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38)
2023(9777)
2022(7898)
2021(7427)
2020(6179)
2019(13897)
2018(13159)
2017(24583)
2016(13456)
2015(15424)
2014(15002)
2013(15226)
2012(14349)
2011(12924)
2010(13353)
2009(13153)
2008(12803)
2007(11011)
2006(9940)
2005(9284)
作者
(38892)
(32517)
(32485)
(30789)
(21023)
(15254)
(14623)
(12460)
(12394)
(11639)
(11491)
(11076)
(10782)
(10434)
(10373)
(9919)
(9787)
(9587)
(9332)
(8941)
(8278)
(7938)
(7817)
(7455)
(7440)
(7329)
(7090)
(6911)
(6585)
(6401)
学科
(71759)
企业(71759)
(68757)
(64218)
经济(64118)
管理(60551)
方法(30074)
(27362)
数学(22221)
数学方法(22083)
业经(21585)
(20460)
财务(20452)
财务管理(20438)
企业财务(19521)
中国(17791)
(14573)
技术(14325)
(13557)
贸易(13545)
(13542)
(13342)
(13143)
(13083)
企业经济(12159)
(12080)
(11792)
理论(11481)
经营(10895)
技术管理(10435)
机构
大学(207682)
学院(206338)
(96586)
经济(95228)
管理(82774)
研究(72074)
理学(70837)
理学院(70084)
管理学(69359)
管理学院(68944)
中国(58601)
(46741)
(44338)
科学(39079)
财经(37448)
(35788)
(34248)
研究所(32298)
经济学(31420)
中心(30794)
(30107)
经济学院(28356)
北京(28339)
财经大学(28102)
(26413)
(25904)
商学(25143)
商学院(24916)
(24170)
业大(24133)
基金
项目(130553)
科学(106242)
基金(100838)
研究(96068)
(87842)
国家(87112)
科学基金(75774)
社会(66539)
社会科(63214)
社会科学(63191)
基金项目(52123)
自然(47319)
自然科(46336)
自然科学(46321)
(46104)
自然科学基金(45638)
教育(43218)
资助(41072)
(40057)
编号(35466)
(31572)
重点(29695)
成果(29585)
国家社会(29378)
(28514)
教育部(27886)
中国(27400)
(26804)
创新(26779)
(26710)
期刊
(107551)
经济(107551)
研究(64517)
(41280)
中国(39201)
管理(36880)
科学(30454)
学报(28460)
(22877)
大学(22645)
学学(21491)
财经(20451)
(19584)
金融(19584)
经济研究(18185)
(17823)
技术(17249)
农业(15521)
教育(15230)
(14438)
业经(14328)
问题(13690)
世界(13171)
国际(13138)
技术经济(12400)
财会(11693)
(11079)
会计(10895)
现代(10142)
经济管理(9578)
共检索到3167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袁凌  
企业内部适度拉开工资差距对员工具有激励作用。但是,工资差距不合理扩大到一定程度将严重影响企业劳动关系的和谐与稳定。转轨时期由于受经济体制变革过程中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以及国家宏观调控手段和配套改革措施滞后,导致我国企业内部工资差距呈现不断加大的趋势,给企业员工、企业组织以及社会和谐发展造成了危害。因此,必须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治理,从而合理调整企业内部工资差距,促进企业劳动关系和谐。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高维和  黄沛  刘志刚  
渠道投机行为及其治理是营销实证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遗憾的是,传统对于渠道投机治理的研究都是以西方发达国家作为背景,我们必须结合中国的渠道实践进行投机治理理论的分析。本文融合交易成本理论、关系契约理论和投机专论,分析并检验中国法律环境适宜程度、渠道投机行为及我国渠道关系现状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正式契约、信任对于投机的治理成效显著;(2)法律环境的适宜程度对于渠道投机的治理具有显著的影响。对于相对固定的正式契约,法律环境越不规范,其作用越不明显;而信任机制在法律环境越不规范时,作用反而越明显;(3)与已往结论不同的是,复合机制对于渠道投机的治理作用不明显。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红涛   陈捷   李陈华  
数据不仅是促进“数实融合”的关键要素,也深刻影响着国民收入分配。基于2012—2021年中国A股上市流通企业数据,检验了数据要素对流通企业内部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数据要素能够显著缩小流通企业内部收入差距,且通过提高要素产出效率和提升就业创造水平两条路径缩小了流通企业内部收入差距。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据要素更能缩小技术密集型、生产性和高端流通企业的内部收入差距,但会扩大劳动密集型和普通流通企业的内部收入差距。进一步研究发现,数据要素规模越大越能缩小流通企业内部收入差距,且该缩小作用在时间趋势上呈现“先增强,后减弱,再增强”的特征。因此,应进一步畅通数据要素供给渠道,加大数据要素供给规模和拓宽数据要素应用场景,不断缩小流通企业内部收入差距。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晓宁  邱长溶  
首先对我国的行业工资差距进行了度量,然后利用计量模型和Chow检验法对我国的行业工资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影响行业职工工资的因素包括行业人力资本水平、行业劳动生产率和行业垄断程度,并且行业属性的差异是造成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工资差距的主要原因。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沈立人  
作者认为,当前,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出现了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问题,其类型有六种: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扩大;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的收入差距扩大;不同所有制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灰色行为造成的收入差距扩大。针对这些问题,作者提出了以下对策:深化工资改革,纠正平均主义;深化市场改革,保证公开、平等的市场竞争;加强和优化宏观调控,抑制通货膨胀,缩小"剪刀差";调整和完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加强个人所得税的稽征;坚持反腐败斗争,反对一切"寻租"行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邓湧  
