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62)
2023(11004)
2022(8987)
2021(8175)
2020(7028)
2019(15436)
2018(14946)
2017(28454)
2016(15421)
2015(16612)
2014(16022)
2013(15742)
2012(14255)
2011(12272)
2010(12428)
2009(11784)
2008(11903)
2007(10754)
2006(9314)
2005(8523)
作者
(44845)
(37419)
(37164)
(34849)
(23852)
(17919)
(16553)
(14593)
(14016)
(13231)
(12743)
(12402)
(11883)
(11830)
(11721)
(11278)
(11106)
(11098)
(10737)
(10683)
(9548)
(9157)
(8865)
(8560)
(8338)
(8294)
(8281)
(8139)
(7478)
(7287)
学科
(78574)
(72696)
企业(72696)
(67428)
经济(67332)
管理(63188)
方法(28807)
业经(27151)
(26405)
(24278)
数学(21070)
数学方法(20972)
(19041)
财务(19036)
财务管理(19013)
企业财务(18051)
农业(17991)
技术(16689)
中国(15347)
(14086)
(13888)
(13531)
(12986)
贸易(12977)
(12673)
(12341)
企业经济(12115)
经营(11549)
理论(11350)
(11242)
机构
学院(222376)
大学(216641)
(96941)
经济(95485)
管理(92849)
理学(80597)
理学院(79861)
管理学(79019)
管理学院(78622)
研究(69883)
中国(54966)
(45759)
(45248)
(44343)
科学(42544)
财经(36165)
业大(36052)
农业(35911)
(35402)
(33333)
(33079)
研究所(32080)
中心(31655)
经济学(29045)
商学(27241)
北京(27123)
商学院(27022)
财经大学(26710)
经济学院(26463)
经济管理(26006)
基金
项目(150089)
科学(119706)
基金(112059)
研究(106059)
(99745)
国家(98515)
科学基金(85133)
社会(71126)
社会科(67595)
社会科学(67572)
基金项目(59973)
(59360)
自然(55800)
自然科(54572)
自然科学(54551)
自然科学基金(53703)
(48855)
教育(46059)
资助(43768)
编号(40071)
(37940)
(35120)
重点(33396)
(32795)
(32325)
创新(31895)
国家社会(30269)
成果(29996)
(29127)
科研(29043)
期刊
(108138)
经济(108138)
研究(60420)
(42082)
中国(39855)
(39837)
管理(38332)
学报(36160)
科学(34038)
农业(28848)
大学(27444)
学学(26757)
业经(20226)
技术(18624)
财经(18423)
(18393)
(18345)
金融(18345)
经济研究(17371)
(15927)
问题(14332)
技术经济(13289)
教育(12683)
财会(12110)
世界(12053)
商业(11791)
现代(11505)
科技(11359)
(11292)
(11276)
共检索到3241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乔尔·赫尔曼  杰林特·琼斯  丹尼尔·考夫曼  周军华  
本文根据1999年商业环境与企业绩效调查数据,从企业层面和国家层面对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政府俘获、企业影响力和行政腐败展开了研究。文章分析了企业对政府施加影响的各种方式,以及这些方式带来的私人成本、社会成本、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研究结果表明,在很多转轨经济体中都出现了俘获经济,因此这些转轨国家未来改革的重点,应是引导企业通过透明改革、政治责任和经济竞争等合法方式而非俘获政府的非法手段来对政府施加影响。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乔尔·赫尔曼  马克·施克曼  王新颖  
根据转型国家企业的最新调查资料,本文从转型经济国家中政府与企业的关系的角度,考察了治理的质量、政府干预程度和企业对政府控制程度与腐败的关系。就资料显示,政府被既得利益集团控制程度与腐败程度有直接关系。就一个国家内部的微观情况来看,政府对企业干预的程度、政府对企业的优惠以及企业为政府腐败支出量的大小之间显然存在相互替代的关系。调查表明,市场化改革必须与有效遏制政府被控结合起来。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井红  李静  陈剑林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期间,行政官员在制定政策时享有巨大的权力优势,具有向无权势的个人和缺乏防卫手段的企业勒索贿赂机会。在存有俘获情况下,公民对改革的期望值会下降,企业行为扭曲,缺乏创新的冲动,寄期通过俘获政府官员追求企业目标利益。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乔尔·S.赫尔曼  叶谦  宾建成  
在转型经济中,腐败仍然是影响改革进程的一个严峻问题。本文分析了政府俘获的概念和政府俘获在转型国家中的表现,提出了解决政府俘获问题的方法:一是增加影响市场内和影响市场准入的竞争;二是在法律和法规制定、评估和决定等方面,改变政策制定程序,确保较为公开和广泛的协商;三是强化管制和监督政治筹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岚  陈愚  
政府、企业、社会各界均是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力量,但无论企业、政府还是社会方面均存在其固有的缺陷,从而导致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资源依赖理论、第二代财政分权理论从不同角度对企业俘获政府的动机以及政府被精英企业俘获的条件进行了解释;而战略社会责任、企业战略的政治行为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可能是政治俘获的一种有效途径;为获得企业持续竞争优势,基于互惠性原则,企业可能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以加强与政府的联系;而政府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各项规制是政府与地方精英企业相互博弈、合谋的结果。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郭岚  陈愚  
