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33)
- 2023(7773)
- 2022(6546)
- 2021(6118)
- 2020(5279)
- 2019(11992)
- 2018(11973)
- 2017(24074)
- 2016(13190)
- 2015(15279)
- 2014(15833)
- 2013(15677)
- 2012(14396)
- 2011(12935)
- 2010(13254)
- 2009(12899)
- 2008(13533)
- 2007(12574)
- 2006(11598)
- 2005(10812)
- 学科
- 企(70357)
- 企业(70357)
- 业(67171)
- 管理(58788)
- 济(56994)
- 经济(56902)
- 方法(27291)
- 财(24663)
- 制(22310)
- 业经(20778)
- 数学(19524)
- 数学方法(19426)
- 银(19300)
- 务(19203)
- 财务(19191)
- 财务管理(19157)
- 银行(19155)
- 企业财务(18172)
- 行(17799)
- 中国(16128)
- 技术(14346)
- 理论(12990)
- 策(12594)
- 和(12543)
- 体(12409)
- 企业经济(12064)
- 划(11813)
- 融(11767)
- 金融(11766)
- 农(11580)
- 机构
- 学院(198340)
- 大学(194198)
- 济(83740)
- 经济(81806)
- 管理(80092)
- 理学(66558)
- 理学院(65933)
- 管理学(65207)
- 管理学院(64831)
- 研究(56545)
- 中国(54491)
- 财(46875)
- 京(40761)
- 财经(36251)
- 江(32882)
- 经(32529)
- 科学(29404)
- 所(28034)
- 中心(27107)
- 州(27010)
- 财经大学(26624)
- 北京(26512)
- 经济学(25722)
- 银(24540)
- 商学(24406)
- 商学院(24206)
- 研究所(24150)
- 银行(23551)
- 经济学院(23345)
- 农(22699)
- 基金
- 项目(109465)
- 科学(86793)
- 研究(85411)
- 基金(79112)
- 家(65487)
- 国家(64759)
- 科学基金(57211)
- 社会(54469)
- 社会科(51549)
- 社会科学(51535)
- 省(43127)
- 基金项目(41484)
- 教育(40110)
- 编号(36402)
- 自然(35217)
- 划(34691)
- 自然科(34412)
- 自然科学(34401)
- 自然科学基金(33868)
- 资助(33002)
- 成果(30172)
- 部(25046)
- 创(24570)
- 课题(24520)
- 重点(23588)
- 项目编号(23588)
- 业(23569)
- 性(23254)
- 创新(22694)
- 制(22597)
- 期刊
- 济(102733)
- 经济(102733)
- 研究(65530)
- 财(41444)
- 中国(39228)
- 管理(36833)
- 融(34193)
- 金融(34193)
- 科学(22161)
- 学报(21330)
- 教育(20382)
- 技术(19509)
- 财经(19382)
- 农(19374)
- 业经(17702)
- 大学(17217)
- 经(16579)
- 学学(16067)
- 经济研究(15865)
- 问题(13161)
- 财会(12802)
- 贸(12187)
- 技术经济(11932)
- 商业(11499)
- 理论(11314)
- 农业(11021)
- 现代(10997)
- 国际(10896)
- 会计(10503)
- 经济管理(10165)
共检索到3214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任志安 赖红兵 张学良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经济的微观细胞,银行是国家经济的神经中枢,两者息息相关。正确处理二者关系,努力建立新型银企关系,从长远看,关系到国有企业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成败,关系到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两个转变的实现。 一、我国银企关系的现状 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处于转轨时期,银企关系在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日趋重要。但我国银企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带有计划经济体制的色彩,在一定时期内甚至出现了信用危机和信任危机,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 1.企业不活,资金预算约束机制差。经济体制改革把企业推向市场,原有国有企业在竞争中没有从睡梦中醒来,在市场竞争中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竞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葆
建立转轨时期新型银企关系刘葆(一)构建新型银企关系的主要障碍障碍之一:企业高负债经营和专业银行不良债权增加。目前,国有企业债务负担十分沉重,据国有资产管理局数据,我国现有国资产总额为41370亿元,负债额为31049亿元,负债率为75.1%。如果考虑...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葆 杨锋
