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80)
- 2023(13512)
- 2022(11428)
- 2021(10597)
- 2020(8876)
- 2019(20771)
- 2018(20225)
- 2017(39760)
- 2016(21473)
- 2015(24612)
- 2014(24529)
- 2013(24745)
- 2012(23678)
- 2011(21764)
- 2010(21890)
- 2009(20744)
- 2008(20525)
- 2007(18400)
- 2006(16336)
- 2005(15114)
- 学科
- 济(114290)
- 经济(114195)
- 管理(59891)
- 业(57288)
- 方法(47539)
- 企(44327)
- 企业(44327)
- 数学(43204)
- 数学方法(42876)
- 中国(29308)
- 农(27406)
- 财(25477)
- 地方(23626)
- 贸(22394)
- 贸易(22383)
- 易(21771)
- 业经(20323)
- 学(19626)
- 制(19086)
- 农业(18166)
- 银(16424)
- 融(16418)
- 金融(16416)
- 银行(16400)
- 行(15740)
- 环境(14795)
- 地方经济(14750)
- 务(14444)
- 财务(14416)
- 财务管理(14380)
- 机构
- 大学(322023)
- 学院(320222)
- 济(154698)
- 经济(151913)
- 管理(121420)
- 研究(116384)
- 理学(103487)
- 理学院(102373)
- 管理学(100985)
- 管理学院(100366)
- 中国(91376)
- 财(70098)
- 京(67002)
- 科学(64562)
- 所(59013)
- 财经(55412)
- 研究所(52932)
- 中心(52396)
- 经(50379)
- 经济学(50324)
- 农(49887)
- 江(47880)
- 经济学院(45296)
- 北京(43139)
- 业大(41641)
- 财经大学(40940)
- 院(40786)
- 范(40443)
- 师范(40129)
- 农业(38999)
- 基金
- 项目(200987)
- 科学(159672)
- 基金(149432)
- 研究(149040)
- 家(128619)
- 国家(127617)
- 科学基金(109223)
- 社会(98786)
- 社会科(93922)
- 社会科学(93900)
- 基金项目(76959)
- 省(74660)
- 教育(67963)
- 自然(67230)
- 自然科(65695)
- 自然科学(65675)
- 自然科学基金(64602)
- 划(63538)
- 资助(63515)
- 编号(58597)
- 成果(49200)
- 部(47298)
- 重点(45204)
- 发(44674)
- 国家社会(42112)
- 教育部(41231)
- 课题(40946)
- 创(40757)
- 人文(39620)
- 中国(38674)
- 期刊
- 济(173956)
- 经济(173956)
- 研究(104530)
- 中国(61032)
- 财(53613)
- 农(45109)
- 管理(44668)
- 学报(44122)
- 科学(42517)
- 融(37175)
- 金融(37175)
- 大学(33925)
- 学学(32004)
- 农业(30170)
- 经济研究(30086)
- 财经(29174)
- 教育(27554)
- 技术(26850)
- 经(25214)
- 业经(24450)
- 问题(23030)
- 贸(22155)
- 国际(19659)
- 世界(18540)
- 技术经济(18238)
- 统计(17731)
- 业(16530)
- 策(15365)
- 理论(15134)
- 商业(14541)
共检索到4966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熊厚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丁文丽
虽然货币政策效力时空非对称性研究并非是一个新问题,然而,现有的研究一则多以发达国家为研究对象,二则就货币政策效力空间差异性的研究而言,现有的研究,主要围绕着欧元区内统一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国别差异而展开。单一主权国家内部是否会存在大国条件下的货币政策空间效力差异?发展中的大国货币政策是否存在效力非对称性?现有的研究文献对此鲜有涉及。本文基于转轨时期中国区域经济与金融发展水平的显著差异性,对转轨时期“中国货币政策效力存在区域(空间)非对称性”这一命题进行了经验证明。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万兆泉 许统生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货币政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合适的货币中介目标对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基于ARDL模型的协整分析方法,对货币中介目标与中国国民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通货膨胀率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幅度最大、货币供应量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次之,而利率对国民收入的影响相对较小。认为在目前条件下,我国应从过于强调货币供应量指标,转向综合利用多种金融变量来指导货币政策的操作,但在将来市场体系完善后,可考虑采用通货膨胀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放
货币条件指数作为反映一个国家货币政策松紧程度的指标,自1994年由加拿大银行首次提出后,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选取1998年1季度~2011年3季度间共55个季度的实际利率、实际有效汇率、实际信贷规模缺口作为解释变量,选取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之间的缺口作为被解释变量,使用单方程估计法,通过构造总需求曲线,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各解释变量的权重,得出中国的实际货币条件指数。并通过分析对比中国汇率、利率、信贷规模变动与宏观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验证中国实际货币条件指数对实体经济变动的解释能力。
关键词:
利率 汇率 信贷传导 货币条件指数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刚 李放
