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42)
- 2023(8656)
- 2022(7059)
- 2021(6846)
- 2020(5492)
- 2019(12902)
- 2018(12137)
- 2017(23031)
- 2016(12278)
- 2015(14046)
- 2014(13569)
- 2013(13547)
- 2012(12702)
- 2011(11291)
- 2010(11163)
- 2009(10275)
- 2008(10472)
- 2007(8886)
- 2006(7724)
- 2005(7133)
- 学科
- 济(55134)
- 经济(55080)
- 管理(39692)
- 业(37064)
- 企(30061)
- 企业(30061)
- 财(28354)
- 方法(26329)
- 数学(23789)
- 数学方法(23698)
- 中国(19393)
- 贸(17318)
- 贸易(17312)
- 易(17097)
- 财政(14005)
- 出(13943)
- 农(13839)
- 制(13505)
- 务(12689)
- 财务(12683)
- 财务管理(12629)
- 企业财务(12108)
- 政(11395)
- 业经(10640)
- 银(10021)
- 银行(10007)
- 地方(9600)
- 行(9557)
- 体(9309)
- 农业(9121)
- 机构
- 大学(175424)
- 学院(171770)
- 济(87816)
- 经济(86693)
- 管理(66095)
- 研究(61995)
- 理学(57422)
- 理学院(56876)
- 管理学(56295)
- 管理学院(55970)
- 中国(50471)
- 财(48391)
- 京(36071)
- 财经(35206)
- 经(32512)
- 科学(32286)
- 经济学(30757)
- 所(30195)
- 经济学院(28121)
- 中心(27542)
- 研究所(26952)
- 财经大学(26456)
- 江(23221)
- 北京(23007)
- 农(22790)
- 院(22085)
- 业大(20135)
- 商学(19657)
- 商学院(19466)
- 范(19219)
- 基金
- 项目(114231)
- 科学(92199)
- 基金(88870)
- 研究(84321)
- 家(77045)
- 国家(76513)
- 科学基金(66485)
- 社会(59596)
- 社会科(57031)
- 社会科学(57020)
- 基金项目(45714)
- 自然(39901)
- 省(39209)
- 自然科(39128)
- 自然科学(39119)
- 自然科学基金(38499)
- 教育(37832)
- 资助(37440)
- 划(33490)
- 编号(30534)
- 部(28222)
- 国家社会(27613)
- 中国(25489)
- 成果(25476)
- 重点(25351)
- 教育部(25171)
- 人文(23784)
- 发(23760)
- 创(23564)
- 制(22703)
共检索到2652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唐沿源
在一国财政体制中,各级各地政府政策往往相互影响,从而影响整体经济效率和地区均衡发展。分析了中央转移支付对地区间财政支出竞争的影响,并用中国的经验数据进行检验。结论表明:均等化转移支付有利于减弱地区间财政竞争所导致的过高生产性公共支出对资源配置的扭曲;且均等化越强,效率改善越大。特别当发达地区更偏好消费性公共品而非私人品时,地区间吸引资本的差距和进行生产性公共投入的差距都会缩小。因而均等化转移支付能同时缩小地区差距和提高经济效率,应加强其政策的完善和实施力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唐沿源
提供教育性公共服务是地方政府的基本职能,而转移支付的目标之一则是为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提供财力保障。文章在对二者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协整、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论表明,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教育支出具有促进作用,人均转移支付每增长1%,人(生)均地方财政教育支出增长约1.013%。分区域的分析表明,中部地带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教育支出的影响为负,东部地带转移支付对生均地方财政教育支出的正向影响大于西部,西部地方财政教育支出占地区GDP比重的正向影响大于东部。最后,文章对可能原因进行了说明,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唐沿源
提供教育性公共服务是地方政府的基本职能,而转移支付的目标之一则是为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提供财力保障。文章在对二者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协整、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论表明,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教育支出具有促进作用,人均转移支付每增长1%,人(生)均地方财政教育支出增长约1.013%。分区域的分析表明,中部地带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教育支出的影响为负,东部地带转移支付对生均地方财政教育支出的正向影响大于西部,西部地方财政教育支出占地区GDP比重的正向影响大于东部。最后,文章对可能原因进行了说明,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贾俊雪 郭庆旺 高立
本文分别利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和两情势空间德宾面板数据模型全面考察了我国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及其构成对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特别是不同类型支出的竞争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1995—2008年间,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对我国省级地方政府竞争性支出行为总体上具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其中税收返还与财力性和专项转移支付的激励效应存在着明显差异。
关键词:
中央财政转移支付 财政支出竞争 激励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付文林 沈坤荣
本文通过一个均等化转移支付条件下的地方财政支出决策模型,对地方财政支出选择中的各种基本因素作了简单分析,并利用分税制改革以来的省级面板数据,检验了地方财政资金再分配地位与地方公共支出结构的关系特征。实证分析发现:我国目前的转移支付制度不仅会带来地方财政支出的粘蝇纸效应;而且地方政府的财力改善后,还可能通过调整现有的财政支出结构,偏离转移支付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即存在地方财政支出的可替换效应;分区域的分析还表明,越是经济欠发达的财政资金净流入地区,地方政府对基本建设、行政管理支出项目的诉求越强烈。本文的研究意味着在地区间财政分配制度改革过程中,不仅要规范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程序,更重要的是应...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付文林
中国目前地区财力的巨大差异,客观上要求稳步提高均等化财政转移支付规模,而现行财政预算体制对地方政府的财政行为约束相对有限。本文在地方政府内生化财政选择背景下考察了均等化转移支付制度对地方财政行为的激励效应。研究发现,转移支付总体上对提高落后地区人均财力有积极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地方的征税积极性,另外,转移支付规模扩大可能助长了地方财政支出更加偏向于行政性支出。本文认为政府间财政分配体制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完善对地方征税行为和地方公共品供给结构优化的激励机制。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韩冰 黄娜
