受学前教育,会提高女性劳动参与率;学前教育的影响机制是,高昂经济成本迫使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同时增加隔代照料的概率。本文的结果有助于理解教育扩张和生育行为在不同时期对女性劳动供给的影响特征,据此,从经济上缓解生育负担对于提高人口生育率和缓解女性劳动供给下降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顾和军 吕林杰
当前,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增加包括女性在内的适龄人口的劳动参与是缓解当前人口红利降低的重要手段。提高生育率则是缓解未来人口红利下降的重要手段。然而,适龄女性在生育和工作之间可能面临着权衡取舍,类似的社会在当前人口红利和未来人口红利之间也会面临着权衡取舍。本文在对现有文献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分别从女性劳动参与对生育行为的影响和生育对女性劳动参与行为影响两个方面展开,并对上述行为改变的人口红利效应进行评述,指出既有研究成果的不足,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女性劳动参与 生育行为选择 人口红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唐鑛 陈士芳
本文利用问卷调查数据,采用Tob it截断回归模型来实证分析我国城镇已婚女性劳动供给的影响因素。回归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与城镇已婚女性劳动供给正相关,女性受教育程度是已婚女性劳动供给的主要影响因素。城镇已婚女性年龄与其劳动供给之间呈负相关。丈夫月收入与城镇已婚女性劳动供给呈负相关。家庭中六岁以下孩子的存在作为已婚女性减少市场劳动时间的决定因素是不显著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朱宏飞 郑浩
本文使用上海市流动人口动态监测(2011)的数据对各省来沪务工者的地域工资差距进行了测定和分析。数据显示:各省来沪务工者的收入差距明显,在控制个人禀赋因素和行业、职业等相关特征之后差距依然较大。我们选取了具有一定代表意义的河南省作为基准省份来观察河南籍的来沪务工者相对于其他各省份的来沪务工者所受到的歧视,发现歧视因素能够解释各省来沪务工者的工资差距的30%~4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车伟,吴要武
文章运用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了城镇劳动供给的基本现状和特征;并通过研究失业率、就业率和劳动参与率的变化,剖析了目前城镇劳动供给中存在的问题和可能存在的社会后果。
关键词:
就业 失业 劳动参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