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05)
2023(11826)
2022(10000)
2021(9541)
2020(7627)
2019(17471)
2018(17460)
2017(32083)
2016(17670)
2015(20407)
2014(20409)
2013(20167)
2012(19563)
2011(18189)
2010(18538)
2009(17145)
2008(17325)
2007(15787)
2006(14317)
2005(13390)
作者
(52353)
(43769)
(43666)
(41266)
(28135)
(21237)
(19816)
(17139)
(16807)
(16044)
(15175)
(14953)
(14323)
(14282)
(13848)
(13394)
(12974)
(12817)
(12800)
(12686)
(11447)
(10700)
(10582)
(10091)
(10013)
(10008)
(9748)
(9654)
(9044)
(8905)
学科
(79165)
经济(79076)
管理(48351)
(44653)
(33348)
企业(33348)
中国(28015)
方法(26831)
(23526)
数学(22646)
数学方法(22371)
地方(21079)
(17379)
业经(17305)
(16740)
(16721)
贸易(16705)
(16225)
(16222)
农业(16157)
(14319)
银行(14296)
(13972)
(13895)
环境(13622)
(13596)
金融(13593)
(12746)
地方经济(11715)
理论(11699)
机构
学院(258524)
大学(257596)
(108658)
经济(106329)
研究(97756)
管理(90641)
中国(78281)
理学(75063)
理学院(74093)
管理学(72814)
管理学院(72337)
科学(58666)
(58336)
(51283)
(50834)
研究所(45782)
(44454)
中心(44123)
(41454)
财经(38926)
北京(38499)
(37340)
师范(36994)
业大(35426)
(35294)
(35024)
农业(34353)
经济学(33926)
(33681)
经济学院(30363)
基金
项目(159014)
科学(123853)
研究(119638)
基金(113211)
(99298)
国家(98405)
科学基金(82248)
社会(75466)
社会科(71387)
社会科学(71371)
(60515)
基金项目(58427)
教育(54367)
(51194)
自然(50336)
编号(49286)
自然科(48946)
自然科学(48931)
自然科学基金(48081)
资助(47393)
成果(42060)
(39536)
重点(36373)
(35794)
课题(35086)
发展(32100)
国家社会(31919)
(31873)
(31575)
中国(30992)
期刊
(134425)
经济(134425)
研究(84060)
中国(65706)
(42861)
学报(40686)
(39351)
科学(38598)
管理(35885)
教育(34667)
大学(30619)
农业(29481)
(28131)
金融(28131)
学学(28097)
技术(22706)
业经(21874)
经济研究(21120)
财经(19943)
问题(17720)
(17508)
图书(16579)
(16531)
(16232)
国际(14657)
世界(14621)
资源(14473)
(12621)
论坛(12621)
技术经济(12450)
共检索到4261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冯科  曹顺爱  韦仕川  陆张维  
文章在分析现有耕地保护政策体系所存在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在耕地资源保护中运用可转移发展权这一构想。重点诠释了可转移发展权的内涵、运作机理,确立了土地发展权转移市场机制的构建方案,探讨了转移过程中参与主体的利益驱动,并对其在耕地资源保护中运用的预期效益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论表明:以往的耕地保护对于农民来说明显地缺乏经济激励和公平性,导致耕地保护的效果不佳。而土地发展权的引入及其转移制度的确立,不仅可以消除因规划造成的土地所有人之间的利益不均衡,提高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和开发商的经济激励,而且还能够降低政府成本,这对中国的耕地资源保护有着十分迫切和现实的意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洪辉  杨庆媛  陈展图  
我国实行的是世界上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严格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是我国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但要兼顾公平和效率。本文采用文献法,归纳法和图表法,从土地发展权角度讨论农地发展权转移对主体功能区耕地保护的有利影响。研究结论表明,设立农地发展权是对我国耕地保护政策的有效补充,是主体功能区发挥整体功能的必要手段。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杜新波  孙习稳  
文章在重新界定耕地内涵的基础上,联系耕地资源所具有的经济、生态和保障社会稳定与粮食安全等功能,从系统角度界定了耕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并从实践角度阐述了耕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6个特征。文章还根据劳动价值论的一般原理,从价值属性上明确耕地资源具有劳动产品和劳动客体的两重属性,提出了耕地产品价值个量、耕地资源总价值量及耕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价值体现。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雨濛  吴娟  张安录  
我国耕地资源紧缺,且其面积随着时间的推移依然呈惯性下降。耕地的减少对我国粮食安全带来挑战,也引发了生态环境破坏和新的"三农"问题;究其原因主要与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对土地的需求增加,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消费升级、基本建设用地增加,与耕地转化为非农建设用地过程中的利益分配偏差有关。提出要充分利用补偿机制,真正实现对耕地资源的保护,并对耕地补偿的理论基础和功能、补偿标准及实施办法进行了探讨。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罗洋洋  于婧  张升元  陈芳  
以武汉城市圈的耕地发展权为研究对象,从耕地发展权价值出发,根据该价值对城市圈内的利益分配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耕地发展权价值较高,是耕地经济生产价值的数倍,在实现区域和谐发展时,提出对损失利益的主体进行补偿和产生的增值利益合理分配。通过建立耕地发展权利益的分配机制来协调国家、农村集体组织和农民的利益,从整个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上实现公平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永福  邵兵家  
中国耕地资源总供求量预测及平衡对策探讨陈永福邵兵家当前,中国不仅面临因人口增长,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工业化城市化而引起的耕地资源不足,而且还存在着农产品的比较生产成本在不断上升的问题①。根据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在市场经济国家间的贸易中,资源是通过从比...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百明,周小萍  
