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85)
- 2023(8527)
- 2022(7226)
- 2021(6751)
- 2020(5738)
- 2019(12912)
- 2018(13141)
- 2017(23866)
- 2016(13615)
- 2015(15102)
- 2014(15493)
- 2013(14843)
- 2012(13569)
- 2011(12173)
- 2010(12479)
- 2009(11842)
- 2008(12052)
- 2007(10720)
- 2006(9554)
- 2005(9006)
- 学科
- 管理(46702)
- 济(44763)
- 经济(44670)
- 业(38705)
- 企(35215)
- 企业(35215)
- 财(28981)
- 制(19336)
- 中国(16003)
- 方法(15020)
- 体(14750)
- 务(14215)
- 财务(14176)
- 财务管理(14130)
- 财政(13758)
- 企业财务(13450)
- 农(12813)
- 业经(12020)
- 数学(11890)
- 体制(11712)
- 数学方法(11709)
- 银(11308)
- 银行(11290)
- 政(10971)
- 学(10762)
- 行(10685)
- 理论(10644)
- 融(10230)
- 金融(10223)
- 地方(9065)
- 机构
- 大学(183366)
- 学院(181652)
- 济(72401)
- 经济(70648)
- 管理(65451)
- 研究(64582)
- 理学(54894)
- 理学院(54290)
- 管理学(53405)
- 管理学院(53057)
- 中国(50771)
- 财(47835)
- 京(39442)
- 科学(36845)
- 所(33045)
- 财经(32564)
- 江(30228)
- 经(29317)
- 研究所(28904)
- 中心(28742)
- 农(27980)
- 北京(25211)
- 范(24103)
- 师范(23820)
- 财经大学(23757)
- 院(23614)
- 业大(23571)
- 州(22778)
- 经济学(22383)
- 省(21704)
- 基金
- 项目(112998)
- 科学(88307)
- 研究(86815)
- 基金(80373)
- 家(69194)
- 国家(68579)
- 科学基金(58389)
- 社会(54366)
- 社会科(51360)
- 社会科学(51349)
- 省(44295)
- 基金项目(41624)
- 教育(41260)
- 划(37148)
- 编号(35941)
- 自然(35585)
- 自然科(34713)
- 自然科学(34701)
- 自然科学基金(34067)
- 成果(32419)
- 资助(32333)
- 制(27060)
- 课题(26375)
- 重点(25994)
- 部(25809)
- 性(23963)
- 创(23692)
- 发(23482)
- 项目编号(22546)
- 教育部(22482)
共检索到3013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卫珑
一、转轨时期财政状况困难的原因分析 第一种观点认为,1994年财税改革的不彻底性制约着国家财政状况的根本好转。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对既得利益的照顾,在某种程度上使改革流于形式。(1)在税制改革方面,采取了诸种旨在减轻企业税负的措施;(2)在分税制改革方面,基数的核定、税种的划分和收入分配比例等,几乎均以保证地方既得利益为前提。(3)在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方面,实行税利分流、税后还贷以及“两则”的同时,亦采取了一些变通性办法照顾国有企业现状。这表明这次财税改革对各方面既得利益的照顾,已到了相当充分的地步。问题在于,照顾既得利益实质就是让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魏向赤
2005年7月16-17日,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和义务教育投入体制改革课题组在江苏省东台市举行课题研讨会,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朱小蔓所长、北京师范大学王善迈教授、财政部预算司张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伏润民 李妍 缪小林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阎坤
1994年实行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在正确处理政府与企业、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分配关系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种种条件的制约,仍然带有浓重的过渡色彩,特别是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2004年6月举行的全国财政科研工作会议暨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研讨会上,与会代表就“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
[期刊] 改革
[作者]
黄杰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体制大体经历了从"分灶吃饭"到"包干制"再到分税制的变化。以财政分权改革为核心的市场化改革推动了我国30多年的经济增长。近年来,学术界围绕涉及公共财政的财政分权、转移支付、公共服务均等化、支出效率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分析和预测财政体制改革的未来走向,并就摆脱现阶段县乡财政困境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
关键词:
财政体制 县乡财政 财政体制改革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旭
最近,财政部转发了咸宁市四大举措支持市以下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经验。这是咸宁乡镇财政体制改革的精髓。这项改革,在湖北省没有第二家,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推进将近一年,被省改革办指定为重点跟踪项目。乡镇财政体制改革难在哪里?咸宁为何要第一个"吃螃蟹"?改革目的:激发乡镇发展动能、提高
关键词:
乡镇财政体制 支出责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志勇
·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的确定性,比具体的划分更为重要。·地方政府较多地依靠自身收入会增强其自身的责任感。·应取消税收返还,地方所减财力通过重构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制度而加以统筹解决。·一般性转移支付与专项转移支付的决策,应更加公开透明。·应当稳步推进"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实现地方债务融资的规范化,需要正式启动地方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董霞飞
本文分析了现行财政包干体制的利弊,论述了九五计划时期财政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认为,进一步制定和实施较为彻底的分税制,需要明确界定和划清政府的事权、财权;财政要彻底打破包揽统支的局面,投资范围一般限于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合理划分税种,建立以产品税、增值税为骨干税源的中央税体系,以营业税、所得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为骨干税源的地方税体系;以个人所得税为主要来源建立社会分配调节基金;划分税收管理权限,相应分设税务机构;为采用因素法合理确定各地支出基数努力创违条件;开辟和加强财政信用这一第二战场是一种明智的办法。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杨秀芹 尹玉玲 杨晓霞
本文综述了 2 0 0 2年全国教育经济学会学术讨论会议的基本情况 ,并揭示了教育财政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就这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年会 综述 教育财政 体制 改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邵源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孟航鸿
本文认为,我国现行财政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政府财政与市场配置资源的范围界限不清、政府间纵向财政支出责任划分含混、横向财政管理责权配置碎片化、财政体制法治化租度较低,因此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方向应当是在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于配置资源方面分工关系基础上,以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法治化为原则,努力构建责权一致、集散适度、调控有力的纵向与横向财政体制。
关键词:
财政体制 问题 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冯海波
"营改增"对现行地方税体系造成冲击,形成了加快地方税改革的倒逼机制。本文通过对国民政府时期地方税建设过程的回顾和总结,指出当下我国地方税建设应着力解决的四个问题并做出回答,即财政级次与政府级次的关系、地方财政的重心在哪里、税源划分方式如何选择、主体税种如何安排。
关键词:
地方税体系 财政体制 国民政府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刘尚希 赵大全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应是当前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总目标,为此,本文提出了构建以"辖区财政责任"为核心的分税分级财政的构想,即建立辖区财政体制。该体制是一种立体的分级模式,不同于注重本级财政的平面分级模式,更适合我国以"中央决策,地方执行"为基本特征的国家治理架构,也更有利于国家"五位一体"建设的全面贯彻落实。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勇
财政是有"魂"的,财政的"魂"就是财政理念,财政的理念是财政的价值观,是财政的宗旨。财政理念对财政行为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深刻地约束和推动着财政的进步。现代财政理念集中体现为"法治、民主、公共、效益"四种基本观念凝练现代财政理念应该寻找财政最核心的价值观念,财政的核心理念应该基于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