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75)
2023(7093)
2022(6002)
2021(5745)
2020(4749)
2019(10392)
2018(10270)
2017(18799)
2016(10557)
2015(11843)
2014(11625)
2013(11110)
2012(10988)
2011(10084)
2010(10410)
2009(9729)
2008(9653)
2007(9257)
2006(8513)
2005(7492)
作者
(33632)
(27887)
(27858)
(26511)
(17718)
(13495)
(12579)
(10972)
(10759)
(10284)
(9625)
(9573)
(9153)
(9035)
(8956)
(8717)
(8386)
(8293)
(8200)
(8080)
(7186)
(7015)
(6951)
(6498)
(6436)
(6305)
(6281)
(6224)
(5889)
(5743)
学科
(37907)
经济(37856)
管理(36086)
(23513)
(20009)
企业(20009)
环境(15046)
方法(13627)
(13300)
中国(11893)
(11865)
(11444)
数学(10705)
数学方法(10475)
地方(9825)
(9580)
业经(8895)
(8004)
(7920)
理论(7391)
农业(7363)
资源(7345)
生态(7184)
(7094)
(6698)
国家(6674)
技术(6565)
规划(6369)
环境规划(6104)
(6089)
机构
大学(152424)
学院(150727)
研究(57942)
(54044)
经济(52556)
管理(51964)
中国(43562)
理学(43447)
理学院(42840)
管理学(41785)
管理学院(41542)
科学(39517)
(35137)
(31754)
(31270)
研究所(28284)
(27576)
中心(26516)
业大(25696)
(25355)
农业(25084)
北京(22522)
(21689)
(21268)
师范(20914)
(20399)
财经(20356)
(20001)
(18451)
技术(18189)
基金
项目(100382)
科学(77025)
基金(71040)
研究(69732)
(64873)
国家(64334)
科学基金(52938)
社会(42672)
社会科(40079)
社会科学(40061)
(39771)
基金项目(37094)
自然(35819)
自然科(34800)
自然科学(34783)
(34192)
自然科学基金(34140)
教育(31416)
资助(29275)
编号(27146)
重点(23771)
成果(23257)
(22018)
(21354)
课题(20555)
(20114)
计划(19916)
科研(19577)
创新(18919)
大学(18077)
期刊
(68867)
经济(68867)
研究(44644)
中国(38902)
学报(32039)
(28950)
科学(26941)
大学(23544)
(22411)
学学(21917)
管理(20607)
教育(20251)
农业(19773)
技术(12536)
(12131)
金融(12131)
图书(10676)
(10624)
财经(10554)
业经(10382)
经济研究(9967)
(9201)
(9183)
资源(8850)
业大(8629)
问题(8422)
科技(8120)
书馆(7953)
图书馆(7953)
林业(7075)
共检索到2434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淑惠  
中国“渐进式”的转轨在经济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伴随着经济增长,我国的环境状况却在进一步恶化。由于我国的环保政策多数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及转轨初期制定的,因此已不适应当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需要。当前应结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境、生态作为公共物品的属性,以及我国处于转轨阶段的特殊性,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生态政策,充分发挥政府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中的作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道许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来说,良好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既是经济成长的主要动力,也是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保障。从我国经济金融改革发展历程来看,地方政府行为与区域金融发展关系十分密切,在推进区域金融生态建设方面发挥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苏杨  
通过回顾“十五”期间环境和生态目标的完成情况,结合对“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增长特点及其对环境影响的分析,提出“十一五”期间我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基本思路——强化对重点地区的“点上治理”,并据此确定主要目标及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袁仕洪  欧阳昌永  张平  
一、广西环境存在的问题(一)生态系统退化。1.森林面临的问题较多。一是森林林龄结构和树种结构不合理。根据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广西幼龄林和中龄林分布面积多,林龄结构不合理。此外,由于天然林减少,人工林增加,导致树种单一,树种结构不合理。二是森林面临的各种危害较多。2.水土流失严重。根据水土流失遥感调查和实际调查结果,广西水土流失情况比较严重。全区水土流失面积为281.22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2%。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苏杨  林家彬  周宏春  
