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54)
- 2023(9477)
- 2022(8465)
- 2021(7949)
- 2020(7146)
- 2019(16579)
- 2018(16387)
- 2017(31225)
- 2016(17537)
- 2015(19930)
- 2014(20312)
- 2013(19813)
- 2012(18963)
- 2011(17080)
- 2010(17620)
- 2009(16541)
- 2008(16780)
- 2007(15727)
- 2006(13596)
- 2005(12360)
- 学科
- 济(68697)
- 经济(68596)
- 管理(49808)
- 业(42915)
- 企(35170)
- 企业(35170)
- 方法(31486)
- 数学(27021)
- 数学方法(26645)
- 财(20881)
- 农(19228)
- 中国(18569)
- 学(17690)
- 制(15865)
- 地方(13877)
- 业经(13246)
- 理论(12682)
- 贸(12633)
- 贸易(12627)
- 易(12214)
- 农业(12102)
- 银(11738)
- 银行(11694)
- 体(11652)
- 融(11210)
- 金融(11202)
- 行(11155)
- 和(10932)
- 务(10861)
- 财务(10816)
- 机构
- 大学(255109)
- 学院(251347)
- 济(97582)
- 经济(95181)
- 管理(92141)
- 研究(89131)
- 理学(78269)
- 理学院(77327)
- 管理学(75649)
- 管理学院(75176)
- 中国(67790)
- 科学(56911)
- 京(55876)
- 农(49576)
- 财(49274)
- 所(47466)
- 研究所(42856)
- 中心(41394)
- 业大(40557)
- 江(40508)
- 农业(39212)
- 财经(37667)
- 北京(35448)
- 范(34116)
- 经(34037)
- 师范(33687)
- 院(31929)
- 州(31797)
- 经济学(29580)
- 省(28735)
- 基金
- 项目(162131)
- 科学(124777)
- 研究(116265)
- 基金(115224)
- 家(101947)
- 国家(101100)
- 科学基金(84089)
- 社会(70553)
- 社会科(66547)
- 社会科学(66524)
- 省(63518)
- 基金项目(60592)
- 自然(54986)
- 教育(54768)
- 划(54032)
- 自然科(53731)
- 自然科学(53708)
- 自然科学基金(52746)
- 资助(48446)
- 编号(48179)
- 成果(41724)
- 重点(36883)
- 部(36005)
- 课题(34012)
- 发(33864)
- 创(32468)
- 科研(31411)
- 创新(30393)
- 大学(30292)
- 计划(30215)
- 期刊
- 济(111325)
- 经济(111325)
- 研究(74649)
- 中国(55653)
- 学报(47057)
- 农(44684)
- 财(41042)
- 科学(39793)
- 大学(34825)
- 管理(33218)
- 学学(32572)
- 教育(31889)
- 农业(29459)
- 融(22756)
- 金融(22756)
- 技术(22159)
- 财经(19213)
- 经济研究(17770)
- 业经(17276)
- 经(16481)
- 业(16108)
- 问题(14704)
- 版(14347)
- 图书(14329)
- 统计(12588)
- 贸(12542)
- 技术经济(12245)
- 业大(12032)
- 理论(12014)
- 科技(11332)
共检索到388657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毛传新
鉴于地方政府行为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巨大影响这一事实 ,本文试图将其纳入经济分析的视野。为此 ,建立以下分析框架 :( 1 )地方政府行为主体界定 ;( 2 )地方政府主体的行为范围 ;( 3 )地方政府主体行为的追求模型 ;( 4)地方政府行为的影响因素 ;( 5)地方政府行为的经济作用及其均衡结果。通过上述分析框架的规范与实证意义。为进一步完善与规范转轨时期地方政府的行为以及中央与地方关系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
关键词:
地方政府 行为主体 追求模型 均衡结果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义平
已有改革进程和举措 ,使得地方政府不适当地扮演了市场主体的角色 ,并表现出一些不合理现象 ,诸如一味追求GDP ,不惜成本追求亮点和辉煌 ,封闭和地方保护 ,短期行为和机会主义等。文章认为 ,在市场经济的体制框架中 ,地方政府不应当成为市场主体 ,应将地方政府的角色重新定位和进一步的改革
关键词:
地方政府 行为分析 市场角色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瞿小石
我国经济改革走的是渐进式道路,这决定了我们必须有一个较长的转轨阶段。我国企业兼并是在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的推动下出现的,随着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入,我国企业兼并在规模和数量上都有了很大的突破,但在转轨时期所特有的制度环境和制度安排约束下,我国企业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翠华
文章在一个双重属性框架下对中国地方政府的竞争行为进行了逻辑一致地解释,客观描述了其背后的机制,并对中国地方政府竞争行为所导致的结果进行了规范分析和价值判断。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规范中国地方政府竞争行为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双重属性 经济竞争 政治晋升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赵萌
是什么引导中国这样的大国在保持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完成经济体制的转轨和社会的转型?在众多答案中,制度以及社会成员的民主参与无疑是重要的,但本文认为最根本的是社会民众信任的孕育。此观点与博.罗斯坦的观点不谋而合,但博.罗斯坦并没有解决民众信任从何而来的难题。文章把民众信任作为一个描述市场化进程的因子,分阶段说明正是中国决策层的政策保证,不断地给民众的预期集合里加入市场化的元素,并阶段性地诱使民众预期发生无法复归的突变,从而孕育了民众的信任。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民众信任的形成过程也就是中国市场化的进程,这个复杂的过程暗含着许多特征,本文兼作给出它的经济学流派的特征。
关键词:
民众信任 集合突变 政府行为 市场化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肖坤 彭坤
政府债务是衡量地方政府和地方官员执政水平的重要部分,学术界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研究视角是多方面的。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和现实的梳理和分析发现,地方官员在其中处于一个核心的地位,而政治晋升、财政分权和软预算约束是三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构造了考虑三因素的地方官员和地方政府债务关系的分析框架。在这一框架下,对文献进行了重新梳理,并用以往的研究成果对这一框架的解释能力进行了证实。
