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72)
2023(14999)
2022(12997)
2021(12120)
2020(10058)
2019(22794)
2018(22706)
2017(43507)
2016(23729)
2015(26410)
2014(26256)
2013(26236)
2012(23883)
2011(21521)
2010(21289)
2009(19506)
2008(18950)
2007(16702)
2006(14725)
2005(12513)
作者
(71327)
(59743)
(59046)
(56115)
(37426)
(28812)
(26417)
(23647)
(22583)
(20890)
(20120)
(20054)
(18727)
(18555)
(18340)
(18230)
(18117)
(17516)
(17028)
(16811)
(15254)
(14496)
(14460)
(13763)
(13513)
(13335)
(13128)
(13097)
(12123)
(11966)
学科
(94896)
经济(94791)
(70597)
管理(63570)
(51042)
(48717)
企业(48717)
方法(41826)
数学(36665)
数学方法(36294)
农业(33846)
业经(26044)
中国(23339)
(22742)
(21125)
地方(19467)
(18389)
(17654)
贸易(17644)
(17143)
技术(14936)
环境(14453)
(13969)
(13941)
银行(13865)
理论(13542)
(13284)
(13224)
(13219)
(13176)
机构
学院(339088)
大学(336925)
管理(135028)
(132611)
经济(129835)
理学(118813)
理学院(117529)
管理学(115422)
管理学院(114852)
研究(113864)
中国(84731)
(81774)
科学(75083)
(70509)
农业(63478)
业大(63293)
(58383)
(56051)
研究所(53930)
中心(53007)
(48370)
财经(45759)
北京(43505)
(43381)
师范(42840)
(41885)
农业大学(40692)
(40205)
(39183)
经济学(37961)
基金
项目(242405)
科学(188763)
基金(175661)
研究(171399)
(156209)
国家(154834)
科学基金(131339)
社会(107713)
社会科(101632)
社会科学(101602)
(95990)
基金项目(94718)
自然(87678)
自然科(85610)
自然科学(85586)
自然科学基金(84060)
(80399)
教育(76369)
资助(70717)
编号(69941)
成果(54494)
重点(53786)
(52403)
(51976)
(50359)
创新(46981)
科研(46908)
课题(46701)
计划(45903)
国家社会(44093)
期刊
(146223)
经济(146223)
研究(91484)
(82472)
学报(64307)
中国(61453)
科学(56323)
农业(55960)
大学(48120)
学学(46185)
管理(43343)
(39293)
业经(30781)
教育(30427)
(29354)
金融(29354)
(26289)
技术(25626)
经济研究(21320)
财经(21026)
问题(20211)
(20025)
业大(19299)
科技(18510)
(17786)
农业大学(16143)
理论(15746)
技术经济(15682)
资源(15669)
商业(15350)
共检索到4780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双  祁春节  赵玉  
本文运用2002—2012年按收入高低分层的农户消费数据,统计不同收入阶层农户消费结构,并以生命周期理论为微观基础建立模型,接入平滑转移函数作为分层函数,讨论转移支付项目对农村居民消费的贡献和不同阶层的消费差异。研究发现,不同阶层在不同项目的消费额和消费比重上均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的转移支付项目对不同阶层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且各转移支付项目对不同阶层的消费结构产生的影响也各有差异。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双  祁春节  赵玉  
本文运用2002—2012年按收入高低分层的农户消费数据,统计不同收入阶层农户消费结构,并以生命周期理论为微观基础建立模型,接入平滑转移函数作为分层函数,讨论转移支付项目对农村居民消费的贡献和不同阶层的消费差异。研究发现,不同阶层在不同项目的消费额和消费比重上均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的转移支付项目对不同阶层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且各转移支付项目对不同阶层的消费结构产生的影响也各有差异。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芳  何中阳  
本文利用农村地区面板数据,研究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间的过度敏感性,发现受流动性约束的居民即第二类消费者占全部农村居民的61%。进而对不同收入阶层的农村居民进行研究,发现过度敏感性系数表现出随收入阶层的提高而降低的特征,即在收入越高的阶层中消费增长对同期收入增长越不敏感,第二类消费者所占比重越少。最后对此结论分析认为主要还是农村居民整体收入不高原因造成的。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晓彦  胡德宝  
支付方式常常会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本文通过实验方法,研究了现金支付、信用卡、蚂蚁花呗、支付宝以及微信支付等不同支付方式对消费者购买金额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移动支付能刺激消费,其中蚂蚁花呗能够明显刺激消费金额增长,而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支付对消费者购买的影响的差异不显著。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鼓励移动支付发展、适度开发移动理财工具、加强风险管理等促进消费的政策建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陈芳  
本文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课题组"所划分的我国十大社会阶层为依据,分别在浙江、湖南、陕西三省选取十大阶层各100名居民,调查各个阶层人群的体育消费的来源、体育消费水平以及体育消费结构,分析并比较我国不同阶层人群体育消费行为,得到了以下主要结论:我国不同阶层人群体育消费的差距是非常显著的,依据体育消费水平,不同社会阶层将区分为上层、中上层、中层、中下层以及下层等五个层次,影响我国居民体育消费的因素,除了经济资源外,更主要的还有社会资源以及文化资源,实物型体育消费仍然在我国体育消费结构中占有非常重要的比例,我国未来体育市场具有非常巨大的发展空间。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朱德云  王溪  
