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08)
- 2023(15984)
- 2022(13432)
- 2021(12776)
- 2020(10952)
- 2019(25517)
- 2018(25280)
- 2017(47427)
- 2016(26682)
- 2015(30714)
- 2014(30788)
- 2013(29774)
- 2012(27224)
- 2011(24269)
- 2010(24649)
- 2009(22414)
- 2008(22260)
- 2007(19690)
- 2006(16748)
- 2005(14671)
- 学科
- 济(103339)
- 经济(103235)
- 管理(77922)
- 业(72501)
- 企(60523)
- 企业(60523)
- 方法(55326)
- 数学(49966)
- 数学方法(49207)
- 财(38438)
- 中国(31065)
- 农(26824)
- 贸(22765)
- 贸易(22759)
- 易(22219)
- 教育(21702)
- 务(21001)
- 财务(20937)
- 地方(20877)
- 财务管理(20869)
- 学(20648)
- 业经(20414)
- 理论(19926)
- 企业财务(19805)
- 制(19707)
- 农业(17549)
- 技术(16562)
- 财政(15094)
- 银(15030)
- 银行(14994)
- 机构
- 大学(370582)
- 学院(366627)
- 济(145558)
- 经济(142527)
- 管理(141709)
- 理学(123743)
- 理学院(122443)
- 管理学(119931)
- 管理学院(119252)
- 研究(116932)
- 中国(84264)
- 京(76969)
- 财(74622)
- 科学(70377)
- 所(57611)
- 财经(56794)
- 农(55500)
- 江(55240)
- 中心(55134)
- 范(53363)
- 师范(52892)
- 业大(52545)
- 研究所(52044)
- 经(51709)
- 北京(48091)
- 经济学(45909)
- 农业(43702)
- 州(43243)
- 师范大学(42781)
- 财经大学(42307)
- 基金
- 项目(248106)
- 科学(197593)
- 研究(183280)
- 基金(180196)
- 家(155610)
- 国家(154298)
- 科学基金(134100)
- 社会(115606)
- 社会科(109745)
- 社会科学(109715)
- 省(98328)
- 基金项目(94327)
- 教育(92987)
- 自然(87157)
- 自然科(85274)
- 自然科学(85254)
- 划(83781)
- 自然科学基金(83722)
- 资助(75694)
- 编号(75562)
- 成果(62495)
- 部(57053)
- 重点(56694)
- 课题(54048)
- 发(52417)
- 创(52043)
- 教育部(50162)
- 创新(48454)
- 科研(48135)
- 大学(47834)
- 期刊
- 济(146059)
- 经济(146059)
- 研究(111222)
- 中国(76030)
- 教育(63842)
- 财(62850)
- 学报(54477)
- 管理(49595)
- 科学(48924)
- 农(47826)
- 大学(42861)
- 学学(39062)
- 技术(37031)
- 农业(32669)
- 融(29182)
- 金融(29182)
- 财经(28354)
- 经济研究(25184)
- 经(24198)
- 业经(23443)
- 统计(20734)
- 问题(19519)
- 策(18867)
- 业(18316)
- 技术经济(17899)
- 贸(17777)
- 职业(17444)
- 决策(17083)
- 版(16844)
- 财会(16727)
共检索到5362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唐沿源
提供教育性公共服务是地方政府的基本职能,而转移支付的目标之一则是为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提供财力保障。文章在对二者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协整、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论表明,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教育支出具有促进作用,人均转移支付每增长1%,人(生)均地方财政教育支出增长约1.013%。分区域的分析表明,中部地带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教育支出的影响为负,东部地带转移支付对生均地方财政教育支出的正向影响大于西部,西部地方财政教育支出占地区GDP比重的正向影响大于东部。最后,文章对可能原因进行了说明,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唐沿源
提供教育性公共服务是地方政府的基本职能,而转移支付的目标之一则是为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提供财力保障。文章在对二者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协整、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论表明,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教育支出具有促进作用,人均转移支付每增长1%,人(生)均地方财政教育支出增长约1.013%。分区域的分析表明,中部地带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教育支出的影响为负,东部地带转移支付对生均地方财政教育支出的正向影响大于西部,西部地方财政教育支出占地区GDP比重的正向影响大于东部。最后,文章对可能原因进行了说明,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唐沿源
