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15)
- 2023(10400)
- 2022(8929)
- 2021(8441)
- 2020(7287)
- 2019(17008)
- 2018(16513)
- 2017(31727)
- 2016(17385)
- 2015(20207)
- 2014(20021)
- 2013(20396)
- 2012(19624)
- 2011(18156)
- 2010(18206)
- 2009(17001)
- 2008(17242)
- 2007(15536)
- 2006(13466)
- 2005(12360)
- 学科
- 济(82803)
- 经济(82712)
- 管理(44746)
- 业(44520)
- 方法(36934)
- 企(34779)
- 企业(34779)
- 数学(32322)
- 数学方法(32067)
- 中国(22861)
- 农(22257)
- 学(18699)
- 财(17370)
- 贸(17041)
- 贸易(17031)
- 业经(16912)
- 易(16577)
- 地方(15686)
- 制(14826)
- 农业(14515)
- 和(12284)
- 银(12206)
- 银行(12163)
- 融(11857)
- 金融(11854)
- 行(11736)
- 产业(11450)
- 环境(11041)
- 技术(10917)
- 体(10734)
- 机构
- 大学(269718)
- 学院(265076)
- 济(117719)
- 经济(115633)
- 研究(100117)
- 管理(97644)
- 理学(83858)
- 理学院(82775)
- 管理学(81391)
- 管理学院(80876)
- 中国(75492)
- 科学(61324)
- 京(58335)
- 所(52525)
- 财(51566)
- 农(48425)
- 研究所(48123)
- 中心(44195)
- 财经(41549)
- 业大(39462)
- 江(39370)
- 农业(38410)
- 经济学(38051)
- 经(37843)
- 北京(37332)
- 范(36141)
- 师范(35790)
- 院(35350)
- 经济学院(34510)
- 科学院(30828)
- 基金
- 项目(174581)
- 科学(137659)
- 基金(129093)
- 研究(125007)
- 家(114198)
- 国家(113374)
- 科学基金(94926)
- 社会(80746)
- 社会科(76601)
- 社会科学(76581)
- 基金项目(68019)
- 省(64936)
- 自然(60643)
- 自然科(59249)
- 自然科学(59226)
- 自然科学基金(58221)
- 划(56746)
- 教育(56470)
- 资助(53186)
- 编号(48307)
- 成果(40620)
- 重点(40579)
- 部(40416)
- 发(39100)
- 创(35812)
- 国家社会(34503)
- 教育部(34154)
- 课题(34096)
- 中国(33862)
- 创新(33711)
- 期刊
- 济(128940)
- 经济(128940)
- 研究(80929)
- 中国(50183)
- 学报(44859)
- 农(43915)
- 科学(42297)
- 财(38388)
- 管理(34649)
- 大学(33120)
- 学学(31183)
- 农业(29867)
- 教育(23828)
- 融(22650)
- 金融(22650)
- 经济研究(21559)
- 财经(21205)
- 技术(20609)
- 业经(19284)
- 经(18452)
- 问题(18090)
- 业(17001)
- 贸(16597)
- 世界(14924)
- 国际(14653)
- 技术经济(13975)
- 版(13301)
- 统计(12898)
- 资源(12655)
- 科技(11813)
共检索到3959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安果
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国产业组织演变的特征。指出中国产业组织演变过程中的特殊现象是与中国的传统体制紧密相关的。因此 ,深化经济体制的改革仍然是实现中国产业组织结构合理化的关键。
关键词:
转轨 产业组织 特征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董再平
我国自1980年之后基本走上了一条财政分权的道路,特别是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使分权体制进一步制度化。但由于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当前财政分权存在着行政集权和财政分权的矛盾、地方政府预算软约束、财政秩序混乱以及转移支付等方面的问题,纠正目前财政分权的负效应,既不能重新集权,也不能进一步分权。规范分权、致力于创造财政分权的条件,是我国未来财政分权改革的方向。就目前来说,用法律来规范财政活动,界定各级政府的财权和事权,增强预算的民主性和透明性,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
经济转轨 财政分权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福学 范德胜 李泽春
国民储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之一。中国从1978年开始进行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经济增长率在1978-2000年期间平均达9%左右。同期中国国民储蓄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其中居民储蓄经历了一个快速的增长过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邓湧
作为企业发展永恒的研究课题,企业管理处于不断前进和摸索学习的脚步中。从孔子到张瑞敏,从借鉴国外的管理理论和管理经验到逐渐形成"中国式"管理的思维模式,中国的众多管理实践者们不断摸索,谱写着中国企业的管理思想演变史。本文通过划分时间阶段,首先对中国管理思想发展史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和梳理,随后分别对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管理科学的形成、制度创新时期的中国管理变革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期的中国企业管理思想进行了具体论述,进而梳理出转轨时期中国企业管理思想清晰的演变条理。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黄保东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决策,实行改革开放。这一决策是中国发展史上又一个起飞点。1978年我国的GDP为3588.1亿元,2007年达到246619亿元,29年增长了约68倍。是什么驱动中国经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夏杰长
