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87)
- 2023(16699)
- 2022(14169)
- 2021(13266)
- 2020(11121)
- 2019(25608)
- 2018(25419)
- 2017(49611)
- 2016(26619)
- 2015(30222)
- 2014(30509)
- 2013(30229)
- 2012(27716)
- 2011(24980)
- 2010(25621)
- 2009(24049)
- 2008(22958)
- 2007(20402)
- 2006(18385)
- 2005(16655)
- 学科
- 济(104627)
- 经济(104441)
- 管理(81236)
- 业(75563)
- 企(63366)
- 企业(63366)
- 方法(44849)
- 数学(38648)
- 数学方法(38212)
- 中国(35261)
- 财(30731)
- 融(29234)
- 金融(29229)
- 农(28711)
- 银(28598)
- 银行(28554)
- 制(28107)
- 行(27493)
- 业经(24695)
- 地方(23920)
- 学(21158)
- 贸(19762)
- 贸易(19742)
- 务(19315)
- 易(19239)
- 财务(19223)
- 财务管理(19182)
- 农业(18742)
- 理论(18490)
- 企业财务(18213)
- 机构
- 大学(382761)
- 学院(381575)
- 济(152696)
- 经济(149036)
- 管理(148476)
- 理学(127424)
- 研究(126776)
- 理学院(126000)
- 管理学(123951)
- 管理学院(123259)
- 中国(101158)
- 京(81883)
- 科学(75988)
- 财(75792)
- 所(63501)
- 财经(59538)
- 中心(58956)
- 农(57186)
- 研究所(57162)
- 江(56630)
- 经(53822)
- 业大(53415)
- 北京(52421)
- 范(50001)
- 师范(49548)
- 经济学(46544)
- 州(46526)
- 院(46067)
- 农业(44540)
- 财经大学(44237)
- 基金
- 项目(252321)
- 科学(197929)
- 研究(188433)
- 基金(181529)
- 家(156936)
- 国家(155611)
- 科学基金(133271)
- 社会(118077)
- 社会科(111841)
- 社会科学(111811)
- 省(98611)
- 基金项目(96226)
- 教育(86816)
- 自然(84805)
- 划(82789)
- 自然科(82725)
- 自然科学(82706)
- 自然科学基金(81204)
- 编号(78466)
- 资助(74595)
- 成果(64917)
- 重点(56665)
- 部(55938)
- 课题(54359)
- 发(54254)
- 创(52613)
- 创新(49128)
- 制(49043)
- 项目编号(48463)
- 教育部(48174)
- 期刊
- 济(172011)
- 经济(172011)
- 研究(117466)
- 中国(78631)
- 财(57601)
- 学报(56563)
- 管理(55624)
- 科学(52674)
- 农(52145)
- 融(47356)
- 金融(47356)
- 教育(45438)
- 大学(43498)
- 学学(40776)
- 农业(35322)
- 技术(32827)
- 财经(29295)
- 业经(27913)
- 经济研究(26826)
- 经(24928)
- 问题(22305)
- 理论(19895)
- 图书(18834)
- 实践(18121)
- 践(18121)
- 业(17514)
- 科技(17403)
- 技术经济(17387)
- 现代(17298)
- 贸(17281)
共检索到5755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程雁群
所有权转让式信用支持安排在域外金融衍生品交易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金融发达的欧美国家均在其国内法中有相应规定,我国金融衍生品交易中的转让式履约保障制度即来源于此。目前国内有关转让式履约保障制度的规定仅存在于行业自律组织发布的相关文件中,尚没有上升到立法层面,因此,其法律效力备受争议。随着我国期货和衍生品立法工作的逐渐开展,这一问题开始受到市场参与者和立法者所重视,在立法草案中也得到了一定的体现。但是目前立法尚处于征集意见阶段,且现有草案的规定仍然存在不小的争议,不能将转让式履约保障制度有效地纳入法条之中。因此,需要对期货和衍生品立法进行更加合理化地修订,以解决我国立法在相关制度上的缺失问题。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燕明
