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55)
2023(18079)
2022(15507)
2021(14490)
2020(12013)
2019(27769)
2018(27311)
2017(52018)
2016(28012)
2015(31641)
2014(31340)
2013(30944)
2012(28541)
2011(25794)
2010(25512)
2009(23341)
2008(22341)
2007(19130)
2006(16880)
2005(15008)
作者
(80694)
(67297)
(66668)
(63649)
(42816)
(32184)
(30356)
(26470)
(25770)
(23831)
(23020)
(22685)
(21361)
(21185)
(20941)
(20869)
(20089)
(19636)
(19270)
(19247)
(16675)
(16575)
(16201)
(15495)
(15157)
(14983)
(14711)
(14540)
(13602)
(13234)
学科
(127329)
经济(127190)
管理(77086)
(71130)
(57806)
企业(57806)
方法(53968)
数学(47489)
数学方法(46914)
中国(32838)
(30635)
(27511)
(26726)
地方(26154)
业经(25622)
(21756)
贸易(21740)
(21108)
农业(20843)
(20131)
理论(18725)
(18227)
环境(18203)
(16902)
金融(16900)
(16769)
银行(16712)
技术(16472)
(16363)
财务(16292)
机构
大学(398844)
学院(395459)
(168372)
经济(165096)
管理(153226)
研究(140042)
理学(132838)
理学院(131365)
管理学(128966)
管理学院(128275)
中国(104077)
科学(85504)
(85238)
(73537)
(70101)
(64939)
研究所(64164)
中心(62231)
财经(59360)
业大(59042)
(56454)
(54231)
北京(54092)
经济学(52138)
(51656)
(51146)
师范(51072)
农业(50909)
经济学院(46730)
(45381)
基金
项目(273104)
科学(214453)
基金(199443)
研究(197702)
(175250)
国家(173851)
科学基金(148511)
社会(125721)
社会科(119195)
社会科学(119163)
基金项目(104731)
(104144)
自然(96454)
自然科(94212)
自然科学(94184)
自然科学基金(92509)
教育(91074)
(88524)
资助(83003)
编号(78748)
成果(63652)
重点(61564)
(60930)
(58650)
(56325)
课题(54631)
国家社会(52738)
创新(52692)
科研(52373)
教育部(52331)
期刊
(183623)
经济(183623)
研究(119827)
中国(75243)
学报(64598)
科学(59444)
(58459)
管理(57840)
(55259)
大学(49386)
学学(46499)
教育(42773)
农业(40834)
技术(36262)
(32087)
金融(32087)
经济研究(30846)
财经(29609)
业经(26938)
(25525)
问题(23475)
(21678)
技术经济(20110)
图书(19806)
(19311)
世界(18712)
科技(18126)
统计(18123)
(18106)
理论(17984)
共检索到5845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吕炜  
本文试图通过认知基础的完善和人类发展的经济史分析深化对转轨时期经济的研究。得出的主要观点有:第一,体制转轨与成长转型是转轨时期经济面临的双重约束,转轨的目的在于寻求适应现实成长阶段的制度安排,使双重约束转化为双重激励,实现经济发展;第二,转轨的制度安排比一般性制度变迁远为复杂和系统,路径选择与政策搭配都对经济绩效产生直接影响,选择—契合是寻求约束向激励转化的重要思想;第三,转轨时期的经济绩效由回顾性增长和前瞻性增长两种性质的收益构成。随着转轨过程中认知条件的趋同,转轨的走向会逐渐趋同;第四,转轨的实质是一次商业功能的重建,是补商业的课。中国样本超常增长的实质,是特殊条件下发生的一次商业革命的结...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肖鹏  
本文回顾了中国20年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格局演变历程,认为尽管中国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但由于收入分配不公所导致的社会不稳定因素也在加剧。笔者结合西方发展经济学关于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从中国国情出发,批判了"增长主流论"的观点。认为为实现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动态协调发展,我们在用财税手段对收入分配差距进行调整的同时,也必须对权力机构、垄断、教育制度进行改革,以寻求标本兼治之策。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许文彬  陈炜  
本文考察了信用这一概念的内涵演变轨迹,并以之为参照对我国目前存在的社会信用问题进行分析。文章首先回顾了信用概念的原始含义即借贷信用,接着阐述其内涵如何随契约化交易和现代生产组织方式的出现和发展而发生扩充式蜕变,由借贷信用扩充为契约信用,再由有债信用形式拓展到更广泛的无债信用领域。文章的后半部分,作者将着眼点放在对中国信用现状的考察上,根据前半部分的理论推演分析了目前我国信用问题的根源,并提出关于信用体系重构的若干思路。
[期刊] 改革  [作者] 戴园晨  
一、经济理论突破桎梏的不平凡年月。粉碎“四人帮”的黑暗统治之后,尽管人们都在思考,都想对多年来在思想政治、经济、社会各种是是非非,给个说法,但依凭本本的“两个凡是”,仍然桎梏着人们。直到20年前进行的真理标准大讨论,破除了“两个凡是”的教条和个人崇拜...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范德胜  高艳  
