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75)
2023(4878)
2022(3490)
2021(3446)
2020(2764)
2019(6086)
2018(6302)
2017(9943)
2016(6323)
2015(7556)
2014(7594)
2013(6309)
2012(5654)
2011(5030)
2010(5216)
2009(4614)
2008(4714)
2007(4661)
2006(3927)
2005(3535)
作者
(15518)
(12979)
(12867)
(12374)
(8101)
(6012)
(6010)
(5007)
(4999)
(4792)
(4420)
(4292)
(4087)
(3987)
(3926)
(3915)
(3823)
(3801)
(3790)
(3707)
(3263)
(3239)
(3088)
(3015)
(2993)
(2981)
(2977)
(2843)
(2722)
(2627)
学科
(15571)
经济(15562)
管理(15429)
(13214)
(9875)
企业(9875)
中国(8475)
教育(8404)
教学(6492)
理论(5644)
方法(5569)
(5436)
技术(5224)
业经(4601)
数学(4568)
工作(4531)
农业(4501)
数学方法(4399)
学校(4300)
(4201)
政治(3994)
思想(3989)
研究(3980)
思想政治(3872)
政治教育(3872)
治教(3872)
德育(3868)
地方(3742)
学法(3532)
教学法(3532)
机构
大学(81618)
学院(74753)
研究(25268)
管理(25125)
(23278)
经济(22475)
理学(21310)
理学院(21016)
管理学(20207)
管理学院(20067)
(18091)
中国(17150)
科学(15683)
(14506)
师范(14420)
(12708)
教育(12615)
北京(11954)
(11883)
(11399)
中心(11359)
师范大学(11000)
业大(10833)
研究所(10749)
(10601)
(10381)
技术(10126)
(9847)
科技(9354)
财经(8383)
基金
项目(48706)
研究(41764)
科学(37723)
基金(30243)
(24763)
国家(24457)
社会(23215)
教育(22105)
社会科(21884)
社会科学(21877)
(21752)
科学基金(21254)
编号(18725)
成果(18285)
(17644)
基金项目(15475)
课题(14525)
(12869)
大学(12247)
项目编号(12150)
资助(12008)
自然(11912)
自然科(11641)
自然科学(11636)
(11566)
自然科学基金(11380)
高校(11353)
重点(10912)
规划(10739)
(10583)
期刊
教育(29502)
研究(27423)
中国(26583)
(25976)
经济(25976)
学报(11170)
管理(10616)
大学(10521)
图书(10126)
(9815)
科学(9124)
(9050)
技术(7774)
书馆(7443)
图书馆(7443)
高等(7441)
学学(7263)
农业(6723)
科技(6384)
高等教育(6211)
职业(5848)
(5693)
论坛(5693)
成人(5255)
成人教育(5255)
情报(4688)
(4547)
金融(4547)
财经(4096)
业经(4094)
共检索到1260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雪梅  
我国民办高校的办学定位在30年里经历了三次持续的"转移—改造—提升"的转型阶段。这是民办高校逐渐从外部建设转向内涵式发展的历史演进的过程。定位于应用科技大学是民办高校历史的和逻辑的选择,将为其进一步深化内涵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婕、陈光磊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中撰文,梳理了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发展之路,介绍了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办学特色,并对我国地方高校的转型提出了详细的建议。二战后,德国经济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对技术创新和生产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德国在历史上长期坚持单一的高等教育学术型人才培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赵凌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为适应知识经济发展、地区创新战略的实施和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推出了组建校级和院系级科研机构、专项科研经费资助计划、以教师科研带动学生科研训练等举措,有效地解决了制约应用科技大学科研水平的经费保障等问题,提升了应用科技大学的科研产出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有龙  赵爱荣  
本文从德国应用科技大学(FH)与传统大学比较的视角,分析了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师资等方面的应用性与实践性特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哲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为社会服务的办学方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突出技能培养的课程模式、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等鲜明特色,为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供了诸多启示。我国高职院校应学习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成功经验,坚定高技能人才培养方向,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核心,建立高职院校教师准入制度,走校企合作的道路。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河北科技大学是河北省重点建设的多科性骨干大学,1996年由河北轻化工学院、河北机电学院和河北省纺织职工大学合并组建,2 002年河北纺织工业学校并入。学校坚持区域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特色定位,紧紧围绕"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办学宗旨,抢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江苏科技大学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镇江市,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特色鲜明,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完整教育体系的普通高等学校,是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责任为先、公平为上、学术为魂"的办学理念,秉承"笃学明德、经世致用"的校训,强化"船舶、海洋、蚕桑"三大特色,以服务国家海洋强国、"一带一路"建设和社会进步为己任,努力建设"国内一流造船大学"。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魏静  魏延辉  
大学的第三项功能——通过研发、创新参与区域经济互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对于这一功能,欧洲应用型科技大学展示出非凡的活力,其对于应用型知识的发现、传播与应用的本质使应用型科技大学得以与产业密切合作并逐渐成为欧洲各国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研究从欧洲应用型科技大学研发与创新的参与意识、创新使命、经费筹措、研发路径以及专门评价体系几个方面展示欧洲应用型科技大学开展研发和创新活动的特点和趋势。讨论了欧洲经验对我国的启示,并对我国目前应用技术大学开展科研创新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反思。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传熙  
教师职称的制度安排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顶层设计的核心。通过对德国高等院校教师职称层级设计、聘任程序等的调查研究发现,德国的教师职称设计一是通过法律法规来规范;二是责任权利相匹配;三是公开竞聘,禁止本校升职,有严格的聘任程序制度设计。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冯建超和李文冰在《高教发展与评估》2013年第2期中撰文分析了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和中国行业特色院校在发展背景等方面的相似性,阐述了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办学成就与经验,并提出了对中国行业特色院校发展的启示。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和中国行业特色院校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逯长春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着力于培养企业界高级实用型人才,注重学术与实践的紧密联系。亚琛应用科技大学是德国成立最早、最著名的应用科技大学之一,其重视实践性教学与研究、重视科技成果转换和学生生涯指导等办学特色,对我国高职教育办学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宋晓欣  闫志利  Müller-Rytlewski  
当前,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形成了完善的招生制度,体现出综合性、自主性、职业性、多样性和过渡性等特点,为保障学校正常运行及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国积极建设应用型高校的现实背景下,借鉴德国经验,应加快推进地方本科院校招生制度改革,拓展生源范围,实行分类招生,实施综合评价,构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立交桥"。在落实高校招生自主权的同时,强化政府监管规制、社会监督机制及学校自律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萍  
通过对我国台湾地区技职教育政策文件进行文本分析以及现有科技大学办学现状分析,揭示科技大学的办学标准。台湾地区科技大学在办学方面体现出质量导向、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对接、人才培养过程与产业生产过程的对接、凝聚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特色等特征。科技大学为台湾技职教育体系最高层级之教育机构,由技术学院转型而来,在基本办学条件、师资标准、设备条件、办学成效等方面均有相关要求。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董大奎  刘钢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教育面向应用、面向实际,在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和师资水平反映了其本质特征,它的成功经验,对发展我国技术本科教育有实际的借鉴作用。本文研究了我国高校与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合作的典型案例并从中总结不少有益启示,针对性地提出了推进我国技术本科教育所需解决的若干问题。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志文  蔡美风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发展得益于自下而上的专业设置和统一规范的专业认证体系,专业认证体系为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专业设置的自主特色和高质量的专业标准提供制度保障。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专业设置不同于研究型大学,表现出专业数量上的"小而精"与"大而全",专业方向上的技术性与应用性,专业类型上的多样化与跨学科等特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