论转轨时期市场型银企关系的构建●刘葆杨锋在我国当前的经济体系中,国有银行与国有企业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国民经济运行的两大主体,银企双方除自身按市场经济要求发生变革之外,还会使彼此之间的关系联动产生嬗变。准确地把握这种变化,重新构建适应市场经济发...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马宏
我国民营企业与银行之间的松散割裂型银企关系现状使得民营企业面临严重的融资难问题。在转轨经济时期,民营企业与银行构建新型紧密型银企关系是最适合的选择。民营大企业可以和银行建立关系型合作关系。民营中小企业可以实施主办银行制度。民营企业与银行紧密型银企关系的建立离不开银行和企业各自的改革和努力,也离不开信用制度的完善和政府政策的支持。
关键词:
民营企业 紧密型银企关系 主办银行制度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冯嗣全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董舟峰 刘海应
银行转轨需要与企业转制相磨合对建立新型银企关系的思考□董舟峰刘海应一、当前银企之间矛盾的表现同处在改革时期的银行和企业,面临着相同的困难,即经济效益不佳。表现在企业为效益持续低下,亏损面加大;表现在银行为应收未收利息大幅度上升,资产质量低下。以舟山市...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为强
重塑新型银企关系,发挥国有商业银行在企业转轨建制中的作用王为强1994年,我国以四大专业银行实行政策性经营与商业性业务分离为标志的金融体制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1995年,我国加快了以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为中心的改革。国有企业现代化、国有专业银行商业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 江
本文从金融交易形成的角度,界定了银行与企业金融交易关系的基本规定性,通过对转轨经济中我国银企关系的变迁及其内在缺陷的分析,阐述了构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银企关系的基本理论框架与改革思路,并揭示了金融制度或规则的完善、信用环境的规范对银企金融交易关系重构的意义。
关键词:
转轨经济 银企关系 制度变迁 重新构造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贾晓峰
本文对海南经济发展中,地方政府、金融监管部门及金融企业的职能定位进行探讨,并提出正确处理政银企关系,促进三方共赢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信用环境 政银企关系 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著伟
中小企业贷款难,主要是银行与中小企业的关系存在问题。影响二者关系的主要原因是:中小企业信用水平偏低,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担保机构运作不规范及银行对资本市场发展认识不足等。应采取的对策是: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完善担保体系,同时商业银行应进一步转变营销观念,建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体系等。
关键词:
中小企业 商业银行 融资 担保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京文 金周英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其最终目标不仅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而且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逐步建立计划经济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运行机制。因此,在发展多种所有制的同时,近期应该把改革的重点和着眼点放在发展和搞活我国公有制的主体——国有企业上。只有占工业总产值60%的国有工业企业有了生机,我国的经济才能上去,改革才算成功。在国有企业改革中,首先要搞活掌握国民经济命脉的大型企业,进而由大中型企业的改革带动整个改革,这是改革战略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黄仁山
银企关系中的若干法律问题探讨黄仁山一、银企关系的法律地位变化──银行从管理者变为与企业纯粹是平等的民事主体关系。随着专业银行的职能逐步向商业银行转化,其原来具有对社会经济活动和工商企业进行管理,监督和调节的职能日渐淡化。现行的银企关系,不再是管理与被...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孔祖根
欠发达地区银企关系探讨孔祖根当前银企关系没有理顺,特别是欠发达地区银企之间疙瘩较多,给银企双方的发展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何加强和改善银企关系,帮助双方共同走出误区,是欠发达地区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也是建立新型的现代银企关系的必由之路。一、欠发达地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