通过回顾“十五”期间环境和生态目标的完成情况,结合对“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增长特点及其对环境影响的分析,提出了“十一五”期间我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基本思路———强化对重点地区的“点上治理”,并据此确定了主要目标。同时建议采取以下对策:开展资源环境核算等以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强化政策导向,通过产业政策和治理行动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环境治理模式从末端治理向源头和全过程控制的转变;在污染末端治理中深化市场机制,建立“谁治理、谁受益”制度;完善法规和标准,加强环境管理能力建设;抓住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和改善自然保护区管理这两个重点目标;将生态建设和扶贫开发进一步结合起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戚文海  
由于政府失灵使得经济转轨初期俄罗斯在技术创新中的创新绩效不佳。经济转轨新时期俄罗斯政府在技术创新中从被动到主动,从主动到创新,加快政府职能补位,并在更高层次上努力实现政府行为创新。在经济转轨时期政府行为创新应成为在技术创新的所有转轨国家的普遍取向。这种政府行为创新将有效地解决经济转轨过程中技术创新的双重失效问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朱晓波  
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看,生态、资源和环境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直接相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保护生态平衡和有效利用资源,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始终是政府需要认真考虑的重要问题。辽宁是一个老工业基地,长期超负荷的生产和开发使其生态和环境问题尤为严重,甚至阻碍经济进一步发展。因此,合理利用财政和税收政策,促进辽宁生态和环境改良已经成为辽宁经济发展的必要选择。本文通过对辽宁生态和环境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近期解决辽宁生态和环境问题可行的财政税收政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小勇  
洁净煤技术对于我国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这种作用集中体现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上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池进  
本文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 ,论述了旅游区经济发展战略 ,并提出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应当考虑的几个因素。
[期刊] 改革  [作者] 马晓燕  
统筹城乡发展是党和国家的重要举措,也是重庆市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大好时机。为解决现行环保管理体制中建管分割、城乡分离的体制性弊端,必须构建重庆市城乡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统筹管理体制和具体运行机制,完善统筹城乡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投入机制、补偿机制、节能减排、环境立法与评估体系。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贺义才  张欣  李新平  
近年来,我国生态植被建设中存在以种植高大乔木为主的误区。文章采用了文献收集和分析比较等方法,从遵循自然分布规律指导植被生态修复和3种植被类型生态功能的比较两方面进行阐述。研究表明:在植被建设过程中,要因地制宜,乔、灌、草结合,实现生态效益最大化。并且提出以"生态植被率"作为评价绿化效果、衡量生态建设成效的指标,以期为我国生态建设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贺义才  张欣  李新平  
近年来,我国生态植被建设中存在以种植高大乔木为主的误区。文章采用了文献收集和分析比较等方法,从遵循自然分布规律指导植被生态修复和3种植被类型生态功能的比较两方面进行阐述。研究表明:在植被建设过程中,要因地制宜,乔、灌、草结合,实现生态效益最大化。并且提出以"生态植被率"作为评价绿化效果、衡量生态建设成效的指标,以期为我国生态建设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建设  
以城乡协调发展为基调的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农村经济结构多元化,农民的收入和基本保障大幅提升,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依然严重。尤其与城市相比,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现象较为突出,本文通过分析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面临的难题及原因,寻求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途径,以期全面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为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的生态环境基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茂林  
西部生态环境的基本特征主要有四个方面:水土流失严重,人口超载,耕地承载能力脆弱;土地沙漠化严重;干旱少雨,水资源相对匮乏;环境污染普遍,治理难度较大。造成这些生态问题的深层次的根本原因在于产业结构失衡、层次低并存以及西部经济正的外部性的存在。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动西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与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