经济转轨时期中国政府收入形式概括为三大类 :财政预算内收入、预算外收入和制度外收入。其中 ,税收在政府财政预算内收入中占主导地位 ,但预算外资金的增长速度非常迅猛 ,制度外收入的问题也十分突出。预算外资金和制度外收入的不规范和离散状态及其过快增长不仅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 ,造成诸多负面影响 ,而且也削弱了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 ,导致总支出规模失控 ,这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完善中国政府收入结构体系要从制度上着手 ,规范收入分配机制 ,并建立完整统一的预算体系 ,对部分保留的收费项目实行规范化管理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田玉红
本文通过对1996—2007年国际对华反倾销以及中国相关经济数据的实证分析,将中国应对国际反倾销与经济转轨阶段的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等战略问题的关系进行澄清。结果表明,中国市场化程度越低,国际对华反倾销的次数不升反降,中国的市场化改革不必以国际对华反倾销为转移;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总额的逐年增长对于减少国际对华反倾销并无明显帮助,加工贸易和贸易竞争力对减少国际对华反倾销作用明显,中国的对外开放战略仍要坚持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断改进;中国对外反倾销对国际对华反倾销形成一定的威慑作用,但是参与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增加并没有减少国际对华反倾销的次数,其威慑作用远没有发挥出来。
关键词:
国际反倾销 转轨 市场化 对外开放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周冯琦
中国改革开放 2 0年来 ,产业结构变动的主要特征可粗略划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 1 978年至 90年代中期为产业结构扩展阶段 ,二是 90年代中期以来的产业结构优化阶段。转型经济时期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体制特征表现为 (1 )产业结构调整中市场和政府的双重影响 ;(2 )中央政府影响力的弱化与地方政府影响力的强化 ;(3)“过度竞争”与“冷反应” ;(4)从“进口替代”转向“出口替代”的“溢出效应”。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兰丽
转轨时期中国利率政策选择王兰丽在中国经济逐步迈向市场化的今天,利率市场化已成为很多人的呼声。市场利率被认为能如实反映资金供求状况,有效地促进储蓄,抵制投资,能促进企业竞争中的优胜劣汰等。似乎利率市场化这一“良剂”已成为改革的一个突破口,尽早实现利率市...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勤 余晖
本文研究转型时期中国产业组织的演化规律。建立以中央政府为行为主体,以产业开放程度、制度环境和产业政策为投入要素三维空间,以产业绩效和产业安全为约束条件的基本模式。本文认为产业组织的演化实际上是中央政府以产业安全和产业绩效为约束条件下,调整产业的开放程度、制度环境和产业政策等投入要素,追求最优产业组织下中央政府的效用最大化的结果。中央政府实现最优产业组织的条件符合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条件,即各要素边际收益与维持投入要素的支付之比相等。通过调整不同的约束条件会使最优要素组合发生变动,而开放程度、制度环境和产业政策导致产业组织形态的变化,可以与中国转型时期不同产业的产业组织的演化相对应,并据此预测产业...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杜传忠 郭树龙
本文基于2005年世界银行企业投资环境调查的大样本数据,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了中国经济转轨期企业成长问题,重点考察了渐进式经济转轨特征对企业成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有经济、政府税收、市场竞争、融资约束等转轨特征是制约企业成长的重要因素,FDI、出口、R&D、员工教育和职业培训等显著促进了企业的成长。进一步细分不同企业规模的估计结果表明,政府税收、地方保护和市场竞争对中小企业成长的制约作用显著高于对大企业的影响,而R&D和职业培训则显著促进了中小企业的成长。
关键词:
经济转轨 企业成长 分位数回归 影响机理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高铁梅 王金明 陈飞
本文筛选了反映国民经济各领域波动的多个重要宏观经济月度指标作为景气指标,首先利用状态空间模型和Kalman滤波方法,构建了反映中国经济增长率循环的景气指数(SS_GR)和物价景气指数(SS_P);其次利用HP滤波和BP滤波计算景气指标的循环要素,并且进行比较,认为BP滤波更适合作为分解趋势循环要素的方法;最后采用状态空间模型和Kalman滤波方法,构建了反映中国经济增长偏离长期趋势程度的增长循环景气指数(SS_BP),尝试把经济的长期增长趋势与短期周期波动二者的研究结合起来,对反映两种不同类型增长周期波动的景气指数进行了比较,并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周期波动的特征进行了分析。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景峰 张屹山
经济生活中较高的通货膨胀不确定性会扭曲相对价格体系 ,带给远期经济行为更大风险 ,造成“资源配置缺损”。本文从通货膨胀与其不确定性角度 ,对我国 1983- 1991、1991- 1999、1999- 2 0 0 4三段时期通货膨胀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 ,研究结果肯定了高通胀与其不确定性之间的正向关系。对于通胀不确定性进行有效控制 ,将有利于我国改革顺利推进 ,经济稳定、科学的发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廖玉平 姚兵 刘伊生
文章基于产业组织理论的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市场绩效范式(SCP范式),结合转轨时期我国建筑业组织特点,增加产权结构变量,建立了市场结构与产权结构—企业行为—市场绩效分析框架(SSCP分析框架)。实证分析表明,该分析框架对于分析转轨时期我国建筑业组织问题具有适用性。在该框架内,市场结构和产权结构共同影响企业行为,进而决定市场绩效,市场集中度、公有制经济比重是影响市场绩效最直接、最主要的因素,此外对建筑市场的监管也是影响市场绩效不可或缺的因素。根据产业组织理论与转轨时期我国建筑业的特点,为优化我国建筑业组织的产业政策,在市场结构方面,应建立大中小型企业协调发展的金字塔型市场结构,扶大扶强,提高市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熊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