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64)
- 2023(7371)
- 2022(6427)
- 2021(6017)
- 2020(4888)
- 2019(10881)
- 2018(10712)
- 2017(21239)
- 2016(11684)
- 2015(13036)
- 2014(13145)
- 2013(12706)
- 2012(11984)
- 2011(10954)
- 2010(11225)
- 2009(10689)
- 2008(10702)
- 2007(9709)
- 2006(8886)
- 2005(8357)
- 学科
- 济(43447)
- 经济(43369)
- 管理(41812)
- 业(36215)
- 企(31133)
- 企业(31133)
- 财(17046)
- 制(15837)
- 方法(15748)
- 数学(13734)
- 数学方法(13540)
- 农(13169)
- 中国(12429)
- 业经(10857)
- 体(10264)
- 贸(10132)
- 贸易(10124)
- 策(10101)
- 银(9973)
- 银行(9968)
- 易(9953)
- 务(9920)
- 财务(9892)
- 财务管理(9868)
- 行(9548)
- 企业财务(9364)
- 融(9029)
- 金融(9027)
- 体制(8731)
- 税(8648)
- 机构
- 学院(165340)
- 大学(164372)
- 济(73639)
- 经济(71992)
- 管理(63158)
- 研究(56727)
- 理学(52847)
- 理学院(52339)
- 管理学(51643)
- 管理学院(51307)
- 中国(46700)
- 财(40814)
- 京(33785)
- 财经(30148)
- 科学(29425)
- 所(27881)
- 经(27191)
- 江(27087)
- 中心(26294)
- 研究所(24255)
- 经济学(22999)
- 农(22486)
- 财经大学(22164)
- 北京(21629)
- 州(20919)
- 经济学院(20530)
- 院(20516)
- 范(19891)
- 师范(19735)
- 业大(19499)
- 基金
- 项目(100571)
- 科学(80469)
- 研究(78415)
- 基金(73816)
- 家(62215)
- 国家(61672)
- 科学基金(53692)
- 社会(50946)
- 社会科(48386)
- 社会科学(48380)
- 省(38271)
- 基金项目(37605)
- 教育(36341)
- 自然(32594)
- 划(32279)
- 编号(32209)
- 自然科(31826)
- 自然科学(31820)
- 自然科学基金(31288)
- 资助(30851)
- 成果(28450)
- 制(25667)
- 部(23748)
- 课题(23058)
- 重点(22563)
- 性(21694)
- 发(21221)
- 创(21131)
- 教育部(21052)
- 国家社会(20923)
共检索到2691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秦宛顺 靳云汇 刘明志
中国经济改革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将货币政策由直接调控转向间接调控。经过十余年改革,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已初具雏形,改革也带来了经济的高速稳定增长,中国经济正在步入后转轨时期,这一时期货币政策转向间接调控的任务更紧迫也更艰巨。本文则将就转轨时期货币控制的特点、货币政策转轨面临的制约因素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于振英
中国人民银行自 1996年至今多次降低利率 ,但却不能圆满达到预期效果。本文以此为背景 ,并结合体制转轨时期各方面的特点 ,采用西方宏观经济学中的 IS- L M模型分析了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因素 ,并从这些因素出发 ,提出增强货币政策效果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
利率 体制转轨 效果 敏感度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戴根有
转轨时期货币政策在控制宏观经济中的作用戴根有经济体制改革以来,货币政策不止一次地被用来作为控制宏观经济波动的主要工具,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也潜伏了很多问题。如何运用好货币政策,是一个关系我国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大问题。一、研究这一问题的理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涛
在转轨时期,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以及政府宏观调控的特征决定了货币政策追求多目标具有其客观必然性,是一种现实的选择。中央银行应把币值稳定、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经济结构均衡、国际收支平衡明确纳入最终目标集,并通过确定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和次要目标、设定货币政策的长期目标集与短期目标集、以目标区间取代目标单值来增强多目标的协调性。
关键词:
转轨时期 货币政策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杨德勇 常玉荣
转轨时期特殊的社会经济环境———二元经济结构和双轨经济体制,使得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施面临复杂的局面。提高货币政策效率的基本点是要充分考虑到货币政策与经济体制的适应性,改善整体金融环境,明确我国货币政策的过渡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明志
货币政策转轨之我见刘明志一、货币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变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时,调节商业银行系统的行为,并通过商业银行系统的行为影响其它部门的经济活动,达到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目的。商业银行的行为可分成两个方面,一个是数量方面,如吸收多少存款,发放多...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冰冰
推动我国货币政策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转轨,利率双轨制是货币政策转型的主要掣肘因素。本文分析了我国利率双轨制的典型特征,运用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实证研究了计划轨和市场轨利率对货币政策调控效果的相对有效性。结果发现,我国利率双轨制的典型特征是由基准存贷款利率决定的信贷市场利率(计划轨利率)和基本由市场决定的货币及债券市场利率(市场轨利率)并存,主要原因在于完整的市场利率传导链条并未形成。无论是对产出目标还是对通货膨胀率目标,市场轨利率的调控强度均大于计划轨利率,应选择市场轨利率指标作为中介目标,推动将计划轨与市场轨调控并存转向完全的市场轨调控。我国向价格型货币政策转轨仍面临一定挑战,应加强顶层设计,加快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商业银行、重大体制机制、信贷政策改革的步伐。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汉斯约尔格·赫尔 谢涛
尽管各个转轨制国家在改革战略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别,从而使其在引入市场经济体制,以及促进经济增长的结果上产生了巨大的差别,然而却也存在着一系列共同的货币政策问题。本文试图以中国为例,揭示转轨制国家存在的这些货币政策问题。一、金融体制的现状1984年,中国...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何德旭
论中国转轨时期的资本市场与货币政策何德旭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这标志着我国的经济体制步入了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渡时期。在这一转轨时期,货币政策作为中央银行运用各种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许健
转轨时期我国基础货币管理与货币控制的关系许健货币控制是通过控制基础货币与货币供应量两级实现的。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资产运用部分,也可以说它是货币当局的净负债。一般而言,它是由流通中货币所有商业银行和其它存款银行的法定储备、超额储备组成。从理论模型看:M...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胡秋灵 胡昌铸
从直接信贷规模管理到间接货币总量控制,是经济转型时期货币政策的必然取向。由于货币定义的多层次性,货币管理当局全面控制各层次货币是不现实的。实际操作中,往往重点控制一两种货币层次而兼顾其它。本文主要采用实证分析方法,探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货币总量控制重点层次的选择和控制度的把握。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军
本文从经济均衡机制转换对货币中性或非中性影响的角度 ,探索经济转轨时期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文章认为货币中性或非中性的判断有一个“中性→非中性→中性”的演化过程 ,这一过程一般与货币自身功能的强弱演变相关 ,而后者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货币形态结构的变化。通过理论推导和实证分析 ,得出随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体制转轨 ,经济均衡机制由资源约束型向需求约束型过渡 ,货币对实质经济的影响也逐渐减弱 ,处于由“非中性”向“中性”转变的过程之中 ,从而削弱了货币政策对扩张有效需求、刺激经济增长的作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巴曙松
转轨经济中的货币乘数波动与货币控制巴曙松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在“九五”期间,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狭义货币M1和广义货币M2的年增长幅度分别控制在18%和23%左右,这意味着我国的货币政策将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