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82)
2023(10248)
2022(8747)
2021(8105)
2020(6866)
2019(16052)
2018(15600)
2017(29827)
2016(16030)
2015(18684)
2014(18705)
2013(19045)
2012(18269)
2011(17047)
2010(17092)
2009(16204)
2008(15979)
2007(14415)
2006(12749)
2005(11776)
作者
(48559)
(40820)
(40776)
(39116)
(26083)
(19501)
(18631)
(15898)
(15365)
(14376)
(14254)
(13487)
(13118)
(12999)
(12977)
(12794)
(12037)
(12013)
(11750)
(11747)
(10310)
(10084)
(9881)
(9322)
(9310)
(9268)
(8818)
(8744)
(8191)
(8158)
学科
(93750)
经济(93679)
管理(41594)
(38387)
方法(36345)
数学(32849)
数学方法(32664)
(29006)
企业(29006)
中国(24011)
地方(20323)
(20283)
(17320)
(17203)
(16604)
贸易(16596)
(16115)
业经(15841)
(15085)
地方经济(13638)
农业(13443)
(12902)
金融(12900)
(12880)
银行(12859)
(12400)
环境(12259)
(11892)
(10790)
(10333)
机构
大学(251479)
学院(247316)
(121366)
经济(119213)
研究(94227)
管理(90415)
理学(76995)
理学院(76048)
管理学(74985)
管理学院(74503)
中国(72786)
科学(53842)
(53665)
(52148)
(48485)
研究所(43958)
财经(41771)
中心(41712)
(41007)
经济学(40279)
(37925)
经济学院(36202)
(36176)
北京(34856)
业大(33754)
(32762)
农业(32221)
(31961)
师范(31692)
财经大学(30797)
基金
项目(156355)
科学(123223)
基金(116085)
研究(114294)
(101145)
国家(100374)
科学基金(84490)
社会(76022)
社会科(72171)
社会科学(72150)
基金项目(60442)
(57153)
自然(51580)
教育(51173)
自然科(50374)
自然科学(50356)
自然科学基金(49505)
(49164)
资助(48349)
编号(44257)
成果(37006)
(36740)
重点(35672)
(35451)
国家社会(32991)
中国(31744)
教育部(31672)
(31500)
课题(30804)
人文(30063)
期刊
(137672)
经济(137672)
研究(80147)
中国(47727)
(39753)
学报(37688)
(37328)
科学(35380)
管理(32498)
大学(28469)
学学(26827)
(25141)
金融(25141)
农业(25086)
经济研究(23789)
财经(22386)
技术(20356)
教育(19722)
(19490)
问题(18608)
业经(18261)
(16961)
世界(15430)
国际(15037)
技术经济(14554)
(14117)
统计(13451)
经济问题(11640)
理论(11367)
(11361)
共检索到3818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招军  张捷  
本文尝试用制度经济学、契约经济学的原理解释我国信托机构功能变迁的内在动因。信托机构的重建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选择,改革开放推动着信托机构的发展和功能完善,同时使信托机构与地方政府之间形成一种特殊关系;信托机构功能在政府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成为金融领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地方政府在这一过程中强化了其融资功能,弱化了其“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作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福学  范德胜  李泽春  
国民储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之一。中国从1978年开始进行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经济增长率在1978-2000年期间平均达9%左右。同期中国国民储蓄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其中居民储蓄经历了一个快速的增长过程。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袁增霆  
近年来金融监管环境变化给信托业带来新一轮的机遇与挑战。以资管新规和信托细则为代表的新规则体系的出台是重大制度变迁的标志。在信托业内,"制度红利"被习惯于用来表达制度变迁的积极绩效。新红利的萌生与旧红利的出清,分别对应着信托业未来的机遇与挑战。为了深入认识这一问题,有必要重温过去的历史路径及经验规律。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信托业不断调整的业态边界就是一个可观察的重要线索。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范德胜  高艳  
本文实证研究了中国金融中介体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金融发展主要包括金融中介体发展和股票市场发展两部分,本文主要研究中国金融中介体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实证关系。本文所使用的时间序列数据为1993~2002年有关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季度数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黄建  
