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18)
- 2023(4776)
- 2022(4006)
- 2021(3607)
- 2020(3419)
- 2019(7470)
- 2018(7181)
- 2017(15054)
- 2016(7942)
- 2015(9004)
- 2014(8941)
- 2013(9265)
- 2012(8677)
- 2011(7793)
- 2010(7831)
- 2009(7456)
- 2008(7526)
- 2007(6627)
- 2006(5670)
- 2005(5096)
- 学科
- 济(38718)
- 经济(38662)
- 业(28588)
- 管理(25400)
- 方法(25004)
- 数学(23321)
- 数学方法(23221)
- 企(22272)
- 企业(22272)
- 财(12818)
- 中国(11008)
- 险(10830)
- 保险(10739)
- 银(9407)
- 银行(9405)
- 务(9069)
- 财务(9061)
- 财务管理(9035)
- 制(9026)
- 行(8860)
- 企业财务(8744)
- 融(8376)
- 金融(8376)
- 农(7867)
- 贸(6815)
- 贸易(6811)
- 易(6627)
- 业经(6172)
- 地方(5237)
- 农业(5230)
- 机构
- 大学(117297)
- 学院(114579)
- 济(53310)
- 经济(52367)
- 管理(48930)
- 理学(41966)
- 理学院(41627)
- 管理学(41124)
- 管理学院(40902)
- 研究(31744)
- 中国(31424)
- 财(29404)
- 财经(23392)
- 京(23039)
- 经(21465)
- 经济学(18190)
- 财经大学(17863)
- 江(17197)
- 中心(16997)
- 经济学院(16715)
- 科学(15354)
- 融(15260)
- 金融(15018)
- 农(14857)
- 北京(14609)
- 所(14335)
- 商学(14089)
- 商学院(13994)
- 业大(13780)
- 州(13452)
- 基金
- 项目(74351)
- 科学(60088)
- 基金(57914)
- 研究(54374)
- 家(48499)
- 国家(48135)
- 科学基金(43117)
- 社会(38130)
- 社会科(36292)
- 社会科学(36282)
- 基金项目(30052)
- 自然(27174)
- 省(26628)
- 自然科(26617)
- 自然科学(26608)
- 自然科学基金(26212)
- 资助(25754)
- 教育(25614)
- 划(22442)
- 编号(20436)
- 部(18467)
- 教育部(16906)
- 成果(16693)
- 国家社会(16450)
- 人文(16384)
- 重点(15931)
- 大学(15181)
- 制(15012)
- 创(14902)
- 科研(14599)
共检索到1729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庄乐梅 刘耀萍
在国际贸易中,一些中间商常常采用转让信用证方式,来达到减少风险,多赚取中间利润的目的。 常见的转让信用证(Transferable Credit)有二种情况:一是信用证的第一受益人为我方出口公司,第二受益人仍为我方的实际供货的出口公司,转让银行为我国境内的通知行。在大多数情况下,第一受益人并不替换第二受益人的发票、汇票等,第二受益人可直接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周英芬 刘美霞 闫淑敏
根据UCP600第38条b款,可转让信用证(transferable credit)是指转让行应受益人(第一受益人)要求转为全部或部分由另一受益人(第二受益人)兑用的信用证。转让行是指办理信用证转让的指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黄满盈
国际贸易中中介贸易和转口贸易的普遍存在,使得可转让信用证大量被使用。可转让信用证作为信用证中一种较为特殊的形式,它的主要目的是使卖方(第一受益人)通过要求买方向供货人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聂清
信用证作为一种优于商业信用的银行信用,历来受到我国外贸出口企业业务人员的青眯,是我国对外贸易企业对外结算的最主要方式。但由于一些企业的业务人员对信用证支付方式缺乏全面完整的了解,对信用证的结汇安全盲目信赖,也给企业和国家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本文拟对受益人在信用证业务中可能面临的主要风险及其防范方法进行一定程度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受益人 信用证 风险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舒红
信用证是国际贸易中最常用的结算方式,是进口地银行(开证行)应进口人(开证申请人)的要求,向出口人(受益人)开出的付款保证,属银行信用。但是,不 同种类的信用证对受益人的保护程度各异。本文就此予以介绍,希望引起受益人 的重视。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陈云兰 李南
背对背信用证在中间商贸易中应用非常普遍。中间商为赚取买卖差价,通常先与实际供货商签订买卖合同进口所需货物,然后再以出口商的身份与实际进口商签订买卖合同出口该货物。正常而言,原证与背对背信用证相互独立,背对背信用证的开证行对其受益人承担第一性的付款责任,而不管原证是否得到付款。因此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屈大磊
关于信用证软条款(以下简称软条款)的研究较多,大多是站在受益人的角度,研究软条款的成因、危害和防范措施等。实际上,开证人设立软条款的目的,并非都是欺诈或诈骗;其目的也可能是合理的。本文拟从开证人的视角,探讨合理软条款的成因。一、开证人采用软条款的主要原因分析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杨毅
从表面看,转让行在转让信用证业务的操作中风险是比较小的,因为转让行并不对第二受益人承担独立的付款责任,它只在原证开证行付款后才能向第二受益人付款,所以讨论转让行的风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沈克华 舒红
2007年7月1日,《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2007年修订本,国际商会第600号出版物,以下简称"UCP600")开始实施,至今已有一年多。由于UCP600在结构和内容上都作了较大更改,对实务界产生了较大影响。根据WTO最新公布的2007年全球商品贸易情况排名显示,中国在全球商品贸易出口排名中位列世界第二。作为出口大国的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于晓玲
从UCP400到UCP600,国际商会进一步强调了信用证不同的兑用方式。开证行开出的每一份信用证都必须规定它是以即期付款、延期付款、承兑或议付方式兑用,以确立各当事人的权力和责任,有关当事人必须认清不同兑用方式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邓爱东
由于跟单信用证自身的特点及相应的国际惯例中缺乏明确的规限,受益人利用跟单信用证实施欺诈时有发生。文中分析了被欺诈方按国际惯例可采取的主要救济措施,认为我国对于被欺诈人要求法院颁发止付令的救济尚无成文法的规定,应在民事法中增加“欺诈例外”原则,以弥补其中的不足。
关键词:
跟单信用证 受益人 欺诈 救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