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07)
- 2023(9370)
- 2022(7909)
- 2021(7249)
- 2020(5956)
- 2019(13544)
- 2018(13243)
- 2017(25837)
- 2016(14062)
- 2015(15200)
- 2014(14801)
- 2013(14568)
- 2012(13147)
- 2011(11567)
- 2010(10942)
- 2009(9701)
- 2008(9386)
- 2007(8097)
- 2006(6851)
- 2005(5859)
- 学科
- 济(55019)
- 经济(54955)
- 业(37503)
- 管理(35141)
- 企(26297)
- 企业(26297)
- 方法(24354)
- 数学(22229)
- 数学方法(22042)
- 农(18915)
- 财(17181)
- 地方(14946)
- 中国(14217)
- 农业(13959)
- 学(11530)
- 业经(11404)
- 贸(10554)
- 贸易(10551)
- 收入(10348)
- 易(10203)
- 制(9420)
- 环境(8641)
- 技术(8437)
- 务(8255)
- 财务(8248)
- 财务管理(8233)
- 企业财务(7810)
- 银(7703)
- 银行(7660)
- 融(7575)
- 机构
- 学院(191211)
- 大学(190740)
- 济(78381)
- 经济(76939)
- 管理(71651)
- 研究(67078)
- 理学(63665)
- 理学院(62842)
- 管理学(61733)
- 管理学院(61389)
- 中国(47693)
- 科学(44535)
- 农(42617)
- 京(39135)
- 业大(35085)
- 所(34597)
- 财(34192)
- 农业(33909)
- 研究所(32225)
- 中心(30759)
- 财经(28202)
- 江(27125)
- 经(25858)
- 经济学(25091)
- 范(24708)
- 师范(24313)
- 院(24093)
- 北京(23467)
- 经济学院(23015)
- 农业大学(23001)
- 基金
- 项目(143053)
- 科学(112040)
- 基金(105858)
- 家(96377)
- 研究(96292)
- 国家(95581)
- 科学基金(80617)
- 社会(63879)
- 社会科(60599)
- 社会科学(60580)
- 基金项目(57800)
- 省(55679)
- 自然(54383)
- 自然科(53163)
- 自然科学(53143)
- 自然科学基金(52211)
- 划(47666)
- 教育(42773)
- 资助(41658)
- 编号(36053)
- 重点(32377)
- 发(31122)
- 部(30963)
- 创(29740)
- 计划(28497)
- 科研(28340)
- 创新(27946)
- 国家社会(27668)
- 成果(27044)
- 教育部(25949)
共检索到2610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杜鹏
将东北三省作为一个整体区域,运用泰尔(Theil)指数及其分解方法,在测算东北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及各省所占份额的基础上,通过将转移性收入引入测度框架,发现东北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并且不同人群的收入分布状况恶化,但三省之间的差距状况趋同,政府转移支付并没有成为缩小收入差距的手段,相反加剧了收入的不平等。
关键词:
东北 收入差距 转移支付 泰尔指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董洪梅 章磷 董大朋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的产生与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下城镇化进程延缓密切相关,本文选择2003—2016年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3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面板数据,对老工业基地振兴过程中的产业结构升级和城镇化进程对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下的产业结构升级加大了东北地区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当前东北地区城镇化水平较高,城镇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作用。因此,本文认为应该调整东北老工业基地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政策,在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注意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匹配,同时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确保城乡之间协调均衡发展,消除城乡之间劳动力流动障碍,拓宽农业劳动者收入渠道,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邓阳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居民的整体收入水平快速提升,在收入分配改革与实践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在此过程中居民财产性收入水平对于收入分配问题的重要意义日益凸显,不同地区间收入差距对财产性收入的影响也日趋显著。因而本文聚焦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问题,通过构建划分收入群体的城镇居民跨期收入理论模型,讨论收入差距对二者的影响。同时运用2000-2016年31个省级面板数据,构建递进回归的动态面板模型,分区域对财产性收入及可支配收入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得出了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对财产性收入和可支配收入呈现区域异质性特征、消费水平对财产性收入具有替代效应、转移投入能够促进可支配收入水平提升的基本结论,并据此提出了促进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水平有效提升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财产性收入 收入差距 城镇居民 区域比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彤进 谯璐蕃 贾昕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收入差距的日益拉大,收入差距与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愈来愈受学者们的关注。文章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5年数据,运用Ologit模型和OLS模型,对京津冀地区居民收入差距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得出下列结论:第一,京津冀地区居民收入差距与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第二,性别、年龄、健康程度、婚姻状况对居民幸福感有显著影响。基于以上结论,文章为提升京津冀地区居民主观幸福感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江孝君 杨青山 张郁 王小艳 刘鉴 刘杰
