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14)
2023(8118)
2022(7334)
2021(7000)
2020(6087)
2019(14270)
2018(14321)
2017(29518)
2016(16231)
2015(18554)
2014(18865)
2013(18902)
2012(18118)
2011(16668)
2010(17059)
2009(16357)
2008(16593)
2007(15345)
2006(13659)
2005(12433)
作者
(47843)
(40048)
(39809)
(38442)
(25568)
(18951)
(18585)
(15637)
(14926)
(14587)
(13427)
(13165)
(12757)
(12695)
(12586)
(12524)
(12443)
(11760)
(11639)
(11629)
(10034)
(10009)
(9903)
(9177)
(9025)
(9020)
(8999)
(8916)
(8032)
(8022)
学科
(69120)
经济(69051)
管理(45940)
(45479)
(34943)
企业(34943)
方法(32073)
数学(28939)
数学方法(28651)
(21523)
中国(20272)
(19279)
(15930)
(15460)
贸易(15453)
(15081)
农业(13605)
(13309)
银行(13287)
业经(13283)
地方(13272)
(12827)
(12750)
(11781)
(11523)
金融(11521)
(10902)
财务(10875)
财务管理(10844)
企业财务(10208)
机构
学院(242947)
大学(242455)
(105762)
经济(103466)
管理(92546)
研究(82788)
理学(78540)
理学院(77697)
管理学(76526)
管理学院(76042)
中国(64871)
(52228)
(51031)
科学(48348)
(42917)
(40572)
财经(40501)
研究所(38386)
中心(38144)
(37779)
(36455)
业大(33915)
北京(32856)
经济学(32649)
农业(32064)
(31299)
师范(31041)
(30049)
财经大学(29636)
经济学院(29616)
基金
项目(147589)
科学(115104)
研究(111000)
基金(105554)
(90395)
国家(89611)
科学基金(75565)
社会(69060)
社会科(65432)
社会科学(65411)
(57320)
基金项目(55041)
教育(51554)
(48621)
自然(47295)
编号(46995)
自然科(46106)
自然科学(46090)
自然科学基金(45266)
资助(45056)
成果(40197)
(34188)
重点(33240)
(32556)
课题(32461)
(29818)
教育部(29261)
(29077)
人文(28433)
科研(28137)
期刊
(119808)
经济(119808)
研究(76372)
中国(44333)
(39512)
(36931)
学报(33966)
管理(32549)
科学(31694)
(27604)
金融(27604)
大学(25625)
教育(24604)
农业(24390)
学学(24004)
技术(20478)
财经(20297)
业经(20154)
经济研究(19714)
(17421)
问题(16765)
(15080)
理论(13196)
技术经济(12782)
国际(12454)
统计(12418)
商业(12335)
(12255)
实践(11855)
(11855)
共检索到3696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业樑  盛文军  
本文试图对处于体制转轨特殊阶段的产能过剩形成机理给出一个全新的解释,在界定产能过剩概念基础上,借鉴相关文献,参照和修正Betancourt(1985)的模型,给出了衡量产能过剩的理论标准;并对产能过剩的效应进行经济学分析;文章最后就缓解产能过剩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盛文军  
本文试图对处于体制转轨特殊阶段的产能过剩形成机理给出一个全新的解释,在界定产能过剩概念基础上,借鉴相关文献,参照和修正Betancourt(1985)的模型,给出了衡量产能过剩的理论标准。文章最后就缓解产能过剩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赵娜  孔祥利  
我国的产能过剩是结构性的、局部性的和可控的,化解产能过剩的政策选择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西方供给经济理论解释中国产能过剩会得出对体制背景的谬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谬解、经济建设价值取向的谬解,使我们丧失公有资本调节经济的最大优势,割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供给与需求的协调关系,干扰政府化解产能过剩的政策选择。遵循马克思《资本论》的基本原理和精神要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分析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发现:产能过剩在我国有着明显的体制转型的历史印记,商品二因素的对立是产能过剩成为可能的起点,资本过度积累为产能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赵娜  孔祥利  