论我国金融衍生品交易的监管制度周燕明金融衍生品市场既是投机的场所,又是风险规避的港湾,因其财务杠杆性和虚拟性,如果管理不善就会掀起惊涛骇浪,造成巨大损失,原上海万国证券公司在家喻户晓的“327”事件中倾覆就是因风险控制不严而引起的。有效的监管制度(外...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娇莺
国际上,以ISDA主协议附件为表现形式的CSA协议构成场外金融衍生交易重要的信用支持文件。其通过构建合同关系,为当事人提供了管理交易风险敞口的可行途径。CSA履约保障法律机制实质上是一种基于"物"的交付、占有建立起来的动态保障机制,根基于民法基本原理,但又紧密结合金融实践的现实需求,实现了规则创新。中国虽已引入双边履约保障法律机制,但其与中国法的冲突与协调仍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应以更具包容性的态度,认识双边履约保障法律机制的创新价值,并采取适当方式进一步明确其在中国法下的效力。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蔡泳
由金融衍生工具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引发了世界各国对金融衍生品发展的探讨和思考。我国在发展金融衍生品的过程中,具体分析了金融衍生品的特性及结合我国金融衍生品发展的步伐,充分借鉴西方国家在这次金融危机中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完善我国金融衍生品监管路径制度分析,对完善我国金融市场监管环境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关键词:
金融衍生品 金融危机 监管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刘倩
金融危机后,强化场外衍生品监管制度成为各发达国家金融改革的重点,推进场外衍生品集中清算无疑是改革的基石。构建场外衍生品集中清算监管制度,必须首先解决场外衍生品适格清算标准问题,确定场外衍生品集中清算制度、集中清算的主体范围以及程序来执行适格清算标准。本文总结了危机后美国、欧盟场外衍生品适格清算标准监管制度发展及实施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场外衍生品适格清算标准立法实施现状,对完善中国场外衍生品适格清算标准和制度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窦鹏娟
金融衍生品的专业性、复杂性和风险性决定了对这一市场的投资者进行准入限制的必要性。美国、欧盟、日本等金融市场发达国家的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各有特色,但也都存在着改进和完善的空间。我国作为金融衍生品新兴市场,已经初步建立了投资者适当性制度,但也存在着诸多需要改进的不足之处。改进和完善投资者适当性制度规则,除了应提高该制度在实践中的可操作性之外,还应调动金融机构履行适当性义务的主动性。金融机构适当性义务是一项法定义务,违反适当性义务,投资者可以通过诉讼、调解、仲裁等多种途径进行损害救济。但在某些特定的情形下,适当性规则并不能使投资者免于承担损失。
关键词:
金融衍生品 投资者适当性 适当性规则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孟飞
本文以法与金融学的方法分析了金融衍生产品信用风险的双边性质,并认为,我国金融机构在信用风险管理时应采用ISDA主协议或中国银行间市场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主协议文本,并应注意文本术语的差异。立法部门和监管部门应积极借鉴发达国家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立法经验和实务操作,完善我国的《破产法》和《担保法》,对净额结算条款、信用支持文件、信用限额和信用衍生产品等法律效力给予明确规定,以增强可操作性。
关键词:
金融衍生产品 信用风险 信用支持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温融
金融衍生品法律监管的价值在于促进金融自由的同时,又不会危及金融安全。现有的法律监管制度贸然地将金融自由置于金融安全之前,造成制度价值错位,导致在监管内容上过度强调风险评估监管技术和过度迷信资本充足监管标准。金融衍生品作为金融自由和金融安全的产物,客观上要求其法律监管的价值取向回归到金融自由与金融安全的对立统一,重塑监管制度内容。
关键词:
金融衍生品 法律监管 价值复归 制度重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条法司课题组 陈小云
从整体来看,场外金融衍生品合同的内容相当一部分是通用的,一些国际性行业组织,如国际互换与衍生工具协会(International Swaps and Derivatives Association,ISDA)应运而生,发布了一系列标准化协议范本,以降低场外衍生产品的交易成本和风险。其中ISDA发布的一系列标准文件范本是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熊玉莲
