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13)
- 2023(11223)
- 2022(9390)
- 2021(8554)
- 2020(7470)
- 2019(16436)
- 2018(16553)
- 2017(32877)
- 2016(17912)
- 2015(20012)
- 2014(20096)
- 2013(20147)
- 2012(18413)
- 2011(16511)
- 2010(16903)
- 2009(16429)
- 2008(16766)
- 2007(15291)
- 2006(13983)
- 2005(13107)
- 学科
- 业(87084)
- 济(79821)
- 经济(79680)
- 企(79295)
- 企业(79295)
- 管理(74138)
- 方法(33707)
- 财(31753)
- 业经(28561)
- 农(27541)
- 数学(25553)
- 数学方法(25419)
- 制(23295)
- 务(22778)
- 财务(22760)
- 财务管理(22732)
- 中国(22220)
- 企业财务(21587)
- 农业(19603)
- 技术(17562)
- 体(16830)
- 策(15747)
- 划(15403)
- 体制(14678)
- 和(14578)
- 贸(14355)
- 贸易(14345)
- 银(14125)
- 银行(14109)
- 易(13961)
- 机构
- 学院(268267)
- 大学(264106)
- 济(117732)
- 经济(115447)
- 管理(107830)
- 理学(91600)
- 理学院(90743)
- 管理学(89691)
- 管理学院(89221)
- 研究(84217)
- 中国(70120)
- 财(62209)
- 京(54947)
- 财经(48169)
- 科学(46486)
- 经(43490)
- 江(42262)
- 所(42253)
- 农(41579)
- 中心(38260)
- 研究所(37146)
- 经济学(36105)
- 财经大学(35325)
- 北京(34918)
- 业大(34864)
- 州(32906)
- 经济学院(32604)
- 农业(32367)
- 商学(31528)
- 商学院(31269)
- 基金
- 项目(163131)
- 科学(131080)
- 研究(122997)
- 基金(120986)
- 家(102957)
- 国家(101997)
- 科学基金(89458)
- 社会(80973)
- 社会科(76748)
- 社会科学(76733)
- 基金项目(64153)
- 省(63157)
- 自然(56113)
- 教育(55625)
- 自然科(54808)
- 自然科学(54795)
- 自然科学基金(53913)
- 划(52060)
- 编号(49514)
- 资助(48747)
- 成果(40459)
- 部(37544)
- 创(36947)
- 制(36924)
- 业(36818)
- 重点(36314)
- 发(34592)
- 创新(33669)
- 课题(33623)
- 国家社会(33305)
- 期刊
- 济(139942)
- 经济(139942)
- 研究(83812)
- 中国(53522)
- 财(52554)
- 管理(46284)
- 农(39591)
- 科学(34647)
- 学报(33312)
- 融(29647)
- 金融(29647)
- 大学(26959)
- 农业(26542)
- 学学(25747)
- 财经(25139)
- 业经(24593)
- 技术(23592)
- 教育(22009)
- 经(21615)
- 经济研究(21590)
- 问题(18708)
- 业(15700)
- 技术经济(15326)
- 贸(15226)
- 财会(14556)
- 现代(14277)
- 商业(14145)
- 世界(12987)
- 国际(12976)
- 经济管理(12725)
共检索到4159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卢现祥
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的形成,实质上是劳动力所有者与资本所有者力量对比及其博弈的过程。本文从不平等性、不稳定性、契约的不完全性和三方机制不健全四个方面粗略地分析了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形成的特点。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制度的不断健全,非公有制企业的劳资关系就会从不平等向平等转变,从不稳定向稳定转变,从非契约性向契约性转变,从机制不健全向健全转变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吴江 陈谊
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占的比重逐步增大,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问题日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对于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的研究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意义。为此,笔者尝试就这一问题的研究概况进行整理,并做一简要评价。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谢海东
劳资关系与企业绩效的关联性问题,理论上的争议由来已久。但大多数国外学者的实证研究显示,劳资关系状况的改善对企业绩效具有积极的正面影响。在中国的非公有制企业中,通过对劳资关系和企业绩效分层聚类结果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劳资关系和企业绩效的各个层次上,类成员分布具有明显的一致性特征,表明劳资关系与企业绩效在区域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联关系:劳资关系状况较"优"的地区,往往伴随着较高水平的企业绩效,劳资关系状况较"差"的地区,企业绩效水平也较"低"。
关键词:
劳资关系 企业绩效 关联性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付洁 侯风云
