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38)
2023(16401)
2022(14282)
2021(13618)
2020(11387)
2019(26288)
2018(25762)
2017(50362)
2016(27301)
2015(30552)
2014(30452)
2013(29495)
2012(27191)
2011(23935)
2010(23923)
2009(21576)
2008(21103)
2007(18156)
2006(15705)
2005(13466)
作者
(73965)
(61548)
(60961)
(58439)
(39382)
(29215)
(27883)
(24039)
(23383)
(22100)
(20913)
(20540)
(19341)
(19275)
(19118)
(18969)
(18391)
(18347)
(17661)
(17489)
(15078)
(14987)
(14813)
(14163)
(13838)
(13674)
(13493)
(13467)
(12322)
(12131)
学科
(104803)
经济(104687)
管理(83596)
(77714)
(64379)
企业(64379)
方法(52245)
数学(46239)
数学方法(45639)
(39398)
(29310)
中国(28294)
业经(22998)
地方(22264)
(21910)
财务(21835)
财务管理(21774)
(20897)
企业财务(20723)
(20182)
(19667)
贸易(19661)
农业(19581)
(19100)
理论(17320)
(16504)
银行(16464)
技术(16429)
(16011)
环境(15908)
机构
大学(370953)
学院(370471)
管理(151642)
(149621)
经济(146460)
理学(132137)
理学院(130823)
管理学(128527)
管理学院(127857)
研究(117691)
中国(89615)
(77058)
(76852)
科学(71127)
财经(58526)
(56643)
中心(55328)
(54255)
(53579)
(53380)
业大(53095)
研究所(51194)
北京(48208)
(47248)
师范(46857)
经济学(45241)
财经大学(43594)
(43549)
(42997)
农业(42078)
基金
项目(257423)
科学(203364)
研究(190689)
基金(187872)
(161831)
国家(160490)
科学基金(139851)
社会(120154)
社会科(114028)
社会科学(114000)
(99560)
基金项目(99285)
自然(90931)
自然科(88850)
自然科学(88831)
教育(88280)
自然科学基金(87220)
(83426)
编号(78560)
资助(78414)
成果(63533)
(57372)
重点(56763)
(53619)
(53381)
课题(52913)
教育部(49953)
创新(49723)
科研(49439)
国家社会(49355)
期刊
(156221)
经济(156221)
研究(109266)
中国(67733)
(62241)
学报(54358)
管理(53867)
科学(49935)
(47834)
大学(42593)
教育(40070)
学学(40001)
(33425)
金融(33425)
农业(33162)
技术(32600)
财经(28172)
业经(25860)
经济研究(25688)
(23900)
问题(20185)
图书(19594)
理论(18202)
技术经济(17474)
统计(17218)
科技(16740)
实践(16699)
(16699)
财会(16599)
(16581)
共检索到5360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永友  沈玉平  
大规模转移支付将会对地方财政收支决策产生何种影响?本文通过构建地方财政收支决策对大规模转移支付的反应函数,并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对此进行了研究。结论显示:(1)地方财政收支决策对大规模转移支付的反应存在明显差异,支出决策反应显著性要高于收入决策;(2)地方财政支出决策对大规模转移支付的周期变化反应并不对称,支出决策对转移支付增加的反应要弱于对转移支付减少的反应;(3)对总量转移支付做进一步分解后,研究发现,地方财政收支决策对专项转移支付和非特定用途转移支付的反应存在显著差异,支出决策对前者的反应强于后者,而收入决策对前者的反应却弱于后者;(4)地方财政收支决策对转移支付的反应显著受到地区间竞争程度...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凌荣安  
政府对待自筹税收与转移支付所愿意付出的财政努力是有很大差异的,但目前我国转移支付制度并没有充分考虑地方财政自给的问题,这不利于激励地方财政自给的积极性,随着地方税收分享比例的下降以及转移支付规模的扩大,这一问题将日益突出。本文通过对广西14个地级市2003~2010年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多数地方财政自给水平呈下降趋势,财政自给率对其产生正向激励,财政依赖问题则会产生反向作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华  景迪扬  
中国的税制改革都围绕着财政分权进行,但是在当前营改增的背景下,结合税制改革与财政分权的研究还不多见。本文利用2003~2012年间省级面板数据,对营改增导致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变化与财政分权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营改增不会弱化中国的财政分权。为了保证中国的财政分权不被弱化,应不断完善地方税体系,提高增值税地方分享比例,保持地方税收收入的稳定,并控制转移支付的规模。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刘佳  吴建南  