作为企业发展永恒的研究课题,企业管理处于不断前进和摸索学习的脚步中。从孔子到张瑞敏,从借鉴国外的管理理论和管理经验到逐渐形成"中国式"管理的思维模式,中国的众多管理实践者们不断摸索,谱写着中国企业的管理思想演变史。本文通过划分时间阶段,首先对中国管理思想发展史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和梳理,随后分别对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管理科学的形成、制度创新时期的中国管理变革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期的中国企业管理思想进行了具体论述,进而梳理出转轨时期中国企业管理思想清晰的演变条理。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杜传忠  郭树龙  
本文基于2005年世界银行企业投资环境调查的大样本数据,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了中国经济转轨期企业成长问题,重点考察了渐进式经济转轨特征对企业成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有经济、政府税收、市场竞争、融资约束等转轨特征是制约企业成长的重要因素,FDI、出口、R&D、员工教育和职业培训等显著促进了企业的成长。进一步细分不同企业规模的估计结果表明,政府税收、地方保护和市场竞争对中小企业成长的制约作用显著高于对大企业的影响,而R&D和职业培训则显著促进了中小企业的成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严伟涛  赵春明  
本文采用世界银行2005年投资环境调查数据库、WTO关税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贸易数据库等数据,全面系统分析了进口竞争对我国企业内部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我国比较优势的显著变化,进口竞争能够使我国企业内部工资差距扩大,而中间品进口竞争则会缩小我国企业内部工资差距。同时,本文还发现,出口增加将促使我国企业内部工资差距的扩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程虹  张诚  
本文采用中国企业-员工匹配调查数据,应用锦标赛理论实证研究模型,通过实证数据验证企业内部工资收入差距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从而为企业设定合理的工资差距提供参考,并以此提升企业产品质量。本文发现企业工资差距与企业产品质量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即企业产品质量随着工资差距的扩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更进一步以企业工资是否集体协商做分组,回归结果表明企业内部工资差距对企业产品质量的影响是一种因果性效应。因此,企业应当将员工工资差距维持在合理范围内,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产品质量。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筱筱  卢国军  崔小勇  
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改变着收入分配。本文从企业内部收入分配的视角,借助2012—2019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和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发布的工业机器人数据,识别出自动化程度对非国有企业内部收入差距的扩大作用,并检验了可能的影响机制:以机器人渗透度衡量的自动化程度每提高1%,高级管理人员与普通员工之间的收入差距平均扩大0.17%。自动化程度通过降低管理成本和改善经营绩效两个方面提升可供管理层分享的租金,进而提升高管薪酬,扩大企业内部收入差距。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高管持股份额越高、普通员工议价能力越强或所在行业资本密集度越低的企业,自动化程度增加对企业内部收入差距的提升幅度越小。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杜威剑  李梦洁  
利用2000—2007年持续经营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从市场进入视角考察出口是否会导致企业内熟练工人与非熟练工人之间工资差距的扩大。研究结果表明:进入出口市场对企业内熟练工人与非熟练工人工资差距的影响在当期并不显著,而长期则存在稳定的正向影响;进一步实证分析发现,出口对熟练工人与非熟练工人工资差距的影响程度与企业所在行业的技术水平相关,中低技术行业企业受出口影响程度更大且持续性更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杜威剑  李梦洁  
笔者在异质性企业理论框架下,引入工人议价能力差异假设,分析企业出口集约边际对企业内技术和非技术工人之间工资差距的影响。我们在理论分析基础上,结合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测度了企业内技术与非技术工人工资差距指标,并采用系统GMM方法对模型结论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在控制时间、行业和区位特征的情形下,随着企业出口占比的增加,企业内技术与非技术工人工资差距会进一步扩大。这一结论不受异常样本点和出口密集度高低的影响,且研究发现低出口密集度的企业出口活动对企业工资差距的扩大作用更强。本研究成果对于外贸政策的调整具有重要启示意义,近年来政府鼓励企业出口,而本文的研究则发现企业出口规模的增长会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国内的...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杜威剑  李梦洁  
利用2000—2007年持续经营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从市场进入视角考察出口是否会导致企业内熟练工人与非熟练工人之间工资差距的扩大。研究结果表明:进入出口市场对企业内熟练工人与非熟练工人工资差距的影响在当期并不显著,而长期则存在稳定的正向影响;进一步实证分析发现,出口对熟练工人与非熟练工人工资差距的影响程度与企业所在行业的技术水平相关,中低技术行业企业受出口影响程度更大且持续性更强。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高生  熊小彤  
转型期,由于本身具有的经营条件以及正规、非正规制度的约束,决定了中国企业不能像成熟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企业一样选择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经营模式,而必须从强化生产作业管理出发,给予中、基层经理人员相应的权限和利益激励,采用集约经营模式中的企业内部市场化运作模式,从而达到提高经营效率,增强竞争力的目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魏旭  张川川  
本文首次采用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检验了职工工资差距同企业绩效的关系。与以往大多数经验研究文献不同,本文发现职工工资差距与企业绩效之间是非线性关系:企业绩效随着工资差距的拉大,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更进一步的实证检验表明,工资差距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是一种因果性效应。同时,还构建了理论模型将"锦标赛"和"凝聚力"理论整合在一起,以解释这种非线性关系背后的作用机制。在凝聚力对企业产出的边际作用比较大且员工边际产出递减的情况下,当工资差距比较小时,锦标赛理论的激励机制起主导作用;而当工资差距比较大时,进一步扩大工资差距对凝聚力的削弱将起主导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