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10)
2023(5072)
2022(4298)
2021(3833)
2020(3229)
2019(7105)
2018(6902)
2017(13181)
2016(7068)
2015(8087)
2014(8254)
2013(8096)
2012(8204)
2011(7669)
2010(8082)
2009(7827)
2008(7632)
2007(7242)
2006(6864)
2005(6326)
作者
(22205)
(18695)
(18427)
(17933)
(11972)
(8812)
(8374)
(7259)
(7036)
(6805)
(6546)
(6155)
(6065)
(6034)
(5952)
(5708)
(5579)
(5336)
(5278)
(5107)
(4902)
(4600)
(4449)
(4339)
(4264)
(4205)
(4030)
(3938)
(3873)
(3653)
学科
(55573)
经济(55528)
管理(22459)
地方(15726)
方法(15061)
(14613)
数学(13037)
数学方法(12884)
(12262)
企业(12262)
地方经济(11957)
中国(10901)
(10126)
(9205)
业经(8722)
(7491)
(7238)
经济学(6927)
(6608)
环境(6369)
国家(6366)
(6314)
(6165)
金融(6165)
(5643)
(5563)
理论(5396)
财政(5350)
(5277)
银行(5270)
机构
大学(116282)
学院(114764)
(58292)
经济(57172)
研究(44214)
管理(39714)
中国(33356)
理学(33115)
理学院(32689)
管理学(32150)
管理学院(31910)
(27058)
科学(24690)
(24576)
(22812)
财经(20638)
研究所(20180)
经济学(19830)
中心(19255)
(18590)
(18083)
经济学院(17414)
北京(15899)
(15734)
(15226)
财经大学(14951)
(14946)
师范(14823)
(14145)
业大(13319)
基金
项目(66082)
科学(51766)
研究(48588)
基金(48505)
(41621)
国家(41298)
科学基金(34841)
社会(33283)
社会科(31562)
社会科学(31552)
(24605)
基金项目(24433)
教育(21371)
资助(20650)
(20354)
自然(20136)
自然科(19659)
自然科学(19655)
自然科学基金(19280)
编号(18224)
成果(16231)
(15446)
重点(14914)
(14828)
国家社会(14520)
(13648)
经济(13506)
课题(13304)
教育部(13026)
发展(12999)
期刊
(76710)
经济(76710)
研究(41426)
中国(23958)
(21702)
管理(17340)
学报(16828)
科学(15515)
(14941)
经济研究(13426)
大学(13202)
学学(12553)
财经(12010)
(11243)
金融(11243)
(10579)
技术(10500)
农业(9782)
教育(9551)
问题(9441)
业经(8717)
技术经济(7717)
(7351)
统计(7311)
世界(7146)
国际(6516)
(6132)
经济管理(5987)
经济问题(5968)
改革(5752)
共检索到1916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建军  
在经济转轨过程中 ,政府原有的依附于集权式行政隶属关系的经济权威日渐消弱 ,而渐进式改革中新的经济权威尚未形成。本文对这一时期 ,行政管理主体、客体侵蚀政府经济权威的具体表现进行了剖析 ,提出了维护政府权威的途径 :( 1)合理界定政府———市场边界 ;( 2 )转变政府经济职能 ;( 3 )引入新公共管理思想。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刘京平  
政府经济职能应当重新定位刘京平建国以后,从中央政府、各级地方政府到基层企业,层层纵向行政隶属关系构成了我国的经济关联网络,中央政府不仅掌握着所有与经济运行有关的经济权利,同时也掌握着全国绝大部分的经济资源。中央政府依靠这一严密的网络向各地区、各企业发...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沈萍  
入世伊始,我国政府经济职能面临许多挑战。首先,转型时期存在着许多弊端,如:政府工作效率低下,“三位”现象严重,政府腐败等;其次,入世后,政府又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如:WTO规则,经济运行机制,现行贸易体制等。因此,必须转变政府经济职能,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以适应国际市场的运作。具体讲,政府经济职能重新定位主要体现在微观经济运行、宏观调控、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履行的职责、作为公共利益集团履行的职责、参与国际竞争等方面。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冯曲  张涛  
在一个转轨经济中,外部政治制度安排对企止产权的影响是前提性的,因此产权的特征不在状态性的安排,而在其实施过程。本文从乡镇企北起源的角度,给出了一个权威组织的描述,将政治权威变量引入企业的治理结构。本文论证了,在这样的权威组织中,乡镇企业早期的高效率与经营者低收入时的效用偏好有关;当“逼迫”效应超过权威所带来的负激励时,政治权威的存在具有“生产性”。这是乡镇企业集体产权相对高效率的一个组织结构上的原因。这也是理解乡镇企业集体产权效率下降,最后改制(民营化)的一条历史逻辑线。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赵冰琴  赵智岗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社区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社区承接了大量的社会职能,其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凸显,但面对不断涌现出的新问题,以政府为主导的城市社区建设逐渐陷入了"两难困境"。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政府就必须重新定位,实现从管理向服务,从突出权力主体向突出义务主体转变。为此,需建立起一个符合社区实际的制度安排:改变政府管理的唯一主体地位,逐步实现社区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探索政府与社区合作治理的新机制;建立社会多元投入机制,引导社区发展资金来源多元化;建立健全社区的民主参与机制等,从而使政府的职能归位,社区发展进入一个良性运行轨道。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英军  