随着中央转移支付规模不断扩大,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活动的影响日益显现。通过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以省级数据为样本,可以考察中央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影响。实证研究显示,转移支付对各类财政支出的影响存在差异,对行政管理类支出和经济服务类支出的扩张作用较大,而对文教科卫类支出和社会保障类支出的扩张性作用较小。进一步分组讨论发现,越是对转移支付依赖程度高的地区,行政管理类支出和经济服务类支出的扩张效果越明显,支出结构扭曲越严重。因此,有必要对转移支付制度进行优化和调整,顺应其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实现宏观目标的政策要求。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何强 董志勇
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支出行为存在着较为复杂的影响机制。本文基于居民幸福最大化理论,构建了一种分析中央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支出影响的一般均衡理论框架,并利用1997-2012年中国内地31个省域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地方财政支出长期存在显著的增量预算特征;1997-2006年基本建设支出和2007-2012年社会保障支出均存在显著的粘蝇纸效应;中央转移支付促使地方财政在2007年之后加大了对民生福祉支出的支持,降低了用于自身支出的攀比之风;中央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主要的支出类型均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尹振东 汤玉刚
如何设计专项转移支付制度才能有效引导和矫正地方财政支出行为?本文研究发现,专项转移支付的政策效果取决于转移支付分配规则("扶弱"还是"奖优")以及经济发展的阶段。随着经济发展,嵌入某种激励机制的"奖优"规则比事后"扶弱"规则更能引导地方政府合理安排公共支出。进而,本文以2006年全面展开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为背景,利用2007年中部五省423县的数据,运用非递归结构方程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义务教育专项补助制度设计中较好地嵌入了"奖优"机制,实现了激励地方政府将资源向基础教育倾斜的目标。这一发现对当前构建兼顾公平和效率的专项转移支付制度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赵永辉 付文林 束磊
本文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地方政府在转移资金分配中的策略竞争行为,从新的视角对地方财政支出扩张进行解读。研究发现转移支付的"粘蝇纸效应"受到地区间竞争的制约,一般性转移支付对地区间竞争存在显著制约,但专项转移支付的影响不明显;地方政府的竞争,不仅"患寡",也"患不均"。要完善转移资金的使用效率,须考虑转移支付实施的结构差别,尤其应注意转移资金分配的非均衡效应对地方政府扩张的差异化激励。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昱辉
文章以泰尔指数衡量了我国地方财政支出差异,并且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分析经济增长、中央转移支付与地方财政支出差异之间的关系,以及经济增长、中央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支出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扩大了地方财政支出差异,而中央转移支付缩小了地方财政支出差异。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唐沿源 张晖
本文将政府之间的横向竞争和纵向竞争结合起来,考察了中央地区差别性财政政策的效率含义,并以转移支付为例,分别分析了存在和不存在资本流动情况下的最优转移支付政策的制定问题。结论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实行地区差别性的政策是中央的最优政策选择。
关键词:
差别性财政政策 财政竞争 转移支付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贯春 周伟
转移支付不确定性将带来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波动的加剧,进而导致地方政府期望效用下降。为了减少这种效用损失,地方政府可能会改变财政支出结构以增加生产性支出拉动地区经济发展并维持财政收入的稳定。文章构建了一个理论框架阐释转移支付波动影响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偏向的内在逻辑,并利用《全国地市县财政统计资料》中的县级面板数据开展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转移支付不确定性显著加剧了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偏向生产性活动,且该效应在中西部、转移支付净流入和财政自给率较低的地区更为凸显,表现为非对称特征。此外,上述结果通过了工具变量法、调整核心变量度量方式及控制其他重大事件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研究结论表明,转移支付波动会进一步加剧地方政府对社会性公共品供给的不足。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凌荣安
政府对待自筹税收与转移支付所愿意付出的财政努力是有很大差异的,但目前我国转移支付制度并没有充分考虑地方财政自给的问题,这不利于激励地方财政自给的积极性,随着地方税收分享比例的下降以及转移支付规模的扩大,这一问题将日益突出。本文通过对广西14个地级市2003~2010年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多数地方财政自给水平呈下降趋势,财政自给率对其产生正向激励,财政依赖问题则会产生反向作用。
关键词:
财政分权 财政自给 转移支付 财政自给率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龚锋 陶鹏
本文基于我国县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动态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和非对称反应模型,考察了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地区间税收竞争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存在显著的税收竞争行为,并且以“竞次”特征为主,而转移支付制度整体上能够有效地缓解地方政府间的税收竞争。同时,转移支付的政策效应表现出显著的非线性特征,当转移支付力度过高时,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的税收竞争行为没有显著影响。从不同类型转移支付的影响来看,一般性转移支付能够发挥弱化地区间税收竞争行为的作用,税收返还在考虑经济因素后则会加剧地区间的税收竞争,专项转移支付则没有显著影响。机制检验的结果表明,转移支付对地区间财政支出竞争具有显著的激励效应,从而有助于降低地方政府参与税收竞争的力度。本文的研究对于完善中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以及引导地区间良性税收竞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