全面扩大内需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中之重,而政府转移支付是提振消费的关键政策工具。立足于政府转移支付的"收入效应"和"再分配效应",选用2014—2018年CFPS(中国家庭追踪调查)农村样本数据,实证检验了政府转移支付对微观个体消费总量和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转移支付促进了居民家庭消费支出增加,但这一正向影响在中西部地区不明显;过度依赖政府转移支付不利于居民家庭消费水平的改善,两者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且转移支付在东部地区更容易对消费产生负面影响;政府转移支付主要增加了居民家庭用于发展享受型消费的支出,推动了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成校   胡浩   万悦  
基于中国土地经济调查微观数据,构建“私人转移支付、农地转出与留守家庭成员消费”理论框架分析私人转移支付对农村留守家庭成员消费的影响,并从农地转出视角揭示其内在逻辑。研究发现:私人转移支付会显著降低农村留守家庭成员消费支出,尤其是生存型与享受型消费支出,并扩大消费不平等,且这种负向效应在中低消费水平的农村留守家庭成员中更为显著。路径分析表明:私人转移支付促使农村留守家庭转出农地,降低了留守家庭成员的经济地位感知与收益时间偏好,扩大家庭收入差距,导致消费减少与消费不平等程度提高。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成校   胡浩   万悦  
基于中国土地经济调查微观数据,构建“私人转移支付、农地转出与留守家庭成员消费”理论框架分析私人转移支付对农村留守家庭成员消费的影响,并从农地转出视角揭示其内在逻辑。研究发现:私人转移支付会显著降低农村留守家庭成员消费支出,尤其是生存型与享受型消费支出,并扩大消费不平等,且这种负向效应在中低消费水平的农村留守家庭成员中更为显著。路径分析表明:私人转移支付促使农村留守家庭转出农地,降低了留守家庭成员的经济地位感知与收益时间偏好,扩大家庭收入差距,导致消费减少与消费不平等程度提高。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宁光杰  刘丽丽  
文章运用国家卫计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社会融合数据,采用OLS、PSM、标准logit模型等方法估计市民化意愿(转户意愿和长期居住意愿)对农业转移人口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有转户意愿和长期居住意愿分别使消费水平显著提升,长期居住意愿对消费水平的影响高于转户意愿。政府应适当提供政策支持,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意愿。结合"户籍化市民化",重点推进"常住化市民化",以推动消费需求增长。在消费结构方面,有市民化意愿者会显著降低食品支出占比,明显增加在住房和请客送礼方面的消费比重以促进融入城市。有转户意愿者还会显著提高教育支出比例,而有长期居住意愿者还将大幅增加医疗消费份额。因此,政府应尽力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融入城市的条件,致力于完善住房、教育和医疗等制度。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解垩  
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的农户数据,本文用固定效应估计了公共转移支付和私人转移支付对接受者收入、消费支出的影响,随后,探讨转移支付对贫困、不平等的作用。实证结果显示:公共转移支付对贫困没有影响;私人转移支付有效地减少了贫困,它使贫困发生率下降0.36%~5%;两种转移支付的绝大部分都流向了非贫困家庭,但两种转移支付在贫困者和非贫困者收入中占比有较大不同,私人转移支付增加了不平等,而公共转移支付影响不平等的作用微弱。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仲云云  仲伟周  
该文基于消费者同质性假设的经典消费理论对我国消费者行为研究存在的局限性进行了梳理,从消费者分层视角将我国消费者分为低收入、中等收入、高收入三个不同阶层,通过构建相应消费函数的实证分析,从消费特征、消费路径、拉动内需的效应等方面对我国不同阶层消费行为的异质性进行比较分析,揭示了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消费者行为差异化诱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刺激消费需求的建议与措施。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香兰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断崛起的城市中产阶层的生活方式和休闲行为方式将为整个社会带来极强的消费示范效应,成为占国内人口多数的中下阶层人士向往和追求的目标。本文分析了城市中产阶层休闲消费的特点及其行为,以期为营销者制定相应的经营对策提供参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世芹  邹杰  
本文利用我国1995-2014年相关数据,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主要研究中央转移支付、地方政府财政供给以及公共产品价格等因素对我国农村居民非生产性公共品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民收入是影响我国农村居民公共品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中央转移支付、地方政府公共品财政支出和公共产品价格的影响效应均不显著,但中央和地方政府增加财政供给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农民公共品消费支出,进而改变其消费支出结构和偏好,价格上涨则促使农民相应消费支出增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谭洪业  徐会奇  
在研究收入类型与居民消费行为的过程中,文章打破原有的线性VAR模型分析的思路,在研究收入类型与农村居民消费关系的基础上引入MS-VAR模型,研究两者之间的动态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在两区制的经济状态下,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仍旧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但是在经济紧缩期,家庭经营收入和转移支付对消费有着重要的影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佳洁  李楠  罗浪  
基于江西320名5~12岁学龄期儿童问卷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实证分析农村儿童零食消费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祖父母和母亲是购买儿童零食的主要成员,20.3%的儿童自己购买零食。儿童选择购买渠道具有随意性,易于在安全问题高发的小卖部或路边摊购买零食。儿童频繁消费的零食排名前五位是饮料、蛋糕/派类、糖果、乳制品和火腿肠类。家长对零食的喜好、父亲文化程度、儿童年龄和儿童是否自己购买显著正向影响儿童频繁食用零食,家长对零食安全的满意度和对"三高"食品的限制程度具有负向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