货币条件指数作为反映一个国家货币政策松紧程度的指标,自1994年由加拿大银行首次提出后,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选取1998年1季度至2011年3季度间共55个季度的实际利率、实际有效汇率、实际信贷规模缺口作为解释变量,选取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之间的缺口作为被解释变量,使用单方程估计法,通过构造总需求曲线,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各解释变量的权重,得出我国的货币条件指数。并通过分析,对比我国汇率、利率、信贷规模变动与宏观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验证我国货币条件指数对实体经济变动的解释能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戴晓兵
一、经济转型时期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未来趋向——综合目标框架。中国没有选择单纯的复制是基于客观条件约束和主观判断甄别的,就中国当前的现实情况,应将中介目标拓宽至更为广义的范围,实施综合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框架。这个综合框架中至少要包括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两个变量,但是两者要有主辅之分,即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杨德勇 常玉荣
转轨时期特殊的社会经济环境———二元经济结构和双轨经济体制,使得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施面临复杂的局面。提高货币政策效率的基本点是要充分考虑到货币政策与经济体制的适应性,改善整体金融环境,明确我国货币政策的过渡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伟 温仕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谢斐
货币政策条件指数(Monetary Conditions Index)简称MCI,根据汇率和利率两方面的相对变动情况反映货币政策的“宽松”或“紧缩”。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央行已经把MCI作为一种货币政策指示器标量,乃至作为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我国正面临汇率机制的重大改革,而货币政策条件在更为灵活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下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尝试建立中国近年来的货币政策条件指数,并对实证结果进行相应的分析。
关键词:
货币政策条件指数 实际利率 实际有效汇率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肖硕 周俊桃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中国货币政策框架面临由数量调控到价格调控的转变。本文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VAR)和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基准利率和公开市场操作)、货币市场利率和零售市场(贷款市场和理财产品市场)利率之间的长期均衡和动态响应关系,为理解中国货币政策传导利率渠道提供了经验证据。实证结果表明,现阶段中国货币政策传导利率渠道以通过存贷款基准利率直接调控零售市场利率的方式为主,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的间接调控渠道尚未完全建立。预计未来一段时期内,存贷款基准利率仍将是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关键词:
利率传导机制 存款基准利率 公开市场操作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耀楷 索瓦洛
在当前中国不断完善和加强宏观调控的背景下,作为货币政策的核心问题:名义锚选择,不仅是一个理论,更是一个迫切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名义锚 选择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郝雁
货币政策的效应时滞是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本文运用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析法,利用1998年至2003年的月度数据对我国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效应时滞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无论是对国内总产出还是价格水平的影响均存在一定的效应时滞,以此试图对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以及把握货币政策的实施时机提供参考。
关键词:
货币政策效应时滞 脉冲响应函数 方差分解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陶长高 杨林
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必须根据中介指标的可控性、相关性和可测性来判定。根据我国国情,货币供应量指标仍然有效,但也存在一些缺陷。因此,基础货币投放仍应以公开市场操作为主;应理顺银企之间的产权关系,拓宽货币传导渠道,改变社会公众的预期。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光远 李鹏飞
基于1985—2014年的统计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中国货币政策的区域及省际经济增长效应差异,结果显示:中国货币政策区域经济增长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央行统一的正向货币政策更好地促进了东部发达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的拉动作用则明显较弱,并且货币政策对区域内各省份的影响方向和力度也显著不均衡。进一步分析中国货币政策区域经济增长非对称效应的原因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产业结构、金融环境、企业结构等因素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资本市场条件则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贸易开放度条件的影响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