首先就粮食属性、粮食饥馑、粮食禁运、粮食贸易等与粮食安全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反思,并通过对国际国内粮食消费、粮食生产和粮食贸易的发展态势分析,探讨了中国适度粮食自给率的问题,由此提出当前中国粮食自给率目标以90%左右为宜。在此基础上,通过估算预期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以人均粮食需求量420kg,粮食自给率达到90%为情景,确定我国近期适宜的耕地资源安全底线是人均0.056hm2。同时指出不同地区的人均粮食消费量不同,粮食自给率也会有区别,所以各地需要制定区域性或省级的耕地资源安全底线标准。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栾敬东  
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农业作为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和根本保证,理应首先实现可持续发展。一、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特征199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确定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SA...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天军  白亚娟  
工业化、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的大趋势,在这个过程中势必要占用一部分耕地,如何协调双方均衡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国家明确了土地资源保护和管理“必须严而又严”的总要求,提出了在经济发展中“在保护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保护”的总原则。为此,本文根据近7年来土地锐减的现状,分析了经济快速发展中的耕地基本现状,探讨了耕地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根据“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总方针,紧紧联系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经济发展中耕地保护的途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明芳  许月明  
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城市化发展必然占用大量土地,尤其是耕地。本文分析了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几个国家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耕地资源总量的变化趋势,并对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中耕地资源的大量流失进行了多角度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保护耕地资源前提下提高城市化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贾绍凤,张豪禧,孟向京  
本文分析了我国耕地预测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利用统计资料对我国耕地减少的原因进行系统分析,对我国耕地变化趋势进行了新的预测,重点说明人口城镇化和劳动力非农化不但不是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而且是节约土地资源的有效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雯  
[目的] 基于耕地发展权价值的测算,探析内蒙古耕地保护机制。[方法] 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及其各盟市耕地发展权的测算,结合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服务价值等数,借助ArcGIS10.2软件、EXCEL软件分析三位一体耕地保护措施。[结果] 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31.84%耕地面积满足区域粮食自给,粮食总盈余量为2263.66万t,折算成盈余耕地面积为777.99万hm~(2),耕地保护机会成本损失为77.38万元/hm~(2),耕地发展权最高总价值为60202.74亿元。其中用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耕地面积占55.23%,折算耕地面积为5113.72万hm~(2),耕地发展权价值为3957.11亿元。各盟市中呼和浩特市的耕地保护机会成本最高,为228.32万元/hm~(2),其次为鄂尔多斯市,172.87万元/hm~(2),最低是兴安盟,为21.83万元/hm~(2);国家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政策背景下,呼伦贝尔市耕地发展权价值最高,为412.52.亿元,其次是赤峰市、通辽市、鄂尔多斯市、向安盟和巴彦淖尔市,分别为317.57亿元、336.89亿元、250.10亿元、212.66和190.58亿元,最小正值为乌兰察布市,为23.92亿元;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锡林郭勒盟、乌海市、阿拉善盟5盟市出现耕地赤字,耕地发展权价值测算为“负值”。[结论] 内蒙古各盟市耕地自给比例和粮食盈亏量差异较大,耕地机会成本和耕地发展权总价值变化大,这与内蒙古自治区耕地分布相对集中,自然资源禀赋和耕地生产力差异较大,以及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率不同是分不开的。最后结合各盟市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价值和耕地发展权价值综合分析并提出耕地三位一体保护措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华茂  曾良修  喻歌农  刘鼎昌  
通过对成都平原及川中丘陵地区1991年底耕地资源本底值调查和1992、1993和1994三个年度的耕地变化情况以及非农建设占地状况的监测研究,探索出了一套适合重点农区大面积耕地资源宏观调查与动态监测的遥感技术方法,解决了采用常规调查方法速度慢、耗费高、大面积调查难以完成和不便于重复监测等问题。本文着重探讨该调查方法中的几项有关技术。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超  程锋  郧文聚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根本基础。新时代耕地保护必须把耕地可持续发展提升到耕地绿色发展的高度,把耕地生态放在突出地位。本文总结了耕地生态建设与保护工作面临的实际困难与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宋戈  柳清  王越  
研究目的:通过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促进区域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为合理确定国家征地补偿标准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基于假设法、比较研究法和文献法,通过建立耕地发展权价值测算模型,测算耕地发展权价值大小,进而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研究结果:(1)巴彦县耕地总面积约1/5可以满足该区域的自身粮食需求,其余约4/5为耕地盈余面积,耕地发展权总价值最高为303.72亿元;(2)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而限制区域耕地转为他用,国家应给予失去发展权的权利主体相应补偿;(3)对无法完成耕地"占一补一",委托区域代为落实耕地占补平衡任务的地区,应购买区域耕地发展权;(4)对确需满足国家建设需要占用区域耕地,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