文章采用中国地市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分税制背景下的财政分权与转移支付对土地财政的影响。研究发现,地市级政府支出分权明显高于收入分权,存在财力和事权的不对等。收入分权与土地财政没有显著关系,支出分权与土地财政显著正相关,这说明分税制引致地方政府事权的不断扩大是引发土地财政的主要原因。政府间转移支付与土地财政显著负相关,这说明加大转移支付力度能有效缓解土地财政。上述关系还受到地域的影响,在西部地区影响关系最为显著。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何庆光  
本文在对我国财政分权问题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提出转移支付、地方税收入和财政分权之间的相关性及影响程度这一研究主题,并基于1985-2006年间省级面板数据,对我国的转移支付、地方税收入和财政分权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面板回归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除部分省份外,我国的转移支付和地方税收入与财政分权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且从影响程度上来看,地方税收入对财政分权的影响程度大于转移支付对财政分权的影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邓晓兰  金博涵  李铮  
财政可持续性要求硬化地方预算约束、保持财政收支之间互动性,本文采用面板VAR模型基于2007-2015年省级层面的财政收支数据,分析省级政府的财政收支互动关系,从而寻求加强收支互动关系来硬化地方政府预算约束的路径。研究发现:第一,总体来看,地方财政自有收入同公共财政支出之间并不存在互动关系,反而转移支付的增加会显著增加政府开支;第二,税收收入的增加会促进地方政府的支出膨胀倾向而其减少未必会降低政府的开支;第三,非税收入的变动不影响公共财政支出,但政府却会通过寻求非税收入的扩张来减轻支出增加的压力;第四,分样本的实证表明,财政自给度是决定收支互动关系的关键因素。最后,本文给出的政策启示是通过完善财政分权制度和财政管理规则去硬化地方政府预算约束,增强我国地方财政自给度和财政收支互动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郑垚  孙玉栋  
本文基于转移支付的"粘蝇纸效应"理论、财政资金的"可替代效应"理论以及地方官员行为理论阐述了转移支付、地方财政自给能力与地方基本公共服务的支出规模和支出偏好的作用机理,并采用我国2007—2015年31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建立门槛效应面板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第一,转移支付能够有效扩大地方基本公共服务的支出规模,这种促进作用存在单门槛效应,财政自给率高于门槛值,转移支付的促进效果有显著提高。第二,转移支付无法有效改善地方政府"重经济建设,轻公共服务"的支出偏好,但是在高财政自给能力下,地方政府支出偏好显现出向基本公共服务靠拢的趋势。基于结论,本文认为调整官员考核晋升机制、提高地方财政自给能力以及合理测定转移支付资金额度这三方面可以作为转移支付制度进一步完善的参考方向。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曾明  华磊  彭小建  
基于索洛增长模型,以地方政府财政自给能力作为门槛变量,利用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构建面板门槛模型。从财政自给的视角实证考察了1994-2012年财政转移支付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发现:中央转移支付能够有效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其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效应随着地方政府财政自给能力的提升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态势,"分水岭"为67%的财政自给水平。通过对各省级行政区的财政自给能力进行分区发现,当前绝大多数省份处于中下及低财政自给能力的"尴尬区间"。从整体上看,1994-2012年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效率是在下降的,其对于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也呈现下降趋势,提升地方财政自给能...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鲍曙光  符维  姜永华  
本文基于我国1997~2011年县级数据,实证研究了我国转移支付对县级财政努力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各地区财政努力程度差异较大,经济发达地区财政努力度远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支付显著降低了地方财政努力度;转移支付对不同地区财政努力度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其对经济发达地区的影响最大,这有助于缩小区域间财政收入差距,但这种均等是建立在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收入行为消极影响基础上的,是一种"无效率"的均等;在各类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中,税收返还显著提高了地方财政努力度,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则显著降低了地方财政努力度,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效果更加显著。因而,需要构建激励相容的转移支付制度。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吴永求  赵静  
