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74)
- 2023(4966)
- 2022(3995)
- 2021(3773)
- 2020(3179)
- 2019(6893)
- 2018(6263)
- 2017(12618)
- 2016(6430)
- 2015(7021)
- 2014(6655)
- 2013(6518)
- 2012(6028)
- 2011(5399)
- 2010(5735)
- 2009(6013)
- 2008(4904)
- 2007(4397)
- 2006(3948)
- 2005(3807)
- 学科
- 融(25966)
- 金融(25966)
- 银(23945)
- 银行(23943)
- 行(23210)
- 济(22046)
- 业(22031)
- 经济(22017)
- 管理(17464)
- 中国(17174)
- 企(16925)
- 企业(16925)
- 中国金融(11138)
- 险(10753)
- 保险(10662)
- 制(10655)
- 财(10094)
- 方法(9394)
- 数学(8582)
- 数学方法(8531)
- 务(7847)
- 财务(7835)
- 财务管理(7820)
- 企业财务(7547)
- 地方(6607)
- 业经(6036)
- 农(5871)
- 业务(5812)
- 体(5640)
- 制度(5621)
- 机构
- 学院(82957)
- 大学(82423)
- 济(37444)
- 经济(36565)
- 中国(32189)
- 管理(31536)
- 理学(25987)
- 理学院(25721)
- 管理学(25315)
- 研究(25228)
- 管理学院(25170)
- 财(22431)
- 融(18514)
- 银(18294)
- 金融(18206)
- 银行(17581)
- 财经(17260)
- 行(16477)
- 京(16353)
- 经(15682)
- 中心(15194)
- 人民(13960)
- 财经大学(13257)
- 国人(13225)
- 中国人(13177)
- 经济学(12930)
- 中国人民(12621)
- 科学(12394)
- 江(12314)
- 经济学院(11844)
- 基金
- 项目(51342)
- 科学(40921)
- 研究(38993)
- 基金(38594)
- 家(32175)
- 国家(31847)
- 科学基金(28256)
- 社会(26413)
- 社会科(25110)
- 社会科学(25104)
- 基金项目(19984)
- 省(19470)
- 自然(17134)
- 教育(16956)
- 自然科(16781)
- 自然科学(16779)
- 自然科学基金(16508)
- 资助(16213)
- 划(16064)
- 编号(15493)
- 成果(12711)
- 融(11771)
- 重点(11471)
- 部(11462)
- 创(11275)
- 性(11121)
- 国家社会(11055)
- 发(10869)
- 制(10614)
- 创新(10541)
共检索到1383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宏栋
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看,金融中介是以拆分风险为前提而吸收集中风险的风险中介机构。其风险管理功能观认为借方风险的差异性与金融中介的规模优势是其能否有效地进行风险管理的前提。而“主动性”的风险管理则表明金融中介机构有能力创造借方风险差异。然而,面对转轨时期由于制度因素形成的借方风险一致性所造成的巨大单一的系统性风险,单从金融中介的技术层面上是无法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的。此时,国家基于自身效用函数可利用指令性计划创造借方风险,并在更大范围内集中与拆分借方风险。但其若想从根本上构造金融中介发挥作用的制度环境,产权改革的前提下重构借方主体的风险差异无疑是必要条件,但这一制度变迁过程显然也是长期而深刻的。
关键词:
金融中介 风险管理 制度性金融风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江其务
金融风险的最后外化形式是金融危机,而危机的蔓延恶化则导致经济危机,这是古今中外金融风险积累及其发展的一般性规律。旧中国从1886-1948年先后发生过十次金融风潮,1929-33年由美国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大危机,80年代由英磅危机引发世界货币体系危...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力
经济转轨时期我国金融风险与金融风险控制①刘力一、关于投资风险与金融风险的理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金融风险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如何减少和回避金融风险也成为近期经济运行中的一个重要话题。然而,为了更好地、有针对性地减...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韩强
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恩格尔系数的降低,人们用于住房的储蓄和支出也越来越大,这部分储蓄和支出所形成的相当大的资金流量使房地产金融业务在整个金融活动中占有了越来越大的份额,也使得各国金融业都十分重视这项业务的开展和创新。从我国的情况看,建国以来一直实行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范德胜 高艳
本文实证研究了中国金融中介体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金融发展主要包括金融中介体发展和股票市场发展两部分,本文主要研究中国金融中介体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实证关系。本文所使用的时间序列数据为1993~2002年有关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季度数据。