在一国财政体制中,各级各地政府政策往往相互影响,从而影响整体经济效率和地区均衡发展。分析了中央转移支付对地区间财政支出竞争的影响,并用中国的经验数据进行检验。结论表明:均等化转移支付有利于减弱地区间财政竞争所导致的过高生产性公共支出对资源配置的扭曲;且均等化越强,效率改善越大。特别当发达地区更偏好消费性公共品而非私人品时,地区间吸引资本的差距和进行生产性公共投入的差距都会缩小。因而均等化转移支付能同时缩小地区差距和提高经济效率,应加强其政策的完善和实施力度。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晖 唐沿源
政府间转移支付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增强地方政府的财力,满足其提供公共产品的需要。文章运用协整分析和VAR模型对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与地方公共支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考察。结果表明,在控制其他变量的影响后,政府间转移支付与地方公共支出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二者是双向因果关系。以上结论意味着转移支付有利于地方财政支出的增加和财政纵向均衡目标的实现等含义。最后,文章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政府间转移支付 地方公共支出 征税努力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姜春海
本文基于2003~2012年的季度数据,运用协整检验与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了销售电价、税金总额、售电量等因素对电力供应行业利润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力供应行业利润的最重要影响因素是销售电价;税金总额的影响程度位居第二,但为负向影响;售电量对电力供应行业利润有正向影响,但远低于销售电价的影响程度;成本与费用总计和总资产都具有微小的负向影响。短期内电力供应行业利润波动较大,但并不会长期持续偏离均衡。
关键词:
电力供应行业利润 销售电价 售电量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付文林
中国目前地区财力的巨大差异,客观上要求稳步提高均等化财政转移支付规模,而现行财政预算体制对地方政府的财政行为约束相对有限。本文在地方政府内生化财政选择背景下考察了均等化转移支付制度对地方财政行为的激励效应。研究发现,转移支付总体上对提高落后地区人均财力有积极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地方的征税积极性,另外,转移支付规模扩大可能助长了地方财政支出更加偏向于行政性支出。本文认为政府间财政分配体制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完善对地方征税行为和地方公共品供给结构优化的激励机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凌荣安
政府对待自筹税收与转移支付所愿意付出的财政努力是有很大差异的,但目前我国转移支付制度并没有充分考虑地方财政自给的问题,这不利于激励地方财政自给的积极性,随着地方税收分享比例的下降以及转移支付规模的扩大,这一问题将日益突出。本文通过对广西14个地级市2003~2010年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多数地方财政自给水平呈下降趋势,财政自给率对其产生正向激励,财政依赖问题则会产生反向作用。
关键词:
财政分权 财政自给 转移支付 财政自给率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赵永辉 付文林 束磊
本文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地方政府在转移资金分配中的策略竞争行为,从新的视角对地方财政支出扩张进行解读。研究发现转移支付的"粘蝇纸效应"受到地区间竞争的制约,一般性转移支付对地区间竞争存在显著制约,但专项转移支付的影响不明显;地方政府的竞争,不仅"患寡",也"患不均"。要完善转移资金的使用效率,须考虑转移支付实施的结构差别,尤其应注意转移资金分配的非均衡效应对地方政府扩张的差异化激励。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韩良良
基于2008—2018年我国省域面板数据,实证研究财政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教育支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财政教育支出有负向影响,税收返还对地方政府财政教育支出有正向影响。(2)分区域来看,财政转移支付对较高经济水平地区的地方政府财政教育支出有负向影响,而对经济水平落后地区的地方政府财政教育支出有正向影响;具体来看,一般性转移支付和税收返还对较高经济水平地区的地方政府财政教育支出有负向影响,而专项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财政教育支出的负向影响在中部地区更明显。因此,不断完善与财政转移支付相关的现代化体系、构建多元化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与科学测算财政转移支付规模,将有利于新时期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姜春海 李姝 田露露
2003年以来,中国电煤价格快速上涨,"市场煤"与"计划电"的矛盾冲突日益激烈。火电企业普遍选择"停机限发",进而引发全国范围内的"电荒"频频出现。本文基于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利用2003-2010年的季度数据,研究了上网电价、供电煤耗等因素对火电产业发电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上网电价是影响火电发电量的最重要因素,季度上网电价每提高1%,火电季度发电量就提高13.42%;即季度上网电价提高1分/千瓦时,火电季度发电量就约提高2416亿千瓦时;代表技术进步的供电煤耗每降低1%,火电季度发电量就增加0.767%;主营业务成本每提高1%,火电季度发电量就降低0.53%;而总资产则对火电发电量具有微...
