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44)
2023(14201)
2022(12284)
2021(11545)
2020(9929)
2019(22437)
2018(22139)
2017(43044)
2016(23551)
2015(26462)
2014(26115)
2013(25848)
2012(23819)
2011(21028)
2010(21116)
2009(19777)
2008(19717)
2007(17629)
2006(15635)
2005(13984)
作者
(67239)
(55756)
(55584)
(52641)
(35793)
(26598)
(25166)
(21946)
(21143)
(20185)
(19140)
(18788)
(17920)
(17570)
(17229)
(16898)
(16759)
(16547)
(15917)
(15912)
(13811)
(13659)
(13567)
(12910)
(12494)
(12410)
(12391)
(12264)
(11106)
(11084)
学科
(97964)
经济(97834)
(93539)
(85571)
企业(85571)
管理(85439)
方法(44502)
数学(34721)
数学方法(34307)
(32872)
业经(31543)
(29935)
(23121)
财务(23054)
财务管理(23017)
中国(22997)
企业财务(21819)
农业(21175)
技术(20094)
(19484)
理论(19172)
(18365)
地方(17992)
(17965)
(17239)
(16544)
(16235)
贸易(16225)
(15734)
(14930)
机构
学院(337782)
大学(335514)
管理(140335)
(134365)
经济(131519)
理学(121174)
理学院(119944)
管理学(118116)
管理学院(117494)
研究(105573)
中国(81344)
(71564)
科学(65012)
(64901)
(54383)
(52685)
财经(51315)
(50309)
业大(49394)
中心(48050)
研究所(47411)
(46589)
北京(44937)
农业(42568)
(41847)
师范(41487)
(40650)
经济学(38879)
(38218)
财经大学(37912)
基金
项目(224612)
科学(177803)
研究(166600)
基金(163815)
(140993)
国家(139698)
科学基金(122077)
社会(104949)
社会科(99385)
社会科学(99360)
(88047)
基金项目(87346)
自然(79435)
自然科(77655)
自然科学(77638)
自然科学基金(76297)
教育(75402)
(72617)
编号(68524)
资助(67152)
成果(55100)
(49310)
重点(48951)
(48619)
(46961)
课题(45810)
创新(44646)
(43532)
项目编号(43153)
教育部(42544)
期刊
(153442)
经济(153442)
研究(99784)
中国(62298)
管理(55690)
(53545)
(50628)
学报(50067)
科学(47250)
大学(38653)
学学(36454)
农业(35353)
教育(35192)
技术(30677)
(27544)
金融(27544)
业经(26753)
财经(25626)
经济研究(23214)
(21912)
(20130)
问题(19535)
技术经济(18625)
图书(17202)
现代(16886)
理论(16470)
科技(16275)
财会(15903)
(15427)
商业(15384)
共检索到4972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瞿小石  
我国经济改革走的是渐进式道路,这决定了我们必须有一个较长的转轨阶段。我国企业兼并是在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的推动下出现的,随着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入,我国企业兼并在规模和数量上都有了很大的突破,但在转轨时期所特有的制度环境和制度安排约束下,我国企业兼...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含宇  韩巍  
既有的西方兼并理论 ,是以完全资本市场为前提的。其中 ,政府行为是外生的 ,只为企业提供一定的制度环境。而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并购活动 ,是在不完全资本市场中进行的 ,这使政府成为企业并购活动中的内生因素。政府以其特有的行政资源 ,左右着并购双方的行为 ,同时又受到双方企业行为的影响和制约。因此 ,我国国有企业并购行为 ,具有特殊的动因和形成机制 ,从而也导致了一系列特殊问题。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文海  
在我国企业集团的发展过程中,我国政府直接参与了企业集团的兼并重组进程。为了应对国际大集团大公司的挑战,在当前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需要进一步认识在企业集团兼并重组中的政府行为的作用和政府行为方式,政府行为干预的局限性,以及政府在企业集团兼并重组过程中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以便使政府能更有效地推动企业集团的兼并重组,早日实现做强做大的目标,更好地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总体来讲,目前政府还不可能从企业集团的兼并重组过程中超脱出来,还需要政府进一步优化企业集团兼并重组的宏观环境。可以说,由政府直接介入企业集团的兼并重组转向利用法制手段强化对企业集团兼并重组行为的监管应是现在和将来的发展方向。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徐权  汪涛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可侠  