关键词:
地方官员 地方政府债务 分析框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强玲
我国经济转轨已进行了20多年,在这个过程中,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财富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在改革过程中,由于旧的利益格局被打破,新的平衡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导致社会公平问题也空前地凸现出来。本文通过对社会公平概念的廓清,阐明了我国经济转轨阶段维护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维护社会公平的行为主体结构,指出政府在维护社会公平中应当发挥核心作用,第三部门以其优势发挥重要的补充作用,两者通过优势互补,实现合作共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边疆 王万茂
文章基于公共物品私人供给的模型,构建了耕地保护过程中地方政府在个体理性支配下同整体理性进行博弈的分析框架,并据此对实践中存在的耕地保护政策失效和政府间耕地保护意愿差异的现象进行了解析。结论认为,地方政府在个体理性支配下的博弈行为是耕地保护政策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区地方政府比落后的西部内陆区地方政府有更强的耕地保护意愿,建立耕地异地代保市场可以将这种较高的意愿变为现实。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博弈行为 耕地保护 分析框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唐在富
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土地调控上的博弈色彩越来越浓,中央政府"地根"调控的目标是实现土地资源的均衡有序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上其决策是符合全社会福利最大化原则的。但是,作为具有"经济人"思维的地方政府,也有与中央政府利益不一致的地方。研究发现,由于中央对地方政府在土地调控中的投机行为不可能百分之百查处,加之官员任期存在阶段性,现有的成本收益布局决定了地方政府会在土地调控中采取欺骗行为,造成中央土地调控政策的梗阻。制度创新、GPS等技术手段的运用等改变成本收益布局的措施,将有利于减少地方政府的投机行为,增强中央宏观调控的效果。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潘小娟 余锦海
本文通过对永嘉县与乐清市供水合作案例的全面描述和深入分析,提出了一个解释我国地方政府合作生成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我们认为,地方政府合作是行动者为满足合作需求,建立合作组织,确立和修改合作利益分配规则,并通过一系列机制予以落实的非线性过程。此外,地方政府合作还受到行动者之间的认同、信任和互惠关系,组织环境内部的政策和规划,组织环境外部的直接利益相关者、精英和大众,以及合作收益的可度量与可分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地方政府合作的生成和实施是各种要素和影响因素相互综合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地方政府合作 公共物品 供水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小华 卢志朋
根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的实践和理论进展,文章提炼出"控制—参与—治理"的分析框架,分别描述了三种典型的政府绩效评估模式:控制导向的目标责任制、参与导向的参与式绩效考评和治理导向的预算绩效管理,并在此基础上比较了这三种评估模式的特征差异、评估成效以及局限性。文章认为,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模式遵循从压力型体制下的内部评价模式向强调公众参与的外部评估模式转变,并逐渐向注重政府绩效管理中的法治、预算与治理等要素方面迈进的动态演变路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郭贯成 汪勋杰
通过构建四维分析框架,全面审视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动机、能力、约束与效应。分析表明:在制度变迁中,分税制改革和"标尺竞争"体制驱动了地方政府利用"编外"资源实施土地财政策略。实施策略所依赖的制度缺口包括:城乡二元土地市场结构缺陷、土地行政管理体制弊端、金融体制支持和预算制度缺陷。实现能力受内在资源禀赋和外部制度环境约束。土地财政的实施可充实地方财政,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加速城市化进程,但也会积累财政、金融风险,引致房地产过度投资风险,隐藏社会风险,滋生违法腐败风险。所以,必须从深化分税制改革、变革土地财政形成机制等六个方面进行治理。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梅宁 崔娟
地方政府设立并主管,经政府授权并以政府信用做为偿债来源或提供担保,按照政府意志对外融资的企事业单位(有时甚至是政府机构本身)都可以称之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以政府投资为主的扩内需、保增长一揽子投资计划的刺激和带动下,各类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迅速发展,成为信贷融资和债券融资的主力军。在信贷市场上,各类城投公司竞相成为银行激烈追逐的重点优质客户,巨额的信贷投放量迅速弥补了传统工商企业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的缺口,国有商业银行已超越政策性银行成为地方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含宇 韩巍
既有的西方兼并理论 ,是以完全资本市场为前提的。其中 ,政府行为是外生的 ,只为企业提供一定的制度环境。而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并购活动 ,是在不完全资本市场中进行的 ,这使政府成为企业并购活动中的内生因素。政府以其特有的行政资源 ,左右着并购双方的行为 ,同时又受到双方企业行为的影响和制约。因此 ,我国国有企业并购行为 ,具有特殊的动因和形成机制 ,从而也导致了一系列特殊问题。
关键词:
不完全资本市场 国有企业 兼并 权力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贾海彦
本文从政府角度出发 ,对公益品和私益品的特性进行了重新思考 ,从偏好、福利二分、绩效衡量难易、制度环境、意识形态等角度考察政府行为的独特性。并以我国体制转轨的特殊时期为背景 ,分析了不同于西方代议制的政体下 ,在公共品导出机制中政府行为的复杂性 ,指出了制度上的缺陷和由此导致的一系列现实问题
关键词:
公共品 政府行为 转轨体制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