关键词:
经济增长 金融中介体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黄志凌
转轨时期金融运行现象的再认识黄志凌一、货币政策:目标与手段哪一个应该刚性本世纪的重大经济事件之一,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全球性通货膨胀与中央银行制度的普遍化。也就是说,从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形成之日起,反通货膨胀就是它的首要任务。中央银行为了完成这种任务...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周良春 郑招良 文胜 黄必康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陆磊 王颖
本文从保险资金运用的基本理论出发,通过建立保险资金运用的基本模型,在比较各国保险资产分布与金融制度相关性的基础上,实证地研究了中国在经济转型期保险资金运用所面临的宏观与微观风险,论证了金融创新、风险分担和监管体制改革在现阶段确保保险资金安全运行的必要性。本文的基本结论如下:第一,各国的经验和中国的实践都证明,保险资金运用与金融市场体制存在较大的相关性;第二,中国的经济转轨期,金融市场存在较大的系统性风险,保险资金的保值增值面临挑战,金融创新是控制体制风险的必要手段;但是,由于体制性风险的全局性,单个保险机构并不具备管理风险的能力,因此需要引入货币当局的“最后贷款人”职能,以此建立保险资金运用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孙祁祥
"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指出,综合判断国内国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和挑战。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特别是在世界转型的大背景下,我国战略发展的出发点和重要前提是,认真识别我国经济目前存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锋
本文主要是对我国转轨时期财政风险的形成原因及其控制制度进行了研究,它对于完善财政风险的理论分析框架和防范化解财政风险均具有重要意义。从财政风险来源看,我国财政风险具有明显的转轨性特点,它可分为一般性财政风险、转轨性财政风险和特殊性财政风险。本文按照"财政风险的衡量标准、形成机制、形成原因、制度控制"的基本思路,以转轨性和特殊性财政风险为主要对象,重点研究了以下几个问题:(1)本文从赤字融资方式的角度,构建了财政赤字率、隐性赤字率和政府收支赤字率等三种口径的赤字率指标,试图建立一个既能与国际上通用口径可比,又能反映我国真实财政风险的赤字率衡量指标。政府收支赤字率是财政赤字率和隐性债务赤字率之和。...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何志浩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急速膨胀,债务风险凸显。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特别是隐性债务风险已经成为威胁我国经济安全与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研究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表现,并提出防范与控制的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债务风险 防范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董文标
经济转轨时期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思考董文标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存的问题(一)资产运用结构单一,各类贷款占总资产的比例偏大。在美国,银行业各类贷款占全部资产的比例一般维持在55%左右,而在中国的主要几家国有商业银行中,这个比例高达74%。简单的资产组合...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梁红梅
一、我国财政风险的表现在市场化程度很高,市场机制作用所引发的各种矛盾日渐尖锐和突出的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财政自身的安全及其对整个国家安全产生的基础性影响,已成为一个越来越被各国政府和理论界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也是现代财政理论着力探究的重大课题,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锋
本文主要是对我国转轨时期财政风险的形成原因及其控制制度进行了研究,它对于完善财政风险的理论分析框架和防范化解财政风险均具有重要意义。从财政风险来源看,我国财政风险具有明显的转轨性特点,它可分为一般性财政风险、转轨性财政风险和特殊性财政风险。本文按照"财政风险的衡量标准、形成机制、形成原因、制度控制"的基本思路,以转轨性和特殊性财政风险为主要对象,重点研究了以下几个问题:(1)本文从赤字融资方式的角度,构建了财政赤字率、隐性赤字率和政府收支赤字率等三种口径的赤字率指标,试图建立一个既能与国际上通用口径可比,又能反映我国真实财政风险的赤字率衡量指标。政府收支赤字率是财政赤字率和隐性债务赤字率之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