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05)
- 2023(12575)
- 2022(10997)
- 2021(10413)
- 2020(8729)
- 2019(20455)
- 2018(20001)
- 2017(39005)
- 2016(20867)
- 2015(23738)
- 2014(23298)
- 2013(23409)
- 2012(21588)
- 2011(19570)
- 2010(19180)
- 2009(17470)
- 2008(16845)
- 2007(14277)
- 2006(12369)
- 2005(10888)
- 学科
- 济(89290)
- 经济(89189)
- 管理(58416)
- 业(55111)
- 方法(44682)
- 企(44641)
- 企业(44641)
- 数学(39948)
- 数学方法(39631)
- 中国(25452)
- 农(22104)
- 财(21600)
- 贸(18388)
- 贸易(18379)
- 易(17904)
- 业经(17828)
- 学(16889)
- 地方(15957)
- 制(15420)
- 农业(14867)
- 银(13952)
- 银行(13920)
- 融(13418)
- 金融(13417)
- 环境(13387)
- 行(13280)
- 和(13242)
- 技术(12885)
- 务(12763)
- 财务(12703)
- 机构
- 大学(299827)
- 学院(294641)
- 济(127758)
- 经济(125448)
- 管理(120300)
- 理学(105300)
- 理学院(104199)
- 管理学(102704)
- 管理学院(102175)
- 研究(100745)
- 中国(76251)
- 京(63846)
- 科学(59542)
- 财(55726)
- 所(49252)
- 财经(46106)
- 研究所(45156)
- 中心(44487)
- 农(43199)
- 经(42354)
- 业大(41893)
- 北京(40924)
- 经济学(40083)
- 江(39143)
- 范(37930)
- 师范(37639)
- 院(36603)
- 经济学院(36410)
- 财经大学(34766)
- 农业(33908)
- 基金
- 项目(206437)
- 科学(163673)
- 基金(153270)
- 研究(152208)
- 家(132970)
- 国家(131944)
- 科学基金(113846)
- 社会(98411)
- 社会科(93476)
- 社会科学(93453)
- 基金项目(81152)
- 省(76307)
- 自然(72895)
- 自然科(71234)
- 自然科学(71219)
- 自然科学基金(69998)
- 教育(69100)
- 划(65317)
- 资助(63897)
- 编号(60416)
- 成果(48867)
- 部(47442)
- 重点(45584)
- 发(43359)
- 创(42570)
- 国家社会(41492)
- 教育部(41323)
- 课题(40925)
- 人文(39960)
- 创新(39746)
- 期刊
- 济(130241)
- 经济(130241)
- 研究(89500)
- 中国(51559)
- 学报(44334)
- 管理(42652)
- 科学(42096)
- 财(39587)
- 农(38243)
- 大学(34081)
- 学学(31944)
- 教育(29532)
- 农业(27194)
- 融(25319)
- 金融(25319)
- 技术(23955)
- 财经(22592)
- 经济研究(22321)
- 经(19238)
- 业经(19152)
- 问题(17239)
- 图书(15233)
- 贸(15226)
- 理论(14837)
- 技术经济(14574)
- 业(14557)
- 世界(13786)
- 科技(13544)
- 实践(13322)
- 践(13322)
共检索到4211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晓宁 邱长溶
首先对我国的行业工资差距进行了度量,然后利用计量模型和Chow检验法对我国的行业工资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影响行业职工工资的因素包括行业人力资本水平、行业劳动生产率和行业垄断程度,并且行业属性的差异是造成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工资差距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行业工资差距 国有垄断 所有者缺失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袁凌
企业内部适度拉开工资差距对员工具有激励作用。但是,工资差距不合理扩大到一定程度将严重影响企业劳动关系的和谐与稳定。转轨时期由于受经济体制变革过程中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以及国家宏观调控手段和配套改革措施滞后,导致我国企业内部工资差距呈现不断加大的趋势,给企业员工、企业组织以及社会和谐发展造成了危害。因此,必须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治理,从而合理调整企业内部工资差距,促进企业劳动关系和谐。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福学 范德胜 李泽春
国民储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之一。中国从1978年开始进行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经济增长率在1978-2000年期间平均达9%左右。同期中国国民储蓄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其中居民储蓄经历了一个快速的增长过程。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夏杰长
经济转轨时期中国政府收入形式概括为三大类 :财政预算内收入、预算外收入和制度外收入。其中 ,税收在政府财政预算内收入中占主导地位 ,但预算外资金的增长速度非常迅猛 ,制度外收入的问题也十分突出。预算外资金和制度外收入的不规范和离散状态及其过快增长不仅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 ,造成诸多负面影响 ,而且也削弱了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 ,导致总支出规模失控 ,这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完善中国政府收入结构体系要从制度上着手 ,规范收入分配机制 ,并建立完整统一的预算体系 ,对部分保留的收费项目实行规范化管理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田玉红
本文通过对1996—2007年国际对华反倾销以及中国相关经济数据的实证分析,将中国应对国际反倾销与经济转轨阶段的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等战略问题的关系进行澄清。结果表明,中国市场化程度越低,国际对华反倾销的次数不升反降,中国的市场化改革不必以国际对华反倾销为转移;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总额的逐年增长对于减少国际对华反倾销并无明显帮助,加工贸易和贸易竞争力对减少国际对华反倾销作用明显,中国的对外开放战略仍要坚持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断改进;中国对外反倾销对国际对华反倾销形成一定的威慑作用,但是参与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增加并没有减少国际对华反倾销的次数,其威慑作用远没有发挥出来。