分税制改革以来,税收返还占转移支付的比重逐渐下降;而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的比重不断上升。用SE-DEA方法计算的结果表明,1995年以来我国财政效率总体上呈下降的趋势。本文从地方政府收入来源的视角研究转移支付结构对地方财政效率的影响。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税收返还的财政资金效率要高于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资金效率不低于专项转移支付。结合已有文献认为一般性转移支付最具"公平"特征的结论,本文的政策启示是,应减少专项转移支付的比重、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或税收返还的比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亮  胡德仁  
研究利用1996~2015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财政面板数据,按照不同的目标区分各类财政转移支付,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从经济、政治、社会三方面选取影响财政转移支付政策的因素,对这些因素与财政转移支付整体及各分项转移支付的关系进行研究。回归结果表明,中国现行财政转移支付模式整体是渐进式分配,同时具有一定的均等化效应。对地方既得利益的考虑是中国现行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制定中的决定性因素,在此基础上,对地区间公共支出成本的差异有所考虑,对少数民族地区有所照顾,也对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低的地区有所倾斜。并就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亮  胡德仁  
研究利用19962015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财政面板数据,按照不同的目标区分各类财政转移支付,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从经济、政治、社会三方面选取影响财政转移支付政策的因素,对这些因素与财政转移支付整体及各分项转移支付的关系进行研究。回归结果表明,中国现行财政转移支付模式整体是渐进式分配,同时具有一定的均等化效应。对地方既得利益的考虑是中国现行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制定中的决定性因素,在此基础上,对地区间公共支出成本的差异有所考虑,对少数民族地区有所照顾,也对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低的地区有所倾斜。并就此提出相关政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葛乃旭  杨留花  
完善的转移支付制度应在实现财政均等化的同时,不降低地方政府的财政努力。然而本文采用适合我国国情的地方财政努力的新测算方法,基于我国2000年-2007年省级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研究发现,税收返还和均衡性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努力均存在明显的负效应,只有专项性质的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努力存在激励作用。本文认为,抑制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努力的负效应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建立按人口分配的税收返还制度、分离一般性转移支付中非均衡性转移支付为专项转移支付和改进均衡性转移支付公式。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杨良松  
地方政府承担了多数财政农业支出,而地方财政支出又高度依赖政府间转移支付,但转移支付对地方农业支出的影响仍不明确,本文使用2003-2009年地级面板数据研究了这一问题。理论分析表明,地方政府存在忽视农业支出的激励,且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缺陷。实证部分表明,无论是使用比重还是人均额,转移支付对农业支出的积极作用均较为微弱,一般性转移支付效果很低,专项转移支付的效果较大,但也低于合理水平;转移支付的效果存在显著的时间与地区差异,即在2003-2006年与财力净流入地区效果更好;转移支付对农业支出中的林业支出影响最大,对其他农业支出的影响较小。政策性建议是转移支付结构调整应当慎重,注意地方政府对一般性转...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曾明  华磊  刘耀彬  
基于"均等化平均标准"的概念和官员行为理论从理论层面阐释地方政府财政自给能力影响转移支付的公共服务均等化效用的作用机理,以地方政府财政自给能力为门槛变量,利用中国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构建门槛模型从财政自给的视角实证考察1994—2012年中央转移支付与地区间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系,结果表明,转移支付制度能够有条件地有效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由于存在着三门槛效应,其均等化效用随着地方财政自给能力的提升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态势。地方政府财政自给能力低下是导致转移支付制度不能有效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原因,增强地方财政自给能力已是当务之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