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46)
- 2023(3801)
- 2022(3211)
- 2021(3147)
- 2020(2583)
- 2019(5809)
- 2018(5527)
- 2017(10359)
- 2016(5764)
- 2015(6466)
- 2014(6347)
- 2013(6229)
- 2012(5767)
- 2011(4645)
- 2010(4768)
- 2009(4235)
- 2008(4427)
- 2007(3826)
- 2006(3216)
- 2005(2887)
- 学科
- 财(22542)
- 管理(21499)
- 济(19484)
- 经济(19463)
- 业(18774)
- 企(15335)
- 企业(15335)
- 财政(13083)
- 出(11984)
- 政(10536)
- 贸(10495)
- 贸易(10495)
- 易(10411)
- 方法(9668)
- 务(9001)
- 财务(8997)
- 财务管理(8946)
- 数学(8832)
- 数学方法(8753)
- 企业财务(8510)
- 口(7664)
- 出口(7661)
- 出口贸易(7661)
- 中国(7144)
- 制(7067)
- 农(6425)
- 地方(5592)
- 度(5354)
- 制度(5353)
- 体(4538)
- 机构
- 大学(72127)
- 学院(71418)
- 济(33413)
- 经济(32864)
- 管理(27902)
- 财(26174)
- 理学(24161)
- 理学院(23971)
- 管理学(23651)
- 管理学院(23522)
- 研究(22483)
- 中国(18805)
- 财经(16305)
- 经(14870)
- 京(14168)
- 财经大学(11859)
- 经济学(11703)
- 科学(11590)
- 江(11106)
- 中心(10810)
- 经济学院(10804)
- 所(10755)
- 财政(9497)
- 研究所(9095)
- 北京(8671)
- 农(8537)
- 政(8458)
- 业大(8195)
- 州(8169)
- 院(8018)
- 基金
- 项目(46780)
- 科学(37282)
- 研究(35555)
- 基金(35547)
- 家(29982)
- 国家(29748)
- 科学基金(26345)
- 社会(24158)
- 社会科(23142)
- 社会科学(23135)
- 基金项目(18377)
- 省(17466)
- 教育(16325)
- 自然(15890)
- 自然科(15605)
- 自然科学(15601)
- 自然科学基金(15317)
- 资助(15089)
- 编号(13953)
- 划(13927)
- 成果(11985)
- 部(11163)
- 国家社会(10803)
- 教育部(10142)
- 重点(10040)
- 人文(9942)
- 性(9895)
- 制(9766)
- 创(9625)
- 大学(9426)
共检索到1173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贯春 周伟
转移支付不确定性将带来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波动的加剧,进而导致地方政府期望效用下降。为了减少这种效用损失,地方政府可能会改变财政支出结构以增加生产性支出拉动地区经济发展并维持财政收入的稳定。文章构建了一个理论框架阐释转移支付波动影响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偏向的内在逻辑,并利用《全国地市县财政统计资料》中的县级面板数据开展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转移支付不确定性显著加剧了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偏向生产性活动,且该效应在中西部、转移支付净流入和财政自给率较低的地区更为凸显,表现为非对称特征。此外,上述结果通过了工具变量法、调整核心变量度量方式及控制其他重大事件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研究结论表明,转移支付波动会进一步加剧地方政府对社会性公共品供给的不足。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韩冰 黄娜
随着中央转移支付规模不断扩大,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活动的影响日益显现。通过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以省级数据为样本,可以考察中央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影响。实证研究显示,转移支付对各类财政支出的影响存在差异,对行政管理类支出和经济服务类支出的扩张作用较大,而对文教科卫类支出和社会保障类支出的扩张性作用较小。进一步分组讨论发现,越是对转移支付依赖程度高的地区,行政管理类支出和经济服务类支出的扩张效果越明显,支出结构扭曲越严重。因此,有必要对转移支付制度进行优化和调整,顺应其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实现宏观目标的政策要求。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何强 董志勇
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支出行为存在着较为复杂的影响机制。本文基于居民幸福最大化理论,构建了一种分析中央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支出影响的一般均衡理论框架,并利用1997-2012年中国内地31个省域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地方财政支出长期存在显著的增量预算特征;1997-2006年基本建设支出和2007-2012年社会保障支出均存在显著的粘蝇纸效应;中央转移支付促使地方财政在2007年之后加大了对民生福祉支出的支持,降低了用于自身支出的攀比之风;中央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主要的支出类型均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卞彬