基于多尺度分析视角,综合运用差异指数、尺度方差、空间关联及回归模型等方法,从省级、地级、县级3个空间尺度分析了2003-2016年东北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①城乡收入差距绝对和相对差异、尺度方差及构成均呈现县级>地级>省级的尺度发展格局,各尺度变化趋势大体一致,表明空间尺度越小,区域差异越大。②城乡收入差距空间分异特征明显,地级和县级尺度分别以中等和较低城乡收入差距为主要发展类型;城乡收入差距空间集聚特征明显,地级尺度关联性较强,县级尺度差异性较强;各尺度局部空间关联以显著正相关为主且LL型占据主导地位,各尺度冷热点集聚格局总体保持一致。③自然基础与区位、经济发展与支撑、社会发展与支撑、发展战略与政策共同推动各尺度城乡收入差距时空分异格局的形成及演化。④更加关注多尺度的实体区域研究、更加区分多指标体系与多因素分析、更加关注定性与定量方法有效结合是今后研究城乡收入差距的发展方向。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丁蕾
通过对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对消费需求产生影响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本文发现: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与消费需求呈负相关关系,高收入群体的收入占比增加会降低平均消费倾向,中、低收入组群体的收入占比增加会提高平均消费倾向,其中,中等收入群体收入占比变化对平均消费倾向的影响程度最大。
关键词:
收入差距 消费需求 平均消费倾向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雷怀英 吕小宁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逐渐扩大 ,从而对居民的消费支出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借助于回归模型 ,利用山西城镇居民的收入与消费资料进行分析 ,发现收入差距的扩大 ,一方面可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使消费结构趋于合理 ;另一方面又使居民的风险预期增大 ,整体消费倾向下降。
关键词:
收入差距 消费水平 消费倾向: 消费结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段卜源
基于CGSS数据库的微观数据,采用回归分解法,揭示了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动。结果发现: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主要表现为区域内收入差距;受教育程度、职业和区域因素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度最大,共同解释了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77%;性别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贡献率的排名及贡献率均有所上升;行业因素对收入差距的贡献率排名下降。在此基础上,就如何缩小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镇居民 收入差距 回归分解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新华 伍再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云波
新世纪之初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继续扩大。文章利用山东省城镇住户调查资料,从收入构成的角度对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工薪收入依然是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主体,但其贡献率呈现出了下降的趋势并且其边际影响为负;借贷性收入虽然在总收入中所占的份额远远小于工薪收入所占份额,但由于分配格局的高度不均等,其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率在2006年超过了工薪收入,成为了导致收入差距的最大因素,并且边际影响始终为正;经营性净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在城镇居民收入中的比重不大,对总收入差距的影响较小,但从发展趋势上看,这两项收入占城镇居民总收入的份额以及对总收入差距的贡献以递增幅度逐步增大,并且边际影响始终为正。因此,我国未来规范收入分配格局的政策应是增加劳动收入在宏观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政府增加对低收入阶层转移支付的水平及覆盖面等。
关键词:
收入差距 基尼系数 分配效应 结构效应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广肃 丁相元
研究目标:实证研究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并对相关影响机制进行探讨。研究方法: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工具变量等方法进行因果推断。研究发现: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显著拉大了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通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结论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通过对劳动力市场中不同群体就业机会和工资水平的异质性影响进而对整体的收入差距产生作用。此外,分样本回归发现,工业机器人引起的收入差距扩大作用更多地表现在低收入、低教育地区。研究创新:首次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和工业机器人使用数据进行研究,并对相关机制进行深入探究。研究价值:从劳动力市场的角度进行分析并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