以纳什合作议价理论为基础,根据中国的国情构造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双方工资议价模型和政府官员效用函数模型,可以用来分析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企业里劳、资、政三方共同推进劳资关系由劳资隐性冲突到冲突显性化再到劳资合作的演变机制。模型分析指出,可以通过改变官员的政绩考核机制,缓解劳资冲突,最终实现劳、资、政三方互利互惠,社会经济持续和谐发展。
关键词:
劳资关系 合作议价理论 工资决定机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蒙慧
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增加社会就业、提高政府税收、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经济转型等方面的显著作用成为"中国梦"的必经之路。作为非公有制企业关系中的首要关系—劳资关系就成为研究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焦点问题之一,尤其是在近年非公有制企业劳资矛盾纠纷频发的社会转型期;能否正确处理非公有制企业的劳资关系是影响经济发展效率、市场公平和社会稳定,由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变的关键力量,如何处理好与企业的劳资关系是企业以及社会亟待解决的全局性问题。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林兴发
政府在非公有制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中具有双重责任。非公有制企业"强资本、弱劳动"的特点及在此基础上资方对劳动者合法利益的侵害,决定了政府必须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劳动关系的干预;非公有制企业相对于国企的市场实力和政府的管制力量而言,处于弱势地位,具有"地位低、负担重、成本高"的特点,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将成本向劳动者转嫁是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的重要原因,政府必须采取措施构建有利于非公有制企业持续发展的制度环境。
关键词:
劳动关系 非公有制企业 政府责任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尹成果 张道宏
非公有制企业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资金瓶颈却成为其进一步发展不可逾越的障碍。本文从非公有制企业的融资现状分析出发,剖析了非公有制企业融资难的诸多因素,最后提出了解决非公有制企业融资问题的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非公有制企业 融资瓶颈 突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舒建玲
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劳动者权益的保障迫切需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政府未能发挥好应有的作用,以致在非公有制经济中存在大量违反《劳动法》,侵害劳动者权益的现象。因此,应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政府对劳动者劳动权益的保护。
关键词:
政府 非公有制企业 劳动者权益 保障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尹智超 彭红枫 肖祖沔 王营
抓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是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本文从融资约束视角发现了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红利",即开展党建工作有助于企业获得更多贷款。其中蕴含两个层面的理论机制,一是增信效应缓解银行与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二是资源配置效应使企业享受更多政策福利。此外,对于没有政治关联的企业,党建工作缓解融资约束的效果更强,并且有助于缓解银行对企业的融资歧视。本文的研究对于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党建主观认同感和党建积极性有指导意义,有助于实现党组织的柔性嵌入。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侯连卿 刘秋英
近年来非公有制企业由于融资困难,信贷投入偏少减缓了其健康成长的步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企业自身的不足、政府协调不到位、银行经营机制及政策制度的缺陷等。应结合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助推其发展壮大。
关键词:
非公有制企业 贷款 股份制改造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袁永智
非公有制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金融系统的重要职责。近几年,为有效发挥金融业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的信贷支持作用,人民银行和各金融机构均做了大量的组织推动工作,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支持力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林茂
当前,非公有制企业正迅速发展壮大,在价格行为、价格信息、价格权益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在分析价格协会为非公有制企业服务的必要性基础上,阐述了价格协会为非公有制企业服务的着力点,最后提出了服务非公有制企业的对策。
关键词:
价格协会 非公有制企业 服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