我国的产能过剩是结构性的、局部性的和可控的,化解产能过剩的政策选择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西方供给经济理论解释中国产能过剩会得出对体制背景的谬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谬解、经济建设价值取向的谬解,使我们丧失公有资本调节经济的最大优势,割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供给与需求的协调关系,干扰政府化解产能过剩的政策选择。遵循马克思《资本论》的基本原理和精神要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分析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发现:产能过剩在我国有着明显的体制转型的历史印记,商品二因素的对立是产能过剩成为可能的起点,资本过度积累为产能过剩奠定了物质基础,流通环节的中断加剧了产能过剩,社会总资本再生产比例的失调则是产能过剩形成的根本原因。化解产能过剩最可行、最有效的政策选择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落实"三去一降一补"措施,立足中国国情,坚持标本兼治,努力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辛灵  米建国  
我国某些行业出现产能过剩,既有市场经济共有规律作用的因素,也有我国特有的体制性原因和结构性原因作用的结果。在我国实施去产能应该从适应市场经济共有规律和消除我国特有的体制性原因与结构性原因两方面入手。对既有过剩产能的化解通过"六个一批"的方式实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辛灵  米建国  
我国某些行业出现产能过剩,既有市场经济共有规律作用的因素,也有我国特有的体制性原因和结构性原因作用的结果。在我国实施去产能应该从适应市场经济共有规律和消除我国特有的体制性原因与结构性原因两方面入手。对既有过剩产能的化解通过"六个一批"的方式实施。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周业樑  盛文军  
本文在界定产能过剩概念基础上,分析了产能过剩的经济效应,深入探讨了产能过剩的经济金融成因,最后就缓解产能过剩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兰丽  
转轨时期中国利率政策选择王兰丽在中国经济逐步迈向市场化的今天,利率市场化已成为很多人的呼声。市场利率被认为能如实反映资金供求状况,有效地促进储蓄,抵制投资,能促进企业竞争中的优胜劣汰等。似乎利率市场化这一“良剂”已成为改革的一个突破口,尽早实现利率市...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杨德勇  常玉荣  
转轨时期特殊的社会经济环境———二元经济结构和双轨经济体制,使得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施面临复杂的局面。提高货币政策效率的基本点是要充分考虑到货币政策与经济体制的适应性,改善整体金融环境,明确我国货币政策的过渡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曹海霞  
中国宏观经济调控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解决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就实施宏观调控与治理产能过剩的国外经济理论与实践经验做一系统研究,对中国目前具体宏观经济调控实践思考,为部分产能过剩行业的结构调整与政策制订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郭冬乐  李越  
我国经济转轨时期出现的市场无序和混乱现象,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也是和市场主体的逐利动机、市场的成熟程度以及体制转轨时期的特殊原因等分不开的。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制度建设是根本。在加强法律制度建设的同时,还要加强以“信用”为核心的道德秩序建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丁灵芝  
文章在分析我国产能过剩特征及变化趋势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经济增长与产能利用之间的关系,认为两者之间在较长时期内存在"错配"特征,近几年来则开始趋于"收敛"。出现这种变化态势,政府的角色定位是重要影响因素,过度干预市场的产业政策机制本身存在缺陷,导致产能过剩矛盾加剧。因此,我国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应力争通过有效的政策制度来实现"去产能",例如严格控制源头、创新方式方法、扩大贸易市场、实施差别政策、实施要素改革、明确退出机制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丁灵芝  
文章在分析我国产能过剩特征及变化趋势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经济增长与产能利用之间的关系,认为两者之间在较长时期内存在“错配”特征,近几年来则开始趋于“收敛”。出现这种变化态势,政府的角色定位是重要影响因素,过度干预市场的产业政策机制本身存在缺陷,导致产能过剩矛盾加剧。因此,我国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应力争通过有效的政策制度来实现“去产能”,例如严格控制源头、创新方式方法、扩大贸易市场、实施差别政策、实施要素改革、明确退出机制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丁灵芝  
文章在分析我国产能过剩特征及变化趋势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经济增长与产能利用之间的关系,认为两者之间在较长时期内存在"错配"特征,近几年来则开始趋于"收敛"。出现这种变化态势,政府的角色定位是重要影响因素,过度干预市场的产业政策机制本身存在缺陷,导致产能过剩矛盾加剧。因此,我国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应力争通过有效的政策制度来实现"去产能",例如严格控制源头、创新方式方法、扩大贸易市场、实施差别政策、实施要素改革、明确退出机制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