关键词:
上网电价 火电发电量 供电煤耗 电煤价格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姜春海 李姝 田露露
2003年以来,煤炭价格市场化促使中国电煤价格急剧上涨,导致火电产业发电成本急剧增加。本文通过协整检验与误差修正模型,利用2003~2010年的季度数据,研究了上网电价、发电量等因素波动对火电行业利润的影响。结果表明:上网电价是影响火电产业利润的最重要因素,季度上网电价平均每上调1分/千瓦时,长期内火电产业利润将增加约18.2亿元;季度火电发电量每增加1亿千瓦时,火电产业利润就提高0.155亿元;季度主营业务成本每上升1亿元,火电产业利润就会下降0.3亿元;总资产对火电产业发电量具有微小的负向影响。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新建 王勇
财政支农对农业经济发展具有增长效应。利用1978-2008年江西农业经济和财政的数据,运用协整检验与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财政支农对江西农业经济的增长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支农支出对江西农业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为0.649。财政支农支出结构中对江西农业经济增长效应高低的次序依次为:以农村救济费、挖潜改造为主的其他支出最高,支援农村生产支出次之、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最差,农业基本建设支出不明显。
关键词:
财政支农 农业经济 增长效应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鲍曙光 符维 姜永华
本文基于我国1997~2011年县级数据,实证研究了我国转移支付对县级财政努力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各地区财政努力程度差异较大,经济发达地区财政努力度远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支付显著降低了地方财政努力度;转移支付对不同地区财政努力度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其对经济发达地区的影响最大,这有助于缩小区域间财政收入差距,但这种均等是建立在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收入行为消极影响基础上的,是一种"无效率"的均等;在各类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中,税收返还显著提高了地方财政努力度,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则显著降低了地方财政努力度,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效果更加显著。因而,需要构建激励相容的转移支付制度。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赵文举 张曾莲
在正式制度所不能及的改革盲区内,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能否得到非正式制度的配合和支持?利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7-2015年322个地级市的相关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DID)和超效率DEA模型,实证检验了官员返乡任职后"乡土情结"这一非正式制度对财政教育经费投入规模和效率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官员返乡后"乡土情结"有效扩大了官员家乡财政教育投入的规模,这种扩大作用主要发生在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然而,"乡土情结"并没有改善财政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官员返乡任职后对家乡教育事业的关怀停留在教育经费数量的表面而缺乏对教育经费使用质量的关注。研究结论为教育改革如何获取非正式制度的支持提供了"乡土情结"的思路,并据此对当前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几点政策性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吕魁
文章采用单位根、协整等方法检验了国内生产总值、工业结构变化、城市化水平与石油需求等变量的时间序列特征,建立了石油需求的长期协整关系和短期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并考察了模型样本外的预测能力。结果表明经济增长、重工业化对石油需求有明显的推动作用,而城市化水平正处于影响石油需求的初级阶段。根据研究结论,进一步提出了加强消费引导、促进技术升级、缓解供需矛盾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石油需求 单位根检验 协整关系 误差修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