关键词:
国际反倾销 转轨 市场化 对外开放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魏勇 俞文华
本文回顾了不平等和贫困问题的基本研究成果,重点讨论了一种基于Lorenz曲线的不平等测度方法,并对主要结论进行了证明。利用该方法计算了中国1990、1992-2001年的不平等状况。对中国的不平等和贫困现状进行了国际比较,并分析了不平等、贫困与增长的问题。结果表明,全国不平等增加主要源于城乡差距不断加剧,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是主要因素;中国已步入不平等程度最严重的国家行列,不同收入人群从增长收益悬殊。利用不同贫困线测度,发现中国20世纪90年代的贫困状况估计并不是一致的。
关键词:
不平等 贫困 增长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兰丽
转轨时期中国利率政策选择王兰丽在中国经济逐步迈向市场化的今天,利率市场化已成为很多人的呼声。市场利率被认为能如实反映资金供求状况,有效地促进储蓄,抵制投资,能促进企业竞争中的优胜劣汰等。似乎利率市场化这一“良剂”已成为改革的一个突破口,尽早实现利率市...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艳敏 张岩贵
本文首先对中国行业层面的工资差距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动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中国行业层面的工资差距在2000-2007年间在总体上呈现出发散的态势。在此基础上,选取劳动生产率作为参照基准,对行业间工资差距的公平性进行了价值判断,对比劳动生产率,行业工资差别未能合理地反映行业的劳动差别,背离了"按劳分配"原则。为了减缓和扭转行业工资差距不合理的状况,本文选取了九大行业作为分析对象,对中国行业间工资差距的引致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证实了知识产权保护通过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的作用,促进了行业间工资差距的收敛。FDI通过产出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和示范效应的作用,扩大了行业间的工资差距。基于实证分析的结论,增强知识...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姚洁 张亚斌 雷日辉
笔者以Feenstra等人的三要素模型为基础,分析了国际外包影响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之间工资差距的理论机制,运用我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外包对我国工业行业总体及分部门工资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包和技术进步对我国工业行业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之间工资差距的扩大均存在明显的正效应,但外包对劳动力资源密集型部门和中等技术部门的影响效应相对更强。
关键词:
外包 工资差距 技术进步 工业行业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陶长琪 齐亚伟
本文利用欧拉方程,推导出预期消费增长时消费效用最大化的条件和相应的消费函数。并利用中国城乡居民的面板数据,运用预防性储蓄和流动性约束假说以及空间状态模型,对中国城乡居民的消费行为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的"随机游走"假说不成立,农村居民的过度敏感性要大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存在显著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城乡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交替变化。本文还验证了消费与收入之间存在变协整关系。
关键词:
流动性约束 预防性储蓄 状态空间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熊厚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丁文丽
虽然货币政策效力时空非对称性研究并非是一个新问题,然而,现有的研究一则多以发达国家为研究对象,二则就货币政策效力空间差异性的研究而言,现有的研究,主要围绕着欧元区内统一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国别差异而展开。单一主权国家内部是否会存在大国条件下的货币政策空间效力差异?发展中的大国货币政策是否存在效力非对称性?现有的研究文献对此鲜有涉及。本文基于转轨时期中国区域经济与金融发展水平的显著差异性,对转轨时期“中国货币政策效力存在区域(空间)非对称性”这一命题进行了经验证明。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春艳
本文在中国贸易非均衡发展现状基础上,构建计量模型,从商品价格机制、技术进步机制和生产率进步机制角度探讨中国贸易开放影响中国制造业行业间工资差距的具体传导机制。研究发现:(1)就制造业总体而言,贸易主要通过技术进步机制和劳动生产率机制来影响行业工资,造成行业间工资差距的扩大。(2)具体而言,劳动力密集型行业中,进出口贸易、资本密集度和劳动生产率共同作用于行业工资差距;在资本密集型行业中,进口贸易、资本密集度和劳动生产率是扩大工资差距的动因;在技术密集型行业中,出口贸易是工资差距扩大的主导因素。
关键词:
贸易开放 行业工资差距 传导机制 制造业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高维和 黄沛 刘志刚
渠道投机行为及其治理是营销实证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遗憾的是,传统对于渠道投机治理的研究都是以西方发达国家作为背景,我们必须结合中国的渠道实践进行投机治理理论的分析。本文融合交易成本理论、关系契约理论和投机专论,分析并检验中国法律环境适宜程度、渠道投机行为及我国渠道关系现状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正式契约、信任对于投机的治理成效显著;(2)法律环境的适宜程度对于渠道投机的治理具有显著的影响。对于相对固定的正式契约,法律环境越不规范,其作用越不明显;而信任机制在法律环境越不规范时,作用反而越明显;(3)与已往结论不同的是,复合机制对于渠道投机的治理作用不明显。
关键词:
投机行为 治理机制 法律环境 渠道关系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臧旭恒 裴春霞
本文选取分省(市、自治区)的板块统计数据,运用预防性储蓄和流动性约束假说以及动态建模方法,对转轨时期中国城乡居民的消费行为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居民中受流动性约束者的比重要大于农村居民,而农村居民对不确定性以及实际利率变动的反应则要比城镇居民更加敏感,同时,其长期收入弹性系数也较城镇居民要高一些。因此,解决目前的消费不振,迫切需要更多地关注农村和农民问题。
关键词:
居民消费 不确定性 流动性约束 城乡比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