民间商会作为新兴的公共管理主体,在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治理功能。然而,就中国民间商会的形成和发展而言,它却存在着不同于国外商会发展的特殊路径和角色定位。正是由于中国民间商会在功能履行的过程中受到多元治理因素的综合影响,最终形成了其集多种属性于一身的独特属性以及体制内外双重代理的职能运行规律。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兰丽  
转轨时期中国利率政策选择王兰丽在中国经济逐步迈向市场化的今天,利率市场化已成为很多人的呼声。市场利率被认为能如实反映资金供求状况,有效地促进储蓄,抵制投资,能促进企业竞争中的优胜劣汰等。似乎利率市场化这一“良剂”已成为改革的一个突破口,尽早实现利率市...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董再平  
我国自1980年之后基本走上了一条财政分权的道路,特别是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使分权体制进一步制度化。但由于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当前财政分权存在着行政集权和财政分权的矛盾、地方政府预算软约束、财政秩序混乱以及转移支付等方面的问题,纠正目前财政分权的负效应,既不能重新集权,也不能进一步分权。规范分权、致力于创造财政分权的条件,是我国未来财政分权改革的方向。就目前来说,用法律来规范财政活动,界定各级政府的财权和事权,增强预算的民主性和透明性,是至关重要的。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安果  
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国产业组织演变的特征。指出中国产业组织演变过程中的特殊现象是与中国的传统体制紧密相关的。因此 ,深化经济体制的改革仍然是实现中国产业组织结构合理化的关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金昌  窦雪霞  
本文基于协整理论和状态空间模型分析了经济转型期中国农村居民消费与收入关系及其变迁过程和原因。本文结论是:经济转型期内,中国农村居民消费与收入之间存在以1996年为界限的两段式均衡关系,1996年以后,农村居民存在更低的边际消费倾向。状态空间模型刻画的时变边际消费倾向显示:始于1989年的边际消费倾向震荡式持续降低是1996年后消费与收入均衡关系发生变迁的原因。实证结论启示,要解决农村居民消费不足的问题,不仅需要制定短期政策,更需要建立长效机制。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磊  
本文在筛选出我国的一致景气指标基础上 ,利用综合反映经济运行状况的景气指数 ,从整体上对我国经济转轨时期的增长率周期波动的基准日期、长度特征、幅度特征和平均位势等进行测定和描述 ,并进一步对景气变动出现的新特征和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和展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段强  
一、我国国有企业组织 领导体制和治理机制的变迁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国有企业组织领导体制和治理机制的发展经历了下述几个阶段: 管理民主化(1949~1952年)。解放以后,我们在一部分国营工业企业中建立了民主管理委员会,在生产行政管理方面实行厂长负责制,并同管理民主化结合起来。管理民主化的中心工作,是真正搞好工厂管理委员会,管委会由厂长以及工厂的党组织与职代会的代表组成。各厂矿的管委会是在厂长和经理领导之下的各厂矿的领导机关,由厂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凤林  
转轨经济学是当代经济学中一个既充满活力、又纷争激烈的新兴理论分支,它适应体制转轨的热潮而诞生,伴随转轨实践的深化而发展。20多年来,转轨经济学者关于制度变迁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也面临着诸多难题与挑战。本文较系统地梳理了当代转轨经济研究比较复杂的思想发展线索,深入地解析了各派学者关于制度变迁问题的若干重要理论争论及其方法论基础,并简要探讨了转轨经济研究成果对于当代经济学一般发展的理论意义及其对于转轨国家实践、特别是中国深化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杜传忠  郭树龙  
本文基于2005年世界银行企业投资环境调查的大样本数据,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了中国经济转轨期企业成长问题,重点考察了渐进式经济转轨特征对企业成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有经济、政府税收、市场竞争、融资约束等转轨特征是制约企业成长的重要因素,FDI、出口、R&D、员工教育和职业培训等显著促进了企业的成长。进一步细分不同企业规模的估计结果表明,政府税收、地方保护和市场竞争对中小企业成长的制约作用显著高于对大企业的影响,而R&D和职业培训则显著促进了中小企业的成长。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战明华  史晋川  
文章在考虑投资时滞的情况下分析了两种不同的信贷规则对经济的动态影响,相位图的分析结果表明:在促进增长的目标下,信贷增长与消费波动同向,经济将趋于收敛;在消除通胀的目标下,信贷增长与消费波动反向,经济将趋于发散。对我国的实证结果显示,我国的信贷变化与消费呈正相关关系且具有戈氏因果关系的特征,表明我国的信贷规则目标是以促进增长为主。同时,信贷相对于投资不具有超外生性的结果表明,随着我国信贷规则的变化,信贷对投资的影响需要重新进行评估。最后,从实现稳定增长的角度出发,货币政策应同时关注信贷与货币供应量,且信贷政策的目标主要应是促进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