企业、地方政府因其固有的缺陷将导致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财政分权、人事考核制度为企业"俘获"政府提供了必要条件,而政府掌握的关键性资源使企业具有"俘获"政府的动机。企业可以通过自身的经济影响力、政治影响力"俘获"政府,从而获得地方保护。因而企业社会责任行为是地方政府与企业多次博弈的结果。当地方保护性规制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存在负向影响时,随着企业对地方经济影响力的增加,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减少;当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成本较高时,企业更倾向于通过各种政治关系"俘获"政府,以实现规制成本最小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健  
笔者运用扎根理论,以制度理论、企业行为理论和交换理论为依据,对我国俘获者企业的高管进行深度访谈,从微观层面上分析我国转轨时期政府俘获的形成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制度—能动性—行为—关系"的政府俘获分析的新框架,在总结政府俘获的原因特征的同时,重点探讨为什么"关系"在我国政府俘获形成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杜巨澜  
这篇论文同时从理论上和实证上说明了政府腐败在不同的国家对于形成公司融资模式的重要性。文章表明 ,在政府腐败的情况下 ,公司管理层能够强有力地侵占外部投资者的权利 ,因为管理层可以威胁撤销和政府搞好关系的特定技巧 ,而这种技巧对于公司的生存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在腐败的政府治理下 ,公司集中所有权的盛行以及相对依赖于银行的融资方式是克服管理层侵占利益的方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徐璐  
本文从国家审计与中央企业腐败预防的关系入手,以国家审计中石油天然气集团腐败为例,分析了在工程招标、采购、资金管理、销售等方面的腐败问题,指出了国家审计发现的重大内部控制问题。最后,从明确国家审计央企内部控制的监督重点、加强对中央企业内部审计的指导、对审计结果进行督促整改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从而提高国家审计预防企业腐败的能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健  
作为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规制俘获在规制经济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俘获行为的隐蔽性造成了长期以来相关实证研究的缺乏,围绕这一理论也产生了争论。通过对21世纪以来的有关规制俘获测评方法进行综述和评价,指出这些方法都未能有效辨别、区分腐败与俘获这一相似概念。从政府与私人关系的角度,重新定义俘获与腐败作为比较分析的基准,探讨了俘获与腐败在研究角度、产生条件、作用方式和影响结果等方面的差异性,结合我国转型时期的特点,构建出俘获指数综合指标测评体系。通过俘获指数可以对我国转轨时期的规制俘获现象进行有效识别,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邵传林  
在重新启动新一轮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文章基于中国省级层面面板数据实证考察政企关系扭曲化对地区腐败的影响,这不仅有助于为揭开官员腐败之谜提供新的解释,还能为治理官员腐败问题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不彻底性使地方政府具有较强的经济干预能力,并为地方官员干预辖区内的企业提供基础,最终体现在扭曲化的政企关系上;扭曲化的政企关系为地方官员腐败行为的频发提供了机会,并且政企关系扭曲化程度越高则地区官员腐败程度就越高。政企关系扭曲化与地区官员腐败之间相互作用,一方面政企关系扭曲化会导致地区官员腐败的发生,另一方面地区官员腐败也会诱致更加扭曲的政企关系。政企关系的扭曲化程度每增加1个标准...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克  
本文通过一个一般均衡模型考察腐败对经济福利、分工的网络规模以及社会生产力的影响。我们首先计算了在每个个体均可自由择业的市场经济中的瓦尔拉斯均衡;然后考察当一个特权集团被选定为高层管理者时对社会福利产生的影响;最后考虑在管理者通过其代理人而形成共谋时的情形,即机制性腐败。此时,这个代理人通过索取一笔相当于贿赂的进入费用来为管理者的利益服务,而这时的管理者服务的价格仍然由一个瓦尔拉斯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决定。该模型表明腐败增加了转轨国家特权集团(包括腐败的官员以及与其密切联关的人)的福利,并以牺牲大众的利益为代价。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魏下海  董志强  金钊  
本文利用2012年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数据,以企业人均公关招待费表征其寻租活跃程度,以企业承受的人均摊派费代表其被抽租的程度,以企业开工率衡量企业生命力(生存能力)。研究发现,公关招待费支出显著增加企业开工机会,而摊派费支出显著减少企业开工机会。在考虑了企业系列特征、企业主系列特征、行业地区等因素以及内生性问题异常样本点影响后,研究结论仍然稳健。分子样本估计发现,寻租和抽租对开工机会的影响在贪腐高发地区、弱竞争性行业、缺乏品牌技术和信贷资源的企业中更为显著。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玮倩  方军雄  
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对企业高管腐败行为的影响日益引起学者的关注,地区腐败作为企业所处外部环境的重要特征,对企业高管腐败行为会产生何种影响?通过手工搜集2007-2013年我国各省市地方官员腐败和上市公司高管腐败的数据后发现:地区腐败越严重,所在地区的企业高管发生腐败的可能性越高;进一步研究发现,地区腐败对民营企业高管的影响作用更加明显,而2012年开始的反腐行动尚未对地区腐败影响高管腐败产生实质的约束作用。研究有助于深化对企业高管腐败环境诱因的理论认知,同时,将政府官员腐败的经济后果拓展至企业管理层面。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雷  王乐  
对于企业向官员行贿动机的解释主要有两种相反的观点,一是企业为了获取政府帮助而主动行贿,二是企业在威胁逼迫条件下的被动行贿。文章从企业在应对政府和应对市场两项事务间的权衡出发,构建企业绩效与腐败强度间的二项式回归模型,通过与传统线性回归模型的比较,发现企业腐败是一种主动行为,腐败的目的是为了构建政治关系以获取相应回报。运用世界银行企业调查数据,二次项回归模型显示出绩效与腐败强度间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文章得出了企业的"最优"腐败程度并对其政策含义进行了解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