一、引言 本文所言的国际贸易新理论是指70年代后半期以后,西方经济学者提出的新的国际贸易学说。相对于在此以前的贸易学说,这些理论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克鲁格曼(P·krugman)为主要代表人物提出的“规模经济贸易新学说,二是以邓宁(Dunning,J·H)为主要代表人物提出的“新比较优势论”。这两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周思源  
本文认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对政府机构进行重新定位,即对传统的、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之上的政府机构进行根本性的变革,构建一个崭新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政府机构。我国政府机构改革必须以此为目标。唯有如此,机构改革才能避免重蹈覆辙,才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创造条件。根据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政府机构的重新定位应着重解决好政府模式、政府权力、政府职能、政府组织和政府行为的“五个”定位问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高萍  
本文将从述评已有研究的几个主要方面着手,探讨深化经济转轨中政府经济职能研究的问题。 一、中国的经济市场化:政府主导还是市场自发演进? 在探讨关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时,最有代表性的观点是认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走的是渐进式道路。渐进式改革道路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即增量改革、试验推广和非激进改革。所谓增量改革,即指改革不是从对资产存量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严兵  
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嬗变,逐渐改变了中国企业的角色定义。“国营企业”成为“国有企业”——国家所有,企业成为独立的经济主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复关”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目前只是个时间问题。“复关”之后,我国的市场必然与国际市场迅速接轨,国家的贸易管制措施将大为削弱,各国之间实行自由贸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松森  
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着市场资源配置和政府资源配置两个系统。市场资源配置系统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政府资源配置系统发挥着弥补市场资源配置缺陷的作用。国有经济作为政府资源配置的载体,应当充分发挥其弥补市场缺陷的作用。因此,需要对国有经济进行重新定位。本文分析了国有经济在功能定位上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国有经济科学定位的理论依据和原则,探讨了国有经济应当进入和退出的领域。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德荣  陆云航  
制度之间具有互补性,市场化改革要求政府治理进行相应的改革。本文总结了几个决定政府治理性质的理论视角:政治经济纵向一体化的视角、公共选择理论的视角和市场结构理论的视角,更根本地,我们可以从人力资源配置的视角来看待一个社会政府治理的性质及其变革。对人力资本的重视是关于政府治理变迁理论的最新进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立新  宋晓霞  
在俄罗斯经济转轨过程中,普京执政以来转轨顺利,经济发展迅速。这是因为普京政府在转轨方式选择上符合俄罗斯的国情与传统,经济转轨战略规划上详尽明确,政府调控上有力而适度,法制建设方面适时且到位。同时,政府的权威使得各项措施执行有力,多元思想的统一为民众对于政府决策实施的支持提供了思想保证。所有这一切使得普京政府在俄经济转轨过程中发挥了更好的作用。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康埈荣  
一、问题的提出推行改革开放20年的中国正处于从旧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体制转轨时期。在体制转轨中,新旧体制同时发生作用,二者之间的摩擦和冲突使得经济运行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既不同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也不同于市场经济的新情况和新矛盾。中国政府一直强调,建立...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杜月昇  
一、体制转轨中政府与市场的特殊关系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体制转轨国家,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都是不可替代的,不过,相比之下,政府在体制转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则显得更加重要。对于像我国这样的体制转轨国家来说,政府的工作不仅仅是对市场失灵进行弥补,而且是首先必须与全国人民一道建立市场经济,然后才谈得上市场失灵以及对它的弥补。对于正在走向成熟市场经济的国家来说,最重要的是市场经济的培育和发展,因此,如何建立和健全市场经济,如何从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经过体制改革而发展成为法制健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