本文实证研究了中国金融中介体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金融发展主要包括金融中介体发展和股票市场发展两部分,本文主要研究中国金融中介体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实证关系。本文所使用的时间序列数据为1993~2002年有关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季度数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范大良  王学思  
文章采用协整检验与基于VAR模型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既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也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因此,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战略中,要充分重视金融深化因素的作用。同时通过聚类分析表明,我国金融深化进程以1991年为界限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在前一个阶段中经济增长主导金融深化,而在后一个阶段中金融深化主导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军  
把中国的经济转轨、增长与工业化联系起来是本文的一个尝试。作者认为 ,中国的经济增长在近年来越来越表现出静态的特征 ,至今尚不具备持续的动态改进的力量 ,而中国在 2 0世纪 80年代以后的转轨过程则又典型地表现为以新兴工业部门的进入和扩张为特征的持续的工业化过程。本文给出了一个帮助理解转轨后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概念框架和经验描述。在这个框架里 ,中国的经济增长在过去 1 0年来所表现出的下降趋势可以由过度的工业化进程来解释。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范德胜  
本文实证研究我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由于金融发展主要包括金融中介体发展和股票市场发展两部分,本文主要研究我国股票市场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所使用的时间序列数据为1993-2002年有关我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季度数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杜永潇  田新民  
在两部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下,本文将政府公共投资按照职能分类,并以我国1953-2013年度数据为样本构建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分析政府公共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实证检验公共物质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和科技资本投资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公共物质资本投资对经济长期增长贡献显著,且短期经济效果明显;公共人力资本投资和科技投资对经济长期总产出也存在显著正影响,但作用效果存在滞后性,对短期经济存在负影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钱颖一  
2010年吴敬链、周小川、郭树清等以整体改革理论获第三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本届论坛中,学者们就当前经济发展与改革中的热点与重点问题进行了演讲。作为论坛的学术媒体支持单位,《当代财经》将部分学者的发言稿作为特稿刊发,与广大读者共享这次盛会的成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家亨  
转轨期的经济和统计郑家亨编者按:本文是国家统计局咨询员郑家亨同志为本刊创刊十周年写来的专稿,文章较为全面而深刻阐释了转轨期的中国经济特征,改革方向及统计改革与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中国经济进入21世纪前,要初步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基本框架,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磊  
In this article I will, with the help of modern econometric techniques and case studies, examine the nature of growth trend demonstrated since China adopted the policy of reform and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of the principal aggregate indicators of GDP, investment and consumption, and on this ba...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高铁梅  王金明  陈飞  
本文筛选了反映国民经济各领域波动的多个重要宏观经济月度指标作为景气指标,首先利用状态空间模型和Kalman滤波方法,构建了反映中国经济增长率循环的景气指数(SS_GR)和物价景气指数(SS_P);其次利用HP滤波和BP滤波计算景气指标的循环要素,并且进行比较,认为BP滤波更适合作为分解趋势循环要素的方法;最后采用状态空间模型和Kalman滤波方法,构建了反映中国经济增长偏离长期趋势程度的增长循环景气指数(SS_BP),尝试把经济的长期增长趋势与短期周期波动二者的研究结合起来,对反映两种不同类型增长周期波动的景气指数进行了比较,并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周期波动的特征进行了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