财政分权以及基于政绩考核下的财政竞争等对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产生了偏向,单纯依靠理顺财政收支关系无法根除此种扭曲,必须在制度和体制上做文章,从治本上考虑。因此,厘清法治下的财政体制改革与财政体制改革中的法治的关系,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既要从财政体制改革着手,也要从法治建设着手。健全地方政府权力运行的制约和财政支出的监督机制、减少自由裁量权,有效避免财政政策制定和财政支出分配过程中的公共权力滥用。构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的制约体系极为重要,依法设定权力、制约权力、行使权力、监督权力,以规则至上、权利本位、权力控制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财政体制改革。
关键词:
财政支出 财政分权 支出偏好 制度约束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小龙 余龙
中国现阶段转移支付制度失范是转移支付波动的主要诱因之一,而转移支付波动会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风险。从理论上讲,当地方政府财政收入风险加大时,为保持财政可持续性,地方政府往往倾向于通过提高征税努力程度增加"预防性自有财力",从而影响企业税收负担。本文首先通过构建理论模型论证转移支付波动如何影响地方政府征税努力程度;然后基于1998—2009年全国县级财政经济统计数据以及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实证检验了县级转移支付波动对企业税收负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县级转移支付波动对辖区内企业实际税率有显著正向影响,采用工具变量方法估计也支持这一结论。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发现,一般性转移支付波动对企业实际税率有显著正向影响,专项转移支付波动对企业实际税率无显著影响。对企业按性质分组之后的估计结果表明,相对于其他企业,当转移支付波动增加时,国有企业、地方税务局征管企业以及有行政隶属关系企业的实际税率上升更多。本文的研究从政府间财政关系角度解释了转移支付波动如何影响企业税收负担,能够为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以及现阶段企业"减税降负"政策设计提供新视角。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付文林 沈坤荣
本文通过一个均等化转移支付条件下的地方财政支出决策模型,对地方财政支出选择中的各种基本因素作了简单分析,并利用分税制改革以来的省级面板数据,检验了地方财政资金再分配地位与地方公共支出结构的关系特征。实证分析发现:我国目前的转移支付制度不仅会带来地方财政支出的粘蝇纸效应;而且地方政府的财力改善后,还可能通过调整现有的财政支出结构,偏离转移支付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即存在地方财政支出的可替换效应;分区域的分析还表明,越是经济欠发达的财政资金净流入地区,地方政府对基本建设、行政管理支出项目的诉求越强烈。本文的研究意味着在地区间财政分配制度改革过程中,不仅要规范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程序,更重要的是应...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守东 杨东亮
本文建立了我国财政支出增长率对其他宏观经济变量的反应函数,将财政支出增长率不确定性分解成确定性内生冲击和随机性外生冲击两种来源,分别用时变参数模型和区制转移模型对二者进行测量,统计检验发现,时变参数和区制转移联合模型能够完全捕捉财政支出增长率不确定性特征。利用状态空间模型将我国居民消费增长率分解成长期趋势成分和周期性成分,考察财政支出增长率两种不确定性对我国居民长期消费增长率的影响,发现确定性内生冲击与随机性外生冲击导致的财政支出增长率不确定性对其分别具有负向和正向作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何强 董志勇
本文主要探讨中央转移支付如何通过影响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进而影响民生福祉。通过构建一种基于幸福经济学理论的一般均衡理论模型,并使用1997—2013年中国内地31个省域的空间面板数据,本文研究发现:地方财政支出长期存在增量预算特征;2007—2013年期间社会保障支出领域存在显著的粘蝇纸效应;1997—2006年期间地方财政的基本建设支出存在显著的攀比之风,社会消费惯性则对2007年之后的社会保障支出存在正向激励;中央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支出行为的影响机制受空间因素影响较大,在1997—2006年期间部分财政支出类型受非本省域的社会经济因素影响更大,而在2007年之后所有类型的财政支出受本省域的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尹振东 汤玉刚