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商是市场交易和风险控制的重要主体。我国应将目前针对市场参与者的监管转变为对交易商的监管,在统一市场分层,突出交易过程监管的同时,构建以交易商为基础的场外金融衍生品风险防控机制。在制度建设上,重点要完善核心交易商的风险揭示制度和适当性判断规则,使最终用户在了解风险的基础上进行交易决策,并使特定风险产品与特定参与者的认知水平和风险承受力相适应。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赵姿昂
场外交易本身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双重特性,主要优势体现在资本容量的扩充及资本流动的加速,对金融风险和金融收益能够进行有效的管控。然而,由于现阶段我国场外交易规范的法律位阶过低,具体规定又相互冲突,因而场外交易给交易主体带来相当程度的交易风险,甚至因而会引发系统性的金融危机。而交易担保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此类风险,为场外交易提供了制度缓冲的空间。鉴于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态势,创设与完善场外交易担保制度正当其时,而通行的ISDA主协议框架下的信用支持安排将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金融衍生品 场外交易担保 ISDA主协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熊玉莲
金融衍生品交易会计信息处理与传统会计理论有较大的差异。随着我国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金融衍生品的加速发展,司法会计鉴定无论是在内容、方法还是技术要求上都将面临挑战和变革。完善我国金融衍生品交易司法会计制度环境,一方面应将金融衍生品司法会计鉴定作为独立的鉴定类别,完善司法会计鉴定人资格制度;另一方面要制定金融衍生品司法会计的技术标准,对套期保值的适用条件、嵌入式金融衍生品与主合同的关系等制定相应的规则。
关键词:
司法会计鉴定 金融衍生品 制度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杜伟岸 魏建国
次贷危机后,OTC衍生品市场的清算方式已成为监管者视野内的重要问题。本文分析了中央清算制度的核心运作机制,论证了其具有的有效降低OTC市场交易对手风险、改善竞争环境与操作效率、提升市场定价效率、有助于提升金融体系稳定性的正面效应,也讨论了其实施所包含的争议问题,并结合中国OTC衍生品市场现状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OTC 衍生品市场 中央清算制度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晟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起步较晚,目前仅有2010年上市的沪深300指数期货、2013年上市的5年期国债期货,以及2014年有望上市的个股期权。但我国金融衍生品一经推出便成为全球各大交易所激烈争夺的焦点。目前,已有多家境外交易所表示计划交叉上市中国概念产品,并与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签署了框架性协议。所以,在金融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我国金融衍生品上市伊始便面临着交叉上市的考验。本文讨论了金融衍生品交叉上市对于境内市场的影响,旨在为我国金融衍生品交叉上市的政策选择提出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思远 潘静静 梁晓杰
日历效应是金融市场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异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的非有效性。与国际市场相比,我国航运金融衍生品市场起步较晚,相对不成熟。文章采用实证方法对中国沿海煤炭航运衍生品市场的日历效应进行了分析。EGARCH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衍生品市场存在显著的周三负效应和周五正效应。航运衍生品市场存在的周日历效应可能受到交易者决策和运价市场的影响:周五临近休息日,通常此时交易人正向情绪高涨,对市场倾向于乐观估计,进而增加投资行为,促使周五正效应的出现;衍生品与运价市场存在一定的相互影响关系,每个周一蓄积了休息日在内三天的信息冲击,使得运价市场会出现一定的波动,再传导到衍生品市场,可能造成衍生品在周三出现明显变化。衍生品的日历效应也进一步证实了该市场的非有效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