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3)
- 2023(1166)
- 2022(889)
- 2021(985)
- 2020(854)
- 2019(1884)
- 2018(1732)
- 2017(3168)
- 2016(1897)
- 2015(2203)
- 2014(2277)
- 2013(2387)
- 2012(2167)
- 2011(1545)
- 2010(1651)
- 2009(1559)
- 2008(1868)
- 2007(1462)
- 2006(1179)
- 2005(978)
- 学科
- 财(18637)
- 管理(11326)
- 财政(11299)
- 政(8901)
- 业(8545)
- 企(8037)
- 企业(8037)
- 务(7145)
- 财务(7145)
- 财务管理(7108)
- 企业财务(6814)
- 济(4841)
- 经济(4834)
- 制(3878)
- 制度(3350)
- 度(3350)
- 中国(3043)
- 体(2961)
- 体制(2844)
- 策(2645)
- 出(2590)
- 支出(2523)
- 政策(2485)
- 及其(2448)
- 方针(2402)
- 方法(2399)
- 述(2395)
- 阐(2395)
- 阐述(2395)
- 方针政策(2387)
- 机构
- 学院(21049)
- 大学(20713)
- 财(14940)
- 济(8815)
- 经济(8653)
- 管理(7579)
- 财经(7319)
- 财政(7171)
- 经(6524)
- 理学(6399)
- 理学院(6363)
- 管理学(6336)
- 管理学院(6301)
- 政(6173)
- 研究(6114)
- 中国(5771)
- 财经大学(5089)
- 京(3877)
- 会计(3822)
- 江(3648)
- 省(3525)
- 所(3363)
- 科学(3291)
- 经济学(3009)
- 经济学院(2772)
- 中心(2683)
- 部(2680)
- 北京(2509)
- 研究所(2455)
- 会计学(2446)
共检索到399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周振东 秦凤翔 常虹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它标志着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财政部门如何深化改革,转换职能,适应和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黄明庆
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财政职能也必将转变到参与宏观经济决策、制定分配政策,保持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加强财政法规建设,进行财政监督上来。财政将不再直接干预企业单位的具体生产经营活动,对国民经济管理和调控也将以法令、法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秦凤翔
论财政职能的强化与科技发展──兼说转换财政职能的现实选择秦凤翔一、强化职能:大刀阔斧地支持科技我们要真正将财政兴科技的战略付诸实施,就必须解决强化财政职能这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总的思路是:以科技运行的全过程为其作用对象,依照全新的思路来构造、充填、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安体富 高培勇
作者认为,企业担负社会职能与经济改革的目标取向是不相容的。社会福利、社会保障以及社会公益事业本属于政府财政的职能范围,我国国有企业在这一领域的“越位”,是由于政府财政的“缺位”所造成的。消除财政职能的“缺位”与纠正财政职能的“越位”应同时并举。压缩财政职能范围、开征社会保障税和进一步完善税制,是我们在财政极端困难的状况下,完成企业社会职能分离和财政机制转换任务必须走好的三步棋。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穆新军
重塑新的利益格局——振兴财政的一种思路穆新军财政陷入困境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对于如何走出当前困境,各方人士已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对策和考虑。但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摆脱财政困境,振兴财政,目前的一条可行思路就是对现有利益主体进行果断的调整,重塑新的利益格局...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穆新军
重塑新的利益格局——振兴财政的一种思路穆新军财政陷入困境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要从根本上摆脱财政困境,振兴财政,目前的一条可行思路就是对现有利益主体进行果断调整,重塑新的利益格局。一、当前财政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现有利益格局的维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放...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谢旭人
本文认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财政职能几乎覆盖了社会和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经济体制改革后,财政统收统支的格局被打破,财政职能也随之发生了较大变化,但仍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还存在着职能不规范、公共保障能力下降、调节社会分配能力弱化等问题。鉴于此,作者提出财政职能应界定为:公共保障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调控职能、国有资产管理职能。要充分发挥财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应有的职能,还必须加快改革现行的财税体制,以便从机制上保证财政职能的正常发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安徽省财政厅课题组 刘浩 陈文权 季必英 连发玉
财政监督是财政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镇财政处于财政资金监督管理和财政政策执行的终端环节,是我国财政体系的最基础层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国家政策落实的成效如何,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基层对资金的使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尚希
一、引言关于财政职能问题,我国理论界曾有过三次大的讨论。全国解放初期,党和政府面临着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艰巨任务,理论界掀起了如何发挥财政职能的第一场讨论。这场讨论从理论上解决了建立统收统支体制的理论依据,促进了财政集中性分配职能的发挥。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时的方向是对的,财政成为推进我国工业化和调节各经济成份利益关系的最主要杠杆。文革以后,发展经济再次成为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财政职能问题也随之成为理论界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何振一
作者认为,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分离之后,财政作为政府的一个部门,它与国有资产管理的关系也应作相应的转变。作者在分析了财政与国有资产管理关系的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搞活企业,发展市场经济,不仅要转换政府职能,实现两种职能分开改革,财政职能也必须转换,也要进行两种职能分开改革。与其它政府部门不同的是,财政职能转换不必从全部国有资产管理领域退出去。据此,作者设计出了财政与国有资产分离的两种形式:一是财政管理机构与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分立。二是在财政部门内部设立专司国有资产管理职能的机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课题组 王蕴
明确界定财政职能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构建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公共财政制度的起点和基础。完善单一制框架内的结构性分权体制,由财力性分权向机制性分权过渡,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就要求合理、清晰地确定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政职能分工。建设服务型政府,实现科学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都对中国现阶段的财政职能定位提出了侧重点不同的要求,以满足这些要求为导向,中国现阶段财政职能主要包括维护政权、公共服务、经济发展和社会协调。结合未来财政层级改革方向,在中央—省级—基层政府框架内明确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政职能分工:(1)中央政府重点履行维护政权、经济发展和社会协调职能;(2)省级政府重点履行公共服务和经济发...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黄贯球
一、财政机制对于财政机制这个概念,可说是众说纷纭,笔者倾向于一种称为"结构、动能和运行三要素"的说法。我认为,这种说法比较全面科学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明慧 张海星
政府职能、财政职能与财政职能范围刘明慧,张海星财政职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理论与实践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财政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本文拟在分析政府职能、财政职能与财政职能范围关系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职能的内涵和转换、财政职能...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家新
财政的本质及其与之相联系的财政职能是构成我国财政基础理论中的最基本内容。关于财政的本质,尽管流派很多,但被财政理论界大部分人所公认的是“国家分配论”。“国家分配论”认为,社会主义财政的本质就是以国家为主体,在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分配运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时建龙
走出财政职能误区时建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下,如何分析、界定和概括财政职能是一个重要的基础理论与现实问题。正因如此,我国财政学界目前正在着力于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财政职能及其作用,产生了许多真知的见,但也确实存在着一些容易使人产生困惑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