目前在市场发育不全、机制欠缺、传统体制尚有惯性作用的条件下,有些经济活动,尤其是国有经济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必需依赖于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对国有企业兼并重组的参与是必要的。问题是政府如何参与,即政府在这一活动中,如何既能有效发挥政府作用,又能给企业和市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冬艳  
企业兼并是企业间产权有偿转让的一种经济现象和法律形式。我国企业兼并过程中政府通过一定的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对企业兼并行为进行干预 ,才能使企业兼并朝着规范、有序的方向发展。而当前我国企业兼并中政府干预行为存在严重不足。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毛传新  
鉴于地方政府行为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巨大影响这一事实 ,本文试图将其纳入经济分析的视野。为此 ,建立以下分析框架 :( 1 )地方政府行为主体界定 ;( 2 )地方政府主体的行为范围 ;( 3 )地方政府主体行为的追求模型 ;( 4)地方政府行为的影响因素 ;( 5)地方政府行为的经济作用及其均衡结果。通过上述分析框架的规范与实证意义。为进一步完善与规范转轨时期地方政府的行为以及中央与地方关系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何志浩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急速膨胀,债务风险凸显。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特别是隐性债务风险已经成为威胁我国经济安全与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研究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表现,并提出防范与控制的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洪银兴  曹勇  
中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转轨期。在这个时期,传统的中央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系统已经被打破,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建立中。确切地说,中国现今的市场体制尚处于功能不完全状态,但正是在这种功能不充分的体制下,中国经济竟能保持十几年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高波  杨冰  
企业购并是多个交易主体之间的博弈过程,我国政府与购并企业和被购并企业都是其中的交易主体。在企业购并过程中,由于市场制度不完善和资本市场不发达,购并企业与被购并企业的情况十分复杂,企业购并中政府的行为空间较大,对政府介入企业购并是否合理不能一概而论。但...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罗云辉  
文章以2009年我国腾中重工公司兼并通用公司"悍马"品牌为现实索引,为水平兼并不存在"整合效应"的负盈利资产提供两种基于信号博弈的理论解释。第一种解释基于限制性定价的思路,说明在成本信息不对称的企业进行产量竞争背景下和在一定的市场环境下,总会对应一定负盈利水平的资产,使得低成本类型企业宁愿选择收购非盈利资产,以向竞争者显示其成本类型而得益。另一种解释引入政府推进产业重组的因素,当高效重组不同成本类型企业的概率条件和资产负盈利水平满足一定条件时,存在使低成本类型企业选择收购非盈利资产,以避免在产业重组中可能被低效兼并的分离均衡。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乔尔·赫尔曼  马克·施克曼  王新颖  
根据转型国家企业的最新调查资料,本文从转型经济国家中政府与企业的关系的角度,考察了治理的质量、政府干预程度和企业对政府控制程度与腐败的关系。就资料显示,政府被既得利益集团控制程度与腐败程度有直接关系。就一个国家内部的微观情况来看,政府对企业干预的程度、政府对企业的优惠以及企业为政府腐败支出量的大小之间显然存在相互替代的关系。调查表明,市场化改革必须与有效遏制政府被控结合起来。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斌  冯文成  
本文在系统分析研究企业治理理论的基础上 ,对于转轨时期我国国有企业的治理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在理想的企业治理模式的框架下 ,指出了企业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制约机制能够有效发挥作用的条件 ,对于转轨时期企业治理机制提出了有益的政策性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