如何设计专项转移支付制度才能有效引导和矫正地方财政支出行为?本文研究发现,专项转移支付的政策效果取决于转移支付分配规则("扶弱"还是"奖优")以及经济发展的阶段。随着经济发展,嵌入某种激励机制的"奖优"规则比事后"扶弱"规则更能引导地方政府合理安排公共支出。进而,本文以2006年全面展开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为背景,利用2007年中部五省423县的数据,运用非递归结构方程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义务教育专项补助制度设计中较好地嵌入了"奖优"机制,实现了激励地方政府将资源向基础教育倾斜的目标。这一发现对当前构建兼顾公平和效率的专项转移支付制度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赵永辉 付文林 束磊
本文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地方政府在转移资金分配中的策略竞争行为,从新的视角对地方财政支出扩张进行解读。研究发现转移支付的"粘蝇纸效应"受到地区间竞争的制约,一般性转移支付对地区间竞争存在显著制约,但专项转移支付的影响不明显;地方政府的竞争,不仅"患寡",也"患不均"。要完善转移资金的使用效率,须考虑转移支付实施的结构差别,尤其应注意转移资金分配的非均衡效应对地方政府扩张的差异化激励。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唐沿源
在一国财政体制中,各级各地政府政策往往相互影响,从而影响整体经济效率和地区均衡发展。分析了中央转移支付对地区间财政支出竞争的影响,并用中国的经验数据进行检验。结论表明:均等化转移支付有利于减弱地区间财政竞争所导致的过高生产性公共支出对资源配置的扭曲;且均等化越强,效率改善越大。特别当发达地区更偏好消费性公共品而非私人品时,地区间吸引资本的差距和进行生产性公共投入的差距都会缩小。因而均等化转移支付能同时缩小地区差距和提高经济效率,应加强其政策的完善和实施力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昱辉
文章以泰尔指数衡量了我国地方财政支出差异,并且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分析经济增长、中央转移支付与地方财政支出差异之间的关系,以及经济增长、中央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支出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扩大了地方财政支出差异,而中央转移支付缩小了地方财政支出差异。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崔志坤 张燕
基于"供给侧"改革要求供给体系的高效率,而中国地方福利性财政支出效率有待提高的现实背景,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阐述财政分权、转移支付和地方财政支出之间的关系;然后用教育和医疗卫生两方面支出效率代表中国地方福利性财政支出效率,运用非参数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计算出福利性支出效率并利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全面测度其全要素生产率;最后在受限因变量的Tobit模型下运用2002-2013年31个省份面板数据重点考察财政分权和转移支付对地方福利性财政支出效率的影响。本文证实了随着财政分权的加强,地方福利性财政支出效率
关键词:
福利性支出 效率 转移支付 财政分权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崔志坤 张燕
基于"供给侧"改革要求供给体系的高效率,而中国地方福利性财政支出效率有待提高的现实背景,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阐述财政分权、转移支付和地方财政支出之间的关系;然后用教育和医疗卫生两方面支出效率代表中国地方福利性财政支出效率,运用非参数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计算出福利性支出效率并利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全面测度其全要素生产率;最后在受限因变量的Tobit模型下运用2002-2013年31个省份面板数据重点考察财政分权和转移支付对地方福利性财政支出效率的影响。本文证实了随着财政分权的加强,地方福利性财政支出效率是下降的,而转移支付则与其显著正相关。提出对于事权与支出责任不相适应的财政体制改革,在考虑财政分权层面给予地方与支出责任相匹配的自由财力的同时应该更加侧重于加强中央的事权、支出责任和完善现有转移支付制度。
关键词:
福利性支出 效率 转移支付 财政分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韩良良
基于2008—2018年我国省域面板数据,实证研究财政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教育支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财政教育支出有负向影响,税收返还对地方政府财政教育支出有正向影响。(2)分区域来看,财政转移支付对较高经济水平地区的地方政府财政教育支出有负向影响,而对经济水平落后地区的地方政府财政教育支出有正向影响;具体来看,一般性转移支付和税收返还对较高经济水平地区的地方政府财政教育支出有负向影响,而专项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财政教育支出的负向影响在中部地区更明显。因此,不断完善与财政转移支付相关的现代化体系、构建多元化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与科学测算财政转移支付规模,将有利于新时期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